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術不錯,法力還差了點!”
“老夫和你比一比,看看誰高誰低!”
不滿眾人對李助的驚歎,更不滿盧俊義作為天下第一人被李助用劍術擊敗,周侗站出身來,向李助道。
剛剛用劍術險勝盧俊義,就被公孫勝定住金劍,李助內心之中,實無多少得意。無論是被盧俊義逼出壓箱底的本事,還是被公孫勝輕易定住金劍,都讓李助認識到,自己擁有的劍術,稱不上天下無敵。
所以他雖然不知道周侗是誰,也不知道周侗是來拜見朱武。在聽到周侗一針見血的點評後,還是恭敬地道:
“老先生所言極是,小子這點微末道行,實在不能和高人相比。”
“不知老先生名號,有什麽指教小子?”
一心用武藝勝過劍術,把武功高手的名聲挽迴來,周侗雖然見李助頗為客氣,仍舊不依不饒地道:
“老夫的名號就不說了,若是勝不過你,也無顏留下名號。”
“你把劍術用出來,看我如何破你!”
伸手取過盧俊義的寶劍,周侗大喇喇地站著,等待李助出招。
知道李助的劍術厲害,又知道周侗年事已高,不可能仍有年輕時的武藝。盧俊義哪敢讓周侗出戰,急忙向周侗道:
“盧某學藝不精,怎敢勞煩師父?”
“今後定當苦練,再和李兄比試!”
一邊勸周侗停下比試,一邊去奪他手中寶劍。
周侗老而彌辣,技巧上更勝盧俊義三分。隨手避過盧俊義的搶奪,周侗一把將他推開,道:
“就你那點功夫,想勝過他還不知要多久呢!”
“看我給你演示,如何破他劍術!”
繼續提著寶劍,又向李助邀戰。
李助聞言無奈,隻得看向公孫勝。公孫勝向朱武看去,見他微微點頭,遂向李助說道:
“這位周侗先生,是盧將軍和林將軍的老師。軍中許多將領,都受過他的指點。”
“老先生和你比試,李先生接著就是。讓我們也見一下,江湖中的武功,如何破去道術。”
說著,公孫勝又向周侗道:
“聽說周老先生最擅長的是拳法,其次就是箭術。”
“要不要取副弓箭,和李先生比試?”
周侗哈哈大笑,提劍傲然說道:
“我若使用弓箭,豈不是欺負人?”
“就用劍法勝他,用武功破他法術!”
一番話底氣十足,讓人覺得周侗若使用弓箭,必能勝過李助。
對麵李助本人,在聽到周侗這底氣十足的一番話後,同樣沒有反駁。作為一個江湖人,他如何不知道周侗在江湖中的名聲。對方若使用弓箭,他憑借手中的劍術,的確難以抵禦。
所以,在看到對方提劍傲然而立,似乎有十足的把握勝過自己後,李助更加鄭重,向周侗行了一禮,道:
“請老先生指教!”
“小子先得罪了!”
拿著金劍,運轉劍術,金劍如風馳電掣一般,直奔周侗而去。
周侗已看過盧俊義和李助的比試,對此毫不慌亂。按盧俊義應對李助的方法,周侗手腕一抖,便將手中寶劍,攔在金劍麵前。
李助見得此景,隻以為周侗的應對方法和盧俊義相同。哪料到兩劍相交時,一股剛勁之氣,從周侗劍上傳來。
這股勁氣是如此浩蕩,以至於李助附在金劍上的法力,都幾乎被打散。若非他已將寶劍祭煉數年,隻怕周侗這一劍,就可能打落金劍。
這個發現,讓李助驚慌的同時,也知道自己這次遇上大敵。眼前這老者在精力上或許不如盧俊義,但是武藝之精湛、勁氣之浩蕩,卻非盧俊義可比。對於李助來說,他才更是大敵!
