二戰那時候,青黴素的提純工藝複雜得要命,產量少得可憐,


    最貴的時候一個月才產60g,到了1945年才勉強一個月產391g,一克青黴素就得25美元,都能買一支mp40衝鋒槍了。


    現在二戰還沒全麵開打,傷兵少,青黴素的作用還沒顯現出來。


    青黴素的偉大發明者弗萊明現在正到處找資金支持呢,可惜他的申請跟扔石頭進大海一樣,連個泡都沒冒。


    再過一年,要不是澳大利亞的一個藥物學家注意到他的論文,這青黴素的發明怕是要被放棄了。


    再說那時候的藥物提純技術,那叫一個差勁,一升培養液才能產出兩個單位的青黴素,


    再加上沒藥廠支持,那些科學家拚死拚活弄出來的青黴素還不夠一個病人用的。


    但衛寧不一樣,他站在時代的肩膀上,有辦法讓青黴素的產量飆升。


    就算不用什麽青黴素人工合成生產線,他也知道幾個能提高青黴素產量的好辦法。


    比如用玉米漿代替蔗糖做培養液,青黴素產量就能提高20倍。


    再比如用哈密瓜做黴菌菌種,再加上射線照射處理,產量能提高1000倍。


    要是能用上1975年以後麻省理工學院的技術人工合成青黴素,那產量就得按噸算了,一桶接一桶的高純度青黴素造出來,還愁沒錢花?


    衛寧心裏有了盤算,得先把青黴素這個搖錢樹給抓在手裏。


    現在老麥克那邊的天刃公司也應該開起來了吧,得找個機會聯係聯係老麥克,


    讓他趕緊去美國,不僅要招募一大批人才,還得盡快把公司開到美國去。


    賺美國佬和英國佬的錢,那多痛快啊!


    當然,人才的問題不是短時間內能解決的,而且現在的中國正處在戰火紛飛之中,


    就算衛寧開出再高的價錢,恐怕也很難吸引到足夠多的人才冒著生命危險來這裏效力。


    想要吸引全球的人才,那得有塊響當當的招牌才行。


    那招牌怎麽才能更響亮呢?


    得靠打出去!


    威名和聲譽都是靠打出來的!


    隻有通過戰鬥,才能打出一片安全的區域,才能打出良好的生存環境,才能讓人才心甘情願地來這裏。


    衛寧琢磨了一會兒,把李振剛叫了過來,直截了當地問:“你的英文水平咋樣?”


    李振剛愣了一下,迴答道:“衛爺,當初在東北大學,我學過一些英文口語,但這六年一直在打仗,早就說得不利索了。”


    衛寧直接從武器庫裏拿出了兩本英文教材:“有空練練英文,過陣子我們可能得去趟上海。”


    李振剛點了點頭:“好,衛爺。”


    衛寧又說:“還有,當初離開上海時,我讓老麥克在上海萬國商會開了家天刃洋行。你派人去找找報紙,看看上麵有沒有這家洋行的電報聯係方式。”


    “是,衛爺。”


    衛寧:“你再把黃強、楊瑞符、郝廣、各分隊隊長、步兵第1團的各營長和各連長都叫過來,事不宜遲,咱們召開第一次軍事大會。”


    “是,衛爺!”


    眾人到齊後,衛寧在桌子上鋪開作戰地圖,然後打開一盒香煙,讓想抽的人自己點上,中間還泡著一壺茶。


    接著,衛寧拍了拍手,楊二蛋親自帶人在大門口站崗,防止有人偷聽軍事機密。


    衛寧問:“有沒有人要去上廁所?”


