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天賜:“我小時候,看話本,主人公每當遇難的時候,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高人,最後總能逢兇化吉、化險為夷。”
沐天恩:“你現在是在等你的貴人呢?”
蒙天賜:“隻能這樣想了。”
杜秉謙:“我小時候,看話本,主人公每當遇難,被人困到屋子裏麵的時候,屋子裏麵總會地道可以逃生。”
沐天恩:“我們有地道嗎?”
蒙天賜:“沒……”
李沐陽:“有……”
三個人齊齊望著李沐陽。
李沐陽:“真的有。”
沐天恩:“那我們還等什麽,等人家放火啊。”
蒙天賜:“地道入口在哪啊?我在這還住了一晚上,怎麽都不知道。”
沐天恩:“你那眼大無神的,能知道什麽!你知道,全世界都知道了。”
蒙天賜:“是不是在柴垛下麵?”
李沐陽:“是。”
蒙天賜:“我就知道。”
杜秉謙:“別說了,快一起把柴火拿走,先離開這裏再說。”
幾人三下五除二把柴火拿開,掀開石板,果然是一個地道。
地道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人用過了,一打開,塵土飛揚,下麵已經滿是蜘蛛網。
蒙天賜見狀,道:“我打頭,沐陽,天恩跟著我,秉謙斷後,記得走之後把地道關上,蓋上柴火做好掩護。”
杜秉謙:“我後麵又沒有人在屋裏了,怎麽能蓋上蓋還做好掩護?”
沐天恩:“你笨啊,來,大家先把柴火都隨意放在地道口,然後你下來的時候,先弄點柴火放到蓋上,下來後一蓋,不就好了嘛。”
杜秉謙:“好,快。”
好不容易四人都下了地道。
杜秉謙:“天賜,都這個時候了,你拿那麽多東西幹嘛?”
蒙天賜:“都是我的寶貝。”
杜秉謙:“刀啊劍啊就算了,你怎麽還帶幅畫啊?”
蒙天賜:“我這幅畫可是寶貝,沐陽送我的。”
沐天恩:“別管他帶什麽東西了,隻希望那幫人別那麽快衝進來。”
杜秉謙:“不會的,人越多,就越傻。”
蒙天賜:“地道通向哪裏啊?”
李沐陽頓了頓道:“我也不知道,我是無意中發現的。”
杜秉謙:“不會是個沒有出口的地道吧?”
李沐陽:“不會的。”
杜秉謙:“你怎麽這麽肯定。”
沐天恩:“她說得對,我已經聽到有聲音了。”
杜秉謙:“我怎麽什麽都聽不見。”
李沐陽:“我也什麽都聽不見。”
蒙天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這點真是不假。天恩的耳力,怕是這世上少有人能比得上了。”
沐天恩:“你也聽到了。”
蒙天賜:“嗯。”
沐天恩:“好像有流水聲。”
蒙天賜:“風聲水聲,沒有人聲,說明我們至少離開那幫追殺我們的人了。”
一行人走了一刻鍾的樣子,地道逐漸開始變亮。
出口是一家住戶的後院。
此房前高後低,後麵的一層,從前麵看,就是地下一層了。
這出口就在地下一層,一個不起眼的洞口,滿是稻草。
旁邊果然是條小溪,溪水潺潺,微風輕拂。
沐天恩:“這家人沒事挖這麽長一條地道幹什麽用啊?”
杜秉謙:“誰知道了?說不定也是為了逃生。”
蒙天賜:“也有道理,住在這深山老林的,走好久都見不到一戶人家,要是遇到個強盜歹徒的,帶著家人從地道逃走,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李沐陽:“我們既然已經借用了別人的地道,就不要打擾人家了,快點走吧。”
杜秉謙:“也是,還是不要給主人惹麻煩的好。”
蒙天賜:“想不到這麽僻靜的地方,還有這樣典雅的宅子。”
李沐陽:“想必也是一位高人隱居於此。”
沐天恩:“秉謙,感覺比你家山上的宅子還好。”
杜秉謙:“開始不覺得,被你們這麽一說,我越看越覺得好。這宅子還真是不錯。”
蒙天賜:“能在這種地方獨門獨戶一家居住,宅子還修得這麽清雅,肯定不是一般人。”
李沐陽:“怎麽啦,天賜哥哥,你們不是想進去認識認識吧?”
蒙天賜:“要是平時,我當然要進去結識一下。”
李沐陽:“現在呢?”
蒙天賜:“現在又何必連累人家,趕緊走吧。”
杜秉謙:“那你也得有個方向啊,我們要去哪裏呢?”
蒙天賜:“天恩,是誰帶我們去萬樂門的?”
沐天恩:“宋濤。”
蒙天賜:“你當時怎麽說的?”
沐天恩:“這江南,沒有他不知道的事!”
