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寧沒有繼續往裏走,而是站在門口打開了盒子,拿出一塊鍋包肉放進嘴裏,一邊很滿足的咀嚼著,一邊說道:“在這吃就挺好的,屋子裏麵還沒開空調,爸,媽,你們也嚐嚐,今天的味道和平時有點不太一樣。”
王學武和劉秀琴誰也沒有動手,最後還是王雨寧拿起兩塊喂給二人,如果沒有他說的這句,今天味道不一樣,恐怕這兩人是誰也不會吃的。
過了半個小時左右,王雨寧的老姨才趕了過來,瞧見門口一家三口時有些驚訝道:“四姐,你們咋不進屋呢?在這等什麽。”
說完目光落在王雨寧的身上接著道:“小寧,在學校怎麽樣?”
對於老姨,王雨寧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在母親這個家族中,並非所有人都眼高於頂,最起碼老姨家日子雖然不如大姨,但卻是所有人裏麵幫助他們家最多的存在。
進屋落座,王雨寧迴道:“挺好的老姨,學校環境很好,老師也很好。”
劉秀梅,也就是王雨寧的老姨點了點頭:“那就行,好好上學,有機會就考研,工作的事情不用擔心,你老姨夫現在在單位也能說得上話,如果沒有別的去處,也可以去他那。”
劉秀琴聽到這臉上掛滿了笑容,王雨寧老姨夫在水利局,雖然不是什麽油水多的地方,但最起碼如果能成為正式編製,也是公務員!
對於他們這一輩的人來說,公務員就是最好的歸所,哪怕是在大企業賺的更多,在其心中地位也是不如公務員的。
“還不謝謝你老姨,等你畢業的時候,你老姨夫就是局長了,在他手下好好幹肯定有出息!”王學武的心情因為這一句話也變得很好。
王雨寧靦腆一笑:“謝謝老姨,我會努力的!”
劉秀梅點了點頭,便起身拉著劉秀琴說:“姐,咱倆先去點菜,他們應該也快到了,你看看小寧和四姐夫願意吃什麽,先點上。”
姐妹兩人離開沒多久,包房中便陸陸續續來了一大幫人,有王雨寧的二舅一家,大姨一家,還有二姨一家,這三撥人家住的不遠,所以是結伴過來的,二舅家隻來了三個人,二舅媽和二舅,以及王雨寧的小哥,大哥沒在冰城所以趕不過來。
至於大姨一家來了五口,二姨一家來了兩口,都不是很全,因為很多年輕一輩的工作都在外地,或者和王雨寧歲數差不多的還沒畢業。
這三家大姨日子是過得最好的,不過人很和氣,隨後便是姥姥,姥爺,三姨一家登場。
看著越座越多的親戚,王雨寧顯得有些拘謹,那些哥哥姐姐大多都在探討見聞和工作的事情,王雨寧都插不上嘴,長輩們也各有話題,哪怕是父親也能參與其中,唯獨王雨寧一個人坐在那不知道說些什麽。
當大舅一家來的時候,很明顯能夠感覺到氣氛瞬間變得有些不太一樣了!
其實王雨寧大舅一家,在這些親戚麵前,日子並沒有多少優勢,甚至好幾家都比不上,但人家兩個女兒特別爭氣,就說這個大女兒,嫁到南方還有特別穩定的工作,房產折算成現金的話,都快趕上二姨和三姨整個家庭的固定資產了。
小女兒,也就是王雨寧的小姐雖然還沒畢業,但對方大學要比冰城大學好一些,已經有很多企業伸出攬枝,相信畢業後也能有一個非常不錯的工作,所以大舅一家走路都是飄著的,如果飯桌上沒有王雨寧大姨一家,以及老姨一家,恐怕他們都未必會來!