察覺到這一戰的危險,李助手中的金劍,更加快了幾分。和盧俊義那一戰,讓他知道自己麵對武功高手的唯一優勢在於速度,其它招式變化,盡皆可以拋棄。所以李助將劍術幾乎用到極限,把金劍舞成一團金光,除了麵對盧俊義時爆發的手段沒有用出外,已發揮最大能力。
隻是即便如此,周侗仍有餘力把李助的劍術盡皆格擋下來。甚至每一次用寶劍擋住金劍,都震動李助附在金劍上的法力。這讓李助心疼的同時,知道如果按現在的局勢繼續下去,不但這場比試會落敗,自己辛苦祭煉數年的金劍,也要重新祭煉:
“這老頭的勁氣是什麽,為什麽能震動我的法力?”
“如果他將我劍上的法力打散,我就得把金劍重新祭煉。”
“不能這樣下去,要找一個轉機!”
察覺到這樣下去必然會落敗,甚至會帶來很大損失,李助沒有再繼續僵持,而是大喝一聲,渾身法力爆發,把手中飛舞的金劍,化作金線直奔周侗而去。
這一劍正是剛才擊敗盧俊義的絕招,旁觀的人見此,不由低唿出聲。然而他們還沒有見到周侗落敗,便聽到周侗大喝一聲,手中寶劍如同一道銀光閃過,已迎上了金線。
兩劍相交,這一次沒有再勝負未分,隻見周侗的寶劍,將李助的金劍壓住,牢牢定在地上,再也無法動彈。李助則麵色慘白,滿是吃驚地看著周侗,直到現在他都沒有明白,周侗用什麽手段,打散自己在劍上附著的法力。
唯有朱武,見到周侗取勝,還牢牢製住李助的金劍後,立刻向周侗賀喜道:
“恭喜周老先生練成罡勁!”
“在武學道路之上,新開辟出一境!”
率先向周侗道賀,指出他使用的手段。
聞言哈哈大笑,周侗向朱武道:
“向我賀喜什麽?這罡勁是你我一起開辟的!”
“若非你提出了抱丹、罡勁、見神之說,又把抱丹的法門詳細告訴了我。”
“我這老頭子在這個年紀,如何能開辟出新境界?”
認為開辟罡勁境界的功勞,也有朱武一份。
沒有過分謙讓,朱武知道周侗之所以煉出罡勁,確實有自己提點之功。然而若非周侗,他也不知道罡勁在這個世界上,就是先天罡氣:
“先天者,一氣混元。罡者,乾罡正午,大陽至陽。”
“練氣成罡,將體內的精氣凝聚為先天罡氣,所發揮的威力,絲毫不亞於修道者的法力。”
“以後江湖中的武者,也有能力對付道法高人!”
早已鏡像周侗,知道他摸索出的罡勁是什麽東西,朱武特意在今天安排了這一幕,看看周侗的罡勁,到底威力如何。
此次和李助的比試,讓朱武確切認識到,罡勁的威力確實能和法力相比。除了修成神通或修成金丹的陸地神仙外,普通道法高手,不如罡勁武者。
這讓朱武對道法的忌憚降低許多,有心推行武道,製衡道門高人:
“罡勁武者雖然難得,但是練武的基數大了,總能出現一些。”
“有了他們存在,以後就不用非得依靠二仙山,製衡龍虎山一脈。”
“也不用擔心道門勢力膨脹,後人無法控製!”
對虛靖天師一直懷著小心,對道君皇帝治下的道門勢力也存在著忌憚。朱武迫切需要能製衡的力量,對罡勁武者的誕生,自然極為欣喜。
所以,朱武看向周侗的目光,一直懷著讚許。有了周侗這個領路人,盧俊義、林衝、魯智深、武鬆、史文恭、杜壆等武者,都有可能邁入罡勁。以罡勁武者對普通道門高手的威懾,還有他們在戰陣中能發揮的戰力,朱武麾下的實力會進一步增強,更有奪取天下能力。
就連朱武自己,在擁有罡勁之後,也有信心能抵禦更多道法,還能在踏入戰陣後,完整保護自己。以罡勁對身體的防禦,朱武參加戰爭的時候,基本不用擔心普通士兵能夠傷到自己,天下間能給他帶來威脅的,已經寥寥無幾。
所以無論如何,朱武都希望留下周侗。讓這個開辟罡勁的武學家,在燕京幫助自己。
周侗這一番展露本領,同樣也有他自己的用意。這次求見朱武,周侗的目的就是救援河北災民,當然要展露本領,贏得朱武看重。
如今在見到朱武誇讚他開創罡勁境界,讓武者有能力抗衡道法高人後,周侗自得的同時,向朱武詢問道:
“老夫這點本領,可入將軍之眼?”
