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城外吐蕃、迴紇大兵俱已解去,但城中百姓的夜晚過得並不安寧。李抱玉的澤潞兵馬,滿城捉拿三撥人犯:一撥是從牢城營中逃逸的豪傑俠士,另一撥是紫帳山諸人,還有一撥,則是偶耕、牧笛和侯希逸。
偶耕、牧笛白天從官署出來,已預感不祥,匆匆與侯希逸相見。侯希逸僵臥病榻,病情、傷情未見好轉。牧笛在床前長跪,告訴他殺身之禍降臨,懇求他掙紮起身,速速逃離。侯希逸經文尚未誦完,心無旁騖,將他二人置之不理。
時近黃昏,侯希逸呢喃之聲漸稀,這才歎息一聲,欠身坐起。偶耕、牧笛再次相勸,他才決定逃走,勉強起床穿衣。恍惚之際,問昆侖奴何在,牧笛強忍淚水,並不相告。
偶耕在前,推開房門,卻見門口站立兩列兵士,個個披甲帶刀、威嚴肅穆——他們奉了羅展義之命,在此嚴加看守,不準他們三人出去,也不準任何人進入。
三人正要跨出門檻,兵士擁了上來,厲聲喝斥、拔刀相向。偶耕遲疑一迴,看了看牧笛,牧笛把眼一橫,說道:“難道要我父親死在李抱玉手裏?”偶耕不再退縮,大步跨出,將門前的兵士撞開。
那些兵士大怒,抽刀砍到。偶耕連進兩步,雙臂舒展,便如同戰車奔騰,將他們碾倒在地。羅展義派來的是一隊精壯兵士,勇力過人、下手殘忍,然而偶耕功力已複,豈是他們所能攔阻?
偶耕、牧笛架著侯希逸急急逃到馬廄,牽出驊騮馬。驊騮馬心高氣傲,不肯讓侯希逸騎乘。偶耕道了聲罪過,偷了一匹烏騅馬,讓牧笛騎著驊騮馬在前,自己和侯希逸同騎烏騅馬殿後。
牧笛趕起驊騮馬,一步跨出官署院牆;偶耕手持馬鞭,將追來的兵士抽倒在地,急忙跟了出去。
出得官署,已是掌燈時分。李抱玉得知侯希逸逃走,親領三百騎兵沿街追趕。馬璘、孫誌直自恃戰功卓著,倒也不十分趨附李抱玉,不派一兵一卒協助。
侯希逸乃是重傷之人,在馬背上受到顛簸,身上劇痛難忍,呻吟之聲不絕。偶耕見夜黑如漆、四下無人,便換牧笛稍作停頓,讓節帥緩一口氣。三人躲進一間古宅之內,侯希逸半晌才喘息停勻,說道:“你們逃走吧,我隻怕活不過今夜了。”
牧笛淚流滿麵,死活也不肯拋棄父親。侯希逸歎道:“我將你許與宦官做妾,又對你十分刻薄,你為何還認我這個父親?”牧笛哽咽道:“父親再刻薄,都是女兒的父親。若將你拋下,真叫女兒做無依無靠的孤兒嗎?”侯希逸念一聲佛,閉上眼睛,說不出話來。
古宅之外,忽而腳步急促、鐵索鏗鏘,夾雜撲簌簌羽箭之聲,似有人受傷撲地。那便是紫帳山諸人,他們受到官兵追逐,無處躲避,也一齊退到古宅之中。一根鐵鏈串起的五個兄弟,行動不便,已有人受傷。陸大壯在屋內照看受傷的兄弟,為他拔出箭頭;黃錦鱗、陸澗石守在大門左右,合力將官兵抵擋在大門之外。
大門外,忽而刀光閃爍、吼聲震天,原來是羅展義殺到。他領著四名虎賁之士,合力猛攻,堵住前門,又名兵士繞到屋後放火。煙火升起,侯希逸咳嗽不止,陸大壯才知屋內還有人在,鋼刀亮出,喝道:“什麽人?”
侯希逸在黑暗中答道:“在下侯希逸是也。”陸大壯連問三聲,語中包含無盡的驚詫,侯希逸連答三聲,從容不迫。紫帳山眾兄一時心悸——他們被拘捕時,隻知緇青平盧節度使乃是侯希逸,不知發兵攻打石屋石院的是李正己父子,便將侯希逸認作是不共戴天的仇寇,而今狹路相逢,怎可輕饒?
