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父大人,小婿雖與他們忠奸不兩立,但他們如此恭恭敬敬地到咱們府上吊唁,小婿又能如何呢?畢竟小婿適才所說恕親王一夥對小婿下的毒手,小婿也沒有什麽確切的證據啊,小婿總不能把他們全都拒之門外,然後站在門口對他們一一斥責嗎?如此一來,小婿豈不成了莽夫一枚?”
“賢婿所言極是,老夫雖然愚鈍,但也知道官場險惡,大家平時所言哪是真哪是假,有時還真的看不出來呢。不過,賢婿適才所言那禮親王同恕親王的奪嫡之爭,一些同僚也有在悄悄議論……”
“他們是怎麽說的呢?”
“大多數的同僚都說恕親王為人和善,禮賢下士,頗有君子之風,而且現在總理朝廷事務,處理的也是井井有條,朝中這些尚書侍郎都是頗為欽服。而那丹宇現在替聖上出征邊關,也取得了幾場勝利。不過,畢竟年未及弱冠,總歸還是有些稚嫩。賢婿。老夫想有幾句體己話想同你說說,望賢婿勿見怪。”
“欸,嶽父大人,你是長輩,經曆的世麵比小婿多了去了,你的話對小婿肯定是金科玉律,一定會讓小婿迷途有望,乘風破浪。”
“好,那老夫就不客氣了。賢婿,適才老夫說了,現在恕親王同禮親王奪嫡之爭日趨激烈,而現在無論從聖上的信任還是朝廷重臣的口碑,禮親王都處在劣勢。而小婿卻緊緊地同禮親王站在一起,從而成了恕親王的眼中釘,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呢?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是逆天違理,最終難免事倍功半,或者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啥啥啥,咱這位看似有些迂腐的老丈人現在也要教咱來站隊了?雖然他這是一片護犢之心,天理可鑒,但是,他怎又知道這澄如陰險狡詐?如果為了個人奪取大位,就要對自己的親人狠下毒手,這樣的個人真會禮賢下士,襟懷坦白,讓人如沐春風?咱認為他絕對不會的,隻要他這樣的家夥坐了皇位,他一定會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不擇手段,甚至屠戮天下百姓也在所不惜。這樣的人咱是絕對不能擁護他的。
見魏笙書低頭不語,範嘉言以為自己說中了他的心事,便又接著說:
“賢婿,曆來都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如今,既然咱們大梁國現在恕親王威勢赫赫,各方都如此看好,小婿不妨主動與他示好如何?據老夫觀察,那恕親王絕對不是小肚雞腸之人,他一定會對賢婿厚愛有加,賢婿將來一定能大展鴻鵠之誌。”
糊塗糊塗,咱的這位老丈人向來不是很正直的嗎,今天這怎麽也讓咱趨炎附勢,改換門庭了呢?這個世界變化還真是太快。不是不是,隻因為咱是他的女婿,他隻有芳茹這個一個女兒,他自然愛屋及烏,擔心咱的安危。咱站隊丹宇這邊,結果丹宇失敗,咱難免就會被波及,說不定還會丟了身家性命,到了那時,芳茹可真要成了小寡婦了。
範嘉言見魏笙書仍是低頭無語,他想了一會,又說:
“賢婿,如果你覺得自己投靠恕親王是對禮親王的背叛,那你就不要去投靠恕親王,咱們離開京城,不去做這個官,迴鄉務農,如何?這樣,老夫看著你同芳茹恩愛一生,心中便再無遺憾。賢婿,你還是好好考慮考慮吧?”
