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雲經寺在長安負有盛名。武則天時,僧人薛懷義譯製《大雲經》進獻,稱頌聖後之德。武則天大喜,頒發此經,並詔告各地修建雲經寺。太宗時,玄奘取經迴長安,便在大雲經寺內分經。寺院在西市南麵的懷遠坊內,常年香火鼎盛、遊人如織。
拉著澗石、嶼蘅的馬車從北往南,駛入寺院正門,在齋堂前停了下來。早有官兵在寺院四周看守,一夥僧眾從禪堂走出,將三個木櫃卸下,搬進齋堂。
澗石、嶼蘅在櫃中暈頭轉向,不知身處何地,隻聽見外麵有人不停吆喝,參雜以念佛之聲。他們的身子連同櫃子重重震顫一下,發出一聲轟鳴,旋即有腳步聲遠去,接著傳出關門、鎖門之聲。澗石聽腳步聲,斷定已無旁人,便探出頭來,去大門背後,透過門縫向外觀瞧。
寺院之中,有一隊官兵,披甲執銳,正在驅趕遊客。不多時,遊客去盡,官兵並不散去,依然在院牆四角把守。眾僧人在院中穿梭,有的掃地,有的打水洗地,有的張羅彩綢、香案之類物事,甚是繁忙。
澗石躡手躡腳迴到櫃中,嶼蘅詢問外麵情況。澗石連連搖頭,隻說不妙。二人對語數句,竟在櫃中昏昏睡去。
一覺醒來,也不知是何時辰,忽聽門外有人掏弄鑰匙。澗石低聲道:“我索性衝出去將開門之人打暈,你趁亂逃出,我們仍在波斯邸相會。”不等嶼蘅攔阻,已然探出身去。
齋堂兩扇大門咣當一聲打開,兩個僧人領著眾官兵跨入。澗石吃了一驚,趕緊縮身迴來,將櫃門關緊。幸得前麵有個木櫃將他們擋住,來人未曾看見。
官兵進入齋堂坐下,早有寺院住持走了進來,寒暄兩句,彼此道聲辛苦。閑坐片時,有僧人送上齋飯。澗石聽他們在外麵捉筷掇碗、啜湯吃菜,猜是晚飯時分,不禁腹中饑餓。
官兵飯畢,僧人方才進入齋堂用飯。大雲經寺眾僧人魚貫而入,齋堂之中鍾聲響起,誦經不絕,約摸半個時辰過去,眾僧人方才坐在麻團上用飯。齋飯已畢,眾僧離席,仍是鎖上房門。
澗石再次探身而出,隻見齋堂已漆黑一片,唯有香桌上一燈如豆,供著一盤餅饢、一盤鮮果。澗石透過門縫朝外望,院中燈火輝煌,那些官兵不曾離去,而是舉著火把徹夜職守。
廊簷之下,燈火輝煌,眾僧搬桌子、挪椅子、掛靈幡、紮黃綢,十分忙碌。此時齋堂之中無人,澗石索性將另兩個木櫃打開,一櫃之中乃是珊瑚,另一櫃中乃是象牙犀角。雖是寶貨奇珍,倒不如幾張飛錢來得實在。澗石便去香案上將餅饢、鮮果取入櫃中,與嶼蘅一同享用。
翌日清晨,眾僧仍入齋堂用飯,香案上不見供果,都以為是被老鼠吃了。佛門弟子慈悲為懷,不能捕鼠殺生,隻得堵鼠洞、封窗眼,防止老鼠再次入侵。可饒是如此,次日香案上的供果仍然不翼而飛。掌管齋堂的老和尚急忙告知住持,猜度是進了狐仙。住持素不理會怪力亂神之事,隻顧念佛打坐,功課一畢便為即日舉行的法會操心,哪有閑工夫去追問什麽狐仙?
