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實施宵禁,夜來有官兵巡邏——平日裏若是撞見夜遊之人,任打任殺,如今則如同羊入虎口一般,接二連三遭遇敵兵,死在大街之上,被踐踏得血肉模糊。城中百姓有不少在睡夢之中被人砍死,他們的屍身和錢財一道被吞噬殆盡。吐蕃兵殺得興起,漫天價放起火來,一時之間,一百零八坊烈火連天,長安的夜空被照耀成赤色,如同一大塊被烤熟的羊肉。
偶耕五人在黑夜之中拚命逃竄,身後殺聲、哭聲、喊聲連成一片。四麵都是吐蕃兵在劫掠,他們藏也無處藏,逃又無處逃,但絕不敢絲毫停下腳步。
五人慌不擇路,也不知鑽進了哪間坊、哪道巷,前麵是一處死胡同,後麵卻有十餘追兵。昆侖奴先爬上牆,將侯希逸、槐犁接了過去。偶耕正要扶著牧笛爬牆,追兵已趕到身後,幾把飛刀擲出,騎在牆上的昆侖奴縮身躲過,倒在了胡同的另一邊。
死胡同裏隻剩下偶耕、牧笛,如同羊入虎口。偶耕擺開架勢,準備與吐蕃兵殊死搏鬥。牧笛從頭上扯下釵環,奮力扔了出去,砸在地上發出脆響。吐蕃兵見地上有寶物,一陣哄搶。
偶耕想趁機逃跑,無奈吐蕃兵離得太近,仍將他們團團圍住,並且步步緊逼。偶耕扭頭說道:“我與你經曆諸多劫難,卻要死在吐蕃人手下了。”牧笛道:“那也比死在駱奉先、元載手下強得多。”二人手指相扣,麵對吐蕃兵灼灼逼人得刀光,心中又是恐懼、又是滿足。
恰在此時,一聲清嘯劃破長空,猶如老鶴下九皋。偶耕、牧笛未及察看明白,眼前便是紅光亂迸,數名吐蕃兵腦漿崩裂而死。厚重的頭盔脫落,露出他們猙獰的麵目。
窄小的胡同裏,忽然馬蹄聲動。聲音落處,剩餘的吐蕃兵飛出數丈遠,非死即傷,發出淒厲的哼聲。
並非世外高人出手相救,而是驊騮馬從天而降。它在奔竄途中偶遇偶耕、牧笛,興奮難禁,不住的甩著鬃毛、打著響鼻。二人危難之際得它相救,欣喜不已、滿心感激,又見它隻剩半截韁繩,身上有刀劍傷痕,多處鬃毛被燒得卷曲,料定它是從吐蕃兵手中掙紮逃出,更是為它心酸。
驊騮馬對著偶耕嘶鳴一聲,偶耕立即會意,扶著牧笛上馬。他跨在馬背上,迴頭望時,隻見滾滾煙火之下,吐蕃兵持槍弄杖洶湧而來。
驊騮馬重遇主人,意氣風發,蹄子一揚,便已躍至半空,飛出十丈之外。偶耕在空中往下看,牆那邊不見了昆侖奴三人,急急伸手去拉韁繩,要將馬勒住。偏偏那半截韁繩在空中恣意搖擺,就是不到偶耕手邊來。驊騮馬飛過一處房屋,那房屋被火一燎,轟然倒塌,登時火龍噴射,燒灼馬尾。驊騮馬受驚不小,非同小可,去勢更如疾風飛電,幾乎將二人顛下來,如何止得住腳步?
