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因為盧俊義不願落草,朱武沒有在江湖上刻意宣揚他在梁山泊的消息。但是盧俊義去山東參加泰嶽爭鋒的事情,還是被知道消息的大名府江湖人傳了出來。
朱武在梁山泊聽到這個消息後,當即順水推舟,讓戴宗、朱貴等人在江湖上廣為傳播,為即將召開的大會,狠狠添上了一把火。
許多以前對泰嶽爭鋒還沒有多大興趣的人,在聽到盧俊義參加泰嶽爭鋒後,都有心去看一看這場盛會。見識下盧俊義這個號稱天下無敵的人,是不是有三頭六臂!
就這樣,雖然離三月二十八日的泰嶽爭鋒還有半個月,泰山旁邊的江湖人,已經多了起來。
在這裏舉辦多年的泰嶽爭跤,也因為眾多江湖人的到來,更加熱鬧起來。
這一日,一個身高體壯、自號擎天柱的江湖人,來到泰安州中,在泰嶽爭跤上連勝數場,占了這個擂台。
許是勝得多了,不曾遇到對手,這個自號擎天柱的任原口出大言,說道:“相撲世間無對手,爭跤天下我為魁。”惹得許多江湖人憤怒,接連向他挑戰。
然而,擎天柱任原雖然言語狂妄,手上卻是有真本事的。無論有多少好漢上場,都被他用一身高明的相撲技藝,一一打敗下來。贏得次數越多,任原的名聲越響,擎天柱任原的大名,在眾多參加泰嶽爭鋒的江湖人傳播下,很快傳了出去。
消息傳到梁山泊,梁山泊一眾頭領聽到任原在泰安州口出狂言,更是借泰嶽爭鋒的舉辦成了大名,一個個很是憤怒,要去泰安州教訓他。
朱武卻沒覺得任原借助泰嶽爭鋒成名沒有什麽不好,聞言大笑著道:
“擎天柱任原這麽快在江湖上成名,不正是說明我們舉辦的泰嶽爭鋒,在江湖上惹人注意嗎?”
“我們梁山泊不但不該阻止,還應該為他宣傳,用這廝的狂言,吸引更多的江湖人——”
“想來在相撲一道上有幾分本事的,聽到他相撲無對的狂言後,都想去會會他。”
“有這廝在前麵吸引人,我們去參加泰嶽爭鋒,豈不能結識更多好漢?”
說得梁山泊的眾人,都是笑了起來。旁邊的燕青同樣道:
“寨主說得極是!”
“別說他人,就是我聽到任原的狂言後,都想去會會他。”
“看這廝有什麽本事,號稱相撲無對!”
和號稱天下第一的盧俊義學了一身本事,燕青也自詡小廝撲天下第一,聽到任原敢號稱相撲第一後,當然想去會會。甚至還順著這件事情,表達了想離開梁山泊,參加泰嶽爭鋒的意思。
這番話的意思,朱武如何不知。不過他卻當沒聽出來,笑著向燕青道:
“任原有這麽大的名聲,想來是有真本事的。”
“燕青兄弟若想和他比試,等到三月二十八日泰嶽爭鋒時,和他比試就是。”
“想來有許多豪傑,都在等著那一日!”
聽得眾人大笑,紛紛道:
“哥哥說得極是!”
“真正的豪傑都在等著泰嶽爭鋒出場,且讓任原那廝逞威,吸引江湖人過去!”
對擎天柱任原的狂言,也不在意起來。
沒有說動朱武,燕青有些訕訕,隻得和盧俊義繼續在梁山泊,等泰嶽爭鋒時下山。
不過,他是偃旗息鼓了,旁邊另一個人卻動了心思。隻聽宋江說道:
“話雖如此,宋某卻擔心泰山上的江湖人一多,局麵顯得散亂。”
“我願提前下山,替寨主招待提前到達的江湖人!”
卻是宋江從這件事看到了機會,想要提前去泰山,為自己招攬些班底。
朱武如何能猜不出他的想法,聞言頓時說道:
“不過一件小事,怎麽能麻煩公明兄弟!”
“泰嶽爭鋒的事一向是吳軍師在主持,讓軍師提前過去就是了。”
“還有林衝兄弟那邊,可以讓他先過去,看看泰山上江湖人的底細!”