如此五日過去,澗石、嶼蘅在木櫃之中著實發悶。正尋思如何脫身,齋堂大門再次打開,門口傳來住持的聲音:“三位大人裏麵請。”接著是一串腳步聲由外而內,在齋堂四壁激起迴響。
澗石凝神而聽,不禁大奇:他聽其中一個說話之人乃是當朝宰相元載。
與元載一並進入齋堂的,還有兩名大臣,澗石並不相識,一個是宦官、右驍衛將軍駱奉先,另一個是光祿卿殷仲卿。
朝中重臣蒞臨寺院,住持看得極其鄭重,一路緊緊跟隨,答對如流。他走到澗石藏身的櫃子旁邊,恭敬說道:“波斯使節為此次法會贈送的三箱寶貨就在此地,特請三位大人驗視。”說著,便有二三僧人走到櫃邊,準備打開櫃門。
澗石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大氣也不敢喘出。再看嶼蘅,她倒頗為平靜。正以為闖了大禍、難逃死命,卻聽元載在外麵說道:“番邦異域有何奇珍?我們不看也罷。”僧人這便收手。澗石的心突突亂跳,仍自難以平複。
元載又道:“我與二位大人在此商議軍國大事,懇請住持長老暫行退避。”住持念了一聲佛,便領著弟子出屋。齋堂大門吱呀一聲關閉,連官兵、侍衛也退出門外。齋堂空空,隻留下元載、駱奉先、殷仲卿三人。澗石與嶼蘅躲在櫃中,屏氣凝神,靜靜聽他們說些什麽。
駱奉先先說道:“今日聖上宣我,特地告知這大雲經寺的法會明日如期舉辦,隻是聖駕不親自前來了。”元載道:“近來長安城中刺客橫行,王侯公卿各懷異心為禍作亂。聖上不出宮牆,也是為了確保龍體萬全。”駱奉先道:“宰相所言極是。這大雲經寺的法會,全仗你我三人操辦了。”元載與殷仲卿一起恭維:“全仗駱大人運籌帷幄。”
聽得他們一番言語,澗石在櫃中忖道:“難怪寺院裏的和尚這般忙碌,原來這場法會竟是朝廷舉辦。若不是長安刺客橫行、人心惶惶,皇帝都要親自出麵了。”
元載道:“二日前得聞軍報,朔方叛軍仆固懷恩之子仆固瑒進攻榆次,卻在軍中被部下刺死。”駱奉先道:“此事我已知曉。這次又是澤潞節度使李抱玉立下功勞。他的舍弟李抱真從仆固瑒獄中逃出,臨行定下妙計,與仆固瑒手下幾名小將裏應外合,殺了這小賊,去了老夫心頭大患。”
元載又恭維兩句,說道:“仆固懷恩失了愛子,十分痛恨,招誘吐蕃十萬軍馬大舉進犯。長安以西諸多州郡,已被逆賊侵占。長安危亡,大臣們俱是惴惴不安。”駱奉先道:“危急之際,聖上重新啟用郭子儀。隻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他去了陝中這些時日,也不知將天下兵馬召集得怎樣了。”
殷仲卿諂媚道:“郭子儀仗著一把年紀,徒有虛名在外。要說到國之股肱,全仗駱大人臨危受命、力挽狂瀾。”駱奉先心中甚喜,嘴上卻謙退道:“我這把老骨頭,承蒙聖上不棄,委以軍國重任,少不得獨領天下大軍,與仆固懷恩周旋周旋了。哪怕粉身碎骨,也是做臣子的對主上應盡的心意。”元載、殷仲卿連聲誇讚。澗石聽在耳裏,心中罵道:“宦官當權,能臣良將受盡排擠,是以國力不振,外敵侵侮、內賊作亂。”
駱奉先道:“我待要督領雄兵,外禦敵寇、內掃叛軍,怎奈國庫空虛、錢糧不足。舉辦這次法會,一來是禮佛誦經,保佑我大唐太平無事,二來是召集京畿公卿富戶,為邊疆戰事捐獻錢糧。這些時日過去,不知募集錢財幾何?”
