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卜維有些憤憤不平,說:


    “先生的職責是進入大梁國籌集糧食,後方的防守自然由各個部落或者王庭衛隊負責,這如何能怪得了先生呢?”


    乎陀見木卓琿神色黯然,邊說:


    “師弟說得雖是不錯,但先生既是國師,莫多倫大單於又對先生這麽倚重,所以,大單於來問先生該如何應對也是情理之中啊。”


    “如何應對?茫茫大草原,無邊無際,雖然公子爺也給咱們提供了一些消息,但這幾十人的小股騎兵到哪裏去找?師兄,我倒認為這幾十人隻能在咱們大後方鬧騰鬧騰,翻不了天,所以隻是芥癬之患,但如果咱們此時還不去南下籌集糧草,這個冰天雪地的嚴冬,咱們可怎麽過得下去啊。”


    “可是,既然大單於來了信函請教先生,咱們先生總不能說這隻是小事吧,假如那一天殺入王庭,大單於以及他的家人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咱們先生又是何以麵對大家的責難呢?”


    柔然民族是個遊牧民族,平時他們逐草而居,大單於的王庭也沒有固定居所,隻是到了冬季,他們一般會把王庭設在背風的地方,以捱過寒冬。由於朝中大臣與王公貴族也是跟著大單於的王庭遷移,所以,外人可以根據帳篷的聚集度,很容易察知王庭所在,當然,王庭周邊安排了數千名衛隊,一般小股敵人輕易也不敢來捋虎須。


    不過,現在這股敵人晝伏夜出,伺機而動,讓人防不勝防,萬一哪一天出現在王庭周邊也不是沒有可能,如果王庭真的遭襲,木卓琿在前線自然也會軍心大亂。所以,他內心不讚同須卜維所說芥癬之患的觀點,他無論如何要想方設法幫助大單於把這股敵軍徹底消滅,才能讓自己集中精力襲擾大梁國,為己方籌集糧食。


    沉思良久,木卓琿說:


    “咱們柔然國立國至今,從來也沒遇上南蠻入境襲擾的事,正如老夫孩兒說的,這是魏笙書的詭計,如果他們大部隊進入大草原,糧草輜重運輸他們根本跟不上,現在,他們雖然隻是一支小部隊,但是,既然他們膽敢進來,就說明這些人抱定了必死之心,咱們萬萬不可小覷啊。”


    “先生說的是,雖然弟子也認為這是一支小部隊,但是他們竟然能到木瑪部落偷襲,還斬殺單於,焚毀營帳,說明他們肯定有著嚴密的安排,說不定咱們這裏還會有他們的內應。不過,眼下要剿滅他們最大的難點是找不到他們,這又如何是好呢?”


    “乎陀,萬裏草原,莽莽蒼蒼,咱們如果要去尋找無異於在瀚海裏撈針。不過,老夫倒想到了一句話。”


    “什麽話?”


    “守株待兔,本來說一個古代笨獵人狩獵的笨辦法,可眼下咱們除了這個笨辦法,又有什麽好辦法能找到他們呢?”


    乎陀眼睛一亮,說


    “先生,不管是巧辦法還是笨辦法,隻要能找到南蠻就是好辦法,不知先生如何個守株待兔法?”


    “老夫的意思,既然南蠻是小股部隊,他們目標是騷擾咱們的後方,那咱們是不是也抽調幾個大營,讓他們化整為零,把一個大營的將士分成10餘支小隊,專門在後方尋弋,這樣比一個大營同時行動機動了許多,一旦遇上敵人,咱們照樣是以多擊少,穩操勝券。老夫還是不信,在這大草原上,咱們的勇士能敗給了那些南蠻不成?”


    須卜維此時心態也有些平和,說:


    “先生說得對,如果咱們大部隊擠在一塊,雖然相對安全,但不夠機動靈活,如果這麽拆分成小隊,咱們的人就可以尋弋更廣闊的區域,說不定真能遇上這股南蠻,隻要找到了他們,在這茫茫草原,他們豈能在咱們草原勇士的鐵蹄下逃脫?


    “不過,弟子還有一言,先生是否也要向大單於建議,把那些後方部隊以及大單於的衛隊進行拆分,如此一來,咱們在後方王庭附近布下天羅地網,專門等著那南蠻自投羅網,如何?”


    “老夫也是這麽想的,不過,既然咱們這個守株待兔是個笨辦法,所以,真想遇上那兔子需要一定的時間。”


    說到這裏,木卓琿歎了一口氣,說:


    “可是,老夫就擔心大單於有沒有這樣的定力,萬一這些南蠻再襲擾後方幾次,莫多達克那一夥人肯定又有很多證據攻擊大單於了,老夫原來一直說南蠻會內鬥,咱們這邊何嚐又不是如此呢?”


    木卓琿這迴在他的兩個弟子麵前說了實話,其實,在王權鬥爭麵前,古今中外,莫不是殘酷而激烈,隻不過,西方百姓公民意識的覺醒,限製了王權,從而推動政治體製走向文明,整個社會不會因為政治鬥爭而發生大規模的流血事件。而在中國,那些有資格登上最高統治者崗位的競爭者,幾千年來卻是一直反複進行著殘酷的爭鬥,從而讓整個社會付出沉重的代價,漢民族如此,少數民族也是如此。


    不過,木卓琿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去解決這個世紀難題,所以隻能一聲長歎。


    三人沉寂了一會,乎陀問道:


    “那先生下一步準備怎麽做?”


    “老夫準備立刻返迴王庭,找到大單於麵陳,也讓護衛大單於衛隊右大將固脫做好應對,這樣,老夫相信可以暫時遏製一下南蠻的囂張氣焰。”


    “先生考慮的周全,那咱們這邊還要準備南下嗎?”


    “如果不去南下籌集一批糧食,咱們如何捱過這個冬季,老夫此去王庭,快則5、6日,慢則10餘日,一定會返迴,你們二人這些日子絕對不可懈怠,一定督促各大營繼續操練,等老夫一迴來,咱們就揮師南下!”


    “先生,現在那魏笙書在定州城內虎視眈眈,咱們此去豈不是要與他進行一番苦戰。而且那邊城三衛一旦出擊,咱們豈不會陷入腹背受敵境地?”


    “關於這一點,老夫早已做了周全考慮,你們二人這些日子先做好練兵,等老夫一迴來,你們就自然知道該怎麽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笙書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裏聽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裏聽雨並收藏笙書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