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燈前,賴皮和尚靜坐念經,佛音綿綿。
此刻誰人又看的出他是鎮上那個乞討的賴皮呢,白日裏險些被打死討來的兩枚銅板,換得了佛前的供奉。鄭疏雨傾囊相授,他亦是如此。
這一夜,窗外寒風唿嘯;屋內,二人念誦經文。李沉舟念給甄圓,念給那些離他而去的朋友;賴皮和尚念給這兩個同他一般落魄的苦命人。
冬日,天亮的很晚,但李沉舟與鄭疏雨卻是醒的很早,或者說是都沒有怎麽睡。
他們以那尊石佛為界,李沉舟在東側,鄭疏雨在西側。
縱劍術與橫劍術雖同屬鬼穀,但劍法套路卻大不相同,縱劍以快見長,而橫劍卻是以力道取勝。李沉舟這副身子日益矯健,研習縱劍恰到好處;鄭疏雨單臂勇武十足,習縱劍亦是如魚得水。他二人弄拙成巧,也算是歪打正著。
李沉舟會不時偷瞟幾手橫劍術,鄭疏雨也沒閑著。他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還有心思鑽研自己的劍招,一門心思全趴到對方身上去了。
李沉舟隻感那橫劍術蠻橫無比,一劍劍力道頗大,披荊斬棘不在話下,就是破牆碎石也是輕而易舉。鄭疏雨則感歎縱劍術迅敏如風,十步之內,劍鋒肆意竄動,遍地殺機。
終於,鄭疏雨的劍勢偏向了院子中心,李沉舟的劍招也挑到了這裏來,二人側身而過,倒有幾分惺惺相惜之意。
“沉舟,要不要比試比試。”鄭疏雨挑眉說道,他見識過李沉舟的劍鋒,他知道自己是敵不過李沉舟的,但他仍是想試上一試。
李沉舟沒這個心思,他本就不是爭強好勝之人,他手中的劍隻會對著敵人。但鄭疏雨卻不理會他的心思,左手劍紛至遝來。
李沉舟便也不能坐以待斃,持沉劍一擋,沒費什麽氣力就將其招架了住。
鄭疏雨此番隻是試探一手,他也怕李沉舟全然不顧,如此傷了他便不好了,但是他的下一劍便要他好看。
鄭疏雨彈開身子,順勢將劍鋒插入地麵,正是那招遊龍入地式。
劍氣自劍身灌入泥土,於地麵之下噴湧而起,如遊龍翻滾破土而來。
李沉舟沒有料到鄭疏雨竟會使出這樣的奇招,他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防範,隻得步子連連退去。
可那劍氣也是緊追不舍,生生將李沉舟逼至牆角,退無可退。李沉舟持劍於身前,欲以劍擋之。可那剛才氣勢洶洶的劍氣,卻忽然消失了。
李沉舟驚恐地望向鄭疏雨,鄭疏雨撓頭道:“肚子太餓了,沒力氣。”
二人不約而同地苦笑起來。
賴皮和尚推開廟門,見這倆小娃娃手持兵刃,他嚇得不輕,又趕忙將門掩上,愣是讓這破廟都震了一震。
李沉舟撇頭望去,本是無心之舉,卻是觸目驚心。隻見那遮掩不清的牌匾落下道道灰塵,隱約可見三個大字——臥龍寺。
鄭疏雨打趣道:“一所破廟,名字卻是起的敞亮。”
李沉舟此時可沒功夫與他戲言,這臥龍寺他甚是耳熟,似乎是在哪裏聽說過。他一步躍至廟門,猛地敲起門來。
賴皮和尚剛就嚇得不輕,現在聽著這持劍少年這般急不可耐,他便又是一番胡思亂想,這越想越怕,又怎麽會開門?
李沉舟見敲門不理,便開始用腳踢踹,他大喊道:“和尚,開門,和尚,開門啊。”
“你……你要幹嘛……不要殺我,不要殺我。”賴皮和尚哭求道。
李沉舟一愣,這才發覺是自己有些急躁了,他平靜下氣息,緩緩問道:“這座廟宇叫做臥龍寺對嗎?”
