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朱武在山東的安排,宋江、盧俊義、吳用在青州水師護送下抵達薊州外海後,發現遼國對來自海上的敵人沒有絲毫防備。三人大喜之下,急忙率兩萬前軍,登陸上岸紮寨。


    毫無阻礙地進入遼國腹地,三人都覺得這次一定能夠建功立業,更覺得渡海遠征之法,實在是神來之筆。


    “大軍修整三日,待到後續兵馬到來,探知周圍消息後,就去攻打薊州,取得立足之地!”


    命令大軍修整,盧俊義又吩咐燕青和韓伯龍,去周圍打探消息。


    燕青聰明伶俐,韓伯龍是灤州人氏,家鄉距離此地不遠。兩人去周圍打探後,很快便探知遼國兵馬大多在南麵白溝河一帶,防備童貫從南麵北伐的大軍。


    韓伯龍見此大喜,和燕青迴來後稟報:


    “薊州是個大郡,錢糧極廣,米麥豐盈,乃是遼國庫藏。打了薊州,諸處可取。”


    “如今遼國兵馬在南,正適合取薊州!”


    宋江、盧俊義、吳用三人同樣有心立功,得知這個消息後都覺得機不可失,留下一萬步兵守寨,率領一萬騎兵,直奔薊州而去。


    薊州是個要地,當今大遼郎主在燕京篡位後差禦弟耶律得重守把,部領四個孩兒,長子耶律宗雲,次子耶律宗電,三子耶律宗雷,四子耶律宗霖,手下十數員戰將,一個總兵大將喚做寶密聖,一個副總兵喚做天山勇,守住著薊州城池。


    得知有兵馬來打薊州,禦弟大王連忙整點三軍人馬,火速出城迎敵。離城三十裏外,與梁山泊前軍對敵,各自擺開陣勢。


    遼軍陣中,中間馬上禦弟大王,兩邊左右四個小將軍,身上兩肩胛都懸著小小明鏡,鏡邊對嵌著皂纓,四口寶刀,四騎快馬,齊齊擺在陣前。那禦弟大王背後,又是層層擺列,自有許多戰將。


    看到梁山泊的旗號,遼軍已知是梁山泊兵馬前來,那四員小將軍高聲大叫:“汝等草賊,何敢犯吾邊界!”


    盧俊義聽得,便問道:“兩軍臨敵,哪個英雄當先出戰?”


    說猶未了,隻見董平舉著雙槍,爭先出馬。那邊番將耶律宗雲,舞刀拍馬來迎董平。兩個鬥不上五合,番將耶律宗霖拍馬舞刀便來協助。張清見了,舉槍迎住廝殺。那兩個耶律宗電、耶律宗雷弟兄,挺刀躍馬,齊出交戰。這裏欒廷玉、朱仝各舉兵器相迎。四對兒在陣前廝殺,絞做一團,打做一塊。


    正鬥之間,沒羽箭張清佯裝不敵,勒馬返迴本陣。耶律宗霖年輕氣盛,拍馬追了過來。張清在馬上約住梨花槍,探隻手去錦袋內拈出一個石子,那石子百發百中,說時遲,那時快。這耶律宗霖飛也似追來,張清轉頭撲將去,兩騎馬隔不的十來丈遠近。隻見張清手起,喝聲道:“著!”那石子望耶律宗霖麵上打個正著,翻筋鬥落馬。


    耶律宗雲正和董平鬥到熱處,忽見耶律宗霖落馬,急忙要去解救,被董平兩條槍絞住,哪裏肯放。耶律宗雲此時心忙,槍法慢了些,被董平右手逼過綠沉槍,使起左手槍來,望番將項根上隻一槍,搠個正著。可憐耶律宗雲金冠倒卓,兩腳登空,落於馬下。


    禦弟大王見長子身亡,頓時痛徹心扉。眼看幼子耶律宗霖落馬後無人解救,被張清乘機割了腦袋,禦弟大王大怒之下,命令麾下遼軍,一齊擁了上去。


    盧俊義等人見此,率軍擁兵掩殺。雙方混戰之下,遼兵將領無一人能擋盧俊義,被盧俊義率軍衝開陣勢,殺散遼兵萬餘。禦弟大王大驚之下,率領遼兵撤退。盧俊義乘機奪了戰馬一千餘匹,和耶律宗雲、耶律宗霖兩個將領的首級一起,送到後方報功。宋江作為教導使,也書寫張清第一功、董平第二功。


    薊州城中,禦弟大王自折了兩個孩兒,以自懊恨,便同大將寶密聖、天山勇等商議道:“如今梁山泊進兵來打薊州,似此怎生奈何?”