陸大壯不由分說,與鐵鏈上的另外四名兄弟一齊動手,意欲斬殺元兇,為張鐵漢報仇。黑屋之中,鐵鏈震顫、鋼刀錚鳴,一場血戰又要展開,而侯希逸似乎已度脫生死,正襟危坐,念起佛來。
偶耕就在一側,豈容侯希逸有個閃失?當下伏地掃腿,頓如秋風勁吹,將紫帳山五兄弟踢倒。侯希逸看不清陸大壯麵向,雙手合十,問道:“我記不起你是何人。你為何要置我於死地?”
侯希逸的話才說完,房椽著火,木梁傾圮。偶耕大驚,一手攬過牧笛,另一隻手揪出侯希逸。侯希逸逃過一難,然而傷口受痛,又呻吟起來。
陸大壯看出侯希逸傷重,不足為慮,而一旁的偶耕身手極好,乃是勁敵,便對四兄弟說道:“先殺了年輕的,再殺侯希逸!”五人手握鐵鏈,合力並進,欲將偶耕捆住勒死。
古宅窄小,四壁起火,偶耕無處躲閃,提起真氣,化出一道柔勁,將五兄弟推了出去。陸大壯殺敵心切,身子外飛的同時,手中刀狠狠擲出,大出偶耕意料之外。他慌忙招架,一掌將鋼刀拍斷,頓時怒氣不息:這是些什麽人,下手好狠!
古宅之中,烈火熊熊、濃煙滾滾。黃錦鱗、陸澗石被煙塵熏到眼睛,挨了羅展義兩掌,滾入火海之中。羅展義於亂抖之際,聽到古宅內侯希逸聲音,心中一喜,忖道:“今日將陸澗石、侯希逸一並抓獲,功勞不小。但眼下火勢燒起,若是燒死了他們,我拿什麽迴去請功?”想到這裏,一步躍入廳堂,烈火之中看到侯希逸,伸手提他後頸。
羅展義剛要得手,身邊一股勁風襲來。他急忙舉刀劈砍,那股勁風已然送到。他身子一震,挨了偶耕一掌,飛出門檻以外。
梁柱倒塌,屋瓦砸落。偶耕提起侯希逸父女,疾步衝出,逃過一劫,背後卻聽見痛苦嘶吼之聲。原來,古宅木質結構被火一烤,轟然垮塌,激起屋內火舌飛舞。千鈞一發之時,澗石、黃錦鱗挺身而出,用肩膀扛起木梁,以免它們砸到地上的陸大壯五人。烈火熊熊,燒焦了二人的肩背,二人咧嘴慘唿。陸大壯五人見此一幕,驚得手足無措。
偶耕衝出門檻,三拳兩腳,將虎賁之士打翻,砸倒一排官兵。他聽到澗石的聲音,迴頭一看,火光之中,不是他又是誰?他猛然掉頭,疾衝迴屋,地上抓起鐵鏈,奮力甩出,將陸大壯五人拖起,扔出大門外。澗石、黃錦鱗並未看清來者何人,一齊發力,卸下肩上木構,抽逃而出。
陸大壯在門口打了幾個滾,站起身來,正與侯希逸麵對麵。他惡念乍起,地上拾起鋼刀,當胸刺去。背後卻聽澗石大聲唿吼:“刀下留人!”偶耕此時正與羅展義激鬥,手足並用,擊倒數名兵卒,無暇顧及侯希逸。羅展義情知不敵,虛晃一刀,轉身逃走。
陸大壯聽到兒子吼聲,立即凝住招式,心中想道:“莫非吾兒要手刃仇家?當日是張鐵漢之子攔截呂思稷,招致大禍;如今吾兒為其報仇,我這做老子的麵上也有光彩。”卻聽澗石說道:“侯大人不是敵人,切不可傷了他。”
偶耕打退官兵,這才與澗石相見,見那鐵鏈串起的五人麵露猙獰之色,急忙退後一步,護住侯希逸父女。陸大壯指著侯希逸,催澗石快快動手。黃錦鱗忙勸陸大壯:“紫帳山的禍事,皆是李正己父子所為,與侯大人原無關係。況且你我性命,皆是他們所救。今夜隻可合力脫逃,不可自相殘害。”
耳邊又是一片雜亂的腳步聲,原來是牢城營中眾豪傑正在城中奔突。他們見古宅大火燒起,宅中有人與官兵廝殺,激於江湖義氣,一齊前來救援。陸大壯一見眾人,大受感激,說道:“陸某與各位英雄萍水相逢,今日並肩殺敵,何其快哉。鳳翔西門守備薄弱,你們合力衝出。我和幾位兄弟先去搭救侄女,隨後出城。”
眾豪傑當即告辭,往西門進發,侯希逸三人也在其中。臨別之時,陸大壯對侯希逸說道:“西門外十五裏,有一山崖,名曰鳳頭崖。你在崖前等我,我與你祥論青州紫帳山之事。”侯希逸點頭應允,方才告辭。牧笛見陸大壯言辭頗為不遜,心中不悅,忖道:“你找我父親算賬,我還要找你算賬呢!”
