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不是循環
穿越封神我為紂王之氣死鴻鈞係統 作者:皇家七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山海界。
壽仙宮。
羅睺的話無所謂真假,都是他推演猜測出來的。
可到了鴻鈞的層次,已經不會用陰謀了,任何算計都是擺在明麵上的。
帝辛現在不會推演,也不會掐算,對羅睺所說到也不會懷疑。
“羅兄,本王當如何做?”
“此事無需算計,做到心中有數就夠了。”
羅睺說完,起身告辭。
“王上,魔祖這是何意?”
梁氏看的一臉懵。
“這是結善緣。”
帝辛隨口說了句,也不多做解釋,轉移話題道:“現在我傳你修煉之法。”
“喏!”
梁氏有武功根底,修煉九轉金身訣上手很快,直接築基進入了修士行列。
“修仙這麽簡單嗎?”
“這不是修仙,還是練武,武者不是神仙,而是人。”
“神仙和武者的卻別是什麽?”
梁氏問:“還有,我前世是誰?”
她並非真的在乎前世,而是現在需要一個前世的身份。
“你是康仲平的母親,這個比什麽身份都重要。”
“仲兒又是誰?”
“你們沒有前世。”
“真的沒有?”
“沒有。”
帝辛很堅定的說道:“不僅沒有前世,也不會有來生,把今生今世過好才是最重要的。”
“好吧!”
梁氏不再追問。前世有沒有已經不重要了,人王說沒有,那就是沒有。
“大王,若是沒有前世,今生的緣又從何來?運從何來?”
梁氏問道:“每一個人的出身不同,生在富貴之家和生在貧賤之家的人,他們先天存在的差距豈非不公?”
“非也!”
帝辛道:“公道隻在人心。自尊自愛之人,無論生在哪種家庭,任何環境都是驕傲的。”
“隻有驕傲的人才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愛。”
“不知自愛的人,就算生在帝王家依舊會怨天怨地。”
就如那微子啟,微子衍,這兩位富貴如何?可他們並不珍惜自己的出身,眼中看到的,心裏想到的,都是比他們更“幸運”的殷受,而忽略了整個天下的人都不如他們的事實。
這樣的人隻會看到“不公”,無論出身如何,他們都不會滿意的。
再給他們生一次的機會,即便是讓他們做了帝王,依舊會抱怨。
紂王所經曆的事,換成微子啟,他依舊會抱怨聖人,抱怨天道,抱怨自己生不逢時,抱怨西周伐商。
“大王,臣妾懂了!”
梁氏受教。她不是不懂自愛的人,她自身的遭遇不可謂不慘,丈夫,長子都死了,可她並沒有一絲的抱怨,也沒有表現出懦弱,在大洪水中沒有無助。
而是自珍自愛,自強自救。她沒有抱怨任何人,在兒子需要食物的時候,她可以割自己的肉。
假如這對母子迂腐,那麽他們就跟別的人一起等死了。
……
紫霄宮。
如羅睺所預測的,後土娘娘成聖,天道振動,合道的五聖脫離天道恢複了自由。
“老師,我們想迴去看看。”
元始天尊很惱火,他的闡教也滅了,封神之戰三清兄弟沒有勝者,全都敗了。
從此,沒有截教,也沒有了闡教。
稍微讓元始天尊欣慰的是,他留下的化身雖然被人王破壞,可禪教依舊建立了起來。
天道更是預示了禪教在東方的大興,幾乎成為了東方佛教的代名詞,禪就是佛,佛也是禪。
“你們誰也不能離開紫霄宮,包括後土在內。”
鴻鈞又摸出一顆丹藥,扔到後土眼前,“後土,你把這個吃下去。”
“是,老師。”
後土不想吃,可沒有辦法。她若是不吃,別說鴻鈞了,就是三清和西方二聖都不會答應。
待後土把丹藥吃下去,鴻鈞這才說道:“都乖乖的聽話,誰敢妄動灰飛煙滅。”
“留下做什麽?”
眾聖齊齊問道。心中卻是有點苦澀不已,同時也沒有弄明白,合道的意義是什麽。
因為他們什麽都沒做,就是閉關了,跟關小黑屋差不多。
“諸位,聖人存在的意義你們或許還沒有明白。不光是你們,人王也不明白,甚至眾生都不明白。”
鴻鈞道:“李聃,接引,你們倆道德高深,是不是也認為天地自然,不需要聖人合道,不需要有人來維持天道,任其自然演化才是真正的大道?”
“請老師指教。”
老子、接引,這兩位並非質疑,而是真想不通。
“天地乾坤就是生命的家園,是我們的住所,自己的家自己的房子,那是需要維護的,需要做保養,需要維修,更需要鎮壓,需要保護。”
鴻鈞說道:“修道修真,先修心,再修身,然後修真理,修天地乾坤,修宇宙成因。”
“天地之外是混沌,混沌之外是什麽?天地生於混沌,混沌之前是什麽?之後又是什麽?”