杜秉謙:“沒錯,我們可以去找宋伯父,讓他出來主持公道。”
沐天恩:“我看他也徒有其名,雖然號稱‘萬事通’,也隻是消息靈通而已。上次也沒有出來主持公道。”
杜秉謙:“此一時彼一時。現在事情鬧這麽大,總要有個人出來主持公道。”
沐天恩:“你的意思是以前我們無名無勢,被打死了就死了。現在,我們也算江湖人盡皆知了,所以值得這些有名的人出來主持公道了?”
杜秉謙:“也不能說得這麽難聽,但是事實可能就是如此。”
蒙天賜:“也不能完全這麽說,上次我們能脫身,還是多虧了三位前輩。”
沐天恩不再說話。
李沐陽:“別在人家家門口聊天行不行,咱們離開這裏再說。小心那幫賞金獵人發現追來了就麻煩大了,還連累別人。”
蒙天賜:“走走,先出去再說。”
沐天恩:“又不認識路,往哪個方向走啊。”
李沐陽:“沿著小溪走,總不會錯的。”
蒙天賜:“沐陽妹妹關鍵時刻,腦子就是清楚。”
走。
四人走遠。
一個四十歲上下的中年男子走了出來,看著他們走遠。
中年男子:“先生,沐陽今天從地道帶了幾個人來,但是沒有進來。”
獨孤一鶴:“沐陽不帶進來,自然是有自己的打算,有事情不想我插手。”
中年男子:“我看她帶迴來的人,有個叫‘天賜’的,莫不就是天奇少爺最近懸賞要拿的人?”
獨孤一鶴:“除了他,又還能是誰?”
中年男子:“怎麽有這麽巧的事?他們父女怎麽總是做對。”
獨孤一鶴:“沐陽是個好孩子,她跟她父親做對,一定有自己的道理。”
中年人:“畢竟是父女,老這樣傷感情。”
獨孤一鶴:“傷感情,我要是沐陽,有這樣的父親,我也早就離家出走了。”
中年人:“天奇少爺他也有自己的難處……”
獨孤一鶴:“他有什麽難處,他做得那些事兒我真是,沒眼睛看。”
中年人:“天奇少爺對您一向尊敬孝順,而且,也沒有做什麽傷天害理的事情。現在事業做大了,難免有些灰色地帶。”
獨孤一鶴:“還怎樣叫傷天害理,你也別替他說話寬我心了。”
中年人:“我……”
獨孤一鶴:“就當我沒有這個弟子。”
沐天恩:“你現在是在等你的貴人呢?”
蒙天賜:“隻能這樣想了。”
杜秉謙:“我小時候,看話本,主人公每當遇難,被人困到屋子裏麵的時候,屋子裏麵總會地道可以逃生。”
沐天恩:“我們有地道嗎?”
蒙天賜:“沒……”
李沐陽:“有……”
三個人齊齊望著李沐陽。
李沐陽:“真的有。”
沐天恩:“那我們還等什麽,等人家放火啊。”
蒙天賜:“地道入口在哪啊?我在這還住了一晚上,怎麽都不知道。”
沐天恩:“你那眼大無神的,能知道什麽!你知道,全世界都知道了。”
蒙天賜:“是不是在柴垛下麵?”
李沐陽:“是。”
蒙天賜:“我就知道。”
杜秉謙:“別說了,快一起把柴火拿走,先離開這裏再說。”
幾人三下五除二把柴火拿開,掀開石板,果然是一個地道。
地道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人用過了,一打開,塵土飛揚,下麵已經滿是蜘蛛網。
蒙天賜見狀,道:“我打頭,沐陽,天恩跟著我,秉謙斷後,記得走之後把地道關上,蓋上柴火做好掩護。”
杜秉謙:“我後麵又沒有人在屋裏了,怎麽能蓋上蓋還做好掩護?”
沐天恩:“你笨啊,來,大家先把柴火都隨意放在地道口,然後你下來的時候,先弄點柴火放到蓋上,下來後一蓋,不就好了嘛。”
杜秉謙:“好,快。”
好不容易四人都下了地道。
杜秉謙:“天賜,都這個時候了,你拿那麽多東西幹嘛?”
蒙天賜:“都是我的寶貝。”
杜秉謙:“刀啊劍啊就算了,你怎麽還帶幅畫啊?”
蒙天賜:“我這幅畫可是寶貝,沐陽送我的。”
沐天恩:“別管他帶什麽東西了,隻希望那幫人別那麽快衝進來。”
杜秉謙:“不會的,人越多,就越傻。”
蒙天賜:“地道通向哪裏啊?”
李沐陽頓了頓道:“我也不知道,我是無意中發現的。”
杜秉謙:“不會是個沒有出口的地道吧?”