向戴宗道:
“你帶劉唐兄弟去青州,先接替林衝兄弟的任務。”
“再和林衝兄弟去泰安州,聽軍師吩咐行事!”
讓吳用、林衝、戴宗,提前去泰安州打前站。
沒撈到這個任務,宋江有些可惜。隻是泰嶽爭鋒的事一直是吳用在主持,他也難以有什麽異議。
隻是,聽到朱武的安排沒有武鬆,他卻有些好奇,道:
“怎麽沒聽到武鬆兄弟消息?”
“泰嶽爭鋒在即,怎麽還沒迴來?”
“馬上林衝,馬下武鬆”二人,是這次泰嶽爭鋒的招牌。正是他們兩個,吸引了盧俊義這樣武功絕倫的前去。如今隻聽到朱武安排林衝前去,卻沒有聽到武鬆,眾人這才想起來,自己打了蔣門神之後,已經很久沒有聽到武鬆的消息傳迴。
“聽說蔣門神在孟州頗有勢力,武鬆兄弟打了他,不會惹到人了吧?”
“他一個人雙拳難敵四手,灑家這就下山,接應武鬆兄弟迴來!”
想到武鬆的事情,魯智深想到自己在孟州的遭遇,有些性急地道。孟州江湖一向有些黑,連他都險些著了道兒,武鬆在那裏惹了地頭蛇,是非一定不少。
魯智深此言一出,梁山泊眾人頓時議論紛紛。朱武卻胸有成竹地道:
“武鬆兄弟的實力和盧員外比起來也不差,沒有兩三千人,根本威脅不到他。”
“他在孟州的事情,大夥兒不用擔心!”
卻是他早已從武鬆鏡像中殺了蔣門神和他背後的張團練、張都監,如今正帶著施恩,一起往梁山泊趕。
想來要不了多久,武鬆就會迴梁山泊,施恩這個金眼彪,也會加入梁山。
朱武說得肯定,眾人自然信了。這兩三年下來,梁山泊的人都知道朱武有些神機妙算。對他說出的話也從先前的將信將疑,變成如今的毫無疑問。
讓眾人放下對武鬆的擔心,朱武眼看吳用、戴宗、劉唐三人即將出發,又想起了一事,吩咐道:
“泰嶽爭鋒的事情鬧得極大,一定會引來當地官府注意。”
“你們到了泰安州後,一定要多和有頭有臉的江湖人聯係,讓他們勸住泰安知州,不要擾亂這件事。”
“事情若有不妥,一定及早迴信。”
吳用聞言應命,道:
“主公所慮極是!”
“小生到泰安州之後,一定和江湖上的人聯絡,讓他們勸住泰安知州,不擾了這場盛會!”
然後他想到如今在泰山聚集的江湖人,又向朱武說道:
“這次去泰山的江湖人很多,若是一個個比試,隻怕三月二十八日一天,難以決出勝敗。”
“不如仿講武堂考試設下初選,讓那些沒有實力的江湖人,提前淘汰下來。”
聽到吳用的提議,眾人紛紛讚同。如果三月二十八日泰嶽爭鋒時有一群沒有自知之明的人上台挑戰,的確會擾了眾人興致,還不如提前設下初選,挑選有資格上台比試的人。
朱武聽著同樣有些意動,但是他看了看周圍的頭領後,卻覺得這樣的事情,不方便梁山泊主持:
“這種挑選的事情不但得罪人,還需有主持的人能服眾。”
“咱們梁山泊的兄弟雖然能服眾的不少,卻因為大多背著通緝令,不便拋頭露麵。”
“這樣,我親自修書一封,請滄州柴大官人,提前到泰山那邊,主持這次初選!”
“順便也讓他勸勸泰安知州,不要沒事搗亂!”
聽到朱武為這件事勞動柴大官人,眾人議論紛紛。小旋風柴進的大名,在場的哪個沒有聽說過,聽到朱武能請動他提前去泰山,都是激動不已:
“滄州小旋風柴進、大名府玉麒麟盧俊義,河北江湖上久負盛名的兩個人,都要去參加泰嶽爭鋒了!”
“再加上晁蓋晁天王及時雨宋江兄弟,還有咱們寨主,山東江湖上最有名的三個人,同樣也會前去。”
“山東、河北的豪傑,必然齊聚泰山!”