“老師,是輪迴。”
後土娘娘說道:“量劫,無量劫,無量量劫,一個劫過去,下一劫開始,往複循環,無始無終,無窮無盡。”
鴻鈞微微搖頭,道:“錯了,你們都錯了。即便是人王帝辛也沒有弄懂世界的本質,宇宙並非自然,也不是什麽奇點大爆炸。”
“奇點之前是什麽?奇點之外是什麽?宇宙大爆炸的歸宿是什麽?”
“宇宙始於虛無,我們一直喊無中生有。宇宙的起始需要動力,那最初的啟動之力從何而來。”
“老師,你說最初的力是什麽?從何而來?”後土娘娘問。
“更高的存在。在我們這個宇宙還是虛無的時候,在虛無之外有更高的存在。就如同一個平靜的湖麵,岸邊來了一個人,往湖水裏扔了一枚石子,攪動了平靜的湖麵,打破了寂靜,蕩起了漣漪。”
鴻鈞道:“我們的宇宙也是如此,一次次的量劫便是一圈圈的漣漪。後土說是循環,是輪迴,是往複,吾現在有了新的猜測,那不是循環往複,而是湖麵一圈又一圈的漣漪,都是最初的那枚石子激起的波動,是向外的,隻有去沒有迴。”
“而且,無論蕩起多少圈的漣漪,最終都將再次平複,歸於寂靜。”
“一顆石子落水一次,為何能激起無數的波紋?”
“老師,這叫一石激起千層浪,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
通天教主搶答了。
“通天說的很對。但你們並沒深入的探究其中的道理,這裏麵有一個叫做‘熵’的東西存在,就是我們所謂的平衡,由運動趨向靜止的。”
鴻鈞說道:“宇宙天地不是循環的,就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現象,終歸有一天會吸收完那最初入水石子的力量,重新歸於寂靜。”
“而我們需要做的,便是借著一圈圈的波紋,浪花,漣漪,躍出湖水,到更加廣闊的世界。”
“這就是道,我們要修的真,修的道。諸位,你們是我的弟子,實則是我的道友,咱們一起攜手超脫的同道。”
“……”
眾聖陷入了思考中。老師說的真假先不論,但感覺上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老子若有所感,問:“老師,這波紋要歸於沉寂了麽?”
壽仙宮。
羅睺的話無所謂真假,都是他推演猜測出來的。
可到了鴻鈞的層次,已經不會用陰謀了,任何算計都是擺在明麵上的。
帝辛現在不會推演,也不會掐算,對羅睺所說到也不會懷疑。
“羅兄,本王當如何做?”
“此事無需算計,做到心中有數就夠了。”
羅睺說完,起身告辭。
“王上,魔祖這是何意?”
梁氏看的一臉懵。
“這是結善緣。”
帝辛隨口說了句,也不多做解釋,轉移話題道:“現在我傳你修煉之法。”
“喏!”
梁氏有武功根底,修煉九轉金身訣上手很快,直接築基進入了修士行列。
“修仙這麽簡單嗎?”
“這不是修仙,還是練武,武者不是神仙,而是人。”
“神仙和武者的卻別是什麽?”
梁氏問:“還有,我前世是誰?”
她並非真的在乎前世,而是現在需要一個前世的身份。
“你是康仲平的母親,這個比什麽身份都重要。”
“仲兒又是誰?”
“你們沒有前世。”
“真的沒有?”
“沒有。”
帝辛很堅定的說道:“不僅沒有前世,也不會有來生,把今生今世過好才是最重要的。”
“好吧!”
梁氏不再追問。前世有沒有已經不重要了,人王說沒有,那就是沒有。
“大王,若是沒有前世,今生的緣又從何來?運從何來?”
梁氏問道:“每一個人的出身不同,生在富貴之家和生在貧賤之家的人,他們先天存在的差距豈非不公?”
“非也!”
帝辛道:“公道隻在人心。自尊自愛之人,無論生在哪種家庭,任何環境都是驕傲的。”
“隻有驕傲的人才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愛。”
“不知自愛的人,就算生在帝王家依舊會怨天怨地。”
就如那微子啟,微子衍,這兩位富貴如何?可他們並不珍惜自己的出身,眼中看到的,心裏想到的,都是比他們更“幸運”的殷受,而忽略了整個天下的人都不如他們的事實。
這樣的人隻會看到“不公”,無論出身如何,他們都不會滿意的。
再給他們生一次的機會,即便是讓他們做了帝王,依舊會抱怨。
紂王所經曆的事,換成微子啟,他依舊會抱怨聖人,抱怨天道,抱怨自己生不逢時,抱怨西周伐商。
“大王,臣妾懂了!”
