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槿素落網
重生後成了權臣掌中嬌 作者:暖笑無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得不說,林侍衛的腦子到底是和旁人不同的。
在知道了“少夫人不是溫淺而是元戈”之後,他跳過所有質疑的過程,直接開始考慮主子是以什麽身份上那知玄山,而作為“贅婿隨侍”的自己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大概也就是陪嫁丫鬟的地位……
這般想著,便自覺多少有些委屈,偏了腦袋湊近“同樣淪為陪嫁丫鬟”炎火,輕聲抱怨,“我說這都是些什麽事兒呀,咱們少夫人好端端的,也沒招誰惹誰的,這些人怎麽就偏見不得人好呢,佟婉真是,這殺人犯也是。如今倒是好了……”累得他們倆成了陪嫁丫鬟。
未曾宣之於口的最後半句並沒有準確地傳遞到炎火那邊,炎火使了個“少說兩句”的眼神過去,才轉首看向虹嵐,正色說道,“虹媽媽請放心,若是事後證實是咱們誤會了醉歡樓,今日耽誤醉歡樓的營生自然是該多少賠多少。隻是如今我府少夫人的的確確是因之桃姑娘才以身犯險,還請虹媽媽配合一下。畢竟,早日真相大白,醉歡樓的嫌疑也能早日洗清,您說是吧?”
一個紅臉,一個白臉的,配合得很是默契。
虹嵐臉色難看,抱胸立於台階之上,掃了眼周遭交頭接耳的老百姓,聲線溫軟偏又擲地有聲,“賠?怎麽賠?賠我一日的營生?如今你們在這眾目睽睽之下將屎盆子扣在我腦袋上壞我醉歡樓的名聲,以此造成的損失媽媽我又要去找誰賠去?我知道你們也就是聽命行事罷了,我不為難你們,宋大人呢?我要見送宋大人!”
“見什麽宋大人!”少年大力撥開人群走到近前,一手叉腰一手指著虹嵐,矜貴驕傲的模樣,冷嗤道,“小爺我不過乖順了沒幾天,怎麽一出來發現天都變了,我金彧年的小嫂嫂都有人敢動了?醉歡樓是吧?這個節骨眼上你還擔心自己的名聲?你且好好祈求著老天開眼讓我小嫂嫂平安迴來吧,否則……別說你醉歡樓的名聲了,就是你醉歡樓的招牌……小爺我也得給你們砸咯!”
虹嵐臉色一僵。
林木和炎火尚且還能顧念著幾分雙方的麵子,做事不會做絕了,偏這渾小子,仗著背後多少人寵著縱著,上天入地都不帶皺眉的,真惹急了他,砸個醉歡樓的招牌完全不在話下……到得那時,不好交代的還是自己,至於他金彧年,不過是落個“年少輕狂”的評價,除此之外誰還動他一根頭發絲兒?
說來也是古怪,陛下並不是好相與的上位者,對自己的兒子尚且疑心重規矩嚴,偏對這位金家小祖宗屢屢放縱,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位也是流落民間的皇子皇孫呢!
在這混世魔王跟前,虹嵐到底是退了退,“金小爺說這話,媽媽我不敢應,我醉歡樓是在皇城腳下開門做買賣的,多年來遵紀守法從無逾矩,恪靖伯府少夫人與我醉歡樓並無過節,甚是從無往來,我們自然也沒有針對少夫人的理由,金小爺您說是吧?之桃失蹤之際,正是少女失蹤案猖獗之時,興許是這之桃受不過嚴刑拷打,被迫與那歹徒合作設下此計,還請幾位官爺明察秋毫,還我醉歡樓清白。”
見對方終於服軟,金彧年這才撇了撇嘴,問林木炎火,“宋聞淵呢?怎麽就你們倆?小嫂嫂都丟了,他還這般不上心?”言語間,頗有幾分不滿。
林木搖搖頭,摸著後腦勺,訕訕地笑。
……
同一時間,正從許承錦那裏出來準備趕去醉歡樓的宋聞淵在半道就被姚雲豐給截下了——一個女子被人丟在了京兆府的大門口,該女子被人五花大綁著,口中還塞了布團,蒙著麵紗的半張臉是火燒的痕跡,最重要的是,在該女子衣襟處龍飛鳳舞寫著幾個血字:槿素,少女失蹤案罪魁禍首。
據開門的差役說,他是聽見敲鼓聲出去一看,就看著這女子倒在門檻外頭,而那敲鼓之人隻能瞧見全身裹在鬥篷裏的背影,看身形應該是個女子。
姚雲豐正派人去恪靖伯府請宋聞淵,就在半路遇見了這位正要去醉歡樓的宋大人。
宋大人安安靜靜地聽完差役匯報,故作高深點了點頭,神情莫測地迴首問姚雲豐,“能讓我同她單獨說幾句話嗎?”