“將軍願不願意,收留我這個老人?”
心中滿是驚喜,朱武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周侗竟然有這個打算。當即歡喜地道:
“先生加入是我們的榮幸,何談收留不收留。”
“以先生的名望,足以在資政院直接擔任資政大臣。”
“不知先生可願意,在燕京指點我們一二?”
聞言哈哈大笑,周侗也沒想到朱武會這麽大方,直接讓自己和前遼的大臣一樣,成為資政大臣。
想到自己在大宋一輩子不受重視,如今臨到老來,卻在燕京和前遼大臣並列。即使以周侗的心境,也不覺間有些飄飄然,感激朱武看重的同時,想到了自己的來意,應該如何提出。
故作矜持,周侗思考了一會兒,向朱武道:
“讓老夫當資政大臣可以,但是我有個條件,將軍不可駁迴來。”
“隻要將軍願意答應這個條件,我就留在燕京,擔任資政大臣!”
早就知道周侗見自己的目的,甚至還想要利用他說服其他燕京大臣,朱武向周侗道:
“先生但說無妨!”
“但凡我能答應的,一定答應先生!”
周侗聞言大笑,覺得和朱武的談話,當真極為痛快。毫不猶豫地將自己要求提出,向朱武一一道來:
“河北是許多豪傑的故鄉,我也在那裏居住了十多年。”
“隻要將軍答應繼續救援河北災民,我就願意在燕京擔任資政大臣。”
“這是我唯一的要求,也是我擔任資政大臣後,提出的第一個議案!”
向朱武提出這個條件,周侗目光炯炯地盯住朱武,想要從他口中得到,不放棄河北災民的承諾。隻要朱武肯答應這一點,他就留在燕京,擔任資政大臣。
心中早已決定救援河北災民,甚至還一直推動這件事,朱武在麵上卻故作為難,向周侗道:
“先生的提案雖好,但是燕京這邊,實在難以救援所有河北災民。”
“去年燕山府路遭了旱災,糧食沒有結餘不說,還是依靠外購,才勉強沒有餓死人。”
“今年雖然算是風調雨順,我們這一年的積蓄,也幾乎都用於救災。”
“但是燕山府路的耕地麵積並不多,許多地方還墾荒不到兩年,靠這些土地的產出救援河北災民,實在杯水車薪。”
“我們也隻能力所能及,把河北的災民,招入缺編衛所。”
“如今各地衛所已經滿編,我們實在沒辦法繼續救援災民!”
“救災民的事情,要靠大宋朝廷!”
向周侗說出自己的難處,朱武這一番話,可謂情真意切。就周侗自己所知,朱武所說的一切,並無多少虛言。隻靠燕京的糧食,救不了河北災民。
然而即便如此,周侗對朱武所說的依靠大宋朝廷,仍舊嗤之以鼻。想到迴河的事情給河北造成的水災,周侗就知道大宋朝廷絕不會為了水災,救濟所有災民。能救援河北災民的,隻有燕京這邊!
所以,即便是知道希望渺茫,周侗仍向朱武陳述道:
“燕京沒有糧食,大宋各地卻有。”
“將軍可南下購糧,用以救濟災民。”
“隻要挺過這一次,將軍就能夠盡得河北人心。”
“以後南下河北,定然贏糧景從!”
向朱武敘說救援河北的好處,周侗的話很快引起朱武深思。他本就有救援河北災民的打算,在聽到周侗說救了災民有助於南下河北後,更有心用這次的救援,收攏河北人心。
如果能得到河北人投靠,他將來南下東京時,就能勢如破竹,不費絲毫力氣。
這樣一個好處,讓朱武如何忍下來,他決定發動一切力量,救援河北災民:
“金國在明年就會南下了,繼續留著錢財,也沒多少用處。”
“不如去買糧食,救援河北災民。”
“隻要糧食足夠,我就能把災民都編入衛所,利用這一年時間,訓練一支軍隊!”
“以這支河北兵馬打前站,將來攻略河北,定然勢如破竹!”
