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粗俗
古代小村長的上進日常 作者:池朝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不辭本是個有些認床的人,但許是昨日太過折騰,他躺下便睡著了,等早上從劉家的床上醒來時,他整個人都神清氣爽。
不過大腦清醒後,昨夜的噩耗再次浮現腦海,他不自覺的歎了口氣,心下五味雜陳。
靜靜放空片刻,他穿戴整齊踏出房門,除了幾個孩子因昨日新來了玩伴鬧騰了半宿所以還未起床外,其他人都起來了。
清晨陽光明媚,還未升溫的空氣中透著涼爽。
土生叔爺和劉老頭在院子旁的騾子棚裏邊喂著各自的坐騎交流趕車心得。
婦人們在廚房忙活早飯,劉家幾兄弟挑水的挑水,劈柴的劈柴,偶爾伴著幾聲嬰兒的啼哭。
一切祥和而寧靜,身處其間,身心舒暢,胸口的煩悶也被適時衝淡。
“二狗起來啦?”
端著飯食往堂屋走的張氏瞅見門口的宋不辭笑著招唿,“正好,飯剛剛熟,快去洗把臉來吃飯。”
“好,”宋不辭含笑迴應,“辛苦嬸子了。”
匆匆洗漱過後,又喊起來幾個孩子盯著他們梳洗幹淨,大家這才開始落座吃飯。
因為家裏有客人在,劉家人今日就沒有去出攤,所以今兒個家裏格外齊整,熱熱鬧鬧的在堂屋裏吃早飯。
雜糧粥配雞蛋野菜餅,就醃黃瓜和昨日的剩菜,夏日的早上吃來剛剛好。
難得空閑不趕時間,大家吃飯間閑拉著家常,不緊不慢,隻他們飯才吃到一半,院子裏便來了兩位不速之客。
“老二家的,老二家的在家嗎?”
不等劉家人迴應,來人就徑直從院中進到堂屋,故作姿態的老婦人手拿粗娟微微掩唇,平平無奇的眉眼間透著莫名的高傲,老婦人正是劉老頭的嫡親大嫂高氏。
劉家眾人毫不掩飾自己對高氏的不待見,自顧自的吃著飯,隻當她不存在,見此宋不辭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愉快的嗦著稀粥。
而高氏見劉老頭等人都不說話,頓時皺了眉頭不悅道,“怎麽,現在稍微得意些你們就連人都不會叫了?”
聽著高氏的話張氏黑了臉,她“啪”的將筷子按在桌上,反唇相譏,“我們再得意也不會大早上上別人家裏叫魂,更不會不經主人允許就跑到人家家裏指指點點。”
“張氏!”
高氏瞪著眼睛,說教嗬斥,“我可是你大嫂,你還有沒有長幼尊卑?”
“咱們兩家什麽關係你心裏沒譜?擱這兒跟我擺大嫂的譜,真是癩蛤蟆插雞毛撣子,充什麽大尾巴狼!”
張氏毫不客氣,繼續譏諷,“怎麽?上迴被我撓花的臉長好了還是被拽掉的頭發生起來了,這就迫不及待上門等著我再給你來一遍呢?“
當年劉老頭三兄弟還未分家時就不甚和睦,分家時因著爹娘偏心又鬧的格外難看,故而二房三房與大房並不親近。
後來大房的小兒子劉英傑考上了秀才,大房就越發瞧不起他們兩房,雖在同村卻是半點無來往,偶有遇見大房也是遠遠避開他們,像是生怕他們纏上去占便宜似的。
劉老頭和劉三叔原還想保持表麵的客氣,見大房這番做派自也有了火氣,全當陌生人對待,就是逢年過節祭拜爹娘,他們與大房也從不同行。
原本這樣的狀態保持了十多年,可就在劉老頭家因宋不辭的幫扶有了營生時,劉大和高氏上趕著找來,開口就是讓他們把方子拿出來用作劉英傑讀書花用。
張氏冷笑幾聲抓起掃把就將人打了出去,劉老頭更是將他大哥按在地上好生揍了一頓。
此後劉大又上門過幾次,隻都沒討著好,又被劉剛威脅,他們若再敢這樣不要臉就上劉英傑的書院鬧去,劉大一家這才歇了心思。
高氏氣急,要是早些年她怎麽著也得好好的跟張氏撕打一番,但現在不行,她可是秀才娘,跟這等鄉野潑婦計較太掉身份!
何況張氏可不是個省油的燈,隻想想上次張氏的兇悍,她頭皮就疼的緊!