想到這五個人齊聚泰山的盛況,梁山泊眾頭領對於能參加泰嶽爭鋒這場盛會,同樣與有榮焉。一個個像向前和盧俊義交手一樣,向朱武主動請纓。
見眾人如此積極,朱武也有些吃不消,隻得將參與泰嶽爭鋒的頭領,提前都定下來:
“晁蓋、宋江兄弟隨我一起去泰山,山寨由王倫兄弟留守。”
“其餘想參加的人,都自己報上名了,除了必須留守的人,到時一同前去。”
有機會參加這等盛會,眾人如何肯讓。就連上梁山後一直主管後勤的李應,也在前些日子和盧俊義鬥過一場後,起了好勝之心。
除了幾個軍官出身的頭領對這件事興趣不是太大外,其餘梁山泊的頭領,都想參與盛會。
見此,朱武隻得安排道:
“秦明、楊誌兄弟帶人去對影山埋伏,若是泰安州有意外,你們帶領人馬接應。”
“楊春、欒廷玉、黃信、歐鵬、薛永兄弟留守,統領山寨馬步軍。”
“李俊兄弟和李忠一起,統領山寨水軍。”
“扈成、朱貴兄弟,輔佐王倫兄弟處理政務。”
“山寨但有事情,各位兄弟商議,若是難以解決,等我們迴來再說!”
給這些人安排了職司,讓他們不用去參加泰嶽大會。
這些人中同樣有想去參加泰嶽大會的,聽到朱武的安排,自然有些失望。不過想到寨主在這些人當中選中自己留守,他們同樣感覺到,寨主對自己的信任。決心要守好山寨,不讓任何人進犯梁山。
這件事定下之後,朱武一麵派人去獨龍岡喚王倫迴山,一麵囑咐留守的頭領,讓他們接掌事務。
由於留守的頭領大多能獨當一麵,或者在以前當副手,他們在接掌事情時,自然極為順利。
唯有一件事情,卻讓人拿不定主意,需要朱武再安排:
“講武堂新近創辦,沒有哥哥指點,其他人不知怎麽做。”
“具體如何教導,還請哥哥安排!”
講武堂考試之後,就遇到盧俊義來梁山泊挑釁,朱武這些日子一直將心思放在盧俊義身上,沒有對講武堂的事情好好安排。此時聽到楊春所言,朱武道:
“這件事是我有些疏忽了,等到泰嶽爭鋒的事情辦完後,再好好安排這件事。”
“先讓欒教頭帶人練著,待我定下課程後,再安排講武堂教習!”
楊春聞言應是,卻覺得隻是這樣,可能有礙士氣。聽朱武說起盧俊義的事情,眼前陡然一亮,楊春道:
“哥哥有沒有辦法,請盧員外給大夥兒講一課。”
“有了這個武功天下無敵的人指點,士卒一定會很振奮!”
盧俊義當日獨鬥眾頭領,梁山泊的士卒都看得清清楚楚。想到他那日的威風,楊春認為請盧俊義給講武堂講課,士卒聽到之後,一定會很振奮。
這樣他們就能更快認識到在講武堂學習的不同,以後會更努力。
聽到楊春的提議,朱武同樣眼前一亮,大喜道:
“好主意!”
“有了盧員外講課,講武堂的名氣,一下就打出去了。”
“下次考試之時,會有更多的人參與!”
當即去請盧俊義,讓他給講武堂學生講課。
盧俊義這些日子一直在梁山泊接受宴請,心思已完全安定下來。認為梁山泊對自己一片好心,完全沒有惡意。
尤其是和梁山泊各位頭領交往後,盧俊義更是認為他們都是赤誠好漢。自己在大名府因為一些傳言就來挑釁梁山泊,實在極不應該。
聽到朱武要自己給講武堂學生講課,盧俊義二話沒說,滿口答應下來。將自己習武的體會,向眾人仔細道來。
作為當今江湖上實力最強的人,又培養出了燕青這個號稱小廝撲天下第一的高手,盧俊義的習武體會,對眾人可謂難得可貴。
尤其是深知他習武經曆的朱武,在聽到盧俊義的總結後,同樣大有收獲,對自己的武功道路,感到更加明確:
“原來盧俊義當時是這樣想的,難怪他當時要這麽練!”
“有了他的總結,我的武學道路,更加明確清晰!”
