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因果報應
穿越封神我為紂王之氣死鴻鈞係統 作者:皇家七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海船上。
“久遠世之前結下的因果,雙方都已死,這便是定業。”
帝辛道:“定業果報可躲,但終有躲不過的一天。琉璃王三次攻打迦毗羅衛國都被佛陀擋了,這次卻如何也擋不住了。”
但是佛陀也給釋迦族人留下的方法——緊閉城門防守。
隻要能守住一時半刻,便會有附近交好的鄰國來幫忙。
這個法子還是不錯的。
隻可惜,業報到了,那是躲不過的。釋迦族並未聽佛陀的,而是見到琉璃王大軍到來,便打開城門出去迎接……結果被琉璃王殺了個幹幹淨淨。
這事的起因源自波斯匿王年輕時到迦毗羅衛國求親,釋迦不願意,有一個叫摩訶男的族人把一個婢女(勝鬘)扮成公主的模樣嫁給了波斯匿王。
這個婢女就是毗琉璃王的母親。
當然,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母親是婢女。琉璃王八歲時去釋迦族探親,因好玩爬到了佛祖講堂前的獅子座上,被釋迦族人發現,就把他抓下來摔在地上。
釋迦族的人都指著罵他是婢女剩下的賤東西。
父富母貧者,夜叉鬼也!
毗琉璃王,在一定意義上也算是夜叉了。但他隻要不承認,就沒事,依舊為刹帝利。
當然,釋迦族也不敢公開承認,否則就隻有你死我亡,別無選擇了。
毗琉璃王子人雖小,已然知道恥辱,對帶他來的好苦長者說道:“長者,請你也記住今天,看我長大後怎麽報複,以消心頭之恨。”
這是今生的恩怨,仇恨的種子在毗琉璃王子的心中生根發芽,放逐老王,自己當國王是他報複的唯一途徑,此已然注定了。
從釋迦族用婢女冒充公主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迦毗羅衛國的滅絕,釋迦族的絕種。
迦毗羅衛城。
毗琉璃王大軍進行屠城,半天時間便把釋迦族男女老幼斬殺殆盡。
當然,也有逃走的,還有躲藏的。
殺人的方法是把釋迦族人的雙腳埋進土裏,驅大象踩踏而死——名曰:蹈殺。
這個並不是毗琉璃王的惡趣味,而是當時的兵器刀劍質量不行,砍人會卷刃崩口,一把刀殺不了幾個人的(佛經記載毗琉璃王殺了九千九百九十萬人,近一億)。
“搜捕,一個都不許放走。”
好苦長者站在講堂的石獅子上,聲嘶力竭的吼叫。
他心中的恨並不比毗琉璃王少,甚至更盛。
當時是他帶年僅八歲的二王子來釋迦族探親的,小王子被人摔在地上,被人指著罵賤東西,那時他的仇恨已然巨浪滔天了。
若不是小王子的那句話,他可能直接就爆炸了。
這時摩訶男跑了來,對琉璃王說道:“我自沉水底,使眾釋種逃走,若出於水麵時,就任你殺戮。”
“善!”
毗琉璃王覺得這個辦法好。能把所有的釋迦種姓全引出來,不然藏起來還真不好找。
人沉水裏,溺水後就會飄上來,這點時間那些釋迦族人能跑多遠,上去就能給抓迴來。
隻是吧,摩訶男跳河裏後卻沒有浮上來,他把自己的頭發綁樹根上了。
這一招是很管用的,很狡詐。那些釋迦族人跑出城,沒見到毗琉璃王的人追出來,也泛起疑惑,咋迴事?
這幫人便又返迴城內,伸脖子讓琉璃王殺。
今天釋迦族的災難都是摩訶男整出來的,弄婢女欺騙波斯匿王(意:勝光王),現在指定是又耍小聰明了。
用這樣的方法逃走,說不準以後還會有更大的災難降臨。
之前波斯匿王來求親時,各家公主不願出嫁,若是實話實說,雖然也會引波斯匿王不高興,但絕對不會引來滅族之禍。
偏偏摩訶男耍小聰明,用婢女冒充公主欺騙,這才有了今日滅族之禍。
琉璃王命人河去查看,發現摩訶男把頭發綁在樹根上,頓時氣的的暴跳如雷。
“殺!不準留下一個活物。”
毗琉璃王下令屠殺。
“燒,全都燒成飛灰。”
好苦指揮大軍圍住迦毗羅衛城,殺光了還不解氣,萬一有漏網的呢,放火再燒一遍才保險。
“長者,不在城內的釋迦族人怎麽辦?如何殺的完?”