哎,咱的這位老丈人,今日絮絮叨叨,盡說些沒見識的話,看來他知曉了澄如這個家夥竟然如此喪心病狂,要置咱於死地,是不是方寸大亂,故而說出這些話。罷了罷了,看來咱要給他好好洗洗腦子才是。
“嶽父大人,適才所說,小婿都聽在耳裏,記在心裏,隻是有些話,小婿並不是這麽認為,譬如,嶽丈大人所說,聖上對恕親王的恩寵勝過禮親王,可據小婿看來,其實並非如此。曆來王朝的規矩,都是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講究的父亡子繼,那恕親王本是聖上的嫡次子,正當年富力強,可太子一位虛懸已久,為了咱們大梁國的長治久安來說,為何聖上不讓他坐了太子之位?這其中沒有別的,隻因為聖上對恕親王肯定有著諸多不滿意之處。
“反觀禮親王,雖然他年未弱冠,卻是老成持重,在朝中雖然威勢不如恕親王如此炙手可熱,但他向來不拉幫結派,處事都是出於公心。譬如,上次關於針對如何消除福王尾大不掉這個棘手問題,聖上召集幾個王爺進行商議之時,據小婿所知,恕親王顧左右而言他,不敢替聖上分憂。而禮親王知難而上,主動請纓,奔赴雍城,妙手削藩。所以,在小小年紀就被聖上冊封為親王,這在聖上的皇孫中可是獨一份的恩寵。因此,據小婿看來,隻要假以時日,丹宇再經過曆練,大位非他莫屬……”
還有,咱托身的魏家三公子卻是皇帝老兒的親生兒子,說不定皇帝輪流做,明天到我家也不一定,要讓咱拿自己的熱臉去貼澄如的冷屁股,咱可不幹。還有,讓咱迴鄉務農,咱前世的農夫生涯這種苦,咱可不想再吃了,讓咱跟著你迴老家,那可沒門。嘻嘻。
範嘉言見說不動魏笙書,隻好無奈地歎了一口氣,說:
“賢婿身居高位,見識可能更加高遠,老夫有些也隻是道聽途說,不足為憑。但老夫真心希望你和芳茹此生能夠平平安安,其餘別無他求,望賢婿明白老夫的苦心。”
魏笙書心中感動,點頭答應。範嘉言又說:
“既然親家母可能是恕親王一夥做局暗害,他們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對禮親王不利,暗害親家母就是為了調虎離山,讓你離開邊關。”
啊哈,看來咱的這位老丈人有時還真不糊塗,這一點,咱在心中揣測過,可沒有這麽肯定,剛才聽他這麽一說,看來果是如此,好你個澄如,你又欠了咱家的一筆血債,今後一定讓你血債血還!不過,咱娘的喪事也辦好了,皇帝老兒的奪情諭旨怎麽還沒下來了呢,難道又出了什麽岔子?
兩人正在說著,忽聽得門口傳來一陣公鴨子的嗓音,楚中天帶著一個宮中小黃門匆匆而至,魏笙書趕忙致禮。小黃門麵無表情,說:
“皇上諭旨,召二品行軍大司馬魏笙書速速進宮,不得有誤!”
“賢婿所言極是,老夫雖然愚鈍,但也知道官場險惡,大家平時所言哪是真哪是假,有時還真的看不出來呢。不過,賢婿適才所言那禮親王同恕親王的奪嫡之爭,一些同僚也有在悄悄議論……”
“他們是怎麽說的呢?”
“大多數的同僚都說恕親王為人和善,禮賢下士,頗有君子之風,而且現在總理朝廷事務,處理的也是井井有條,朝中這些尚書侍郎都是頗為欽服。而那丹宇現在替聖上出征邊關,也取得了幾場勝利。不過,畢竟年未及弱冠,總歸還是有些稚嫩。賢婿。老夫想有幾句體己話想同你說說,望賢婿勿見怪。”
“欸,嶽父大人,你是長輩,經曆的世麵比小婿多了去了,你的話對小婿肯定是金科玉律,一定會讓小婿迷途有望,乘風破浪。”
“好,那老夫就不客氣了。賢婿,適才老夫說了,現在恕親王同禮親王奪嫡之爭日趨激烈,而現在無論從聖上的信任還是朝廷重臣的口碑,禮親王都處在劣勢。而小婿卻緊緊地同禮親王站在一起,從而成了恕親王的眼中釘,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呢?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是逆天違理,最終難免事倍功半,或者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啥啥啥,咱這位看似有些迂腐的老丈人現在也要教咱來站隊了?雖然他這是一片護犢之心,天理可鑒,但是,他怎又知道這澄如陰險狡詐?如果為了個人奪取大位,就要對自己的親人狠下毒手,這樣的個人真會禮賢下士,襟懷坦白,讓人如沐春風?咱認為他絕對不會的,隻要他這樣的家夥坐了皇位,他一定會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不擇手段,甚至屠戮天下百姓也在所不惜。這樣的人咱是絕對不能擁護他的。
見魏笙書低頭不語,範嘉言以為自己說中了他的心事,便又接著說:
“賢婿,曆來都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如今,既然咱們大梁國現在恕親王威勢赫赫,各方都如此看好,小婿不妨主動與他示好如何?據老夫觀察,那恕親王絕對不是小肚雞腸之人,他一定會對賢婿厚愛有加,賢婿將來一定能大展鴻鵠之誌。”
糊塗糊塗,咱的這位老丈人向來不是很正直的嗎,今天這怎麽也讓咱趨炎附勢,改換門庭了呢?這個世界變化還真是太快。不是不是,隻因為咱是他的女婿,他隻有芳茹這個一個女兒,他自然愛屋及烏,擔心咱的安危。咱站隊丹宇這邊,結果丹宇失敗,咱難免就會被波及,說不定還會丟了身家性命,到了那時,芳茹可真要成了小寡婦了。
範嘉言見魏笙書仍是低頭無語,他想了一會,又說:
“賢婿,如果你覺得自己投靠恕親王是對禮親王的背叛,那你就不要去投靠恕親王,咱們離開京城,不去做這個官,迴鄉務農,如何?這樣,老夫看著你同芳茹恩愛一生,心中便再無遺憾。賢婿,你還是好好考慮考慮吧?”