    眾人搖了搖頭。


    衛寧點了點頭,坐在中間:“好,咱們現在正式開會。”


    眾人立刻坐直了身子,齊刷刷地看向衛寧。


    衛寧說道:“現在大家都是這支隊伍的主心骨了,也是咱們這支隊伍的核心力量,所以今天的會議請了各位來參加,請各位一起拿個主意。”


    “咱們雖然已經在北陵縣站穩了腳跟,但剛到這裏,千頭萬緒,各項工作都在展開,事情很複雜,挑戰也很多。


    我看,咱們得趕緊定個章程出來,該做什麽、該怎麽做、最後要達到什麽成果,都得有個規劃,不能光悶著頭往前衝。”


    眾人點了點頭:“衛爺說的是。”


    衛寧伸出一根手指頭:“第一個章程,首先是部隊編製的問題。


    現在,咱們名義上有一個滿編的步兵團、一支特種部隊、兩個勞動營,還有一個剛搭起架子但還沒影的炮兵旅。


    看似部隊編製擴大了不少,但實際上還是隻有一千五百人的兵力。”


    他總結道:“這點兵力,顯然不夠穩住咱們的基本盤,也不夠防禦兩座大山的,想要擋住鬼子的侵略步伐,咱們不得不壯大自己的力量。”


    他指著北陵縣,說道:“而要想壯大自己的力量,咱們就必須得擴兵。”


    楊瑞符點了點頭:“是啊,就這一個團的兵力,就算靠著雲磨山和封山的天險能擋住鬼子幾萬大軍,但也幾乎沒有反擊之力了,很容易被包了餃子。”


    黃強:“擴兵是必須的,但關鍵是擴多少?一萬?還是兩萬?”


    衛寧點了點頭:“老黃說到點子上了,前不久,我讓林峰去縣衙找到了縣裏的戶籍冊和稅表。初步統計下來,北陵縣現在大約有十五萬百姓。”


    “如果按十比一的比例征兵,那就能抽調出一萬五千人的兵力,如果壓縮得緊一點,擠出三萬人的兵力也不是沒可能。”


    “但很明顯,要是征兵過了頭,把人都拉去當兵,明年地裏的莊稼誰來種?當地的買賣還怎麽做?到時候年輕人都去參軍了,家裏就剩下老的、女的、小的了。”


    衛寧的眼神在眾人臉上掃過:“你們有啥想法,都說說,咱們一起合計合計,有啥說啥。”


    郝廣把手舉了起來:“征兵的話,武器從哪兒來也是個大事兒。”


    “衛爺,咱們繳獲的那些保安團和土匪的武器,加起來連一個營的裝備都湊不齊。


    新兵一多,沒武器,後勤也跟不上,難道讓他們拿著長矛大刀去跟鬼子拚命?那可不成。”


    衛寧:“武器的事你們別愁,我來想辦法。”


    郝廣點了點頭:“武器問題解決了,其他的就都不是問題了。現在咱們要站穩腳跟,兵自然是越多越好。光守那兩座大山,我估計最少得兩個團的兵力。”


    楊瑞符接著說道:“對,除了防守的兵力,還得有能出去反擊的機動部隊。


    這麽算下來,至少得四個步兵團才夠。這麽一來,光打仗的人就得超過六千,再加上後勤和輔助的,部隊人數過萬那是肯定的。”


    李振剛皺著眉琢磨:“在北陵縣大規模征兵,雖然能快點擴充部隊,但勞動力就少了。


    別的不說,明年的糧食產量肯定得降。而且部隊裏又多了一萬多張嘴要吃飯。這麽一來一迴,糧食肯定不夠分的。”


    “咱們得給種地留下些人手,就算要擴軍,也隻能讓他們平時種地,戰時打仗,當民兵用。”


    楊瑞符:“可日軍眼看就要打過來了,咱們現在要是不趕緊征兵,明年的糧食說不定都得進了小鬼子的肚子裏。李大學生,咱們得拎得清輕重緩急。”


    黃強沉默了一會兒,突然開了口:“各位,別忘了,咱們能用的兵源可不止北陵縣這一處。”


    眾人一聽這話,都齊刷刷地看向了他。


    衛寧:“老黃,你有啥好主意,趕緊說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克頭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克頭黑並收藏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