元載屈指一算,答道:“總計錢六十萬緡,帛百萬匹,糧米三百萬石。波斯使節贈送的三箱寶貨,倒未算在其中。”
駱奉先皺皺眉頭,說道:“行軍打仗,日費數萬,才這點錢糧,焉能自足?”元載道:“少不得多征些稅賦,以充內帑。”駱奉先深然之,又壓低聲音說道:“我三人同朝為官,實是艱辛異常。此次法會募集的錢糧,名為備戰,實則多半供皇宮日常用度,我們三人取其十分之一均分了吧。此事絕密,不可為外人道哉。”元載、殷仲卿大為感激,躬身道謝。殷仲卿指著身邊三個大櫃子問道:“那這三箱寶貨呢?”駱奉先慷慨道:“我們三人一人一櫃分了,著人搬迴府上便是。”
澗石聽到此處,恨得鋼牙咬碎,暗罵道:“內憂外患、民不聊生,你們身居要職,卻在暗地裏私吞公款,真該亂刀砍死。”嶼蘅見他渾身發顫,忙握住他的手。
拉著澗石、嶼蘅的馬車從北往南,駛入寺院正門,在齋堂前停了下來。早有官兵在寺院四周看守,一夥僧眾從禪堂走出,將三個木櫃卸下,搬進齋堂。
澗石、嶼蘅在櫃中暈頭轉向,不知身處何地,隻聽見外麵有人不停吆喝,參雜以念佛之聲。他們的身子連同櫃子重重震顫一下,發出一聲轟鳴,旋即有腳步聲遠去,接著傳出關門、鎖門之聲。澗石聽腳步聲,斷定已無旁人,便探出頭來,去大門背後,透過門縫向外觀瞧。
寺院之中,有一隊官兵,披甲執銳,正在驅趕遊客。不多時,遊客去盡,官兵並不散去,依然在院牆四角把守。眾僧人在院中穿梭,有的掃地,有的打水洗地,有的張羅彩綢、香案之類物事,甚是繁忙。
澗石躡手躡腳迴到櫃中,嶼蘅詢問外麵情況。澗石連連搖頭,隻說不妙。二人對語數句,竟在櫃中昏昏睡去。
一覺醒來,也不知是何時辰,忽聽門外有人掏弄鑰匙。澗石低聲道:“我索性衝出去將開門之人打暈,你趁亂逃出,我們仍在波斯邸相會。”不等嶼蘅攔阻,已然探出身去。
齋堂兩扇大門咣當一聲打開,兩個僧人領著眾官兵跨入。澗石吃了一驚,趕緊縮身迴來,將櫃門關緊。幸得前麵有個木櫃將他們擋住,來人未曾看見。
官兵進入齋堂坐下,早有寺院住持走了進來,寒暄兩句,彼此道聲辛苦。閑坐片時,有僧人送上齋飯。澗石聽他們在外麵捉筷掇碗、啜湯吃菜,猜是晚飯時分,不禁腹中饑餓。
官兵飯畢,僧人方才進入齋堂用飯。大雲經寺眾僧人魚貫而入,齋堂之中鍾聲響起,誦經不絕,約摸半個時辰過去,眾僧人方才坐在麻團上用飯。齋飯已畢,眾僧離席,仍是鎖上房門。
澗石再次探身而出,隻見齋堂已漆黑一片,唯有香桌上一燈如豆,供著一盤餅饢、一盤鮮果。澗石透過門縫朝外望,院中燈火輝煌,那些官兵不曾離去,而是舉著火把徹夜職守。
廊簷之下,燈火輝煌,眾僧搬桌子、挪椅子、掛靈幡、紮黃綢,十分忙碌。此時齋堂之中無人,澗石索性將另兩個木櫃打開,一櫃之中乃是珊瑚,另一櫃中乃是象牙犀角。雖是寶貨奇珍,倒不如幾張飛錢來得實在。澗石便去香案上將餅饢、鮮果取入櫃中,與嶼蘅一同享用。
翌日清晨,眾僧仍入齋堂用飯,香案上不見供果,都以為是被老鼠吃了。佛門弟子慈悲為懷,不能捕鼠殺生,隻得堵鼠洞、封窗眼,防止老鼠再次入侵。可饒是如此,次日香案上的供果仍然不翼而飛。掌管齋堂的老和尚急忙告知住持,猜度是進了狐仙。住持素不理會怪力亂神之事,隻顧念佛打坐,功課一畢便為即日舉行的法會操心,哪有閑工夫去追問什麽狐仙?
