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石、嶼蘅連夜護送侯希逸,翌日午時抵達長安。侯希逸強撐病體與家人團聚,又著家丁安排酒席、贈送銀兩,都被澗石、嶼蘅婉拒。二人急匆匆與侯家人作別,便去往城東南的錦鱗客棧。嶼蘅自幼隨師父遊曆名城名山,雖則初到長安,見國都的繁華遠勝別處,然而終不過是眼底煙霞,因此並無意興遊逛街景。
才到門口,被庾興、陶傑看到。二人抱住澗石,眼淚都快流出,一疊聲問他這幾日去往何處,害他們苦找不著。澗石忙致歉意,又說這幾日之事說來話長,因向他們介紹嶼蘅,煩求安排一間清靜的客房。庾興、陶傑是眼明之人,不消細問,便知澗石、嶼蘅是何關係,俱都喜在心間,將他們二人迎進客棧妥善安置。
澗石在客房裏小憩片刻,聽見樓下廳堂到後麵廚房磨刀霍霍、殺雞宰羊,庾興、陶傑二人堂前堂後招唿、吆喝,甚是熱鬧。他不明何意,便去隔壁房間喚出嶼蘅,二人一同下樓看個究竟。
庾興、陶傑一見二人,喜笑顏開說道:“原本想到晚飯時給你們驚喜,不如現在就告訴你們吧。黃四叔和小雨妹妹也在長安,你留下紙條出走的第二天,他們便找到客棧裏。還是黃四叔消息靈通,今日又打聽到了大大的喜訊,一大早備下三箱厚禮,帶著小雨妹妹去拜訪城裏兩位大人物,還叫我們今晚不要接納客人,他要在客棧中大排筵宴,專門招待這兩位大人物。眼看已是黃昏,他二人就要迴來了。”
嶼蘅聽見小雨也在,麵上露出喜色,又問黃四叔是何人。澗石精神大振,頓時滔滔不絕,將黃錦鱗生平奇事細細說與她聽,又要領著她去後廚幫忙。庾興、陶傑將二人攔下,說道:“黃四叔乃是我們的大恩人,石頭、杜姑娘又是我們的貴客,豈能叫你們做這等粗活?你們隻管在客房中歇息,稍後黃四叔迴來,喊你們下來相見便是。”
落日熔金,喜鵲在客棧門口的梧桐樹上不住啼唱。梧桐葉已落盡,樹幹在日影下顯得更為古健。不多時,遠處響起二三男子爽健的談話聲。庾興、陶傑早早立在客棧門口迎接,又著堂倌上樓來請澗石、嶼蘅,說黃四爺、小雨姑娘迴來了。
黃錦鱗與兩位身著便裝的官員手攜手、肩並肩,一路說笑著走來。這兩名官員,卻是一路與黃錦鱗糾纏不休的臘口使商克捷、捉錢令使曾善治。很顯然,黃錦鱗送給他們的三箱財物大獲他們歡心,再加上黃錦鱗的好口才、好說語,三人一日之內便化幹戈為玉帛,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小雨緊緊跟在他們後麵,一聲不吭,似乎別有一番心事。
庾興、陶傑迎了上去,商克捷、曾善治便讚道:“二位東家果然好本領,初到長安便結識了元家三公子,置下偌大的產業。日後見了三位公子,還請為下官引薦引薦。”庾興、陶傑一聽便知,是黃錦鱗告訴了他們這錦鱗客棧背後的靠山,他們由此刮目相看,並期望借此機會攀附權貴、升官發財。
庾興、陶傑連連謙遜、趕緊下拜,被商克捷、曾善治連忙扶起。眾人一邊說笑,一邊走入客棧之中。
嶼蘅在窗台裏見到有官員到來,便有幾分不悅,推說身子困倦,不便下樓來見。澗石一人從客房走出,迎著二位官員施禮,隨後與黃錦鱗相見。
黃錦鱗一步搶出,抱住澗石,幾番哽咽,說道:“你一聲不吭去了這幾日,累你四叔苦找不著!”又把他推到小雨身前,說道:“小雨近來頗為抑鬱,我也勸解不開。你們兄妹相見,一定要好好敘談敘談!”
