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滅儒行動(一)
我將在諸天世界高舉龍旗 作者:我叫大老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京城,新軍營地。
一名龍國戰士指導員舉著大喇叭,正在對新軍士兵進行每天必備的教育工作。
“兄弟們,我們為什麽而戰鬥?”
“為了大明,為了我們自己!”
“兄弟們,我們是什麽部隊?”
“大明百姓的部隊!”
“我們是什麽樣子的隊伍?”
“我們是地裏刨食的隊伍。”
“大家念一下我們的軍歌!”
“一切行動,聽從指揮。因為我們是紀律部隊,對待百姓,要和善。因為我們是人民部隊。一切繳獲要歸公……”
<a id="wzsy" href="http://m.aiyueshuxiang.com">愛閱書香</a>
“來,大家在唱下一首歌:團結就是力量……”
不遠處的軍官營帳!
盧象升細細打量大明周報最新印刷的書《世界的本質》。
旁邊的孫傳庭則品閱未曾大規模刊印的《國家與人民的關係》。
曹文昭也在觀看《軍人的榮耀》,他旁邊,還擺著一本《軍民兩用人才之友》。
軍營之中隻有翻閱書本的聲音,直到孫傳庭發出一聲歎息:“國家,人民,越是閱讀,越是感歎!”
“建鬥兄(盧象升),品閱這些書籍,才知道自身的渺小,狹隘。之前我一生所學,所見,所遇的迷茫,總算從這些書籍中得到了答案!”
“伯雅(孫傳庭),我也深有同感啊!隻是大明京都那邊最近不太平啊。”
曹文昭不理會兩個文縐縐的官員:“都是跳梁小醜,不值一提!”
孫傳庭緊鎖眉頭:“這些人根深,勢力太龐大了!”
曹文昭翻個白眼:“嘁,能有外麵的勢力大嗎?”
外麵的歌聲嘹亮:“我們是為了更美好的明天,戰鬥……”
歌聲很嘹亮,士氣很高昂!
孫傳庭跟盧象升頓時沉默了!
盧象升喝口茶:“前兩天破虜侯跟咱們寫了一封信,說要給咱們個伯爺當當,可惜是榮譽稱號,還需要讓咱將自己過多的土地上繳!”
……
京城,某個煙花之地。
幾個文人喝著花酒:“下旨恩科,安撫讀書人?嗬嗬,咱們的皇爺真是算準了大明文人的心思了。他們難道沒看到背後的危險嗎?”
“哎,都是背後的破虜侯的作為,咱們的皇爺哪有那麽聰明啊!”
“朝堂上諸公被分化不少,大家不敢封駁聖旨。”
“文泰兄,莫要大聲喧嘩,番子查得嚴。”
“哼!”
這個文官頓時不敢發牢騷,隻是一個勁地喝悶酒。
不一會,他又沉迷於脂香和滑膩之中!
大明朝堂的袞袞諸公們,對崇禎皇帝多次下達的命令很有怨言。
但他們不敢造次。
魏忠賢那個閹狗太可惡了。
福王跟世襲勳貴、將門的鮮血還沒有涼透。
無數的屍骸提醒著他們,這崇禎皇帝絕不好惹!
不,應該是他們背後的神秘天兵不好惹。
算了,雖然崇禎皇帝亂彈琴,他們日子會過得苦一點,但生活還是能過去的。
我們不擔心!
我們不害怕!
反正大明缺少不了讀書人來維持統治。
波瀾壯闊的朝局革新,因血腥的鎮壓和皇帝大批氪金的舉動,被暫時壓下。
但朝堂文官,讀書人和士紳的怒火卻在積壓之中!
大明周報的報紙上多次說士紳的齷齪事情,讓他們感覺到了不安!
但他們還是選擇裝鴕鳥。
大明離不開他們,這些不過是革新的陣痛!
他們如此麻醉自己!
時間就在咬著牙,忍一忍,跪躺著度過了大半年。
崇禎元年如潮水般消逝。
春天悄然到來,崇禎二年三月悄然到來!