如此五日過去,澗石、嶼蘅在木櫃之中著實發悶。正尋思如何脫身,齋堂大門再次打開,門口傳來住持的聲音:“三位大人裏麵請。”接著是一串腳步聲由外而內,在齋堂四壁激起迴響。
澗石凝神而聽,不禁大奇:他聽其中一個說話之人乃是當朝宰相元載。
與元載一並進入齋堂的,還有兩名大臣,澗石並不相識,一個是宦官、右驍衛將軍駱奉先,另一個是光祿卿殷仲卿。
朝中重臣蒞臨寺院,住持看得極其鄭重,一路緊緊跟隨,答對如流。他走到澗石藏身的櫃子旁邊,恭敬說道:“波斯使節為此次法會贈送的三箱寶貨就在此地,特請三位大人驗視。”說著,便有二三僧人走到櫃邊,準備打開櫃門。
澗石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大氣也不敢喘出。再看嶼蘅,她倒頗為平靜。正以為闖了大禍、難逃死命,卻聽元載在外麵說道:“番邦異域有何奇珍?我們不看也罷。”僧人這便收手。澗石的心突突亂跳,仍自難以平複。
元載又道:“我與二位大人在此商議軍國大事,懇請住持長老暫行退避。”住持念了一聲佛,便領著弟子出屋。齋堂大門吱呀一聲關閉,連官兵、侍衛也退出門外。齋堂空空,隻留下元載、駱奉先、殷仲卿三人。澗石與嶼蘅躲在櫃中,屏氣凝神,靜靜聽他們說些什麽。
駱奉先先說道:“今日聖上宣我,特地告知這大雲經寺的法會明日如期舉辦,隻是聖駕不親自前來了。”元載道:“近來長安城中刺客橫行,王侯公卿各懷異心為禍作亂。聖上不出宮牆,也是為了確保龍體萬全。”駱奉先道:“宰相所言極是。這大雲經寺的法會,全仗你我三人操辦了。”元載與殷仲卿一起恭維:“全仗駱大人運籌帷幄。”
聽得他們一番言語,澗石在櫃中忖道:“難怪寺院裏的和尚這般忙碌,原來這場法會竟是朝廷舉辦。若不是長安刺客橫行、人心惶惶,皇帝都要親自出麵了。”
元載道:“二日前得聞軍報,朔方叛軍仆固懷恩之子仆固瑒進攻榆次,卻在軍中被部下刺死。”駱奉先道:“此事我已知曉。這次又是澤潞節度使李抱玉立下功勞。他的舍弟李抱真從仆固瑒獄中逃出,臨行定下妙計,與仆固瑒手下幾名小將裏應外合,殺了這小賊,去了老夫心頭大患。”
元載又恭維兩句,說道:“仆固懷恩失了愛子,十分痛恨,招誘吐蕃十萬軍馬大舉進犯。長安以西諸多州郡,已被逆賊侵占。長安危亡,大臣們俱是惴惴不安。”駱奉先道:“危急之際,聖上重新啟用郭子儀。隻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他去了陝中這些時日,也不知將天下兵馬召集得怎樣了。”
殷仲卿諂媚道:“郭子儀仗著一把年紀,徒有虛名在外。要說到國之股肱,全仗駱大人臨危受命、力挽狂瀾。”駱奉先心中甚喜,嘴上卻謙退道:“我這把老骨頭,承蒙聖上不棄,委以軍國重任,少不得獨領天下大軍,與仆固懷恩周旋周旋了。哪怕粉身碎骨,也是做臣子的對主上應盡的心意。”元載、殷仲卿連聲誇讚。澗石聽在耳裏,心中罵道:“宦官當權,能臣良將受盡排擠,是以國力不振,外敵侵侮、內賊作亂。”
駱奉先道:“我待要督領雄兵,外禦敵寇、內掃叛軍,怎奈國庫空虛、錢糧不足。舉辦這次法會,一來是禮佛誦經,保佑我大唐太平無事,二來是召集京畿公卿富戶,為邊疆戰事捐獻錢糧。這些時日過去,不知募集錢財幾何?”
元載屈指一算,答道:“總計錢六十萬緡,帛百萬匹,糧米三百萬石。波斯使節贈送的三箱寶貨,倒未算在其中。”
駱奉先皺皺眉頭,說道:“行軍打仗,日費數萬,才這點錢糧,焉能自足?”元載道:“少不得多征些稅賦,以充內帑。”駱奉先深然之,又壓低聲音說道:“我三人同朝為官,實是艱辛異常。此次法會募集的錢糧,名為備戰,實則多半供皇宮日常用度,我們三人取其十分之一均分了吧。此事絕密,不可為外人道哉。”元載、殷仲卿大為感激,躬身道謝。殷仲卿指著身邊三個大櫃子問道:“那這三箱寶貨呢?”駱奉先慷慨道:“我們三人一人一櫃分了,著人搬迴府上便是。”
澗石聽到此處,恨得鋼牙咬碎,暗罵道:“內憂外患、民不聊生,你們身居要職,卻在暗地裏私吞公款,真該亂刀砍死。”嶼蘅見他渾身發顫,忙握住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