“老夫和你比一比,看看誰高誰低!”
不滿眾人對李助的驚歎,更不滿盧俊義作為天下第一人被李助用劍術擊敗,周侗站出身來,向李助道。
剛剛用劍術險勝盧俊義,就被公孫勝定住金劍,李助內心之中,實無多少得意。無論是被盧俊義逼出壓箱底的本事,還是被公孫勝輕易定住金劍,都讓李助認識到,自己擁有的劍術,稱不上天下無敵。
所以他雖然不知道周侗是誰,也不知道周侗是來拜見朱武。在聽到周侗一針見血的點評後,還是恭敬地道:
“老先生所言極是,小子這點微末道行,實在不能和高人相比。”
“不知老先生名號,有什麽指教小子?”
一心用武藝勝過劍術,把武功高手的名聲挽迴來,周侗雖然見李助頗為客氣,仍舊不依不饒地道:
“老夫的名號就不說了,若是勝不過你,也無顏留下名號。”
“你把劍術用出來,看我如何破你!”
伸手取過盧俊義的寶劍,周侗大喇喇地站著,等待李助出招。
知道李助的劍術厲害,又知道周侗年事已高,不可能仍有年輕時的武藝。盧俊義哪敢讓周侗出戰,急忙向周侗道:
“盧某學藝不精,怎敢勞煩師父?”
“今後定當苦練,再和李兄比試!”
一邊勸周侗停下比試,一邊去奪他手中寶劍。
周侗老而彌辣,技巧上更勝盧俊義三分。隨手避過盧俊義的搶奪,周侗一把將他推開,道:
“就你那點功夫,想勝過他還不知要多久呢!”
“看我給你演示,如何破他劍術!”
繼續提著寶劍,又向李助邀戰。
李助聞言無奈,隻得看向公孫勝。公孫勝向朱武看去,見他微微點頭,遂向李助說道:
“這位周侗先生,是盧將軍和林將軍的老師。軍中許多將領,都受過他的指點。”
“老先生和你比試,李先生接著就是。讓我們也見一下,江湖中的武功,如何破去道術。”
說著,公孫勝又向周侗道:
“聽說周老先生最擅長的是拳法,其次就是箭術。”
“要不要取副弓箭,和李先生比試?”
周侗哈哈大笑,提劍傲然說道:
“我若使用弓箭,豈不是欺負人?”
“就用劍法勝他,用武功破他法術!”
一番話底氣十足,讓人覺得周侗若使用弓箭,必能勝過李助。
對麵李助本人,在聽到周侗這底氣十足的一番話後,同樣沒有反駁。作為一個江湖人,他如何不知道周侗在江湖中的名聲。對方若使用弓箭,他憑借手中的劍術,的確難以抵禦。
所以,在看到對方提劍傲然而立,似乎有十足的把握勝過自己後,李助更加鄭重,向周侗行了一禮,道:
“請老先生指教!”
“小子先得罪了!”
拿著金劍,運轉劍術,金劍如風馳電掣一般,直奔周侗而去。
周侗已看過盧俊義和李助的比試,對此毫不慌亂。按盧俊義應對李助的方法,周侗手腕一抖,便將手中寶劍,攔在金劍麵前。
李助見得此景,隻以為周侗的應對方法和盧俊義相同。哪料到兩劍相交時,一股剛勁之氣,從周侗劍上傳來。
這股勁氣是如此浩蕩,以至於李助附在金劍上的法力,都幾乎被打散。若非他已將寶劍祭煉數年,隻怕周侗這一劍,就可能打落金劍。
這個發現,讓李助驚慌的同時,也知道自己這次遇上大敵。眼前這老者在精力上或許不如盧俊義,但是武藝之精湛、勁氣之浩蕩,卻非盧俊義可比。對於李助來說,他才更是大敵!