哎,咱的這位老丈人,今日絮絮叨叨,盡說些沒見識的話,看來他知曉了澄如這個家夥竟然如此喪心病狂,要置咱於死地,是不是方寸大亂,故而說出這些話。罷了罷了,看來咱要給他好好洗洗腦子才是。
“嶽父大人,適才所說,小婿都聽在耳裏,記在心裏,隻是有些話,小婿並不是這麽認為,譬如,嶽丈大人所說,聖上對恕親王的恩寵勝過禮親王,可據小婿看來,其實並非如此。曆來王朝的規矩,都是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講究的父亡子繼,那恕親王本是聖上的嫡次子,正當年富力強,可太子一位虛懸已久,為了咱們大梁國的長治久安來說,為何聖上不讓他坐了太子之位?這其中沒有別的,隻因為聖上對恕親王肯定有著諸多不滿意之處。
“反觀禮親王,雖然他年未弱冠,卻是老成持重,在朝中雖然威勢不如恕親王如此炙手可熱,但他向來不拉幫結派,處事都是出於公心。譬如,上次關於針對如何消除福王尾大不掉這個棘手問題,聖上召集幾個王爺進行商議之時,據小婿所知,恕親王顧左右而言他,不敢替聖上分憂。而禮親王知難而上,主動請纓,奔赴雍城,妙手削藩。所以,在小小年紀就被聖上冊封為親王,這在聖上的皇孫中可是獨一份的恩寵。因此,據小婿看來,隻要假以時日,丹宇再經過曆練,大位非他莫屬……”
還有,咱托身的魏家三公子卻是皇帝老兒的親生兒子,說不定皇帝輪流做,明天到我家也不一定,要讓咱拿自己的熱臉去貼澄如的冷屁股,咱可不幹。還有,讓咱迴鄉務農,咱前世的農夫生涯這種苦,咱可不想再吃了,讓咱跟著你迴老家,那可沒門。嘻嘻。
範嘉言見說不動魏笙書,隻好無奈地歎了一口氣,說:
“賢婿身居高位,見識可能更加高遠,老夫有些也隻是道聽途說,不足為憑。但老夫真心希望你和芳茹此生能夠平平安安,其餘別無他求,望賢婿明白老夫的苦心。”
魏笙書心中感動,點頭答應。範嘉言又說:
“既然親家母可能是恕親王一夥做局暗害,他們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對禮親王不利,暗害親家母就是為了調虎離山,讓你離開邊關。”
啊哈,看來咱的這位老丈人有時還真不糊塗,這一點,咱在心中揣測過,可沒有這麽肯定,剛才聽他這麽一說,看來果是如此,好你個澄如,你又欠了咱家的一筆血債,今後一定讓你血債血還!不過,咱娘的喪事也辦好了,皇帝老兒的奪情諭旨怎麽還沒下來了呢,難道又出了什麽岔子?
兩人正在說著,忽聽得門口傳來一陣公鴨子的嗓音,楚中天帶著一個宮中小黃門匆匆而至,魏笙書趕忙致禮。小黃門麵無表情,說:
“皇上諭旨,召二品行軍大司馬魏笙書速速進宮,不得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