欣喜振奮之下,朱武又和盧俊義討論武藝,自己自創的武功,愈加完善起來。
朱武在梁山泊聽到這個消息後,當即順水推舟,讓戴宗、朱貴等人在江湖上廣為傳播,為即將召開的大會,狠狠添上了一把火。
許多以前對泰嶽爭鋒還沒有多大興趣的人,在聽到盧俊義參加泰嶽爭鋒後,都有心去看一看這場盛會。見識下盧俊義這個號稱天下無敵的人,是不是有三頭六臂!
就這樣,雖然離三月二十八日的泰嶽爭鋒還有半個月,泰山旁邊的江湖人,已經多了起來。
在這裏舉辦多年的泰嶽爭跤,也因為眾多江湖人的到來,更加熱鬧起來。
這一日,一個身高體壯、自號擎天柱的江湖人,來到泰安州中,在泰嶽爭跤上連勝數場,占了這個擂台。
許是勝得多了,不曾遇到對手,這個自號擎天柱的任原口出大言,說道:“相撲世間無對手,爭跤天下我為魁。”惹得許多江湖人憤怒,接連向他挑戰。
然而,擎天柱任原雖然言語狂妄,手上卻是有真本事的。無論有多少好漢上場,都被他用一身高明的相撲技藝,一一打敗下來。贏得次數越多,任原的名聲越響,擎天柱任原的大名,在眾多參加泰嶽爭鋒的江湖人傳播下,很快傳了出去。
消息傳到梁山泊,梁山泊一眾頭領聽到任原在泰安州口出狂言,更是借泰嶽爭鋒的舉辦成了大名,一個個很是憤怒,要去泰安州教訓他。
朱武卻沒覺得任原借助泰嶽爭鋒成名沒有什麽不好,聞言大笑著道:
“擎天柱任原這麽快在江湖上成名,不正是說明我們舉辦的泰嶽爭鋒,在江湖上惹人注意嗎?”
“我們梁山泊不但不該阻止,還應該為他宣傳,用這廝的狂言,吸引更多的江湖人——”
“想來在相撲一道上有幾分本事的,聽到他相撲無對的狂言後,都想去會會他。”
“有這廝在前麵吸引人,我們去參加泰嶽爭鋒,豈不能結識更多好漢?”
說得梁山泊的眾人,都是笑了起來。旁邊的燕青同樣道:
“寨主說得極是!”
“別說他人,就是我聽到任原的狂言後,都想去會會他。”
“看這廝有什麽本事,號稱相撲無對!”
和號稱天下第一的盧俊義學了一身本事,燕青也自詡小廝撲天下第一,聽到任原敢號稱相撲第一後,當然想去會會。甚至還順著這件事情,表達了想離開梁山泊,參加泰嶽爭鋒的意思。
這番話的意思,朱武如何不知。不過他卻當沒聽出來,笑著向燕青道:
“任原有這麽大的名聲,想來是有真本事的。”
“燕青兄弟若想和他比試,等到三月二十八日泰嶽爭鋒時,和他比試就是。”
“想來有許多豪傑,都在等著那一日!”
聽得眾人大笑,紛紛道:
“哥哥說得極是!”
“真正的豪傑都在等著泰嶽爭鋒出場,且讓任原那廝逞威,吸引江湖人過去!”
對擎天柱任原的狂言,也不在意起來。
沒有說動朱武,燕青有些訕訕,隻得和盧俊義繼續在梁山泊,等泰嶽爭鋒時下山。
不過,他是偃旗息鼓了,旁邊另一個人卻動了心思。隻聽宋江說道:
“話雖如此,宋某卻擔心泰山上的江湖人一多,局麵顯得散亂。”
“我願提前下山,替寨主招待提前到達的江湖人!”
卻是宋江從這件事看到了機會,想要提前去泰山,為自己招攬些班底。
朱武如何能猜不出他的想法,聞言頓時說道:
“不過一件小事,怎麽能麻煩公明兄弟!”
“泰嶽爭鋒的事一向是吳軍師在主持,讓軍師提前過去就是了。”
“還有林衝兄弟那邊,可以讓他先過去,看看泰山上江湖人的底細!”
向戴宗道:
“你帶劉唐兄弟去青州,先接替林衝兄弟的任務。”
“再和林衝兄弟去泰安州,聽軍師吩咐行事!”