察覺到這一戰的危險,李助手中的金劍,更加快了幾分。和盧俊義那一戰,讓他知道自己麵對武功高手的唯一優勢在於速度,其它招式變化,盡皆可以拋棄。所以李助將劍術幾乎用到極限,把金劍舞成一團金光,除了麵對盧俊義時爆發的手段沒有用出外,已發揮最大能力。
隻是即便如此,周侗仍有餘力把李助的劍術盡皆格擋下來。甚至每一次用寶劍擋住金劍,都震動李助附在金劍上的法力。這讓李助心疼的同時,知道如果按現在的局勢繼續下去,不但這場比試會落敗,自己辛苦祭煉數年的金劍,也要重新祭煉:
“這老頭的勁氣是什麽,為什麽能震動我的法力?”
“如果他將我劍上的法力打散,我就得把金劍重新祭煉。”
“不能這樣下去,要找一個轉機!”
察覺到這樣下去必然會落敗,甚至會帶來很大損失,李助沒有再繼續僵持,而是大喝一聲,渾身法力爆發,把手中飛舞的金劍,化作金線直奔周侗而去。
這一劍正是剛才擊敗盧俊義的絕招,旁觀的人見此,不由低唿出聲。然而他們還沒有見到周侗落敗,便聽到周侗大喝一聲,手中寶劍如同一道銀光閃過,已迎上了金線。
兩劍相交,這一次沒有再勝負未分,隻見周侗的寶劍,將李助的金劍壓住,牢牢定在地上,再也無法動彈。李助則麵色慘白,滿是吃驚地看著周侗,直到現在他都沒有明白,周侗用什麽手段,打散自己在劍上附著的法力。
唯有朱武,見到周侗取勝,還牢牢製住李助的金劍後,立刻向周侗賀喜道:
“恭喜周老先生練成罡勁!”
“在武學道路之上,新開辟出一境!”
率先向周侗道賀,指出他使用的手段。
聞言哈哈大笑,周侗向朱武道:
“向我賀喜什麽?這罡勁是你我一起開辟的!”
“若非你提出了抱丹、罡勁、見神之說,又把抱丹的法門詳細告訴了我。”
“我這老頭子在這個年紀,如何能開辟出新境界?”
認為開辟罡勁境界的功勞,也有朱武一份。
沒有過分謙讓,朱武知道周侗之所以煉出罡勁,確實有自己提點之功。然而若非周侗,他也不知道罡勁在這個世界上,就是先天罡氣:
“先天者,一氣混元。罡者,乾罡正午,大陽至陽。”
“練氣成罡,將體內的精氣凝聚為先天罡氣,所發揮的威力,絲毫不亞於修道者的法力。”
“以後江湖中的武者,也有能力對付道法高人!”
早已鏡像周侗,知道他摸索出的罡勁是什麽東西,朱武特意在今天安排了這一幕,看看周侗的罡勁,到底威力如何。
此次和李助的比試,讓朱武確切認識到,罡勁的威力確實能和法力相比。除了修成神通或修成金丹的陸地神仙外,普通道法高手,不如罡勁武者。
這讓朱武對道法的忌憚降低許多,有心推行武道,製衡道門高人:
“罡勁武者雖然難得,但是練武的基數大了,總能出現一些。”
“有了他們存在,以後就不用非得依靠二仙山,製衡龍虎山一脈。”
“也不用擔心道門勢力膨脹,後人無法控製!”
對虛靖天師一直懷著小心,對道君皇帝治下的道門勢力也存在著忌憚。朱武迫切需要能製衡的力量,對罡勁武者的誕生,自然極為欣喜。
所以,朱武看向周侗的目光,一直懷著讚許。有了周侗這個領路人,盧俊義、林衝、魯智深、武鬆、史文恭、杜壆等武者,都有可能邁入罡勁。以罡勁武者對普通道門高手的威懾,還有他們在戰陣中能發揮的戰力,朱武麾下的實力會進一步增強,更有奪取天下能力。
就連朱武自己,在擁有罡勁之後,也有信心能抵禦更多道法,還能在踏入戰陣後,完整保護自己。以罡勁對身體的防禦,朱武參加戰爭的時候,基本不用擔心普通士兵能夠傷到自己,天下間能給他帶來威脅的,已經寥寥無幾。
所以無論如何,朱武都希望留下周侗。讓這個開辟罡勁的武學家,在燕京幫助自己。
周侗這一番展露本領,同樣也有他自己的用意。這次求見朱武,周侗的目的就是救援河北災民,當然要展露本領,贏得朱武看重。
如今在見到朱武誇讚他開創罡勁境界,讓武者有能力抗衡道法高人後,周侗自得的同時,向朱武詢問道:
“老夫這點本領,可入將軍之眼?”