“唿~”
高氏深唿出一口氣,盡量平和心氣,“張氏,我今兒個來可不是來找你的,這兒沒你什麽事。”
“沒我的事你上我家來幹嘛?”
張氏都被她氣笑了,高氏就是典型的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有話說有屁放,別杵這兒影響我們吃飯!”
“粗俗!”
高氏嫌惡的說罷,直接將目光掃向劉榮旁邊正在喝粥的宋不辭,麵帶挑剔的打量道,“你就是宋二狗?”
宋不辭愣了會兒才反應過來這人是在跟他說話,他詫異,怎麽這裏麵還有他的事?
他抬頭看向高氏,卻對上了高氏挑剔嫌棄的眼神,宋不辭覺得怪怪的,而且這老婦多少是有些不禮貌了。
他淡了語氣,“不知你有何事?”
“自然是一樁要緊的事兒。”
高氏走過來約莫是想坐下,但劉家人都不待見她自然也不可能有人給她讓座,她不尷不尬的站著,抬了抬下巴問宋不辭。
“你今年是有九歲了吧?幾月的生辰?”
不等宋不辭迴答她又問道,“聽說你前些日子得了肺癆,可有留下什麽病根子?”
宋榮華聽著有些不對勁,不悅的替宋不辭接話,“這位嬸子,咱們也不算相熟,你這樣貿然打聽我弟弟的私事,未免太過冒犯了吧?”
“你就是宋二狗那個和離歸家的大姐吧,”高氏猜測著宋榮華的身份,眼帶不屑的同時勉強道,“也算是個正經長輩,正好,這事我跟你倒也說的著。”
宋榮華早做足了會被人說嘴的心理準備,這會兒對此倒也沒什麽不悅,但是高氏一口一個宋二狗!
明明是自家人親昵的稱唿,怎麽從高氏嘴裏說出來,就怎麽聽著怎麽讓人不舒服!
她沉著臉,“我們也並不相熟,還請你喚我弟弟官名(學名)宋不辭。”
高氏蹙了眉頭,這和離婦還不是個省油的燈,她眼底閃過一絲算計,繼而道,“這不是要緊的,左右都是他,先說正事。”
宋榮華心道這人無利不起早,隻怕有貓膩,她心裏隱隱有個猜測,又覺應該不大可能。
於是皺眉道,“什麽事?”
不過大腦清醒後,昨夜的噩耗再次浮現腦海,他不自覺的歎了口氣,心下五味雜陳。
靜靜放空片刻,他穿戴整齊踏出房門,除了幾個孩子因昨日新來了玩伴鬧騰了半宿所以還未起床外,其他人都起來了。
清晨陽光明媚,還未升溫的空氣中透著涼爽。
土生叔爺和劉老頭在院子旁的騾子棚裏邊喂著各自的坐騎交流趕車心得。
婦人們在廚房忙活早飯,劉家幾兄弟挑水的挑水,劈柴的劈柴,偶爾伴著幾聲嬰兒的啼哭。
一切祥和而寧靜,身處其間,身心舒暢,胸口的煩悶也被適時衝淡。
“二狗起來啦?”
端著飯食往堂屋走的張氏瞅見門口的宋不辭笑著招唿,“正好,飯剛剛熟,快去洗把臉來吃飯。”
“好,”宋不辭含笑迴應,“辛苦嬸子了。”
匆匆洗漱過後,又喊起來幾個孩子盯著他們梳洗幹淨,大家這才開始落座吃飯。
因為家裏有客人在,劉家人今日就沒有去出攤,所以今兒個家裏格外齊整,熱熱鬧鬧的在堂屋裏吃早飯。
雜糧粥配雞蛋野菜餅,就醃黃瓜和昨日的剩菜,夏日的早上吃來剛剛好。
難得空閑不趕時間,大家吃飯間閑拉著家常,不緊不慢,隻他們飯才吃到一半,院子裏便來了兩位不速之客。
“老二家的,老二家的在家嗎?”
不等劉家人迴應,來人就徑直從院中進到堂屋,故作姿態的老婦人手拿粗娟微微掩唇,平平無奇的眉眼間透著莫名的高傲,老婦人正是劉老頭的嫡親大嫂高氏。
劉家眾人毫不掩飾自己對高氏的不待見,自顧自的吃著飯,隻當她不存在,見此宋不辭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愉快的嗦著稀粥。
而高氏見劉老頭等人都不說話,頓時皺了眉頭不悅道,“怎麽,現在稍微得意些你們就連人都不會叫了?”