一眾人馬來到西門,隻見城門緊閉,城樓上守衛森嚴,哪裏像陸大壯說的那般?一個虯髯俠士暴躁起來,罵道:“這青州老狗,居心不良,反過頭來害老子!”罵聲才落,城頭箭如雨下,眾豪傑紛紛退避。有兩個高手義憤填膺,飛身而上,連發梭鏢,打死十名官兵,城樓一時大亂。餘下之人一齊衝向城門,要去打開門閂。
正要得手,隻聽兩聲悶響,那兩名高手屍首墜落,血肉模糊。城樓頭站立兩員大將,盔甲鮮亮、袍帶飛舞,他們便是馬璘、孫誌直。二人不願協助李抱玉捉賊,卻也不擅離職守,日夜嚴守城池。
孫誌直以為城中出了奸細,下令殺敵。霎時間,城樓上滾木雷石紛紛落下,砸死數名豪傑。馬璘在城樓上喝道:“大膽賊人,還不受死!”
眾豪傑俠士議論紛紛,意欲拚出一死。侯希逸止住眾人,命偶耕將馬趕到城樓下。他穩坐馬鞍,衝城樓作揖道:“二位帥節功勳卓著,令吐蕃、迴紇喪膽。然而城下之人,皆是大唐子民,今夜若不出城,白白受刑致死,於這鳳翔城又有何益?不如網開一麵,放他們一條生路吧,留下老朽在此,也好為他們抵罪。”
馬璘、孫誌直低頭一看,認出侯希逸,高聲說道:“侯大人乃是鳳翔城的貴客,這般匆匆出走,叫我們好難為情。”侯希逸答道:“我命不久長,權且留下,換得他們平安出城,也是老朽平生之幸。”
偶耕、牧笛白天從官署出來,已預感不祥,匆匆與侯希逸相見。侯希逸僵臥病榻,病情、傷情未見好轉。牧笛在床前長跪,告訴他殺身之禍降臨,懇求他掙紮起身,速速逃離。侯希逸經文尚未誦完,心無旁騖,將他二人置之不理。
時近黃昏,侯希逸呢喃之聲漸稀,這才歎息一聲,欠身坐起。偶耕、牧笛再次相勸,他才決定逃走,勉強起床穿衣。恍惚之際,問昆侖奴何在,牧笛強忍淚水,並不相告。
偶耕在前,推開房門,卻見門口站立兩列兵士,個個披甲帶刀、威嚴肅穆——他們奉了羅展義之命,在此嚴加看守,不準他們三人出去,也不準任何人進入。
三人正要跨出門檻,兵士擁了上來,厲聲喝斥、拔刀相向。偶耕遲疑一迴,看了看牧笛,牧笛把眼一橫,說道:“難道要我父親死在李抱玉手裏?”偶耕不再退縮,大步跨出,將門前的兵士撞開。
那些兵士大怒,抽刀砍到。偶耕連進兩步,雙臂舒展,便如同戰車奔騰,將他們碾倒在地。羅展義派來的是一隊精壯兵士,勇力過人、下手殘忍,然而偶耕功力已複,豈是他們所能攔阻?