商克捷、曾善治打量半日,問道:“這位小友倒也十分眼熟。”澗石笑道:“小可在青州身受重傷,輾轉到此,路上倒有幸得見二位大人尊麵。”二人仰頭大笑,讚道:“我們走南闖北,押運的人口不少,似這等伶俐的青年子弟卻是少見。”
小雨與澗石相見,本來愁苦的臉色頓時活泛起來,眼珠現出亮色。她抑製不住,緊緊抓住澗石的雙手,差點當著眾人撲入他的懷中。好在澗石扶住她的雙肩,她這才站定,見石頭哥滿眼關愛看著自己,又見眾人圍在旁邊指指點點大聲謔笑,便不好意思起來,低著頭一邊微笑一邊抽搐。黃錦鱗得意大笑,一手挽過澗石,一手為商克捷、曾善治引路,又催促小雨快些跟上,眾人一起走進廳堂。
小雨自從與澗石分別後,又是幽怨、又是惆悵、又是悔恨,想到斷腸處,每每痛不欲生。直至與黃錦鱗相逢,得蒙他的照顧,這才略略寬慰,隻是心中永遠忘不了自己的石頭哥,哪怕他有千般不好,自己對他也是萬般眷戀,更何況他們在太行山的絕境之中已有過夫妻之實。她牽著澗石的一角,緊緊跟在後麵,幾次踩到澗石的鞋子。
黃錦鱗一心想救迴紫帳山幸存的兄弟們,路途中打聽到商克捷、曾善治的行蹤,於是帶著小雨跟到長安,不料在城中得遇庾興、陶傑。這數日中,庾興、陶傑和黃錦鱗、小雨四處尋找澗石,各是心急如焚,互相之間也頗說些寬慰的話語。小雨以為澗石是獨自一人,並不與嶼蘅在一起,心頭浮現出諸多念頭,諸如嶼蘅與他分道揚鑣或是嶼蘅已死之類,雖十分為這位姐姐心酸,但更多的是慶幸,因為她畢竟心存希冀,覺得石頭哥——自己的夫君——會迴到自己身邊。
這幾日,黃錦鱗見小雨悶悶不樂、惆悵滿懷,隻當作是小兒女心事,打趣道:“你也不必每日發愁,等澗石迴來了,我們在長安城中為你尋個婆家,風風光光嫁出去,你自然就寬心解意了。”原以為能說得小雨一樂,熟料竟是火上澆油,激起她心頭萬般疑慮:“人人都知我與石頭哥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我們天生就是一對兒。黃四叔最是精明人,為何說要為我另找婆家?莫非石頭哥早就另有打算,不告訴我卻告訴了黃四叔?”她百思不得其解,莫名垂下淚珠,惹得黃錦鱗訝異非常。他怕小雨獨自悶壞了身體,每日打聽澗石蹤跡,也帶著她四處閑逛,即使自己去見商克捷、曾善治辦重要的事,也將她帶在身邊,一是免得她胡思亂想,二是順路帶她曆練曆練,也熟悉些人情世故。
不論如何,石頭哥終是迴到了自己身邊。小雨的滿腹惆悵似乎瞬間消弭,可她心中似乎又藏著無窮的疑竇與不安——“為什麽黃四叔不直接主持我與石頭哥的婚事,卻要為我另覓婆家?”
她拿眼偷看澗石,以為他早和黃四叔謀劃已定,恨不得撲到麵前,向他逼問答案。而此時的酒桌之上,已是觥籌交錯、燈火輝煌,滿屋子裏飛揚著男人們激揚的話語聲。
商克捷、曾善治坐在首席,與黃錦鱗等人飲過一循之後,拍著肚皮說道:“黃兄邀我二人至此,必有大事相詢。你有什麽事隻顧明說,我二人官卑職小,在長安城卻也有些手段。”黃錦鱗敬酒一杯,慨然說道:“實不相瞞,我在青州有一班兄弟,正是在二位大人的看押之下,千裏迢迢從青州來到京城。如今還求二位大人告知去向,我也好前去搭救。”
商克捷一聽,正色道:“青州這趟差使,不僅路途辛苦,我們哥倆一文錢也沒撈到。說到紫帳山一幹人犯,也在此次羈押之列。按照朝廷批示,原是要將他們送往三輔之地的富豪人家,終身為奴為娼。隻是近來戰事吃緊,長安西邊吐蕃、迴紇大兵壓境,我大唐守邊士兵不足,於是將他們交給了兵部,由兵部侍郎安排他們充軍去了。”