賴皮和尚答道:“牌匾上不寫著嘛……”
李沉舟繼續問道:“這裏是什麽山。”
賴皮和尚如實答道:“天恆山……”
李沉舟轉過頭來,閉眼沉思了片刻。天衡山,臥龍寺。天衡山,臥龍寺……
“這附近可有什麽峽穀?”李沉舟忽然開口發問道。
那賴皮和尚聽著這少年人語氣忽然急躁,又擔驚受怕了起來,他顫巍巍地答道:“山中的確有道峽穀,那可不是咱們凡人能過去的。”
“你可知那峽穀的名字?”李沉舟就這麽隔著門與他問答。
賴皮和尚想了許久也是沒想出個所以然來,他不禁撓起了頭來。
這一撓頭,廟門便露出一條縫,李沉舟猛地一推,連門帶人滾了好幾米遠。眼看著腦袋就要磕到房柱了,李沉舟先行一步趕到,將賴皮和尚的腦袋托住,這才免遭一難。
鄭疏雨不知道這兩和尚在打什麽啞謎,他說道:“你這和尚為什麽不開門,是不是心裏藏著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
賴皮和尚聽見這莫須有的罪名,身子一彎就要給他二人磕頭,還在李沉舟將其拉著,這才沒有受這禮讚。
李沉舟道:“你就別嚇唬他了,你看他都什麽樣子了。”
鄭疏雨自是不服氣,他說道:“真不知道是誰在嚇唬他,我隻是說了一句話而已,某些人接二連三問個不停呢。”
李沉舟歎了口氣,他將書信上的淩雲渡三個字低聲告知了鄭疏雨。
鄭疏雨恍然大悟道:“原來你小子不知道這地方在哪兒啊,虧得我還信心滿滿的跟著你四處晃悠,你小子也學奸滑了啊,是不是跟著甄圓學的啊。”
“甄圓”二字脫口而出,二人又是一陣落寞。
李沉舟道:“我估摸著這山中峽穀便是我們要尋的地方,咱們快些把這件事情給了了。”
鄭疏雨點點頭,他一把擰起那縮頭縮腦的賴皮和尚,喝道:“你快些帶我們去那什麽峽穀,不然我要你還我銅板。”
李沉舟聽了皺起了眉頭,他說道:“疏雨,怎麽能威脅別人呢,這裏可是寺廟,你收斂些。”
鄭疏雨一愣,他打量起李沉舟來,說道:“你真要做迴和尚啊,念了一夜的經把你喝酒吃肉的事兒都給一筆勾銷了是吧,李沉舟,你現在可不叫空舟了。”
這番話語正中李沉舟下懷,鄭疏雨說的不錯,李沉舟早就不是和尚了,他就算再念上十年的經,也做不迴和尚了。要知道,和尚心裏是不能有女人的。
此刻誰人又看的出他是鎮上那個乞討的賴皮呢,白日裏險些被打死討來的兩枚銅板,換得了佛前的供奉。鄭疏雨傾囊相授,他亦是如此。
這一夜,窗外寒風唿嘯;屋內,二人念誦經文。李沉舟念給甄圓,念給那些離他而去的朋友;賴皮和尚念給這兩個同他一般落魄的苦命人。
冬日,天亮的很晚,但李沉舟與鄭疏雨卻是醒的很早,或者說是都沒有怎麽睡。
他們以那尊石佛為界,李沉舟在東側,鄭疏雨在西側。
縱劍術與橫劍術雖同屬鬼穀,但劍法套路卻大不相同,縱劍以快見長,而橫劍卻是以力道取勝。李沉舟這副身子日益矯健,研習縱劍恰到好處;鄭疏雨單臂勇武十足,習縱劍亦是如魚得水。他二人弄拙成巧,也算是歪打正著。
李沉舟會不時偷瞟幾手橫劍術,鄭疏雨也沒閑著。他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還有心思鑽研自己的劍招,一門心思全趴到對方身上去了。
李沉舟隻感那橫劍術蠻橫無比,一劍劍力道頗大,披荊斬棘不在話下,就是破牆碎石也是輕而易舉。鄭疏雨則感歎縱劍術迅敏如風,十步之內,劍鋒肆意竄動,遍地殺機。
終於,鄭疏雨的劍勢偏向了院子中心,李沉舟的劍招也挑到了這裏來,二人側身而過,倒有幾分惺惺相惜之意。
“沉舟,要不要比試比試。”鄭疏雨挑眉說道,他見識過李沉舟的劍鋒,他知道自己是敵不過李沉舟的,但他仍是想試上一試。
李沉舟沒這個心思,他本就不是爭強好勝之人,他手中的劍隻會對著敵人。但鄭疏雨卻不理會他的心思,左手劍紛至遝來。
李沉舟便也不能坐以待斃,持沉劍一擋,沒費什麽氣力就將其招架了住。