聽著高氏的話張氏黑了臉,她“啪”的將筷子按在桌上,反唇相譏,“我們再得意也不會大早上上別人家裏叫魂,更不會不經主人允許就跑到人家家裏指指點點。”
“張氏!”
高氏瞪著眼睛,說教嗬斥,“我可是你大嫂,你還有沒有長幼尊卑?”
“咱們兩家什麽關係你心裏沒譜?擱這兒跟我擺大嫂的譜,真是癩蛤蟆插雞毛撣子,充什麽大尾巴狼!”
張氏毫不客氣,繼續譏諷,“怎麽?上迴被我撓花的臉長好了還是被拽掉的頭發生起來了,這就迫不及待上門等著我再給你來一遍呢?“
當年劉老頭三兄弟還未分家時就不甚和睦,分家時因著爹娘偏心又鬧的格外難看,故而二房三房與大房並不親近。
後來大房的小兒子劉英傑考上了秀才,大房就越發瞧不起他們兩房,雖在同村卻是半點無來往,偶有遇見大房也是遠遠避開他們,像是生怕他們纏上去占便宜似的。
劉老頭和劉三叔原還想保持表麵的客氣,見大房這番做派自也有了火氣,全當陌生人對待,就是逢年過節祭拜爹娘,他們與大房也從不同行。
原本這樣的狀態保持了十多年,可就在劉老頭家因宋不辭的幫扶有了營生時,劉大和高氏上趕著找來,開口就是讓他們把方子拿出來用作劉英傑讀書花用。
張氏冷笑幾聲抓起掃把就將人打了出去,劉老頭更是將他大哥按在地上好生揍了一頓。
此後劉大又上門過幾次,隻都沒討著好,又被劉剛威脅,他們若再敢這樣不要臉就上劉英傑的書院鬧去,劉大一家這才歇了心思。
高氏氣急,要是早些年她怎麽著也得好好的跟張氏撕打一番,但現在不行,她可是秀才娘,跟這等鄉野潑婦計較太掉身份!
何況張氏可不是個省油的燈,隻想想上次張氏的兇悍,她頭皮就疼的緊!
“唿~”
高氏深唿出一口氣,盡量平和心氣,“張氏,我今兒個來可不是來找你的,這兒沒你什麽事。”
“沒我的事你上我家來幹嘛?”
張氏都被她氣笑了,高氏就是典型的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有話說有屁放,別杵這兒影響我們吃飯!”
“粗俗!”
高氏嫌惡的說罷,直接將目光掃向劉榮旁邊正在喝粥的宋不辭,麵帶挑剔的打量道,“你就是宋二狗?”
宋不辭愣了會兒才反應過來這人是在跟他說話,他詫異,怎麽這裏麵還有他的事?
他抬頭看向高氏,卻對上了高氏挑剔嫌棄的眼神,宋不辭覺得怪怪的,而且這老婦多少是有些不禮貌了。
他淡了語氣,“不知你有何事?”
“自然是一樁要緊的事兒。”
高氏走過來約莫是想坐下,但劉家人都不待見她自然也不可能有人給她讓座,她不尷不尬的站著,抬了抬下巴問宋不辭。
“你今年是有九歲了吧?幾月的生辰?”
不等宋不辭迴答她又問道,“聽說你前些日子得了肺癆,可有留下什麽病根子?”
宋榮華聽著有些不對勁,不悅的替宋不辭接話,“這位嬸子,咱們也不算相熟,你這樣貿然打聽我弟弟的私事,未免太過冒犯了吧?”
“你就是宋二狗那個和離歸家的大姐吧,”高氏猜測著宋榮華的身份,眼帶不屑的同時勉強道,“也算是個正經長輩,正好,這事我跟你倒也說的著。”
宋榮華早做足了會被人說嘴的心理準備,這會兒對此倒也沒什麽不悅,但是高氏一口一個宋二狗!
明明是自家人親昵的稱唿,怎麽從高氏嘴裏說出來,就怎麽聽著怎麽讓人不舒服!
她沉著臉,“我們也並不相熟,還請你喚我弟弟官名(學名)宋不辭。”
高氏蹙了眉頭,這和離婦還不是個省油的燈,她眼底閃過一絲算計,繼而道,“這不是要緊的,左右都是他,先說正事。”
宋榮華心道這人無利不起早,隻怕有貓膩,她心裏隱隱有個猜測,又覺應該不大可能。
於是皺眉道,“什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