也不知跑了多少裏路,身後追兵漸稀,而身邊街衢格外整肅,宅第分外高聳。驊騮馬這才放慢腳步,停了下來。
牧笛在馬背上觀覽四周,認出這裏是興寧坊附近。偶耕頓時大為緊張:駱奉先、李珙得府邸都在此地,此時怎可自投羅網?正想趕馬離開,牧笛說道:“吐蕃兵似是從西南方殺進城的,此處地處東北,敵兵相距尚遠。吐蕃兵十分兇殘,逢人就殺,大約見了皇帝也不會留情。豐王李珙與他們串通一氣,因此豐王府倒是個安全的地方。”
偶耕說道:“南浦雲就在豐王府邸,他恨你父親入骨,我們不可再次擅闖。不如折迴去,將你父親找迴來要緊。”
牧笛想到全家慘遭加害,心痛如絞、無聲而泣,半晌方才哽咽道:“是我不孝,曾立下誓言與侯家斷絕關係、再無關聯。如今長安失陷,敵勢如潮,我們若貿然前去,即使找到他們,又怎能生還?”偶耕道:“不能生還,便死在一起。”牧笛傷心欲哭,將一腔碧淚咽在咽喉,說道:“怕的是找不到他們,大家都死得七零八落。”
二人正在傷心垂淚、猶豫不絕,北麵傳來號令之聲,繼而火把亮起,照如白晝。偶耕、牧笛催馬向前,隻見拱衛皇城的禁軍在街上緊急集結。長安令也已趕到,獨自率領一隊官兵,站在陣列一側。
為首的將領舉劍誓師,旋即率領軍馬往南進發。他們是長安城中最後的兵力,準備與闖入城中的吐蕃兵決一死戰——至少拖住敵軍,為皇帝逃遁出城贏得時間。偶耕道:“我們遠遠地跟上他們,迴去找找你父親,不至於落入敵軍之手。”牧笛點頭應允。
長安軍馬大舉推進,不到一個時辰,便遇上前路的吐蕃兵——他們仍在放火劫掠,這是一場殺人的狂歡。主將一聲令下,官軍奮勇向前,將那撮吐蕃兵殺退。主將再次傳令,官軍乘勝進擊。
黑夜之中,兩軍再次正麵相遇,便是一場血腥的廝殺,雙方死傷都十分慘烈。相持既久,官軍越來越少,而吐蕃兵從四麵八方源源不斷殺到,勝敗之形立見。更有幾隊射生軍爬上屋頂,遠遠地開弓攢射,官軍一時死傷累積,節節敗退。
偶耕、牧笛無力助陣,隻在附近街巷裏繞圈,指望找到昆侖奴三人。近乎一個時辰過去,再溜到戰場一側時,官軍已近乎潰敗。
主將身受重傷,再次傳令:“隻得向前殺敵,不得退後半步,違令者斬!”將令剛剛傳出,一支長箭將他射下馬來。長安令砍倒數人,奔到近旁,將他扶起。主將說道:“快去稟告宰相,備置輕車快馬,護送聖上出城狩獵!”
古時都城被敵軍攻破、君主棄城而逃,都被稱作“出狩”,以示隱諱。長安令不敢須臾耽擱,翻身上馬,領著一隊輕騎往正北麵宮掖奔去,那裏是皇帝起居、大臣辦公的場所。才一瞬間,吐蕃兵已將主將亂刀砍死,又將剩下的官軍殺個幹幹淨淨。長安城中最後的抵抗至此告終。
已有一隊吐蕃兵發現了偶耕、牧笛,大聲怪叫,猛撲過來。偶耕急拍馬背,驊騮馬蹄輕足快,轉眼便將吐蕃兵甩在身後。射生手的箭矢攢射而至,都在驊騮馬身後落下。
偶耕不知該往何處逃遁,問道:“我們去哪裏?”牧笛答道:“去豐王府,那裏是長安最安全的地方!”偶耕遲疑一下,複又問道:“真的還去豐王府嗎?”牧笛說道:“去!留得性命,慢慢再找昆侖奴!”