“將軍願不願意,收留我這個老人?”
心中滿是驚喜,朱武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周侗竟然有這個打算。當即歡喜地道:
“先生加入是我們的榮幸,何談收留不收留。”
“以先生的名望,足以在資政院直接擔任資政大臣。”
“不知先生可願意,在燕京指點我們一二?”
聞言哈哈大笑,周侗也沒想到朱武會這麽大方,直接讓自己和前遼的大臣一樣,成為資政大臣。
想到自己在大宋一輩子不受重視,如今臨到老來,卻在燕京和前遼大臣並列。即使以周侗的心境,也不覺間有些飄飄然,感激朱武看重的同時,想到了自己的來意,應該如何提出。
故作矜持,周侗思考了一會兒,向朱武道:
“讓老夫當資政大臣可以,但是我有個條件,將軍不可駁迴來。”
“隻要將軍願意答應這個條件,我就留在燕京,擔任資政大臣!”
早就知道周侗見自己的目的,甚至還想要利用他說服其他燕京大臣,朱武向周侗道:
“先生但說無妨!”
“但凡我能答應的,一定答應先生!”
周侗聞言大笑,覺得和朱武的談話,當真極為痛快。毫不猶豫地將自己要求提出,向朱武一一道來:
“河北是許多豪傑的故鄉,我也在那裏居住了十多年。”
“隻要將軍答應繼續救援河北災民,我就願意在燕京擔任資政大臣。”
“這是我唯一的要求,也是我擔任資政大臣後,提出的第一個議案!”
向朱武提出這個條件,周侗目光炯炯地盯住朱武,想要從他口中得到,不放棄河北災民的承諾。隻要朱武肯答應這一點,他就留在燕京,擔任資政大臣。
心中早已決定救援河北災民,甚至還一直推動這件事,朱武在麵上卻故作為難,向周侗道:
“先生的提案雖好,但是燕京這邊,實在難以救援所有河北災民。”
“去年燕山府路遭了旱災,糧食沒有結餘不說,還是依靠外購,才勉強沒有餓死人。”
“今年雖然算是風調雨順,我們這一年的積蓄,也幾乎都用於救災。”
“但是燕山府路的耕地麵積並不多,許多地方還墾荒不到兩年,靠這些土地的產出救援河北災民,實在杯水車薪。”
“我們也隻能力所能及,把河北的災民,招入缺編衛所。”
“如今各地衛所已經滿編,我們實在沒辦法繼續救援災民!”
“救災民的事情,要靠大宋朝廷!”
向周侗說出自己的難處,朱武這一番話,可謂情真意切。就周侗自己所知,朱武所說的一切,並無多少虛言。隻靠燕京的糧食,救不了河北災民。
然而即便如此,周侗對朱武所說的依靠大宋朝廷,仍舊嗤之以鼻。想到迴河的事情給河北造成的水災,周侗就知道大宋朝廷絕不會為了水災,救濟所有災民。能救援河北災民的,隻有燕京這邊!
所以,即便是知道希望渺茫,周侗仍向朱武陳述道:
“燕京沒有糧食,大宋各地卻有。”
“將軍可南下購糧,用以救濟災民。”
“隻要挺過這一次,將軍就能夠盡得河北人心。”
“以後南下河北,定然贏糧景從!”
向朱武敘說救援河北的好處,周侗的話很快引起朱武深思。他本就有救援河北災民的打算,在聽到周侗說救了災民有助於南下河北後,更有心用這次的救援,收攏河北人心。
如果能得到河北人投靠,他將來南下東京時,就能勢如破竹,不費絲毫力氣。
這樣一個好處,讓朱武如何忍下來,他決定發動一切力量,救援河北災民:
“金國在明年就會南下了,繼續留著錢財,也沒多少用處。”
“不如去買糧食,救援河北災民。”
“隻要糧食足夠,我就能把災民都編入衛所,利用這一年時間,訓練一支軍隊!”
“以這支河北兵馬打前站,將來攻略河北,定然勢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