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醒了。
白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我不好,把你吵醒了,你再睡會兒,再睡會兒。”
拂弦起身,說:“不睡了,你認榻,換個地方睡就睡不著。而我隻認你,你不在,我便睡不著了。”
白瑟驚恐,狡黠地看著他,額,還有這樣詭異的事情?
仔細想想,這幾十年來,好像確實隻有拂弦起了許久而她賴在榻上的情況。
為了拂弦的睡眠,她自覺湊了過去,往他懷裏鑽著,她把手放在他的胸膛間,親了親他,又閉著眼睛,柔聲說:“睡吧。”
拂弦哪裏還能睡著呢?
……
“天還未太亮,你怎麽起得這麽早?”
“繡花兒。”
“……”
在拂弦一本正經的震驚之下,白瑟在扇麵上繡好了一小片鮮紅的牡丹花花瓣,她問拂弦:“拂弦,你看你看,我繡得好不好?”
“好看。”
白瑟嘟囔:“你看都沒看。”
“看了。”
“可我才繡了一點點……”
“一點點也好看。”
果然,古人誠不欺我,色令智昏,她繡的明明很醜。
“拂弦,你要不要也試一下。”
“不會。”
白瑟放下扇子,牽了牽他的衣袖,笑得柔和:“試一下嘛,拂弦神君,就繡一片小花瓣。”
“……”
“就一片啦,我教你,拂弦神君……”
“好。”
就一片,不能再多了。
拂弦拿起扇子,捏著長針,開始繡了起來。
白瑟在一旁指導:“這兒,刺這兒……換種淺一點的顏色再刺下。”
白瑟抬頭看了看拂弦,他眉眼認真,神情專注,沒有一點陰柔的樣子。這個男人,哪怕拿繡花針做著不正經的事情也讓人迷戀。
他雖繡得慢,繡了老半天還隻繡了半截,但是,竟然……繡得比她的更整齊,要!好!看!
嗚嗚。
修瓊與南衡是偷偷來的,來時,看到了拂弦在繡花,白瑟像隻猴子一樣扒拉在拂弦的肩膀上。
修瓊手中抱著的竹簡掉了一地,難怪在昆侖宮外見到的小仙子說拂弦在宮中,不過這時不宜見人,但兩位神君要去也是可以的。
他還納悶,在宮中就行了,還有什麽見不得人的呢?
他看到的了什麽?這還是與他誌趣相投的好友嗎?不,不,他與拂弦,絕不是一起繡花的誌同道合的好友。
竹簡掉地的聲音把白瑟猛然驚到了。拂弦微怒,抬頭,皺眉朝門口望去,是南衡與修瓊來了。
他放下扇子與針線望著修瓊:“怎麽一驚一乍的。”
修瓊是天帝的長子,修遠的長兄。南衡是神界南禺的神君,駐守一方,與拂弦關係向來很好。
他們前來,可絕不是來幹什麽正事的,不過向來冷眼寡語的拂弦和這兩位神君在一起,也不免會說上幾句語出驚人的話,他們三湊在一起,可以一整天都不出這昆侖宮的門。
修瓊匆匆撿起竹簡,拂弦招唿修瓊和南衡坐在案前,白瑟想走,拂弦卻把她牽在了身邊。小仙子斟了熱茶,擺了水果。
修瓊把手中抱著的一摞竹簡拿了出來放在案上。
南衡神君不滿:“神君啊,你可不知,大殿下先前還不給我看,說一定要到了昆侖宮給你過目之後才能讓人瞧瞧他這些寶貝。”
白瑟瞟了桌上的竹簡一眼,不過都是些凡間的話本子罷了,能算得上是什麽寶貝呢?
見多了白瑟深夜看話本子的情景,拂弦一看到竹簡就想起凡間書架上那堆積如山的話本子來。他下意識的便認為修瓊貼心到帶著話本子來找他了。
他以為,修瓊把這些東西帶來是來孝敬他的,所以他隨手拿了其中一卷說:“這些話本子我就收下了,我家瑟瑟愛看。”
白瑟臉一紅,拿著簪花的針線又開始繡了起來。在神界無聊,她又不會彈琴作畫,他去找司命和燭原的話,拂弦又會吃醋,所以她便隻能呆在昆侖宮繡花兒。畢竟人生在世,總得有個一技之長什麽的,哪怕日後不做神仙,淪落到凡間,也能生活得下去呀。
看,看這手法!看這針腳!看她鏽得明豔的牡丹花!