姚雲豐帶著手下出去了。
槿素屈膝坐於地上,抬著頭自始至終沉默不言,隻一雙眸子又兇又狠像隻狼崽子一樣,仿佛隨時準備撲上去撕咬對方一般。宋聞淵垂眸打量著對方,視線從那很是熟練的捆綁手法挪到對方被大火燒傷的麵部,淡聲問道,“她去哪裏了?”
他在打量槿素,槿素也在打量他,的確生了一副好皮囊,帶著欺騙世人的溫雅,隻骨子裏的東西從那雙漆黑的瞳孔裏一點點溢出來,使得那副溫雅的表象隱隱約約地撕開了一道口子……
這就是元戈的男人。
這就是眼高於頂的元大小姐選擇的男人?
“她是誰?”槿素勾唇輕笑,反問。
“元戈。”
他並不遮掩,打開天窗說亮話,槿素卻有些意外,意外於他竟然能接受死而複生這種荒誕的事情,也意外於他如此直白了當。槿素揣摩著對方並不明晰的語意,“元戈?元戈自然是死了,死在知玄山後山的懸崖底下……誰能想到呢,那裏有個毒蛇蛇窟,找到她的時候,她早已不成樣子了。說來也是諷刺,玩毒之人最終死於毒蛇之口……想來,倒也像是某種報應,是吧,宋大人?”
“沒想到槿素姑娘還相信報應……那槿素姑娘可曾想過自己的報應是什麽樣的?”
“技不如人,不過一死罷了。”槿素咧嘴,哈哈一笑,半張火燒的痕跡因著這表情愈發盤根錯節地擠壓在一起,醜陋極了,也恐怖極了。
“很醜吧?”槿素看著宋聞淵,表情微收,懶懶靠向身後稻草堆,輕歎,“左右都要死了……宋大人想問什麽,不妨直說吧。”
在知道了“少夫人不是溫淺而是元戈”之後,他跳過所有質疑的過程,直接開始考慮主子是以什麽身份上那知玄山,而作為“贅婿隨侍”的自己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大概也就是陪嫁丫鬟的地位……
這般想著,便自覺多少有些委屈,偏了腦袋湊近“同樣淪為陪嫁丫鬟”炎火,輕聲抱怨,“我說這都是些什麽事兒呀,咱們少夫人好端端的,也沒招誰惹誰的,這些人怎麽就偏見不得人好呢,佟婉真是,這殺人犯也是。如今倒是好了……”累得他們倆成了陪嫁丫鬟。
未曾宣之於口的最後半句並沒有準確地傳遞到炎火那邊,炎火使了個“少說兩句”的眼神過去,才轉首看向虹嵐,正色說道,“虹媽媽請放心,若是事後證實是咱們誤會了醉歡樓,今日耽誤醉歡樓的營生自然是該多少賠多少。隻是如今我府少夫人的的確確是因之桃姑娘才以身犯險,還請虹媽媽配合一下。畢竟,早日真相大白,醉歡樓的嫌疑也能早日洗清,您說是吧?”
一個紅臉,一個白臉的,配合得很是默契。
虹嵐臉色難看,抱胸立於台階之上,掃了眼周遭交頭接耳的老百姓,聲線溫軟偏又擲地有聲,“賠?怎麽賠?賠我一日的營生?如今你們在這眾目睽睽之下將屎盆子扣在我腦袋上壞我醉歡樓的名聲,以此造成的損失媽媽我又要去找誰賠去?我知道你們也就是聽命行事罷了,我不為難你們,宋大人呢?我要見送宋大人!”
“見什麽宋大人!”少年大力撥開人群走到近前,一手叉腰一手指著虹嵐,矜貴驕傲的模樣,冷嗤道,“小爺我不過乖順了沒幾天,怎麽一出來發現天都變了,我金彧年的小嫂嫂都有人敢動了?醉歡樓是吧?這個節骨眼上你還擔心自己的名聲?你且好好祈求著老天開眼讓我小嫂嫂平安迴來吧,否則……別說你醉歡樓的名聲了,就是你醉歡樓的招牌……小爺我也得給你們砸咯!”