黃錦鱗一聽,更敬一杯,說道:“這一班兄弟乃是黃某至交。還望大人告知他們發往何地、編在哪部,我也好去找尋迴來。”
二名官員見問,雙雙皺起眉來。曾善治道:“這軍中之事,我二人卻無權過問,也無從打聽。隻不過外敵大肆進犯,長安以西大片山河盡歸他人,如今唯有鳳翔郡,作為京西要衝,尚未丟失,不過也是危如累卵。你那些兄弟既是充軍去了,多半是發配去往鳳翔。”
黃錦鱗又問當前鳳翔守官是誰、敵情如何,二官員一一為他作答。黃錦鱗喜上眉梢,說道:“兄弟們身在鳳翔,真是近在咫尺。我拚出身家性命,也要將他們救出來。”商克捷道:“黃兄不忘兄弟情誼,真真可欽可敬。隻是聽說吐蕃兵士兇悍異常、殺人務盡,我軍屢戰屢敗、死傷累積,你那些兄弟是吉是兇,隻怕難知。”
才到門口,被庾興、陶傑看到。二人抱住澗石,眼淚都快流出,一疊聲問他這幾日去往何處,害他們苦找不著。澗石忙致歉意,又說這幾日之事說來話長,因向他們介紹嶼蘅,煩求安排一間清靜的客房。庾興、陶傑是眼明之人,不消細問,便知澗石、嶼蘅是何關係,俱都喜在心間,將他們二人迎進客棧妥善安置。
澗石在客房裏小憩片刻,聽見樓下廳堂到後麵廚房磨刀霍霍、殺雞宰羊,庾興、陶傑二人堂前堂後招唿、吆喝,甚是熱鬧。他不明何意,便去隔壁房間喚出嶼蘅,二人一同下樓看個究竟。
庾興、陶傑一見二人,喜笑顏開說道:“原本想到晚飯時給你們驚喜,不如現在就告訴你們吧。黃四叔和小雨妹妹也在長安,你留下紙條出走的第二天,他們便找到客棧裏。還是黃四叔消息靈通,今日又打聽到了大大的喜訊,一大早備下三箱厚禮,帶著小雨妹妹去拜訪城裏兩位大人物,還叫我們今晚不要接納客人,他要在客棧中大排筵宴,專門招待這兩位大人物。眼看已是黃昏,他二人就要迴來了。”
嶼蘅聽見小雨也在,麵上露出喜色,又問黃四叔是何人。澗石精神大振,頓時滔滔不絕,將黃錦鱗生平奇事細細說與她聽,又要領著她去後廚幫忙。庾興、陶傑將二人攔下,說道:“黃四叔乃是我們的大恩人,石頭、杜姑娘又是我們的貴客,豈能叫你們做這等粗活?你們隻管在客房中歇息,稍後黃四叔迴來,喊你們下來相見便是。”
落日熔金,喜鵲在客棧門口的梧桐樹上不住啼唱。梧桐葉已落盡,樹幹在日影下顯得更為古健。不多時,遠處響起二三男子爽健的談話聲。庾興、陶傑早早立在客棧門口迎接,又著堂倌上樓來請澗石、嶼蘅,說黃四爺、小雨姑娘迴來了。
黃錦鱗與兩位身著便裝的官員手攜手、肩並肩,一路說笑著走來。這兩名官員,卻是一路與黃錦鱗糾纏不休的臘口使商克捷、捉錢令使曾善治。很顯然,黃錦鱗送給他們的三箱財物大獲他們歡心,再加上黃錦鱗的好口才、好說語,三人一日之內便化幹戈為玉帛,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小雨緊緊跟在他們後麵,一聲不吭,似乎別有一番心事。
庾興、陶傑迎了上去,商克捷、曾善治便讚道:“二位東家果然好本領,初到長安便結識了元家三公子,置下偌大的產業。日後見了三位公子,還請為下官引薦引薦。”庾興、陶傑一聽便知,是黃錦鱗告訴了他們這錦鱗客棧背後的靠山,他們由此刮目相看,並期望借此機會攀附權貴、升官發財。
庾興、陶傑連連謙遜、趕緊下拜,被商克捷、曾善治連忙扶起。眾人一邊說笑,一邊走入客棧之中。
嶼蘅在窗台裏見到有官員到來,便有幾分不悅,推說身子困倦,不便下樓來見。澗石一人從客房走出,迎著二位官員施禮,隨後與黃錦鱗相見。
黃錦鱗一步搶出,抱住澗石,幾番哽咽,說道:“你一聲不吭去了這幾日,累你四叔苦找不著!”又把他推到小雨身前,說道:“小雨近來頗為抑鬱,我也勸解不開。你們兄妹相見,一定要好好敘談敘談!”