九個月中,大明朝沒出現大問題。
雖然查抄了不少貪官汙吏,又砍殺了幾百個文官的頭,擬定幾百犯官流放到新大陸,協助藩王開荒。
但各地暴亂,還有百姓逃難等大問題,並沒有發生。
反而腐朽的王朝正在重新煥發蓬勃生機。
九個月裏,有150萬百姓經過官方手續遷移到了遼東,開始了開墾工作。
有200萬百姓選擇徒步遷移,或者通過借貸租船的方式移民遼東。
其中以北直隸和魯地人居多。
他們距離遼東最近,又沒有土地,得知開荒送土地自然很熱情。
大明借貸,租船遷移的,實際上也是大明官府發動的,借貸的路費等物資,將會接受大明新軍統一管轄。
他們會在三年後償還租金和利息。
利息隻有路費的百分之三十。
相比於九出十七歸的高利,這完全是慈善行業!
幾百萬百姓抵達遼東,糧食壓力自然大!
但大明所有的海商都參與了運糧行動!
天南地北,隻要有糧的地區,都有揮舞著鈔票的大明海商。
他們如此瘋狂的原因,除了朝堂支持海商,還有就是崇禎元年七月份下得聖旨:商人們可以用糧食換遼東土地。
明代商人地位低下,名正言順可獲得的土地更是少。
大明突然開放新政策,隻要他們能從外地帶八石糧食,或者用自身的糧食,便能換取一畝土地。
要知道這時候十五兩現銀才兌換一畝土地,還都是下田。
雖然土地歸屬大明官方,但商人們可以名正言順地獲得土地。
雖然隻有五十年的租賃期,但大明周報跟租地條約上寫得很清楚,商人五十年後可以繼續享有農民耕種權益。
雖然隻有耕種權,建設權,出現礦產、稀有資源大明朝會用市場價迴收土地,但他們已經很滿足了。
這是天大的恩賜!
大明的商人,總算可以站起來了!
一毛不拔的商人們為了土地瘋了。
他們將積壓到的糧食運送到需要糧食的地方,大批糧食緩解了大明百姓的糧食危機。
加上各項政策,大明總算沒出現大批災民。
……
京都,西山,某處小院!
五十多人坐落桌子前,召開會議。
陳牧在首位,陳愛國坐在副位:“耕種和移民計劃進行得還算順利,大明需要一年時間,平穩遷移五百萬以上的百姓。崇禎3年就可以帶民眾朝新大陸遷移探路了。”
“這些天遼東的藩王、犯官改造得很不錯,他們都很老實!”
“津門造船、遼東等幾個船廠預計在今年六月份投產。”
卞壯匯報消息:“20萬新軍已經成軍!都是無產土地的良家子,思想教育問題做得很不錯。40萬邊軍因為銀兩薪資給的足,心理狀態跟士氣都調整得很快。不過我們能掌握的部隊還是20萬新軍。”
“西山工人也在接受訓練,關鍵時刻,可以編練新軍3萬。邊境安穩也沒有問題。”
李淼扶著眼鏡,疲憊道:“工業區發動機搞定。蒸汽火車正在建造,鐵路也可以開建,隻是我們有勞動力和糧食不足的危險。”
“商業銀行通過繳獲和收購已經布局富裕之地,但大明百姓熱情儲蓄度並不高,我們需要激進的攬儲方案。”
“我們需要大建設,需要足夠多的勞動力!”
“安南、南洋等地經過我們大肆收購糧食,他們那邊百姓的生活質量過得越來越差勁了。我們可以執行後續鐵路建設計劃。”
“哎,不知道那些地方會死多少人呢!我讚同加快勞工建設計劃。”
工業的轉變是困難的,是充滿鮮血和屍骸的。
他們采購糧食,雖然救助了大明人,但南方異域卻陷入糧荒之中。
購買他們的糧食,讓他們陷入糧荒,大明再通過招工召集大批勞動力,這是一套連環計。
後期這些勞工,會為大明建設付出無數的血與汗!