虹嵐臉色一僵。
林木和炎火尚且還能顧念著幾分雙方的麵子,做事不會做絕了,偏這渾小子,仗著背後多少人寵著縱著,上天入地都不帶皺眉的,真惹急了他,砸個醉歡樓的招牌完全不在話下……到得那時,不好交代的還是自己,至於他金彧年,不過是落個“年少輕狂”的評價,除此之外誰還動他一根頭發絲兒?
說來也是古怪,陛下並不是好相與的上位者,對自己的兒子尚且疑心重規矩嚴,偏對這位金家小祖宗屢屢放縱,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位也是流落民間的皇子皇孫呢!
在這混世魔王跟前,虹嵐到底是退了退,“金小爺說這話,媽媽我不敢應,我醉歡樓是在皇城腳下開門做買賣的,多年來遵紀守法從無逾矩,恪靖伯府少夫人與我醉歡樓並無過節,甚是從無往來,我們自然也沒有針對少夫人的理由,金小爺您說是吧?之桃失蹤之際,正是少女失蹤案猖獗之時,興許是這之桃受不過嚴刑拷打,被迫與那歹徒合作設下此計,還請幾位官爺明察秋毫,還我醉歡樓清白。”
見對方終於服軟,金彧年這才撇了撇嘴,問林木炎火,“宋聞淵呢?怎麽就你們倆?小嫂嫂都丟了,他還這般不上心?”言語間,頗有幾分不滿。
林木搖搖頭,摸著後腦勺,訕訕地笑。
……
同一時間,正從許承錦那裏出來準備趕去醉歡樓的宋聞淵在半道就被姚雲豐給截下了——一個女子被人丟在了京兆府的大門口,該女子被人五花大綁著,口中還塞了布團,蒙著麵紗的半張臉是火燒的痕跡,最重要的是,在該女子衣襟處龍飛鳳舞寫著幾個血字:槿素,少女失蹤案罪魁禍首。
據開門的差役說,他是聽見敲鼓聲出去一看,就看著這女子倒在門檻外頭,而那敲鼓之人隻能瞧見全身裹在鬥篷裏的背影,看身形應該是個女子。
姚雲豐正派人去恪靖伯府請宋聞淵,就在半路遇見了這位正要去醉歡樓的宋大人。
宋大人安安靜靜地聽完差役匯報,故作高深點了點頭,神情莫測地迴首問姚雲豐,“能讓我同她單獨說幾句話嗎?”
姚雲豐帶著手下出去了。
槿素屈膝坐於地上,抬著頭自始至終沉默不言,隻一雙眸子又兇又狠像隻狼崽子一樣,仿佛隨時準備撲上去撕咬對方一般。宋聞淵垂眸打量著對方,視線從那很是熟練的捆綁手法挪到對方被大火燒傷的麵部,淡聲問道,“她去哪裏了?”
他在打量槿素,槿素也在打量他,的確生了一副好皮囊,帶著欺騙世人的溫雅,隻骨子裏的東西從那雙漆黑的瞳孔裏一點點溢出來,使得那副溫雅的表象隱隱約約地撕開了一道口子……
這就是元戈的男人。
這就是眼高於頂的元大小姐選擇的男人?
“她是誰?”槿素勾唇輕笑,反問。
“元戈。”
他並不遮掩,打開天窗說亮話,槿素卻有些意外,意外於他竟然能接受死而複生這種荒誕的事情,也意外於他如此直白了當。槿素揣摩著對方並不明晰的語意,“元戈?元戈自然是死了,死在知玄山後山的懸崖底下……誰能想到呢,那裏有個毒蛇蛇窟,找到她的時候,她早已不成樣子了。說來也是諷刺,玩毒之人最終死於毒蛇之口……想來,倒也像是某種報應,是吧,宋大人?”
“沒想到槿素姑娘還相信報應……那槿素姑娘可曾想過自己的報應是什麽樣的?”
“技不如人,不過一死罷了。”槿素咧嘴,哈哈一笑,半張火燒的痕跡因著這表情愈發盤根錯節地擠壓在一起,醜陋極了,也恐怖極了。
“很醜吧?”槿素看著宋聞淵,表情微收,懶懶靠向身後稻草堆,輕歎,“左右都要死了……宋大人想問什麽,不妨直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