偶耕、牧笛架著侯希逸急急逃到馬廄,牽出驊騮馬。驊騮馬心高氣傲,不肯讓侯希逸騎乘。偶耕道了聲罪過,偷了一匹烏騅馬,讓牧笛騎著驊騮馬在前,自己和侯希逸同騎烏騅馬殿後。
牧笛趕起驊騮馬,一步跨出官署院牆;偶耕手持馬鞭,將追來的兵士抽倒在地,急忙跟了出去。
出得官署,已是掌燈時分。李抱玉得知侯希逸逃走,親領三百騎兵沿街追趕。馬璘、孫誌直自恃戰功卓著,倒也不十分趨附李抱玉,不派一兵一卒協助。
侯希逸乃是重傷之人,在馬背上受到顛簸,身上劇痛難忍,呻吟之聲不絕。偶耕見夜黑如漆、四下無人,便換牧笛稍作停頓,讓節帥緩一口氣。三人躲進一間古宅之內,侯希逸半晌才喘息停勻,說道:“你們逃走吧,我隻怕活不過今夜了。”
牧笛淚流滿麵,死活也不肯拋棄父親。侯希逸歎道:“我將你許與宦官做妾,又對你十分刻薄,你為何還認我這個父親?”牧笛哽咽道:“父親再刻薄,都是女兒的父親。若將你拋下,真叫女兒做無依無靠的孤兒嗎?”侯希逸念一聲佛,閉上眼睛,說不出話來。
古宅之外,忽而腳步急促、鐵索鏗鏘,夾雜撲簌簌羽箭之聲,似有人受傷撲地。那便是紫帳山諸人,他們受到官兵追逐,無處躲避,也一齊退到古宅之中。一根鐵鏈串起的五個兄弟,行動不便,已有人受傷。陸大壯在屋內照看受傷的兄弟,為他拔出箭頭;黃錦鱗、陸澗石守在大門左右,合力將官兵抵擋在大門之外。
大門外,忽而刀光閃爍、吼聲震天,原來是羅展義殺到。他領著四名虎賁之士,合力猛攻,堵住前門,又名兵士繞到屋後放火。煙火升起,侯希逸咳嗽不止,陸大壯才知屋內還有人在,鋼刀亮出,喝道:“什麽人?”
侯希逸在黑暗中答道:“在下侯希逸是也。”陸大壯連問三聲,語中包含無盡的驚詫,侯希逸連答三聲,從容不迫。紫帳山眾兄一時心悸——他們被拘捕時,隻知緇青平盧節度使乃是侯希逸,不知發兵攻打石屋石院的是李正己父子,便將侯希逸認作是不共戴天的仇寇,而今狹路相逢,怎可輕饒?
陸大壯不由分說,與鐵鏈上的另外四名兄弟一齊動手,意欲斬殺元兇,為張鐵漢報仇。黑屋之中,鐵鏈震顫、鋼刀錚鳴,一場血戰又要展開,而侯希逸似乎已度脫生死,正襟危坐,念起佛來。
偶耕就在一側,豈容侯希逸有個閃失?當下伏地掃腿,頓如秋風勁吹,將紫帳山五兄弟踢倒。侯希逸看不清陸大壯麵向,雙手合十,問道:“我記不起你是何人。你為何要置我於死地?”
侯希逸的話才說完,房椽著火,木梁傾圮。偶耕大驚,一手攬過牧笛,另一隻手揪出侯希逸。侯希逸逃過一難,然而傷口受痛,又呻吟起來。
陸大壯看出侯希逸傷重,不足為慮,而一旁的偶耕身手極好,乃是勁敵,便對四兄弟說道:“先殺了年輕的,再殺侯希逸!”五人手握鐵鏈,合力並進,欲將偶耕捆住勒死。
古宅窄小,四壁起火,偶耕無處躲閃,提起真氣,化出一道柔勁,將五兄弟推了出去。陸大壯殺敵心切,身子外飛的同時,手中刀狠狠擲出,大出偶耕意料之外。他慌忙招架,一掌將鋼刀拍斷,頓時怒氣不息:這是些什麽人,下手好狠!