不過不是大明人,管他們呢!
“遷移到遼東的百姓已經紮根。女真修路方麵也很不錯,但有十多萬青壯身體問題很大,他們的輻射後遺症很大。”
“這個管不了!”
“紅薯方麵栽種培育非常順利,崇禎三年預計會有三千萬畝的土地上種紅薯。”
感謝紅薯這個糧食神器。
隨著大明不遺餘力地推廣,崇禎元年的紅薯便出產了百萬畝。
到了春天後翻了三十多倍。今年紅薯的種植數量還會增加。
紅薯產量上去了,讓大明百姓感到可惜的是紅薯良種的兌換價格,此刻已經降低到一石五百文的價格了。
“西班牙跟葡萄牙人帶來大批土豆良種,已經種植十萬畝。但這些良種還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才能發力。”
“冬小麥等糧食種子也在培育,但速度並不快!”
“崇禎二年,我們還是以發育和教育新軍為主。軍隊就是一切,我們隻要掌控軍隊,便能徹底執行我們的計劃!”
“同意!”
會議又開了一會,確認了各種雜七雜八的事情。
尾聲後,穆思月咳嗽下:“有一個重要情報,大家看下這個視頻。”
平板上很快播放了一段視頻。
這主人公赫然是魏忠賢,朱由檢,還有朱純臣。
朱純臣慢悠悠地說道:“陛下,我們經過了無數次調查,分辨出那些天兵的糞便,衣食。可以肯定他們就是普通的凡人。”
崇禎沉默不語!
“皇爺乃大明天子,整個大明都是您的,您整日裏受那些人的輕慢對待,奴婢等人看得心如刀絞啊!”
“我知道,但是他們太過強悍了!”
“皇爺,這……”
視頻播放結束了。
穆思月歎口氣:“朱由檢跟魏忠賢聯係,最近朱純臣那邊也聯係了盧象升、孫傳庭、曹文昭跟滿桂!”
一名龍國戰士指導員舉著大喇叭,正在對新軍士兵進行每天必備的教育工作。
“兄弟們,我們為什麽而戰鬥?”
“為了大明,為了我們自己!”
“兄弟們,我們是什麽部隊?”
“大明百姓的部隊!”
“我們是什麽樣子的隊伍?”
“我們是地裏刨食的隊伍。”
“大家念一下我們的軍歌!”
“一切行動,聽從指揮。因為我們是紀律部隊,對待百姓,要和善。因為我們是人民部隊。一切繳獲要歸公……”
<a id="wzsy" href="http://m.aiyueshuxiang.com">愛閱書香</a>
“來,大家在唱下一首歌:團結就是力量……”
不遠處的軍官營帳!
盧象升細細打量大明周報最新印刷的書《世界的本質》。
旁邊的孫傳庭則品閱未曾大規模刊印的《國家與人民的關係》。
曹文昭也在觀看《軍人的榮耀》,他旁邊,還擺著一本《軍民兩用人才之友》。
軍營之中隻有翻閱書本的聲音,直到孫傳庭發出一聲歎息:“國家,人民,越是閱讀,越是感歎!”
“建鬥兄(盧象升),品閱這些書籍,才知道自身的渺小,狹隘。之前我一生所學,所見,所遇的迷茫,總算從這些書籍中得到了答案!”
“伯雅(孫傳庭),我也深有同感啊!隻是大明京都那邊最近不太平啊。”
曹文昭不理會兩個文縐縐的官員:“都是跳梁小醜,不值一提!”
孫傳庭緊鎖眉頭:“這些人根深,勢力太龐大了!”
曹文昭翻個白眼:“嘁,能有外麵的勢力大嗎?”
外麵的歌聲嘹亮:“我們是為了更美好的明天,戰鬥……”
歌聲很嘹亮,士氣很高昂!
孫傳庭跟盧象升頓時沉默了!
