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總理大臣的衙門,澄如今天很早就開始在辦理公務。


    最近這些日子,他的心情不錯。上迴因為軍糧在白魚鎮被劫一事,唐州郡守朱互文的八百裏加急簡直是神助攻,也不用澄如在朝堂上多費口舌,景德帝便在朝堂之上龍顏大怒,要派監軍前往邊關,並讓他這個總理大臣物色人選。


    於是,他找到了郭濤然,幾番商議之後,決定選派宮中的秦午術大總管前往邊關。郭濤然說這位秦午術一直是自己一手提拔的,這樣,此人一到邊關,澄如感到自己立刻多了一個鉗製丹宇的力量,今後再在雞蛋裏挑骨頭,拿下丹宇。


    想不到這個王文涵的一箭雙雕之計,如此狠辣,神不知鬼不覺地劫了邊關大軍的5000擔軍糧,還讓人感覺是蠻夷所為,從而讓景德帝立刻降低了對丹宇的信任,這一點,郭濤然已經偷偷告訴他,說景德帝最近偶然也會在宮中暗罵丹宇這個大元帥讓他失望。


    這消息自然讓澄如心情大好,他認定這個王文涵是個可造之才,今後還要好好提拔。


    他逐一翻看著各地的文函,忽然,一份來自邊關的急報映入他的眼簾。他趕緊打開一看,頓時感覺有一盆冷水把他從頭到腳澆了個透,讓他感覺的渾身一陣冰涼。他趕忙叫道:


    “來人,速請吳國公過來議事!”


    稍頃,曹師堂坐著轎子匆匆而至,一進門就問:


    “殿下,如此匆忙召老夫前來,是不是有什麽好消息要與老夫分享?”


    澄如也不多說,就把丹宇那份呈給景德帝的急件交給了曹師堂。曹師堂反反複複看了幾遍,說:


    “殿下,此事非同小可,如果咱們一旦稍有不慎,那就滿盤皆輸,說不定殿下因此就會被關進宗人府,而老夫則會被抓進詔獄,甚至因此會被聖上賜死。哎,這個高尹,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蠢!”


    澄如自己雖然也是心神焦慮,但此時也不敢亂了分寸,說:


    “舅舅,這事既然已經這樣了,那咱們抓緊補救就是。就是本王還有一事不明白,這丹宇為何不給聖上上密折,而是這麽公開地呈報,他難道不怕本王這個總理大臣知道嗎?”


    “所以,這就是丹宇的高明之處,這個孩子歲數雖然不大,但心機深不可測,殿下千萬不可小覷他……”


    “這些本王自然知道,但舅舅所說他的高明之處,到底在哪裏呢?”


    “殿下想想看,如果他給聖上上的是密折,那福王高尹畢竟也是皇家的血脈,萬一聖上宅心仁厚,怕此事鬧大,朝廷臉麵須不好看,他說不定就把這密折壓下來,這樣的話,丹宇的目的也就達不到了。”


    “舅舅以為,那丹宇的目的是什麽?”


    “據老夫看來,丹宇就是想把此事徹底鬧大,擺到朝廷眾臣都知曉的台麵上,這樣,聖上也就隻好徹查那高尹了。所以,老夫估計,那丹宇肯定認為高尹一個人絕對不敢冒如此天下之大不諱,假扮蠻夷劫持軍糧,如果聖上下旨徹查,這一切都自然大白於天下。在世人麵前,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受害者,而咱們都成了宵小之人,殿下還能入主大內嗎?”


    “那他難道不怕本王這個總理大臣找個借口讓下人毀了這份呈文……”


    曹師堂一聽,臉露詫異之色,說:


    “殿下今日怎會說出此言?須知這份八百裏急報一路上都有各個驛站交接蓋戳,到了京城總理大臣衙門,也都有書辦簽收,殿下若毀掉此件急報,那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澄如一拍自己的額頭,說:


    “慚愧慚愧,本王一時心急,竟然說出此等蠢話,望舅舅勿怪。”


    曹師堂沉思良久,說:


    “殿下,而今之計,殿下隻有速將此份急報親手送至宮中,呈聖上預覽,此事或有轉圜的餘地。”


    “舅舅此話怎講?”


    曹師堂湊近澄如的耳朵,輕輕密語。澄如頻頻點頭,沉思片刻,說:


    “而今也隻能這樣了,但願聖上能按照舅舅所說的去做。”


    說罷,澄如匆匆上轎,直奔宮中而去。


    當一臉倦色的景德帝在郭濤然的伺候下,來到勤政殿時,澄如趕緊呈上了丹宇的急報,說:


    “父皇,邊關急報,此事可能有些蹊蹺,望父皇萬勿動怒。”


    景德帝接過急報看了起來,沒看一會,就漲紅著臉,把急報狠狠往地上一丟,惡狠狠地罵道:


    “這個高尹,朕何曾虧待過他,他竟然幹出如此傷天害理的蠢事,真給高家人丟臉,真氣死朕也!”


    “父皇,兒臣以為此事還隻是丹宇一麵之詞,如果就據此給福王定罪,是不是太不慎重了?”


    “什麽,你這個總理大臣竟然還替高尹辯解,如果這是丹宇毫無根據地給朕呈報,那他豈不是犯了欺君之罪?老二,現在朕想起來了,當初朕把福王的領地做了分割,讓高尹他的兄弟對皇恩都能雨露均沾,他的地盤因此就小了,從此,他就懷恨在心。而這旨意正是丹宇去宣布的,他肯定因此是對朕的好皇孫恨之入骨,然後做了這麽一個局,讓朕因此失去對丹宇的信心。你難道還沒看出來嗎?”


    “父皇,兒臣愚鈍,實在看不出來這高尹竟然如此居心險惡,父皇見微知著,兒臣遠不及矣。”


    澄如趕緊裝呆,他本想對景德帝說此事有待調查,想略微拖延一下時間,然後再私底下同高尹商量,怎麽把此事拖下去。可是,景德帝態度如此堅決,他也趕緊要撇清同高尹的關係。


    “哎,這天底下的事為什麽這麽讓朕不省心,老二,你說,此事該如何處理為好?”


    景德帝這麽一問,正中澄如下懷,他剛剛才同曹師堂商議過,想不到景德帝果然先問他這個總理大臣的意見。於是,澄如裝作有些痛心的樣子,說:


    “這個高尹狼子野心,竟然因為自己的封地略微小了點,竟然對父皇如此懷恨於心,做出此等讓親者痛,仇者快的逆天之事,理應重重懲罰。不過,父皇,這個高尹畢竟是咱們高家的人,如果此次公開查處的話,難免會讓群臣暗中笑話咱們高家竟然不擇手段搞內鬥,這對父皇仁慈寬宏的明君形象難免有些損害,莫不如……莫不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笙書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裏聽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裏聽雨並收藏笙書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