讓吳用、林衝、戴宗,提前去泰安州打前站。
沒撈到這個任務,宋江有些可惜。隻是泰嶽爭鋒的事一直是吳用在主持,他也難以有什麽異議。
隻是,聽到朱武的安排沒有武鬆,他卻有些好奇,道:
“怎麽沒聽到武鬆兄弟消息?”
“泰嶽爭鋒在即,怎麽還沒迴來?”
“馬上林衝,馬下武鬆”二人,是這次泰嶽爭鋒的招牌。正是他們兩個,吸引了盧俊義這樣武功絕倫的前去。如今隻聽到朱武安排林衝前去,卻沒有聽到武鬆,眾人這才想起來,自己打了蔣門神之後,已經很久沒有聽到武鬆的消息傳迴。
“聽說蔣門神在孟州頗有勢力,武鬆兄弟打了他,不會惹到人了吧?”
“他一個人雙拳難敵四手,灑家這就下山,接應武鬆兄弟迴來!”
想到武鬆的事情,魯智深想到自己在孟州的遭遇,有些性急地道。孟州江湖一向有些黑,連他都險些著了道兒,武鬆在那裏惹了地頭蛇,是非一定不少。
魯智深此言一出,梁山泊眾人頓時議論紛紛。朱武卻胸有成竹地道:
“武鬆兄弟的實力和盧員外比起來也不差,沒有兩三千人,根本威脅不到他。”
“他在孟州的事情,大夥兒不用擔心!”
卻是他早已從武鬆鏡像中殺了蔣門神和他背後的張團練、張都監,如今正帶著施恩,一起往梁山泊趕。
想來要不了多久,武鬆就會迴梁山泊,施恩這個金眼彪,也會加入梁山。
朱武說得肯定,眾人自然信了。這兩三年下來,梁山泊的人都知道朱武有些神機妙算。對他說出的話也從先前的將信將疑,變成如今的毫無疑問。
讓眾人放下對武鬆的擔心,朱武眼看吳用、戴宗、劉唐三人即將出發,又想起了一事,吩咐道:
“泰嶽爭鋒的事情鬧得極大,一定會引來當地官府注意。”
“你們到了泰安州後,一定要多和有頭有臉的江湖人聯係,讓他們勸住泰安知州,不要擾亂這件事。”
“事情若有不妥,一定及早迴信。”
吳用聞言應命,道:
“主公所慮極是!”
“小生到泰安州之後,一定和江湖上的人聯絡,讓他們勸住泰安知州,不擾了這場盛會!”
然後他想到如今在泰山聚集的江湖人,又向朱武說道:
“這次去泰山的江湖人很多,若是一個個比試,隻怕三月二十八日一天,難以決出勝敗。”
“不如仿講武堂考試設下初選,讓那些沒有實力的江湖人,提前淘汰下來。”
聽到吳用的提議,眾人紛紛讚同。如果三月二十八日泰嶽爭鋒時有一群沒有自知之明的人上台挑戰,的確會擾了眾人興致,還不如提前設下初選,挑選有資格上台比試的人。
朱武聽著同樣有些意動,但是他看了看周圍的頭領後,卻覺得這樣的事情,不方便梁山泊主持:
“這種挑選的事情不但得罪人,還需有主持的人能服眾。”
“咱們梁山泊的兄弟雖然能服眾的不少,卻因為大多背著通緝令,不便拋頭露麵。”
“這樣,我親自修書一封,請滄州柴大官人,提前到泰山那邊,主持這次初選!”
“順便也讓他勸勸泰安知州,不要沒事搗亂!”
聽到朱武為這件事勞動柴大官人,眾人議論紛紛。小旋風柴進的大名,在場的哪個沒有聽說過,聽到朱武能請動他提前去泰山,都是激動不已:
“滄州小旋風柴進、大名府玉麒麟盧俊義,河北江湖上久負盛名的兩個人,都要去參加泰嶽爭鋒了!”
“再加上晁蓋晁天王及時雨宋江兄弟,還有咱們寨主,山東江湖上最有名的三個人,同樣也會前去。”
“山東、河北的豪傑,必然齊聚泰山!”