盧象升喝口茶:“前兩天破虜侯跟咱們寫了一封信,說要給咱們個伯爺當當,可惜是榮譽稱號,還需要讓咱將自己過多的土地上繳!”
……
京城,某個煙花之地。
幾個文人喝著花酒:“下旨恩科,安撫讀書人?嗬嗬,咱們的皇爺真是算準了大明文人的心思了。他們難道沒看到背後的危險嗎?”
“哎,都是背後的破虜侯的作為,咱們的皇爺哪有那麽聰明啊!”
“朝堂上諸公被分化不少,大家不敢封駁聖旨。”
“文泰兄,莫要大聲喧嘩,番子查得嚴。”
“哼!”
這個文官頓時不敢發牢騷,隻是一個勁地喝悶酒。
不一會,他又沉迷於脂香和滑膩之中!
大明朝堂的袞袞諸公們,對崇禎皇帝多次下達的命令很有怨言。
但他們不敢造次。
魏忠賢那個閹狗太可惡了。
福王跟世襲勳貴、將門的鮮血還沒有涼透。
無數的屍骸提醒著他們,這崇禎皇帝絕不好惹!
不,應該是他們背後的神秘天兵不好惹。
算了,雖然崇禎皇帝亂彈琴,他們日子會過得苦一點,但生活還是能過去的。
我們不擔心!
我們不害怕!
反正大明缺少不了讀書人來維持統治。
波瀾壯闊的朝局革新,因血腥的鎮壓和皇帝大批氪金的舉動,被暫時壓下。
但朝堂文官,讀書人和士紳的怒火卻在積壓之中!
大明周報的報紙上多次說士紳的齷齪事情,讓他們感覺到了不安!
但他們還是選擇裝鴕鳥。
大明離不開他們,這些不過是革新的陣痛!
他們如此麻醉自己!
時間就在咬著牙,忍一忍,跪躺著度過了大半年。
崇禎元年如潮水般消逝。
春天悄然到來,崇禎二年三月悄然到來!
九個月中,大明朝沒出現大問題。
雖然查抄了不少貪官汙吏,又砍殺了幾百個文官的頭,擬定幾百犯官流放到新大陸,協助藩王開荒。
但各地暴亂,還有百姓逃難等大問題,並沒有發生。
反而腐朽的王朝正在重新煥發蓬勃生機。
九個月裏,有150萬百姓經過官方手續遷移到了遼東,開始了開墾工作。
有200萬百姓選擇徒步遷移,或者通過借貸租船的方式移民遼東。
其中以北直隸和魯地人居多。
他們距離遼東最近,又沒有土地,得知開荒送土地自然很熱情。
大明借貸,租船遷移的,實際上也是大明官府發動的,借貸的路費等物資,將會接受大明新軍統一管轄。
他們會在三年後償還租金和利息。
利息隻有路費的百分之三十。
相比於九出十七歸的高利,這完全是慈善行業!
幾百萬百姓抵達遼東,糧食壓力自然大!
但大明所有的海商都參與了運糧行動!
天南地北,隻要有糧的地區,都有揮舞著鈔票的大明海商。
他們如此瘋狂的原因,除了朝堂支持海商,還有就是崇禎元年七月份下得聖旨:商人們可以用糧食換遼東土地。
明代商人地位低下,名正言順可獲得的土地更是少。
大明突然開放新政策,隻要他們能從外地帶八石糧食,或者用自身的糧食,便能換取一畝土地。
要知道這時候十五兩現銀才兌換一畝土地,還都是下田。
雖然土地歸屬大明官方,但商人們可以名正言順地獲得土地。
雖然隻有五十年的租賃期,但大明周報跟租地條約上寫得很清楚,商人五十年後可以繼續享有農民耕種權益。
雖然隻有耕種權,建設權,出現礦產、稀有資源大明朝會用市場價迴收土地,但他們已經很滿足了。
這是天大的恩賜!
大明的商人,總算可以站起來了!