因為前些日子剛鬧過不愉快,所以大舅家甚至連招唿都沒和王雨寧一家打,隻是問了一句大姨家和老姨家,最後便坐在姥姥和姥爺身旁,屬於桌子上的次主位。
酒席開始,王雨寧老姨夫才來,工作太忙,而且正趕上領導換屆的時候,他是下一任班子最有可能提上來的存在,能為小輩接風,就是非常給麵子的事情了,當然這可不是說他瞧不起人,而是真的太忙了。
一開始氣氛還算熱烈,可話題在轉移到王雨寧身上的時候,瞬間變了味道,長輩們聚在一起大多都在談論小輩,自己孩子優秀也是他們願意提及的話題,都說了一圈,尤其著重誇了王雨寧大姐,自然也就輪到他的身上。
王雨寧大舅率先開了口道:“老四啊,小寧雖然現在也上了大學,不過你家現在什麽情況我們都清楚,總不能一直借錢供他念書,你們倒是輕鬆,開開口也不用出力,但我們不一樣啊,誰家都有自己的難處,總不能一直這樣下去吧。”
“而且畢業也不一定就能找到好工作,到時候步入社會從零開始,你們恐怕還得在養他幾年才行。”
聽聞這話,王學武的臉色瞬間就有點不太高興,畢竟這是家庭聚會,這麽不給麵子著實有點說不過去。
但王雨寧大舅就是這個性格,對於瞧不起看不上的人,從來不在乎什麽場合,說話非常難聽!
眼看著氣氛有些尷尬,劉秀琴連忙打了個圓場,強擠出一抹笑容道:“大哥,老五剛才說了,等小寧畢業就去林浩的單位上班。”
林浩是王雨寧的老姨夫,目前屬於辦公室主任的職務,下一步如果提拔,應該會做到副局長。
“這個我完全同意啊,冰城大學的畢業生來我們單位,雖然有點大材小用了,但我還是非常歡迎的,不過小寧你也得努力,到時候給你老姨夫漲漲臉,咱拿個差不多的成績去我們那,也好給你把編製弄好。”
林浩絕對算得上是場麵人,且不說他有沒有心,或者是否真的會幫忙,但這一句話絕對化解了場上的尷尬。
緊接著除了大舅一家,都開啟了教導模式,無非是讓他千萬別給老姨夫丟臉,以及別給你老姨夫添麻煩,好好上學之類的話,雖然這群親戚都是好心,但當事人王雨寧的感觸卻有些複雜。
因為不管說道誰家孩子的時候,都沒有這樣的場景,唯獨對他,如果說希望他成材苦口婆心沒問題,但話裏話外都充滿了擔心,一種不是那塊料偏往那上湊的感覺,讓他很不舒服。
王學武和劉秀琴誰也沒有動手,最後還是王雨寧拿起兩塊喂給二人,如果沒有他說的這句,今天味道不一樣,恐怕這兩人是誰也不會吃的。
過了半個小時左右,王雨寧的老姨才趕了過來,瞧見門口一家三口時有些驚訝道:“四姐,你們咋不進屋呢?在這等什麽。”
說完目光落在王雨寧的身上接著道:“小寧,在學校怎麽樣?”
對於老姨,王雨寧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在母親這個家族中,並非所有人都眼高於頂,最起碼老姨家日子雖然不如大姨,但卻是所有人裏麵幫助他們家最多的存在。
進屋落座,王雨寧迴道:“挺好的老姨,學校環境很好,老師也很好。”
劉秀梅,也就是王雨寧的老姨點了點頭:“那就行,好好上學,有機會就考研,工作的事情不用擔心,你老姨夫現在在單位也能說得上話,如果沒有別的去處,也可以去他那。”
劉秀琴聽到這臉上掛滿了笑容,王雨寧老姨夫在水利局,雖然不是什麽油水多的地方,但最起碼如果能成為正式編製,也是公務員!
對於他們這一輩的人來說,公務員就是最好的歸所,哪怕是在大企業賺的更多,在其心中地位也是不如公務員的。
“還不謝謝你老姨,等你畢業的時候,你老姨夫就是局長了,在他手下好好幹肯定有出息!”王學武的心情因為這一句話也變得很好。
王雨寧靦腆一笑:“謝謝老姨,我會努力的!”