抬頭一看,南衡和修瓊怎麽還在……還在看著她呢?
修瓊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望著拂弦,平日裏相貌堂堂清高冷傲不易近人的拂弦神君,腦子裏怎麽都是凡間那些有辱斯文的話本子?怎麽隻有他家瑟瑟?
修瓊尷尬地說:“神君,這……可不是話本子,這是人間各派的策論還有聖人主張。”
是凡間聖人之言,特地拿來給拂弦研讀且討論的。
修瓊把其中一卷遞給拂弦:“這些是我和南衡在凡間找到的,特地給拂弦來看看,凡間局勢風雲變化,陰謀家縱橫捭闔,修仙門派林立,百家爭鳴,可熱鬧了。”
南衡一言不發,早就拿了書籍開始研讀起來。
拂弦手執一卷,靜坐案前,與他的好友一同坐著看起書籍來。
殿內安靜,他們專注的樣子讓白瑟連扯針都難安。
也許是起得太早了,也許是繡花兒太無聊了,也許是他們看書的樣子像石像一樣太木訥了,木訥到讓人所有的興趣在他們麵前都會黯然失色。
白瑟一不留神,便靠著拂弦睡著了。
醒來時,她躺在拂弦的腿上,失了從前處處維護的端莊與優雅,看見他們坐在案前侃侃而談。
原來他們討論得太激烈,她是被吵醒的。
南衡聲音渾厚,他說:“人間凡人眾多,眾生眾像,若無法度,何以抑人性之惡念貪欲?何以殺一儆百、震懾人心,平天下?”
修瓊爭鋒相對:“法度冰冷,這凡間律法不過是坑害、壓迫百姓的工具而已!”
他指著書籍上的字跡說:“這凡間律法,還有庶民與官員之分,你看這第一千三百五十二條,庶民犯法,不得請、減、免、贖,而官員卻可以!這樣的律法何以服眾?”
南衡反駁:“若不服眾,凡人為何都遵從?凡間某些律法確實是顧慮不周,但卻維護了治安,防止了暴亂,何不可取?”
白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我不好,把你吵醒了,你再睡會兒,再睡會兒。”
拂弦起身,說:“不睡了,你認榻,換個地方睡就睡不著。而我隻認你,你不在,我便睡不著了。”
白瑟驚恐,狡黠地看著他,額,還有這樣詭異的事情?
仔細想想,這幾十年來,好像確實隻有拂弦起了許久而她賴在榻上的情況。
為了拂弦的睡眠,她自覺湊了過去,往他懷裏鑽著,她把手放在他的胸膛間,親了親他,又閉著眼睛,柔聲說:“睡吧。”
拂弦哪裏還能睡著呢?
……
“天還未太亮,你怎麽起得這麽早?”
“繡花兒。”
“……”
在拂弦一本正經的震驚之下,白瑟在扇麵上繡好了一小片鮮紅的牡丹花花瓣,她問拂弦:“拂弦,你看你看,我繡得好不好?”
“好看。”
白瑟嘟囔:“你看都沒看。”
“看了。”
“可我才繡了一點點……”
“一點點也好看。”
果然,古人誠不欺我,色令智昏,她繡的明明很醜。
“拂弦,你要不要也試一下。”
“不會。”
白瑟放下扇子,牽了牽他的衣袖,笑得柔和:“試一下嘛,拂弦神君,就繡一片小花瓣。”
“……”
“就一片啦,我教你,拂弦神君……”
“好。”
就一片,不能再多了。
拂弦拿起扇子,捏著長針,開始繡了起來。
白瑟在一旁指導:“這兒,刺這兒……換種淺一點的顏色再刺下。”
白瑟抬頭看了看拂弦,他眉眼認真,神情專注,沒有一點陰柔的樣子。這個男人,哪怕拿繡花針做著不正經的事情也讓人迷戀。
他雖繡得慢,繡了老半天還隻繡了半截,但是,竟然……繡得比她的更整齊,要!好!看!
嗚嗚。
修瓊與南衡是偷偷來的,來時,看到了拂弦在繡花,白瑟像隻猴子一樣扒拉在拂弦的肩膀上。
修瓊手中抱著的竹簡掉了一地,難怪在昆侖宮外見到的小仙子說拂弦在宮中,不過這時不宜見人,但兩位神君要去也是可以的。
他還納悶,在宮中就行了,還有什麽見不得人的呢?