鄭疏雨此番隻是試探一手,他也怕李沉舟全然不顧,如此傷了他便不好了,但是他的下一劍便要他好看。
鄭疏雨彈開身子,順勢將劍鋒插入地麵,正是那招遊龍入地式。
劍氣自劍身灌入泥土,於地麵之下噴湧而起,如遊龍翻滾破土而來。
李沉舟沒有料到鄭疏雨竟會使出這樣的奇招,他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防範,隻得步子連連退去。
可那劍氣也是緊追不舍,生生將李沉舟逼至牆角,退無可退。李沉舟持劍於身前,欲以劍擋之。可那剛才氣勢洶洶的劍氣,卻忽然消失了。
李沉舟驚恐地望向鄭疏雨,鄭疏雨撓頭道:“肚子太餓了,沒力氣。”
二人不約而同地苦笑起來。
賴皮和尚推開廟門,見這倆小娃娃手持兵刃,他嚇得不輕,又趕忙將門掩上,愣是讓這破廟都震了一震。
李沉舟撇頭望去,本是無心之舉,卻是觸目驚心。隻見那遮掩不清的牌匾落下道道灰塵,隱約可見三個大字——臥龍寺。
鄭疏雨打趣道:“一所破廟,名字卻是起的敞亮。”
李沉舟此時可沒功夫與他戲言,這臥龍寺他甚是耳熟,似乎是在哪裏聽說過。他一步躍至廟門,猛地敲起門來。
賴皮和尚剛就嚇得不輕,現在聽著這持劍少年這般急不可耐,他便又是一番胡思亂想,這越想越怕,又怎麽會開門?
李沉舟見敲門不理,便開始用腳踢踹,他大喊道:“和尚,開門,和尚,開門啊。”
“你……你要幹嘛……不要殺我,不要殺我。”賴皮和尚哭求道。
李沉舟一愣,這才發覺是自己有些急躁了,他平靜下氣息,緩緩問道:“這座廟宇叫做臥龍寺對嗎?”
賴皮和尚答道:“牌匾上不寫著嘛……”
李沉舟繼續問道:“這裏是什麽山。”
賴皮和尚如實答道:“天恆山……”
李沉舟轉過頭來,閉眼沉思了片刻。天衡山,臥龍寺。天衡山,臥龍寺……
“這附近可有什麽峽穀?”李沉舟忽然開口發問道。
那賴皮和尚聽著這少年人語氣忽然急躁,又擔驚受怕了起來,他顫巍巍地答道:“山中的確有道峽穀,那可不是咱們凡人能過去的。”
“你可知那峽穀的名字?”李沉舟就這麽隔著門與他問答。
賴皮和尚想了許久也是沒想出個所以然來,他不禁撓起了頭來。
這一撓頭,廟門便露出一條縫,李沉舟猛地一推,連門帶人滾了好幾米遠。眼看著腦袋就要磕到房柱了,李沉舟先行一步趕到,將賴皮和尚的腦袋托住,這才免遭一難。
鄭疏雨不知道這兩和尚在打什麽啞謎,他說道:“你這和尚為什麽不開門,是不是心裏藏著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
賴皮和尚聽見這莫須有的罪名,身子一彎就要給他二人磕頭,還在李沉舟將其拉著,這才沒有受這禮讚。
李沉舟道:“你就別嚇唬他了,你看他都什麽樣子了。”
鄭疏雨自是不服氣,他說道:“真不知道是誰在嚇唬他,我隻是說了一句話而已,某些人接二連三問個不停呢。”
李沉舟歎了口氣,他將書信上的淩雲渡三個字低聲告知了鄭疏雨。
鄭疏雨恍然大悟道:“原來你小子不知道這地方在哪兒啊,虧得我還信心滿滿的跟著你四處晃悠,你小子也學奸滑了啊,是不是跟著甄圓學的啊。”
“甄圓”二字脫口而出,二人又是一陣落寞。
李沉舟道:“我估摸著這山中峽穀便是我們要尋的地方,咱們快些把這件事情給了了。”
鄭疏雨點點頭,他一把擰起那縮頭縮腦的賴皮和尚,喝道:“你快些帶我們去那什麽峽穀,不然我要你還我銅板。”
李沉舟聽了皺起了眉頭,他說道:“疏雨,怎麽能威脅別人呢,這裏可是寺廟,你收斂些。”
鄭疏雨一愣,他打量起李沉舟來,說道:“你真要做迴和尚啊,念了一夜的經把你喝酒吃肉的事兒都給一筆勾銷了是吧,李沉舟,你現在可不叫空舟了。”
這番話語正中李沉舟下懷,鄭疏雨說的不錯,李沉舟早就不是和尚了,他就算再念上十年的經,也做不迴和尚了。要知道,和尚心裏是不能有女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