梁氏受教。她不是不懂自愛的人,她自身的遭遇不可謂不慘,丈夫,長子都死了,可她並沒有一絲的抱怨,也沒有表現出懦弱,在大洪水中沒有無助。
而是自珍自愛,自強自救。她沒有抱怨任何人,在兒子需要食物的時候,她可以割自己的肉。
假如這對母子迂腐,那麽他們就跟別的人一起等死了。
……
紫霄宮。
如羅睺所預測的,後土娘娘成聖,天道振動,合道的五聖脫離天道恢複了自由。
“老師,我們想迴去看看。”
元始天尊很惱火,他的闡教也滅了,封神之戰三清兄弟沒有勝者,全都敗了。
從此,沒有截教,也沒有了闡教。
稍微讓元始天尊欣慰的是,他留下的化身雖然被人王破壞,可禪教依舊建立了起來。
天道更是預示了禪教在東方的大興,幾乎成為了東方佛教的代名詞,禪就是佛,佛也是禪。
“你們誰也不能離開紫霄宮,包括後土在內。”
鴻鈞又摸出一顆丹藥,扔到後土眼前,“後土,你把這個吃下去。”
“是,老師。”
後土不想吃,可沒有辦法。她若是不吃,別說鴻鈞了,就是三清和西方二聖都不會答應。
待後土把丹藥吃下去,鴻鈞這才說道:“都乖乖的聽話,誰敢妄動灰飛煙滅。”
“留下做什麽?”
眾聖齊齊問道。心中卻是有點苦澀不已,同時也沒有弄明白,合道的意義是什麽。
因為他們什麽都沒做,就是閉關了,跟關小黑屋差不多。
“諸位,聖人存在的意義你們或許還沒有明白。不光是你們,人王也不明白,甚至眾生都不明白。”
鴻鈞道:“李聃,接引,你們倆道德高深,是不是也認為天地自然,不需要聖人合道,不需要有人來維持天道,任其自然演化才是真正的大道?”
“請老師指教。”
老子、接引,這兩位並非質疑,而是真想不通。
“天地乾坤就是生命的家園,是我們的住所,自己的家自己的房子,那是需要維護的,需要做保養,需要維修,更需要鎮壓,需要保護。”
鴻鈞說道:“修道修真,先修心,再修身,然後修真理,修天地乾坤,修宇宙成因。”
“天地之外是混沌,混沌之外是什麽?天地生於混沌,混沌之前是什麽?之後又是什麽?”
“老師,是輪迴。”
後土娘娘說道:“量劫,無量劫,無量量劫,一個劫過去,下一劫開始,往複循環,無始無終,無窮無盡。”
鴻鈞微微搖頭,道:“錯了,你們都錯了。即便是人王帝辛也沒有弄懂世界的本質,宇宙並非自然,也不是什麽奇點大爆炸。”
“奇點之前是什麽?奇點之外是什麽?宇宙大爆炸的歸宿是什麽?”
“宇宙始於虛無,我們一直喊無中生有。宇宙的起始需要動力,那最初的啟動之力從何而來。”
“老師,你說最初的力是什麽?從何而來?”後土娘娘問。
“更高的存在。在我們這個宇宙還是虛無的時候,在虛無之外有更高的存在。就如同一個平靜的湖麵,岸邊來了一個人,往湖水裏扔了一枚石子,攪動了平靜的湖麵,打破了寂靜,蕩起了漣漪。”
鴻鈞道:“我們的宇宙也是如此,一次次的量劫便是一圈圈的漣漪。後土說是循環,是輪迴,是往複,吾現在有了新的猜測,那不是循環往複,而是湖麵一圈又一圈的漣漪,都是最初的那枚石子激起的波動,是向外的,隻有去沒有迴。”
“而且,無論蕩起多少圈的漣漪,最終都將再次平複,歸於寂靜。”
“一顆石子落水一次,為何能激起無數的波紋?”
“老師,這叫一石激起千層浪,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
通天教主搶答了。
“通天說的很對。但你們並沒深入的探究其中的道理,這裏麵有一個叫做‘熵’的東西存在,就是我們所謂的平衡,由運動趨向靜止的。”
鴻鈞說道:“宇宙天地不是循環的,就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現象,終歸有一天會吸收完那最初入水石子的力量,重新歸於寂靜。”
“而我們需要做的,便是借著一圈圈的波紋,浪花,漣漪,躍出湖水,到更加廣闊的世界。”
“這就是道,我們要修的真,修的道。諸位,你們是我的弟子,實則是我的道友,咱們一起攜手超脫的同道。”
“……”
眾聖陷入了思考中。老師說的真假先不論,但感覺上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老子若有所感,問:“老師,這波紋要歸於沉寂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