一毛不拔的商人們為了土地瘋了。
他們將積壓到的糧食運送到需要糧食的地方,大批糧食緩解了大明百姓的糧食危機。
加上各項政策,大明總算沒出現大批災民。
……
京都,西山,某處小院!
五十多人坐落桌子前,召開會議。
陳牧在首位,陳愛國坐在副位:“耕種和移民計劃進行得還算順利,大明需要一年時間,平穩遷移五百萬以上的百姓。崇禎3年就可以帶民眾朝新大陸遷移探路了。”
“這些天遼東的藩王、犯官改造得很不錯,他們都很老實!”
“津門造船、遼東等幾個船廠預計在今年六月份投產。”
卞壯匯報消息:“20萬新軍已經成軍!都是無產土地的良家子,思想教育問題做得很不錯。40萬邊軍因為銀兩薪資給的足,心理狀態跟士氣都調整得很快。不過我們能掌握的部隊還是20萬新軍。”
“西山工人也在接受訓練,關鍵時刻,可以編練新軍3萬。邊境安穩也沒有問題。”
李淼扶著眼鏡,疲憊道:“工業區發動機搞定。蒸汽火車正在建造,鐵路也可以開建,隻是我們有勞動力和糧食不足的危險。”
“商業銀行通過繳獲和收購已經布局富裕之地,但大明百姓熱情儲蓄度並不高,我們需要激進的攬儲方案。”
“我們需要大建設,需要足夠多的勞動力!”
“安南、南洋等地經過我們大肆收購糧食,他們那邊百姓的生活質量過得越來越差勁了。我們可以執行後續鐵路建設計劃。”
“哎,不知道那些地方會死多少人呢!我讚同加快勞工建設計劃。”
工業的轉變是困難的,是充滿鮮血和屍骸的。
他們采購糧食,雖然救助了大明人,但南方異域卻陷入糧荒之中。
購買他們的糧食,讓他們陷入糧荒,大明再通過招工召集大批勞動力,這是一套連環計。
後期這些勞工,會為大明建設付出無數的血與汗!
不過不是大明人,管他們呢!
“遷移到遼東的百姓已經紮根。女真修路方麵也很不錯,但有十多萬青壯身體問題很大,他們的輻射後遺症很大。”
“這個管不了!”
“紅薯方麵栽種培育非常順利,崇禎三年預計會有三千萬畝的土地上種紅薯。”
感謝紅薯這個糧食神器。
隨著大明不遺餘力地推廣,崇禎元年的紅薯便出產了百萬畝。
到了春天後翻了三十多倍。今年紅薯的種植數量還會增加。
紅薯產量上去了,讓大明百姓感到可惜的是紅薯良種的兌換價格,此刻已經降低到一石五百文的價格了。
“西班牙跟葡萄牙人帶來大批土豆良種,已經種植十萬畝。但這些良種還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才能發力。”
“冬小麥等糧食種子也在培育,但速度並不快!”
“崇禎二年,我們還是以發育和教育新軍為主。軍隊就是一切,我們隻要掌控軍隊,便能徹底執行我們的計劃!”
“同意!”
會議又開了一會,確認了各種雜七雜八的事情。
尾聲後,穆思月咳嗽下:“有一個重要情報,大家看下這個視頻。”
平板上很快播放了一段視頻。
這主人公赫然是魏忠賢,朱由檢,還有朱純臣。
朱純臣慢悠悠地說道:“陛下,我們經過了無數次調查,分辨出那些天兵的糞便,衣食。可以肯定他們就是普通的凡人。”
崇禎沉默不語!
“皇爺乃大明天子,整個大明都是您的,您整日裏受那些人的輕慢對待,奴婢等人看得心如刀絞啊!”
“我知道,但是他們太過強悍了!”
“皇爺,這……”
視頻播放結束了。
穆思月歎口氣:“朱由檢跟魏忠賢聯係,最近朱純臣那邊也聯係了盧象升、孫傳庭、曹文昭跟滿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