古宅之中,烈火熊熊、濃煙滾滾。黃錦鱗、陸澗石被煙塵熏到眼睛,挨了羅展義兩掌,滾入火海之中。羅展義於亂抖之際,聽到古宅內侯希逸聲音,心中一喜,忖道:“今日將陸澗石、侯希逸一並抓獲,功勞不小。但眼下火勢燒起,若是燒死了他們,我拿什麽迴去請功?”想到這裏,一步躍入廳堂,烈火之中看到侯希逸,伸手提他後頸。
羅展義剛要得手,身邊一股勁風襲來。他急忙舉刀劈砍,那股勁風已然送到。他身子一震,挨了偶耕一掌,飛出門檻以外。
梁柱倒塌,屋瓦砸落。偶耕提起侯希逸父女,疾步衝出,逃過一劫,背後卻聽見痛苦嘶吼之聲。原來,古宅木質結構被火一烤,轟然垮塌,激起屋內火舌飛舞。千鈞一發之時,澗石、黃錦鱗挺身而出,用肩膀扛起木梁,以免它們砸到地上的陸大壯五人。烈火熊熊,燒焦了二人的肩背,二人咧嘴慘唿。陸大壯五人見此一幕,驚得手足無措。
偶耕衝出門檻,三拳兩腳,將虎賁之士打翻,砸倒一排官兵。他聽到澗石的聲音,迴頭一看,火光之中,不是他又是誰?他猛然掉頭,疾衝迴屋,地上抓起鐵鏈,奮力甩出,將陸大壯五人拖起,扔出大門外。澗石、黃錦鱗並未看清來者何人,一齊發力,卸下肩上木構,抽逃而出。
陸大壯在門口打了幾個滾,站起身來,正與侯希逸麵對麵。他惡念乍起,地上拾起鋼刀,當胸刺去。背後卻聽澗石大聲唿吼:“刀下留人!”偶耕此時正與羅展義激鬥,手足並用,擊倒數名兵卒,無暇顧及侯希逸。羅展義情知不敵,虛晃一刀,轉身逃走。
陸大壯聽到兒子吼聲,立即凝住招式,心中想道:“莫非吾兒要手刃仇家?當日是張鐵漢之子攔截呂思稷,招致大禍;如今吾兒為其報仇,我這做老子的麵上也有光彩。”卻聽澗石說道:“侯大人不是敵人,切不可傷了他。”
偶耕打退官兵,這才與澗石相見,見那鐵鏈串起的五人麵露猙獰之色,急忙退後一步,護住侯希逸父女。陸大壯指著侯希逸,催澗石快快動手。黃錦鱗忙勸陸大壯:“紫帳山的禍事,皆是李正己父子所為,與侯大人原無關係。況且你我性命,皆是他們所救。今夜隻可合力脫逃,不可自相殘害。”
耳邊又是一片雜亂的腳步聲,原來是牢城營中眾豪傑正在城中奔突。他們見古宅大火燒起,宅中有人與官兵廝殺,激於江湖義氣,一齊前來救援。陸大壯一見眾人,大受感激,說道:“陸某與各位英雄萍水相逢,今日並肩殺敵,何其快哉。鳳翔西門守備薄弱,你們合力衝出。我和幾位兄弟先去搭救侄女,隨後出城。”
眾豪傑當即告辭,往西門進發,侯希逸三人也在其中。臨別之時,陸大壯對侯希逸說道:“西門外十五裏,有一山崖,名曰鳳頭崖。你在崖前等我,我與你祥論青州紫帳山之事。”侯希逸點頭應允,方才告辭。牧笛見陸大壯言辭頗為不遜,心中不悅,忖道:“你找我父親算賬,我還要找你算賬呢!”
一眾人馬來到西門,隻見城門緊閉,城樓上守衛森嚴,哪裏像陸大壯說的那般?一個虯髯俠士暴躁起來,罵道:“這青州老狗,居心不良,反過頭來害老子!”罵聲才落,城頭箭如雨下,眾豪傑紛紛退避。有兩個高手義憤填膺,飛身而上,連發梭鏢,打死十名官兵,城樓一時大亂。餘下之人一齊衝向城門,要去打開門閂。
正要得手,隻聽兩聲悶響,那兩名高手屍首墜落,血肉模糊。城樓頭站立兩員大將,盔甲鮮亮、袍帶飛舞,他們便是馬璘、孫誌直。二人不願協助李抱玉捉賊,卻也不擅離職守,日夜嚴守城池。
孫誌直以為城中出了奸細,下令殺敵。霎時間,城樓上滾木雷石紛紛落下,砸死數名豪傑。馬璘在城樓上喝道:“大膽賊人,還不受死!”
眾豪傑俠士議論紛紛,意欲拚出一死。侯希逸止住眾人,命偶耕將馬趕到城樓下。他穩坐馬鞍,衝城樓作揖道:“二位帥節功勳卓著,令吐蕃、迴紇喪膽。然而城下之人,皆是大唐子民,今夜若不出城,白白受刑致死,於這鳳翔城又有何益?不如網開一麵,放他們一條生路吧,留下老朽在此,也好為他們抵罪。”
馬璘、孫誌直低頭一看,認出侯希逸,高聲說道:“侯大人乃是鳳翔城的貴客,這般匆匆出走,叫我們好難為情。”侯希逸答道:“我命不久長,權且留下,換得他們平安出城,也是老朽平生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