    稀裏糊塗地吃了一場敗仗,大將寶密聖還有一些不甘,道:“若是梁山泊兵馬到來,小將自出去與他相敵,若不活拿他幾個,這廝們哪裏肯退!”


    禦弟大王說道:“那個穿綠袍的,慣使石子,殺吾孩兒,好生可恨。”


    天山勇道:“大王放心,教這蠻子吃俺一弩箭!”


    禦弟大王大喜,在次日梁山泊兵馬追來,抵達薊州城下後,又命寶密聖、天山勇,率軍前去迎戰。


    寶密聖橫槊出馬,宋江在陣前見了,便問道:“斬將奪旗,乃見頭功!”


    說猶未了,隻見雙槍將董平出陣前來,與番將寶密聖大戰。兩個鬥了三十餘合,不分勝敗。


    正鬥之間,沒羽箭張清悄悄縱馬趲向陣前。天山勇見到,在馬上把了事環帶住,趲馬出陣,教兩個副將在前麵影射著。三騎馬悄悄直趲至陣前。張清又先見了,偷取石子在手,看著那番將當頭的隻一石子,急叫“著”,卻從盔上擦過。那天山勇卻閃在這將馬背後,安的箭穩,扣的弦正,覷著張清較親,直射將來。張清叫聲“阿也”,急躲時,射中咽喉,翻身落馬。


    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橫見此,死命去救迴來。盧俊義看了,急教拔出箭來,血流不止,項上便束縛兜住。隨即叫軍醫扶張清上車子,護送迴海灘營寨,等神醫安道全前來後調治。


    此時陣前喊聲又起,盧俊義見箭射了張清,無心戀戰,下令鳴金收兵,率領兵馬撤退。


    遭遇這番挫敗,盧俊義、宋江等人都知道靠一萬騎兵不可能打下薊州,聚在一起商議策略,吳用道:


    “山寨中公孫勝原是薊州人,楊雄亦曾在那裏做節級,石秀、時遷亦在那裏住的久遠。”


    “隻要後續兵馬前來,讓他們混進城中。薊州這個城池,可謂囊中之物。”


    盧俊義、宋江聞言,心中俱是大喜,急忙向朱武求援,請求派公孫勝、石秀、楊雄、時遷等人前來。


    朱武此時已率領部分兵馬登陸上岸,得知盧俊義率領前軍先勝後敗,張清被天山勇射中咽喉,性命危在旦夕,急忙讓安道全出手醫治,把張清從鬼門關救了迴來。


    然後,又喚來已經到這裏的公孫勝、石秀、時遷,向他們說起此事。


    石秀和武鬆一起掌管特戰隊,對於這種任務,可謂頗為熟悉。時遷也仗著熟悉薊州地理,向朱武獻計道:“薊州城有一座大寺,喚做寶嚴寺。廊下有**寶藏,中間大雄寶殿,前有一座寶塔,直聳雲霄。”


    石秀說道:“我教他去寶藏頂上躲著,每日飯食,我自對付來與他吃。如要水火,直待夜間爬下來淨手。隻等城外哥哥軍馬打的緊急時,然後卻就寶嚴寺塔上放起火來為號。”


    時遷是個慣會飛簷走壁的人,哪裏不躲了身子。石秀臨期自去州衙內放火。他兩個商量已定,和朱武約定信號,準備混入城中。


    為了掩護他們入城,朱武將林衝、武鬆、秦明、唿延灼等人召集起來,帶著已經上岸修整好的四萬兵馬,前去攻打薊州。


    禦弟大王前番小勝一場,對此絲毫不懼,派兵出城攔截。寶密聖橫槊出戰,朱武在陣前見了,命令道:“林衝兄弟出馬,將他首級取來!”


    林衝拍馬出陣,與番將寶密聖大戰。兩個鬥了三十餘合,不分勝敗。林衝要見頭功,持丈八蛇矛鬥到間深裏,暴雷也似大叫一聲,撥過長槍,用蛇矛去寶密聖脖項上刺中一矛,搠下馬去。


    番將天山勇見刺了寶密聖,橫槍便出。朱武命身邊的神機營主將徐寧出陣。二馬相交,鬥不到二十來合,徐寧手起一槍,把天山勇搠於馬下。


    朱武見連贏了二將,心中大喜,催軍混戰。遼兵見折了兩員大將,心中膽怯,望薊州奔走。


    朱武率軍追趕,直追到薊州城下,見石秀、時遷已經混入城中,方才收兵罷手。盧俊義、宋江、吳用此時也率領前軍騎兵,一起匯合過來。


    得知朱武的計策,吳用道:


    “既然城中有石秀、時遷在裏麵,如何耽擱下去?”