商克捷、曾善治打量半日,問道:“這位小友倒也十分眼熟。”澗石笑道:“小可在青州身受重傷,輾轉到此,路上倒有幸得見二位大人尊麵。”二人仰頭大笑,讚道:“我們走南闖北,押運的人口不少,似這等伶俐的青年子弟卻是少見。”
小雨與澗石相見,本來愁苦的臉色頓時活泛起來,眼珠現出亮色。她抑製不住,緊緊抓住澗石的雙手,差點當著眾人撲入他的懷中。好在澗石扶住她的雙肩,她這才站定,見石頭哥滿眼關愛看著自己,又見眾人圍在旁邊指指點點大聲謔笑,便不好意思起來,低著頭一邊微笑一邊抽搐。黃錦鱗得意大笑,一手挽過澗石,一手為商克捷、曾善治引路,又催促小雨快些跟上,眾人一起走進廳堂。
小雨自從與澗石分別後,又是幽怨、又是惆悵、又是悔恨,想到斷腸處,每每痛不欲生。直至與黃錦鱗相逢,得蒙他的照顧,這才略略寬慰,隻是心中永遠忘不了自己的石頭哥,哪怕他有千般不好,自己對他也是萬般眷戀,更何況他們在太行山的絕境之中已有過夫妻之實。她牽著澗石的一角,緊緊跟在後麵,幾次踩到澗石的鞋子。
黃錦鱗一心想救迴紫帳山幸存的兄弟們,路途中打聽到商克捷、曾善治的行蹤,於是帶著小雨跟到長安,不料在城中得遇庾興、陶傑。這數日中,庾興、陶傑和黃錦鱗、小雨四處尋找澗石,各是心急如焚,互相之間也頗說些寬慰的話語。小雨以為澗石是獨自一人,並不與嶼蘅在一起,心頭浮現出諸多念頭,諸如嶼蘅與他分道揚鑣或是嶼蘅已死之類,雖十分為這位姐姐心酸,但更多的是慶幸,因為她畢竟心存希冀,覺得石頭哥——自己的夫君——會迴到自己身邊。
這幾日,黃錦鱗見小雨悶悶不樂、惆悵滿懷,隻當作是小兒女心事,打趣道:“你也不必每日發愁,等澗石迴來了,我們在長安城中為你尋個婆家,風風光光嫁出去,你自然就寬心解意了。”原以為能說得小雨一樂,熟料竟是火上澆油,激起她心頭萬般疑慮:“人人都知我與石頭哥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我們天生就是一對兒。黃四叔最是精明人,為何說要為我另找婆家?莫非石頭哥早就另有打算,不告訴我卻告訴了黃四叔?”她百思不得其解,莫名垂下淚珠,惹得黃錦鱗訝異非常。他怕小雨獨自悶壞了身體,每日打聽澗石蹤跡,也帶著她四處閑逛,即使自己去見商克捷、曾善治辦重要的事,也將她帶在身邊,一是免得她胡思亂想,二是順路帶她曆練曆練,也熟悉些人情世故。
不論如何,石頭哥終是迴到了自己身邊。小雨的滿腹惆悵似乎瞬間消弭,可她心中似乎又藏著無窮的疑竇與不安——“為什麽黃四叔不直接主持我與石頭哥的婚事,卻要為我另覓婆家?”
她拿眼偷看澗石,以為他早和黃四叔謀劃已定,恨不得撲到麵前,向他逼問答案。而此時的酒桌之上,已是觥籌交錯、燈火輝煌,滿屋子裏飛揚著男人們激揚的話語聲。
商克捷、曾善治坐在首席,與黃錦鱗等人飲過一循之後,拍著肚皮說道:“黃兄邀我二人至此,必有大事相詢。你有什麽事隻顧明說,我二人官卑職小,在長安城卻也有些手段。”黃錦鱗敬酒一杯,慨然說道:“實不相瞞,我在青州有一班兄弟,正是在二位大人的看押之下,千裏迢迢從青州來到京城。如今還求二位大人告知去向,我也好前去搭救。”
商克捷一聽,正色道:“青州這趟差使,不僅路途辛苦,我們哥倆一文錢也沒撈到。說到紫帳山一幹人犯,也在此次羈押之列。按照朝廷批示,原是要將他們送往三輔之地的富豪人家,終身為奴為娼。隻是近來戰事吃緊,長安西邊吐蕃、迴紇大兵壓境,我大唐守邊士兵不足,於是將他們交給了兵部,由兵部侍郎安排他們充軍去了。”
黃錦鱗一聽,更敬一杯,說道:“這一班兄弟乃是黃某至交。還望大人告知他們發往何地、編在哪部,我也好去找尋迴來。”
二名官員見問,雙雙皺起眉來。曾善治道:“這軍中之事,我二人卻無權過問,也無從打聽。隻不過外敵大肆進犯,長安以西大片山河盡歸他人,如今唯有鳳翔郡,作為京西要衝,尚未丟失,不過也是危如累卵。你那些兄弟既是充軍去了,多半是發配去往鳳翔。”
黃錦鱗又問當前鳳翔守官是誰、敵情如何,二官員一一為他作答。黃錦鱗喜上眉梢,說道:“兄弟們身在鳳翔,真是近在咫尺。我拚出身家性命,也要將他們救出來。”商克捷道:“黃兄不忘兄弟情誼,真真可欽可敬。隻是聽說吐蕃兵士兇悍異常、殺人務盡,我軍屢戰屢敗、死傷累積,你那些兄弟是吉是兇,隻怕難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