“一切歸於盡,果熟亦當墮。合集必當散,有生必有死。吾當以生血,靈魂起咒願,釋迦此種族,全部化血水。”
砰!
好苦梵誌爆炸,血花飛濺,魂飛魄散。——梵誌,即婆羅門。好苦,名也!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虛空中,大目犍連手托缽盂,一臉的慈悲,愁苦。
他之前用缽盂收了三千釋迦族人,想要保留釋迦種子。
隻是當他看向缽盂時,哪裏還有人,卻是隻有一缽血水。
這一波複仇,毗琉璃王殺釋種九千九百九十萬人。——佛經記載,不能等同曆史,那時整個次大陸都不見得有一億人。要是加上雞鴨貓狗,蟲子老鼠、螞蟻之類的估計差不多。
……
舍衛國(僑薩羅國)。
毗琉璃王不是善類,他長大後其實對小時候的仇恨已經淡了,佛陀三次阻止他進攻釋迦族後,他從內心便放棄了。
當國王享受生活多好?
隻是那好苦梵誌忘不掉啊!屢次三番的催促琉璃王攻打釋迦族,這才有了第四次。
現在好了,迦毗羅衛國被滅,報了仇恨。好苦梵誌長者也死了。
他開始沉迷酒色,放縱人生,至第七日到拉布提河畔娛樂,突然雷霆大做,狂風大做,暴雨大做……毗琉璃王及兵眾全部死在雷霆之下,城內宮殿也遭雷火焚燒。
……
幽冥地府。
“娘娘,寡人舉薦琉璃王、好苦梵誌做地獄之主。”
北方鬼帝蚊道人來到奈何橋,見後土娘娘。
“善!”
後土道:“惡人還需惡人磨。”
……
獵鳥族。
海船上。
“師父,你果然有先見之明,立了這阿逾陀城為根據地。”
孔萱佩服的不行。原來老師早就預測到了舍衛城的災難。
“這次大陸業力糾纏,極其複雜。須立新王才能一統列國。”
帝辛道:“傳吾赦命,遷徙羅刹族人來獵鳥城,這裏是他們的新據點。”
“師尊,羅刹人能守住麽?”
祗佗太子有點擔心的問道。
“不用擔心,梵天是他們的守護神。若是濕婆和毗濕奴趕來,吾自當過來相助。”
“師尊,釋迦族和毗琉璃王有何定業?”
祗佗太子問。
帝辛道:“在過去多生以前,迦毗羅衛城附近有一個漁村,村裏有一個大魚池。”
村裏人把魚池內的魚全部網了吃完,最後撈上來一條大魚,也被殺了吃掉。
村裏人,隻有一個小孩子沒吃,隻是因好玩兒在大魚的頭上敲了三下。
“大魚是毗琉璃王,小魚們就是他的軍兵,那小孩兒就是世尊如來。”
“啊?不會吧!”
祗佗太子道:“佛陀不是截教多寶道人麽?”
“多寶道人的前世。”
帝辛道:“他化胡為佛,這也是輪迴,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師尊,凡人輪迴,記憶意識都沒了,為何還要承受業報?”
孔萱問。
“這個很玄的。果報非報,隻有當你把身體當成‘我’時,才會執著與報應。色身輪迴,那個根本不是我,生生死死算什麽報應。”
帝辛道:“佛說‘無我’,頓悟了無、空的真諦,便可脫離因果報應,生死輪迴。”
“師尊信不信有‘我’?”孔萱表示很難懂。
“萱萱,你的前身是孔宣,你是他,還是他是你?你的‘我’不是孔宣的‘我’,你們兩個又為前世今生,那聯係又是什麽麽?”