想到這五個人齊聚泰山的盛況,梁山泊眾頭領對於能參加泰嶽爭鋒這場盛會,同樣與有榮焉。一個個像向前和盧俊義交手一樣,向朱武主動請纓。
見眾人如此積極,朱武也有些吃不消,隻得將參與泰嶽爭鋒的頭領,提前都定下來:
“晁蓋、宋江兄弟隨我一起去泰山,山寨由王倫兄弟留守。”
“其餘想參加的人,都自己報上名了,除了必須留守的人,到時一同前去。”
有機會參加這等盛會,眾人如何肯讓。就連上梁山後一直主管後勤的李應,也在前些日子和盧俊義鬥過一場後,起了好勝之心。
除了幾個軍官出身的頭領對這件事興趣不是太大外,其餘梁山泊的頭領,都想參與盛會。
見此,朱武隻得安排道:
“秦明、楊誌兄弟帶人去對影山埋伏,若是泰安州有意外,你們帶領人馬接應。”
“楊春、欒廷玉、黃信、歐鵬、薛永兄弟留守,統領山寨馬步軍。”
“李俊兄弟和李忠一起,統領山寨水軍。”
“扈成、朱貴兄弟,輔佐王倫兄弟處理政務。”
“山寨但有事情,各位兄弟商議,若是難以解決,等我們迴來再說!”
給這些人安排了職司,讓他們不用去參加泰嶽大會。
這些人中同樣有想去參加泰嶽大會的,聽到朱武的安排,自然有些失望。不過想到寨主在這些人當中選中自己留守,他們同樣感覺到,寨主對自己的信任。決心要守好山寨,不讓任何人進犯梁山。
這件事定下之後,朱武一麵派人去獨龍岡喚王倫迴山,一麵囑咐留守的頭領,讓他們接掌事務。
由於留守的頭領大多能獨當一麵,或者在以前當副手,他們在接掌事情時,自然極為順利。
唯有一件事情,卻讓人拿不定主意,需要朱武再安排:
“講武堂新近創辦,沒有哥哥指點,其他人不知怎麽做。”
“具體如何教導,還請哥哥安排!”
講武堂考試之後,就遇到盧俊義來梁山泊挑釁,朱武這些日子一直將心思放在盧俊義身上,沒有對講武堂的事情好好安排。此時聽到楊春所言,朱武道:
“這件事是我有些疏忽了,等到泰嶽爭鋒的事情辦完後,再好好安排這件事。”
“先讓欒教頭帶人練著,待我定下課程後,再安排講武堂教習!”
楊春聞言應是,卻覺得隻是這樣,可能有礙士氣。聽朱武說起盧俊義的事情,眼前陡然一亮,楊春道:
“哥哥有沒有辦法,請盧員外給大夥兒講一課。”
“有了這個武功天下無敵的人指點,士卒一定會很振奮!”
盧俊義當日獨鬥眾頭領,梁山泊的士卒都看得清清楚楚。想到他那日的威風,楊春認為請盧俊義給講武堂講課,士卒聽到之後,一定會很振奮。
這樣他們就能更快認識到在講武堂學習的不同,以後會更努力。
聽到楊春的提議,朱武同樣眼前一亮,大喜道:
“好主意!”
“有了盧員外講課,講武堂的名氣,一下就打出去了。”
“下次考試之時,會有更多的人參與!”
當即去請盧俊義,讓他給講武堂學生講課。
盧俊義這些日子一直在梁山泊接受宴請,心思已完全安定下來。認為梁山泊對自己一片好心,完全沒有惡意。
尤其是和梁山泊各位頭領交往後,盧俊義更是認為他們都是赤誠好漢。自己在大名府因為一些傳言就來挑釁梁山泊,實在極不應該。
聽到朱武要自己給講武堂學生講課,盧俊義二話沒說,滿口答應下來。將自己習武的體會,向眾人仔細道來。
作為當今江湖上實力最強的人,又培養出了燕青這個號稱小廝撲天下第一的高手,盧俊義的習武體會,對眾人可謂難得可貴。
尤其是深知他習武經曆的朱武,在聽到盧俊義的總結後,同樣大有收獲,對自己的武功道路,感到更加明確:
“原來盧俊義當時是這樣想的,難怪他當時要這麽練!”
“有了他的總結,我的武學道路,更加明確清晰!”
欣喜振奮之下,朱武又和盧俊義討論武藝,自己自創的武功,愈加完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