驊騮馬快走如飛,不多時又來到興寧坊。豐王府門牆高大,大門緊閉,所幸並無兵士把守——豐王府所有的兵力似乎都已被調遣,正待發起一場驚天動地的巨變。
“現在該怎麽辦?”偶耕問道。
“相信驊騮馬,我們硬闖進去!”牧笛作答。
王府宅院高聳,如同皇宮苑囿,偶耕擔心驊騮馬難以跨越。可驊騮馬退後兩步,頓足發力,脅下便似生了翅膀,飛入宅院之內,穩穩落在草坪上。
牧笛道:“我們去內宅,以免被南浦雲所擒。”偶耕一手扣緊馬鬃,另一手抱緊牧笛,雙腿一夾,驊騮馬一躍三丈,在空中幾個起伏,已翻過王府的宅內的數道院牆,往內宅疾奔而去。
王府內宅,有一片空闊地麵,此時則被長安城裏的王子皇孫擠滿。十餘個家丁手提燈籠,端端正正站立階除。大隊兵士侍衛一側,手握刀柄,以示警戒。廊簷之下,有一人峨冠禮服,正在為眾人高聲宣講,仿佛是在發表登基踐祚之前的宣言。
那人便是豐王李珙。他讓那些王子皇孫們在院子裏站到夜間,等他們誌氣、傲氣消磨大半之後,再出來安撫。他說道:“我將大家請到寒舍,隻因夜觀天象,算準了吐蕃軍馬今夜打破長安。吐蕃兵視我大唐為仇寇,逢人便殺、逢屋便燒。尤其是李氏宗親,更不容情。唯有我這間宅院,深受諸天神靈庇佑,邪祟不能侵、仇敵不能入。故此延請大家在此一聚,以保萬全,這也是為了我李唐宗室薪火相續、永世昌盛。”
偶耕、牧笛從這片空地一旁飛過,當即按住驊騮馬,在隔壁院中停下。二人耳朵貼著院牆朝裏偷聽。
李珙正在慷慨陳詞,忽見天上紅光一閃,落入自家院中,便以為是天降祥瑞,預示著自己取代當朝皇帝乃是天命所歸,因此愈發得意。擁集在他宅院的,多半是前任皇帝的遺子遺孫,有的真心追隨李珙,有的不過跟著起哄。在他們心中,隻要能保住性命、守住榮華,龍椅由誰去坐,又有什麽要緊?
忽而有人腳步鏗鏘、喘息急促,闖入內宅,那是並蒂將軍從外麵迴來。夫妻二人也不避諱眾人,徑直向李珙稟告:“官軍阻擊吐蕃兵,在朱雀街以南全軍覆沒,吐蕃兵尚在朱雀街一帶劫掠。”
李珙聽罷,恚怒道:“按照商定的計劃,吐蕃兵一舉拿下宮掖,我們便大功告成。這些西域來的人,目光短淺得很,不進攻皇宮,卻去搶劫民宅,真是舍本逐末。”
偶耕五人在黑夜之中拚命逃竄,身後殺聲、哭聲、喊聲連成一片。四麵都是吐蕃兵在劫掠,他們藏也無處藏,逃又無處逃,但絕不敢絲毫停下腳步。
五人慌不擇路,也不知鑽進了哪間坊、哪道巷,前麵是一處死胡同,後麵卻有十餘追兵。昆侖奴先爬上牆,將侯希逸、槐犁接了過去。偶耕正要扶著牧笛爬牆,追兵已趕到身後,幾把飛刀擲出,騎在牆上的昆侖奴縮身躲過,倒在了胡同的另一邊。
死胡同裏隻剩下偶耕、牧笛,如同羊入虎口。偶耕擺開架勢,準備與吐蕃兵殊死搏鬥。牧笛從頭上扯下釵環,奮力扔了出去,砸在地上發出脆響。吐蕃兵見地上有寶物,一陣哄搶。
偶耕想趁機逃跑,無奈吐蕃兵離得太近,仍將他們團團圍住,並且步步緊逼。偶耕扭頭說道:“我與你經曆諸多劫難,卻要死在吐蕃人手下了。”牧笛道:“那也比死在駱奉先、元載手下強得多。”二人手指相扣,麵對吐蕃兵灼灼逼人得刀光,心中又是恐懼、又是滿足。
恰在此時,一聲清嘯劃破長空,猶如老鶴下九皋。偶耕、牧笛未及察看明白,眼前便是紅光亂迸,數名吐蕃兵腦漿崩裂而死。厚重的頭盔脫落,露出他們猙獰的麵目。
窄小的胡同裏,忽然馬蹄聲動。聲音落處,剩餘的吐蕃兵飛出數丈遠,非死即傷,發出淒厲的哼聲。
並非世外高人出手相救,而是驊騮馬從天而降。它在奔竄途中偶遇偶耕、牧笛,興奮難禁,不住的甩著鬃毛、打著響鼻。二人危難之際得它相救,欣喜不已、滿心感激,又見它隻剩半截韁繩,身上有刀劍傷痕,多處鬃毛被燒得卷曲,料定它是從吐蕃兵手中掙紮逃出,更是為它心酸。
驊騮馬對著偶耕嘶鳴一聲,偶耕立即會意,扶著牧笛上馬。他跨在馬背上,迴頭望時,隻見滾滾煙火之下,吐蕃兵持槍弄杖洶湧而來。
驊騮馬重遇主人,意氣風發,蹄子一揚,便已躍至半空,飛出十丈之外。偶耕在空中往下看,牆那邊不見了昆侖奴三人,急急伸手去拉韁繩,要將馬勒住。偏偏那半截韁繩在空中恣意搖擺,就是不到偶耕手邊來。驊騮馬飛過一處房屋,那房屋被火一燎,轟然倒塌,登時火龍噴射,燒灼馬尾。驊騮馬受驚不小,非同小可,去勢更如疾風飛電,幾乎將二人顛下來,如何止得住腳步?