“久遠世之前結下的因果,雙方都已死,這便是定業。”
帝辛道:“定業果報可躲,但終有躲不過的一天。琉璃王三次攻打迦毗羅衛國都被佛陀擋了,這次卻如何也擋不住了。”
但是佛陀也給釋迦族人留下的方法——緊閉城門防守。
隻要能守住一時半刻,便會有附近交好的鄰國來幫忙。
這個法子還是不錯的。
隻可惜,業報到了,那是躲不過的。釋迦族並未聽佛陀的,而是見到琉璃王大軍到來,便打開城門出去迎接……結果被琉璃王殺了個幹幹淨淨。
這事的起因源自波斯匿王年輕時到迦毗羅衛國求親,釋迦不願意,有一個叫摩訶男的族人把一個婢女(勝鬘)扮成公主的模樣嫁給了波斯匿王。
這個婢女就是毗琉璃王的母親。
當然,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母親是婢女。琉璃王八歲時去釋迦族探親,因好玩爬到了佛祖講堂前的獅子座上,被釋迦族人發現,就把他抓下來摔在地上。
釋迦族的人都指著罵他是婢女剩下的賤東西。
父富母貧者,夜叉鬼也!
毗琉璃王,在一定意義上也算是夜叉了。但他隻要不承認,就沒事,依舊為刹帝利。
當然,釋迦族也不敢公開承認,否則就隻有你死我亡,別無選擇了。
毗琉璃王子人雖小,已然知道恥辱,對帶他來的好苦長者說道:“長者,請你也記住今天,看我長大後怎麽報複,以消心頭之恨。”
這是今生的恩怨,仇恨的種子在毗琉璃王子的心中生根發芽,放逐老王,自己當國王是他報複的唯一途徑,此已然注定了。
從釋迦族用婢女冒充公主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迦毗羅衛國的滅絕,釋迦族的絕種。
迦毗羅衛城。
毗琉璃王大軍進行屠城,半天時間便把釋迦族男女老幼斬殺殆盡。
當然,也有逃走的,還有躲藏的。
殺人的方法是把釋迦族人的雙腳埋進土裏,驅大象踩踏而死——名曰:蹈殺。
這個並不是毗琉璃王的惡趣味,而是當時的兵器刀劍質量不行,砍人會卷刃崩口,一把刀殺不了幾個人的(佛經記載毗琉璃王殺了九千九百九十萬人,近一億)。
“搜捕,一個都不許放走。”
好苦長者站在講堂的石獅子上,聲嘶力竭的吼叫。
他心中的恨並不比毗琉璃王少,甚至更盛。
當時是他帶年僅八歲的二王子來釋迦族探親的,小王子被人摔在地上,被人指著罵賤東西,那時他的仇恨已然巨浪滔天了。
若不是小王子的那句話,他可能直接就爆炸了。
這時摩訶男跑了來,對琉璃王說道:“我自沉水底,使眾釋種逃走,若出於水麵時,就任你殺戮。”
“善!”
毗琉璃王覺得這個辦法好。能把所有的釋迦種姓全引出來,不然藏起來還真不好找。
人沉水裏,溺水後就會飄上來,這點時間那些釋迦族人能跑多遠,上去就能給抓迴來。
隻是吧,摩訶男跳河裏後卻沒有浮上來,他把自己的頭發綁樹根上了。
這一招是很管用的,很狡詐。那些釋迦族人跑出城,沒見到毗琉璃王的人追出來,也泛起疑惑,咋迴事?
這幫人便又返迴城內,伸脖子讓琉璃王殺。
今天釋迦族的災難都是摩訶男整出來的,弄婢女欺騙波斯匿王(意:勝光王),現在指定是又耍小聰明了。
用這樣的方法逃走,說不準以後還會有更大的災難降臨。
之前波斯匿王來求親時,各家公主不願出嫁,若是實話實說,雖然也會引波斯匿王不高興,但絕對不會引來滅族之禍。
偏偏摩訶男耍小聰明,用婢女冒充公主欺騙,這才有了今日滅族之禍。
琉璃王命人河去查看,發現摩訶男把頭發綁在樹根上,頓時氣的的暴跳如雷。
“殺!不準留下一個活物。”
毗琉璃王下令屠殺。
“燒,全都燒成飛灰。”
好苦指揮大軍圍住迦毗羅衛城,殺光了還不解氣,萬一有漏網的呢,放火再燒一遍才保險。
“長者,不在城內的釋迦族人怎麽辦?如何殺的完?”