他看到的了什麽?這還是與他誌趣相投的好友嗎?不,不,他與拂弦,絕不是一起繡花的誌同道合的好友。
竹簡掉地的聲音把白瑟猛然驚到了。拂弦微怒,抬頭,皺眉朝門口望去,是南衡與修瓊來了。
他放下扇子與針線望著修瓊:“怎麽一驚一乍的。”
修瓊是天帝的長子,修遠的長兄。南衡是神界南禺的神君,駐守一方,與拂弦關係向來很好。
他們前來,可絕不是來幹什麽正事的,不過向來冷眼寡語的拂弦和這兩位神君在一起,也不免會說上幾句語出驚人的話,他們三湊在一起,可以一整天都不出這昆侖宮的門。
修瓊匆匆撿起竹簡,拂弦招唿修瓊和南衡坐在案前,白瑟想走,拂弦卻把她牽在了身邊。小仙子斟了熱茶,擺了水果。
修瓊把手中抱著的一摞竹簡拿了出來放在案上。
南衡神君不滿:“神君啊,你可不知,大殿下先前還不給我看,說一定要到了昆侖宮給你過目之後才能讓人瞧瞧他這些寶貝。”
白瑟瞟了桌上的竹簡一眼,不過都是些凡間的話本子罷了,能算得上是什麽寶貝呢?
見多了白瑟深夜看話本子的情景,拂弦一看到竹簡就想起凡間書架上那堆積如山的話本子來。他下意識的便認為修瓊貼心到帶著話本子來找他了。
他以為,修瓊把這些東西帶來是來孝敬他的,所以他隨手拿了其中一卷說:“這些話本子我就收下了,我家瑟瑟愛看。”
白瑟臉一紅,拿著簪花的針線又開始繡了起來。在神界無聊,她又不會彈琴作畫,他去找司命和燭原的話,拂弦又會吃醋,所以她便隻能呆在昆侖宮繡花兒。畢竟人生在世,總得有個一技之長什麽的,哪怕日後不做神仙,淪落到凡間,也能生活得下去呀。
看,看這手法!看這針腳!看她鏽得明豔的牡丹花!
抬頭一看,南衡和修瓊怎麽還在……還在看著她呢?
修瓊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望著拂弦,平日裏相貌堂堂清高冷傲不易近人的拂弦神君,腦子裏怎麽都是凡間那些有辱斯文的話本子?怎麽隻有他家瑟瑟?
修瓊尷尬地說:“神君,這……可不是話本子,這是人間各派的策論還有聖人主張。”
是凡間聖人之言,特地拿來給拂弦研讀且討論的。
修瓊把其中一卷遞給拂弦:“這些是我和南衡在凡間找到的,特地給拂弦來看看,凡間局勢風雲變化,陰謀家縱橫捭闔,修仙門派林立,百家爭鳴,可熱鬧了。”
南衡一言不發,早就拿了書籍開始研讀起來。
拂弦手執一卷,靜坐案前,與他的好友一同坐著看起書籍來。
殿內安靜,他們專注的樣子讓白瑟連扯針都難安。
也許是起得太早了,也許是繡花兒太無聊了,也許是他們看書的樣子像石像一樣太木訥了,木訥到讓人所有的興趣在他們麵前都會黯然失色。
白瑟一不留神,便靠著拂弦睡著了。
醒來時,她躺在拂弦的腿上,失了從前處處維護的端莊與優雅,看見他們坐在案前侃侃而談。
原來他們討論得太激烈,她是被吵醒的。
南衡聲音渾厚,他說:“人間凡人眾多,眾生眾像,若無法度,何以抑人性之惡念貪欲?何以殺一儆百、震懾人心,平天下?”
修瓊爭鋒相對:“法度冰冷,這凡間律法不過是坑害、壓迫百姓的工具而已!”
他指著書籍上的字跡說:“這凡間律法,還有庶民與官員之分,你看這第一千三百五十二條,庶民犯法,不得請、減、免、贖,而官員卻可以!這樣的律法何以服眾?”
南衡反駁:“若不服眾,凡人為何都遵從?凡間某些律法確實是顧慮不周,但卻維護了治安,防止了暴亂,何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