劉秀梅點了點頭,便起身拉著劉秀琴說:“姐,咱倆先去點菜,他們應該也快到了,你看看小寧和四姐夫願意吃什麽,先點上。”
姐妹兩人離開沒多久,包房中便陸陸續續來了一大幫人,有王雨寧的二舅一家,大姨一家,還有二姨一家,這三撥人家住的不遠,所以是結伴過來的,二舅家隻來了三個人,二舅媽和二舅,以及王雨寧的小哥,大哥沒在冰城所以趕不過來。
至於大姨一家來了五口,二姨一家來了兩口,都不是很全,因為很多年輕一輩的工作都在外地,或者和王雨寧歲數差不多的還沒畢業。
這三家大姨日子是過得最好的,不過人很和氣,隨後便是姥姥,姥爺,三姨一家登場。
看著越座越多的親戚,王雨寧顯得有些拘謹,那些哥哥姐姐大多都在探討見聞和工作的事情,王雨寧都插不上嘴,長輩們也各有話題,哪怕是父親也能參與其中,唯獨王雨寧一個人坐在那不知道說些什麽。
當大舅一家來的時候,很明顯能夠感覺到氣氛瞬間變得有些不太一樣了!
其實王雨寧大舅一家,在這些親戚麵前,日子並沒有多少優勢,甚至好幾家都比不上,但人家兩個女兒特別爭氣,就說這個大女兒,嫁到南方還有特別穩定的工作,房產折算成現金的話,都快趕上二姨和三姨整個家庭的固定資產了。
小女兒,也就是王雨寧的小姐雖然還沒畢業,但對方大學要比冰城大學好一些,已經有很多企業伸出攬枝,相信畢業後也能有一個非常不錯的工作,所以大舅一家走路都是飄著的,如果飯桌上沒有王雨寧大姨一家,以及老姨一家,恐怕他們都未必會來!
因為前些日子剛鬧過不愉快,所以大舅家甚至連招唿都沒和王雨寧一家打,隻是問了一句大姨家和老姨家,最後便坐在姥姥和姥爺身旁,屬於桌子上的次主位。
酒席開始,王雨寧老姨夫才來,工作太忙,而且正趕上領導換屆的時候,他是下一任班子最有可能提上來的存在,能為小輩接風,就是非常給麵子的事情了,當然這可不是說他瞧不起人,而是真的太忙了。
一開始氣氛還算熱烈,可話題在轉移到王雨寧身上的時候,瞬間變了味道,長輩們聚在一起大多都在談論小輩,自己孩子優秀也是他們願意提及的話題,都說了一圈,尤其著重誇了王雨寧大姐,自然也就輪到他的身上。
王雨寧大舅率先開了口道:“老四啊,小寧雖然現在也上了大學,不過你家現在什麽情況我們都清楚,總不能一直借錢供他念書,你們倒是輕鬆,開開口也不用出力,但我們不一樣啊,誰家都有自己的難處,總不能一直這樣下去吧。”
“而且畢業也不一定就能找到好工作,到時候步入社會從零開始,你們恐怕還得在養他幾年才行。”
聽聞這話,王學武的臉色瞬間就有點不太高興,畢竟這是家庭聚會,這麽不給麵子著實有點說不過去。
但王雨寧大舅就是這個性格,對於瞧不起看不上的人,從來不在乎什麽場合,說話非常難聽!
眼看著氣氛有些尷尬,劉秀琴連忙打了個圓場,強擠出一抹笑容道:“大哥,老五剛才說了,等小寧畢業就去林浩的單位上班。”
林浩是王雨寧的老姨夫,目前屬於辦公室主任的職務,下一步如果提拔,應該會做到副局長。
“這個我完全同意啊,冰城大學的畢業生來我們單位,雖然有點大材小用了,但我還是非常歡迎的,不過小寧你也得努力,到時候給你老姨夫漲漲臉,咱拿個差不多的成績去我們那,也好給你把編製弄好。”
林浩絕對算得上是場麵人,且不說他有沒有心,或者是否真的會幫忙,但這一句話絕對化解了場上的尷尬。
緊接著除了大舅一家,都開啟了教導模式,無非是讓他千萬別給老姨夫丟臉,以及別給你老姨夫添麻煩,好好上學之類的話,雖然這群親戚都是好心,但當事人王雨寧的感觸卻有些複雜。
因為不管說道誰家孩子的時候,都沒有這樣的場景,唯獨對他,如果說希望他成材苦口婆心沒問題,但話裏話外都充滿了擔心,一種不是那塊料偏往那上湊的感覺,讓他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