也不知跑了多少裏路,身後追兵漸稀,而身邊街衢格外整肅,宅第分外高聳。驊騮馬這才放慢腳步,停了下來。
牧笛在馬背上觀覽四周,認出這裏是興寧坊附近。偶耕頓時大為緊張:駱奉先、李珙得府邸都在此地,此時怎可自投羅網?正想趕馬離開,牧笛說道:“吐蕃兵似是從西南方殺進城的,此處地處東北,敵兵相距尚遠。吐蕃兵十分兇殘,逢人就殺,大約見了皇帝也不會留情。豐王李珙與他們串通一氣,因此豐王府倒是個安全的地方。”
偶耕說道:“南浦雲就在豐王府邸,他恨你父親入骨,我們不可再次擅闖。不如折迴去,將你父親找迴來要緊。”
牧笛想到全家慘遭加害,心痛如絞、無聲而泣,半晌方才哽咽道:“是我不孝,曾立下誓言與侯家斷絕關係、再無關聯。如今長安失陷,敵勢如潮,我們若貿然前去,即使找到他們,又怎能生還?”偶耕道:“不能生還,便死在一起。”牧笛傷心欲哭,將一腔碧淚咽在咽喉,說道:“怕的是找不到他們,大家都死得七零八落。”
二人正在傷心垂淚、猶豫不絕,北麵傳來號令之聲,繼而火把亮起,照如白晝。偶耕、牧笛催馬向前,隻見拱衛皇城的禁軍在街上緊急集結。長安令也已趕到,獨自率領一隊官兵,站在陣列一側。
為首的將領舉劍誓師,旋即率領軍馬往南進發。他們是長安城中最後的兵力,準備與闖入城中的吐蕃兵決一死戰——至少拖住敵軍,為皇帝逃遁出城贏得時間。偶耕道:“我們遠遠地跟上他們,迴去找找你父親,不至於落入敵軍之手。”牧笛點頭應允。
長安軍馬大舉推進,不到一個時辰,便遇上前路的吐蕃兵——他們仍在放火劫掠,這是一場殺人的狂歡。主將一聲令下,官軍奮勇向前,將那撮吐蕃兵殺退。主將再次傳令,官軍乘勝進擊。
黑夜之中,兩軍再次正麵相遇,便是一場血腥的廝殺,雙方死傷都十分慘烈。相持既久,官軍越來越少,而吐蕃兵從四麵八方源源不斷殺到,勝敗之形立見。更有幾隊射生軍爬上屋頂,遠遠地開弓攢射,官軍一時死傷累積,節節敗退。
偶耕、牧笛無力助陣,隻在附近街巷裏繞圈,指望找到昆侖奴三人。近乎一個時辰過去,再溜到戰場一側時,官軍已近乎潰敗。
主將身受重傷,再次傳令:“隻得向前殺敵,不得退後半步,違令者斬!”將令剛剛傳出,一支長箭將他射下馬來。長安令砍倒數人,奔到近旁,將他扶起。主將說道:“快去稟告宰相,備置輕車快馬,護送聖上出城狩獵!”