    “教四麵豎起雲梯炮架,即便攻城。再教淩振將火炮四下裏施放,打將入去。攻擊得緊,其城必破!”


    朱武聽了笑道:“軍師之言,正合吾意。”即便傳令,四麵連夜攻城。


    禦弟大王見梁山泊四下裏攻擊得緊,盡驅薊州在城百姓上城守護。朱武擔心強攻損失太大,每日裏隻是虛張聲勢,讓麾下五萬大軍輪番上陣,疲憊薊州軍士。


    石秀在城中寶嚴寺內守了多日,不見動靜,隻見時遷來報道:“城外哥哥軍馬打的城子緊,我們不就這裏放火,更待何時!”


    石秀見說了,便和時遷商議,先從寶塔上放起一把火來,然後去佛殿上燒著。時遷道:“你快去州衙內放火。在南門要緊的去處火著起來,外麵見了,定然加力攻城,愁他不破!”


    兩個商量了,都自有引火的藥頭,火刀火石,火筒煙煤,藏在身邊。當日晚來,梁山泊軍馬打城甚緊。


    卻說時遷,他是個飛簷走壁的人,跳牆越城,如登平地。當時,先去寶嚴寺塔上點起一把火來。那寶塔最高,火起時城裏城外哪裏不看見。火光照的三十餘裏遠近,似火鑽一般。然後卻來佛殿上放火。那兩把火起,城中鼎沸起來,百姓人民,家家老幼慌忙,戶戶兒啼女哭,大小逃生。


    石秀直扒去薊州衙門庭屋上博風板裏,點起火來。薊州城中見三處火起,知有細作,百姓哪裏有心守護城池,已都阻擋不住,各自逃歸看家。沒多時,山門裏又一把火起,卻是時遷出寶嚴寺來,又放了一把火。


    那禦弟大王連番損兵折將,心中已有退意。見城中無半個更次,四五路火起,知道梁山泊有人在城裏,慌慌急急,收拾軍馬,帶了老小並兩個孩兒,裝載上車,開北門便走。


    朱武見城中軍馬慌亂,催促軍兵卷殺入城。城裏城外,喊殺連天,早奪了南門。那些有心抵抗的軍士眼見城池已破,自己寡不敵眾,隻得跟著禦弟大王投北門而走。


    朱武引大隊人馬入薊州城來,當即傳下將令,先教救滅了四邊風火。又出榜安撫薊州百姓。命宋江、公孫勝兩人,暫時執掌薊州。


    次日,朱武見城中已安定下來,與公孫勝在軍中閑話,問道:


    “久聞先生師父羅真人,乃盛世之高士。前番緣慳一麵,未曾見到尊師。”


    “敢煩賢弟,來日引朱武去法座前焚香參拜,一洗塵俗。未知尊意若何?”


    公孫勝迴到家鄉,自然想迴鄉探親,聞言頓時迴道:


    “貧道亦欲歸望老母,參省本師,為見兄長連日屯兵未定,不敢開言。”


    “今日正欲要稟仁兄,不想兄長要去。來日清晨同往參禮本師,貧道就行省視親母。”


    次日,朱武暫委軍師吳用掌管軍馬,收拾了名香淨果,金珠彩段,帶著林衝、徐寧、戴宗、呂方、郭盛、焦挺六個頭領,率領神機營和一個混成旅,一共七千兵馬,取路投九宮縣二仙山來。


    離了薊州,來到山峰深處。但見青鬆滿徑,涼氣翛翛,炎暑全無,端的好座佳麗之山。當下,公孫勝同朱武,直至紫虛觀前。眾人下馬,整頓衣巾。小校托著信香禮物,徑到觀裏鶴軒前麵。


    觀裏道眾見了公孫勝,俱各向前施禮。道眾同來見朱武,亦施禮罷。公孫勝便問:“吾師何在?”


    道眾道:“師父近日隻在後麵退居靜坐,倦於迎送,少曾到觀。”


    公孫勝聽了,便和朱武徑投後山退居內來。


    轉進觀後,崎嶇徑路,曲折階衢。行不到一裏之間,但見荊棘為籬,外麵都是青鬆翠柏,籬內盡是瑤草琪花。中有三間雪洞,羅真人在內端坐誦經。童子知有客來,開門相接。


    公孫勝先進草庵鶴軒前,禮拜本師已畢,便稟道:


    “弟子同神機將軍受了招安,今奉敕命,封先鋒之職,統兵來破大遼。”


    “今到薊州,特地要來參禮我師,現在此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水滸開始修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德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德道人並收藏從水滸開始修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