李沐陽:“不會的。”
杜秉謙:“你怎麽這麽肯定。”
沐天恩:“她說得對,我已經聽到有聲音了。”
杜秉謙:“我怎麽什麽都聽不見。”
李沐陽:“我也什麽都聽不見。”
蒙天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這點真是不假。天恩的耳力,怕是這世上少有人能比得上了。”
沐天恩:“你也聽到了。”
蒙天賜:“嗯。”
沐天恩:“好像有流水聲。”
蒙天賜:“風聲水聲,沒有人聲,說明我們至少離開那幫追殺我們的人了。”
一行人走了一刻鍾的樣子,地道逐漸開始變亮。
出口是一家住戶的後院。
此房前高後低,後麵的一層,從前麵看,就是地下一層了。
這出口就在地下一層,一個不起眼的洞口,滿是稻草。
旁邊果然是條小溪,溪水潺潺,微風輕拂。
沐天恩:“這家人沒事挖這麽長一條地道幹什麽用啊?”
杜秉謙:“誰知道了?說不定也是為了逃生。”
蒙天賜:“也有道理,住在這深山老林的,走好久都見不到一戶人家,要是遇到個強盜歹徒的,帶著家人從地道逃走,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李沐陽:“我們既然已經借用了別人的地道,就不要打擾人家了,快點走吧。”
杜秉謙:“也是,還是不要給主人惹麻煩的好。”
蒙天賜:“想不到這麽僻靜的地方,還有這樣典雅的宅子。”
李沐陽:“想必也是一位高人隱居於此。”
沐天恩:“秉謙,感覺比你家山上的宅子還好。”
杜秉謙:“開始不覺得,被你們這麽一說,我越看越覺得好。這宅子還真是不錯。”
蒙天賜:“能在這種地方獨門獨戶一家居住,宅子還修得這麽清雅,肯定不是一般人。”
李沐陽:“怎麽啦,天賜哥哥,你們不是想進去認識認識吧?”
蒙天賜:“要是平時,我當然要進去結識一下。”
李沐陽:“現在呢?”
蒙天賜:“現在又何必連累人家,趕緊走吧。”
杜秉謙:“那你也得有個方向啊,我們要去哪裏呢?”
蒙天賜:“天恩,是誰帶我們去萬樂門的?”
沐天恩:“宋濤。”
蒙天賜:“你當時怎麽說的?”
沐天恩:“這江南,沒有他不知道的事!”
杜秉謙:“沒錯,我們可以去找宋伯父,讓他出來主持公道。”
沐天恩:“我看他也徒有其名,雖然號稱‘萬事通’,也隻是消息靈通而已。上次也沒有出來主持公道。”
杜秉謙:“此一時彼一時。現在事情鬧這麽大,總要有個人出來主持公道。”
沐天恩:“你的意思是以前我們無名無勢,被打死了就死了。現在,我們也算江湖人盡皆知了,所以值得這些有名的人出來主持公道了?”
杜秉謙:“也不能說得這麽難聽,但是事實可能就是如此。”
蒙天賜:“也不能完全這麽說,上次我們能脫身,還是多虧了三位前輩。”
沐天恩不再說話。
李沐陽:“別在人家家門口聊天行不行,咱們離開這裏再說。小心那幫賞金獵人發現追來了就麻煩大了,還連累別人。”
蒙天賜:“走走,先出去再說。”
沐天恩:“又不認識路,往哪個方向走啊。”
李沐陽:“沿著小溪走,總不會錯的。”
蒙天賜:“沐陽妹妹關鍵時刻,腦子就是清楚。”
走。
四人走遠。
一個四十歲上下的中年男子走了出來,看著他們走遠。
中年男子:“先生,沐陽今天從地道帶了幾個人來,但是沒有進來。”
獨孤一鶴:“沐陽不帶進來,自然是有自己的打算,有事情不想我插手。”
中年男子:“我看她帶迴來的人,有個叫‘天賜’的,莫不就是天奇少爺最近懸賞要拿的人?”
獨孤一鶴:“除了他,又還能是誰?”
中年男子:“怎麽有這麽巧的事?他們父女怎麽總是做對。”
獨孤一鶴:“沐陽是個好孩子,她跟她父親做對,一定有自己的道理。”
中年人:“畢竟是父女,老這樣傷感情。”
獨孤一鶴:“傷感情,我要是沐陽,有這樣的父親,我也早就離家出走了。”
中年人:“天奇少爺他也有自己的難處……”
獨孤一鶴:“他有什麽難處,他做得那些事兒我真是,沒眼睛看。”
中年人:“天奇少爺對您一向尊敬孝順,而且,也沒有做什麽傷天害理的事情。現在事業做大了,難免有些灰色地帶。”
獨孤一鶴:“還怎樣叫傷天害理,你也別替他說話寬我心了。”
中年人:“我……”
獨孤一鶴:“就當我沒有這個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