古時都城被敵軍攻破、君主棄城而逃,都被稱作“出狩”,以示隱諱。長安令不敢須臾耽擱,翻身上馬,領著一隊輕騎往正北麵宮掖奔去,那裏是皇帝起居、大臣辦公的場所。才一瞬間,吐蕃兵已將主將亂刀砍死,又將剩下的官軍殺個幹幹淨淨。長安城中最後的抵抗至此告終。
已有一隊吐蕃兵發現了偶耕、牧笛,大聲怪叫,猛撲過來。偶耕急拍馬背,驊騮馬蹄輕足快,轉眼便將吐蕃兵甩在身後。射生手的箭矢攢射而至,都在驊騮馬身後落下。
偶耕不知該往何處逃遁,問道:“我們去哪裏?”牧笛答道:“去豐王府,那裏是長安最安全的地方!”偶耕遲疑一下,複又問道:“真的還去豐王府嗎?”牧笛說道:“去!留得性命,慢慢再找昆侖奴!”
驊騮馬快走如飛,不多時又來到興寧坊。豐王府門牆高大,大門緊閉,所幸並無兵士把守——豐王府所有的兵力似乎都已被調遣,正待發起一場驚天動地的巨變。
“現在該怎麽辦?”偶耕問道。
“相信驊騮馬,我們硬闖進去!”牧笛作答。
王府宅院高聳,如同皇宮苑囿,偶耕擔心驊騮馬難以跨越。可驊騮馬退後兩步,頓足發力,脅下便似生了翅膀,飛入宅院之內,穩穩落在草坪上。
牧笛道:“我們去內宅,以免被南浦雲所擒。”偶耕一手扣緊馬鬃,另一手抱緊牧笛,雙腿一夾,驊騮馬一躍三丈,在空中幾個起伏,已翻過王府的宅內的數道院牆,往內宅疾奔而去。
王府內宅,有一片空闊地麵,此時則被長安城裏的王子皇孫擠滿。十餘個家丁手提燈籠,端端正正站立階除。大隊兵士侍衛一側,手握刀柄,以示警戒。廊簷之下,有一人峨冠禮服,正在為眾人高聲宣講,仿佛是在發表登基踐祚之前的宣言。
那人便是豐王李珙。他讓那些王子皇孫們在院子裏站到夜間,等他們誌氣、傲氣消磨大半之後,再出來安撫。他說道:“我將大家請到寒舍,隻因夜觀天象,算準了吐蕃軍馬今夜打破長安。吐蕃兵視我大唐為仇寇,逢人便殺、逢屋便燒。尤其是李氏宗親,更不容情。唯有我這間宅院,深受諸天神靈庇佑,邪祟不能侵、仇敵不能入。故此延請大家在此一聚,以保萬全,這也是為了我李唐宗室薪火相續、永世昌盛。”
偶耕、牧笛從這片空地一旁飛過,當即按住驊騮馬,在隔壁院中停下。二人耳朵貼著院牆朝裏偷聽。
李珙正在慷慨陳詞,忽見天上紅光一閃,落入自家院中,便以為是天降祥瑞,預示著自己取代當朝皇帝乃是天命所歸,因此愈發得意。擁集在他宅院的,多半是前任皇帝的遺子遺孫,有的真心追隨李珙,有的不過跟著起哄。在他們心中,隻要能保住性命、守住榮華,龍椅由誰去坐,又有什麽要緊?
忽而有人腳步鏗鏘、喘息急促,闖入內宅,那是並蒂將軍從外麵迴來。夫妻二人也不避諱眾人,徑直向李珙稟告:“官軍阻擊吐蕃兵,在朱雀街以南全軍覆沒,吐蕃兵尚在朱雀街一帶劫掠。”
李珙聽罷,恚怒道:“按照商定的計劃,吐蕃兵一舉拿下宮掖,我們便大功告成。這些西域來的人,目光短淺得很,不進攻皇宮,卻去搶劫民宅,真是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