“一切歸於盡,果熟亦當墮。合集必當散,有生必有死。吾當以生血,靈魂起咒願,釋迦此種族,全部化血水。”
砰!
好苦梵誌爆炸,血花飛濺,魂飛魄散。——梵誌,即婆羅門。好苦,名也!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虛空中,大目犍連手托缽盂,一臉的慈悲,愁苦。
他之前用缽盂收了三千釋迦族人,想要保留釋迦種子。
隻是當他看向缽盂時,哪裏還有人,卻是隻有一缽血水。
這一波複仇,毗琉璃王殺釋種九千九百九十萬人。——佛經記載,不能等同曆史,那時整個次大陸都不見得有一億人。要是加上雞鴨貓狗,蟲子老鼠、螞蟻之類的估計差不多。
……
舍衛國(僑薩羅國)。
毗琉璃王不是善類,他長大後其實對小時候的仇恨已經淡了,佛陀三次阻止他進攻釋迦族後,他從內心便放棄了。
當國王享受生活多好?
隻是那好苦梵誌忘不掉啊!屢次三番的催促琉璃王攻打釋迦族,這才有了第四次。
現在好了,迦毗羅衛國被滅,報了仇恨。好苦梵誌長者也死了。
他開始沉迷酒色,放縱人生,至第七日到拉布提河畔娛樂,突然雷霆大做,狂風大做,暴雨大做……毗琉璃王及兵眾全部死在雷霆之下,城內宮殿也遭雷火焚燒。
……
幽冥地府。
“娘娘,寡人舉薦琉璃王、好苦梵誌做地獄之主。”
北方鬼帝蚊道人來到奈何橋,見後土娘娘。
“善!”
後土道:“惡人還需惡人磨。”
……
獵鳥族。
海船上。
“師父,你果然有先見之明,立了這阿逾陀城為根據地。”
孔萱佩服的不行。原來老師早就預測到了舍衛城的災難。
“這次大陸業力糾纏,極其複雜。須立新王才能一統列國。”
帝辛道:“傳吾赦命,遷徙羅刹族人來獵鳥城,這裏是他們的新據點。”
“師尊,羅刹人能守住麽?”
祗佗太子有點擔心的問道。
“不用擔心,梵天是他們的守護神。若是濕婆和毗濕奴趕來,吾自當過來相助。”
“師尊,釋迦族和毗琉璃王有何定業?”
祗佗太子問。
帝辛道:“在過去多生以前,迦毗羅衛城附近有一個漁村,村裏有一個大魚池。”
村裏人把魚池內的魚全部網了吃完,最後撈上來一條大魚,也被殺了吃掉。
村裏人,隻有一個小孩子沒吃,隻是因好玩兒在大魚的頭上敲了三下。
“大魚是毗琉璃王,小魚們就是他的軍兵,那小孩兒就是世尊如來。”
“啊?不會吧!”
祗佗太子道:“佛陀不是截教多寶道人麽?”
“多寶道人的前世。”
帝辛道:“他化胡為佛,這也是輪迴,從哪裏來,到哪裏去。”
“師尊,凡人輪迴,記憶意識都沒了,為何還要承受業報?”
孔萱問。
“這個很玄的。果報非報,隻有當你把身體當成‘我’時,才會執著與報應。色身輪迴,那個根本不是我,生生死死算什麽報應。”
帝辛道:“佛說‘無我’,頓悟了無、空的真諦,便可脫離因果報應,生死輪迴。”
“師尊信不信有‘我’?”孔萱表示很難懂。
“萱萱,你的前身是孔宣,你是他,還是他是你?你的‘我’不是孔宣的‘我’,你們兩個又為前世今生,那聯係又是什麽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