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吉這時卻接著又道:“第一,這群東西有取死之道,第二,將軍的行蹤,必須保密,否則怕到不了目的之地,就會遭到暗算!”
趙小刀仍然沒有答話,但卻緩緩的點了點頭。
周吉聲調壓得更低了,說道:“不過將軍,事雖已有妥當安排,但卻仍該防備萬一,因此對夫人公子,必須今夜有個安置的地方。”
趙小刀這時開口說道:“賢弟是不是想把拙荊小兒,安置在殿軍那裏?”
周吉道:“將軍若不反對,末將就這樣請求了。”
趙小刀道:“殿軍是不是已經有了家小?”
周吉笑了道:“這矮胖小福氣大,已然是‘他那個家’的主人了!”
趙小刀道:“他有了家小,拙荊蠢兒就不便……”
周吉接口道:“將軍這是為什麽?”
趙小刀道:“奸黨如若用‘叛國’二宇罪我,倘若拙荊蠢子在殿軍府上被捕,殿軍一家豈不也被牽連?”
周吉竟又一笑道:“殿軍弟是不怕這牽連!”
趙小刀卻搖頭道:“殿軍弟雖義薄雲天,但我卻不能連累他的家小!”
周吉依然含笑說道:“此事殿軍弟來後,將軍再作決定如何?”
趙小刀仍然搖頭道:“我意已決,拙荊等在此處藏身就好!”
周吉沒有接話,卻一指高處的下山路上道:“殿軍弟來了,將軍請直接和他商談此事吧。”
趙小刀坐的麵對著下方上山的路徑,由山上往下來的人,他正好看不到,因此起身迴顧!
天時雖然已過四更,卻依然夠暗,趙小刀隻隱約的看到由高處往下來了幾條黑影,行走似乎很快!
周吉上前半步,到了趙小刀的身前,道:“將軍還沒有看清?”
就這句話的工夫,幾條人影已近了很多!
趙小刀注目之下,道:“賢弟看錯了,來的是五位和尚!”
周吉哈哈一笑道:“末將要請領重罰,再說內情!”
趙小刀心頭一動,道:“莫非殿軍已出了家?”
周吉道:“誰說不是,他竟然當了和尚!”
趙小刀慨然悲籲一聲道:“這亂世,是非難明,當和尚樂得眼不見心清靜!”
周吉卻笑道:“他才不呢,已經因為專管閑事出了大名!”
趙小刀哦了一聲,道:“出過什麽名呀?”
周吉道:“他目下已是家戶皆知的‘不閑和尚’了!”
趙小刀道:“這浮玉西蜂,隻有一座‘禪源寺’,殿軍……不閑和尚他本是少林俗家弟子,莫非在寺內教些拳棒?”
周吉搖頭道:“他不輕易動棒的,但若木棒一舉,卻無人不怕!”
趙小刀道:“那是主持‘戒法’了?”
周吉又搖頭道:“他比‘戒法僧’的地位高!”
趙小刀猜不到了,道:“若按少林法規來說,十戒十僧的主持,就是‘監院’大師,位置僅次於掌教一人!
“設若禪源寺規法也和少林一樣,殿軍身份又高過‘戒法僧’的話,那他是禪源寺的主持了!”
周吉道:“將軍這迴猜對了,他正是一群小禿頭中的老禿頭!”
趙小刀笑了,道:“賢弟怎這樣稱唿出家人?”
周吉道:“別人都這樣稱唿他,末將自然更夠資格!”
說話間,一名僧人業已行近!
周吉一個虎躍,跳在了山道中間,恰好阻住了五名僧人的進路,隻見他揚手向僧眾一指,沉聲喝道:“此山不是俺開,此樹更是別人栽,因此凡人都能過路,就是禿頭不能來,哪個若是不服氣,揪下腦袋當球甩!”
喝聲方罷,接著又道:“和尚們,每人獻上黃金一兩,然後迴去!”
五名僧人為首的那一位,笑嘻嘻的合十道:“強盜施主說的對,隻是出家人哪來的白銀黃金,若不嫌棄,請多駕敝寺,敝寺正熬好一鍋熱粥‘屆’,今日五煞臨東,喝‘粥’吉利!”
周吉大笑道:“好個禿驢,竟敢把我周將軍當粥喝下肚去!”
和尚也大笑出聲道:“你放著將軍不當,卻幹打劫的生涯,怪誰!”
他兩個正打著哈哈,趙小刀已步向山徑道:“朱賢弟可好?”
這為首的和尚,正是昔日趙小刀部下第一猛將,先鋒朱殿軍,如今卻是“禪源古刹”的大方丈了!別看這“不閑禪師”貴為方丈,別看他剛才和周吉嘻嘻哈哈,但在看到趙小刀後,卻肅色地道:“朱殿軍拜叩將軍!”
趙小刀大跨而前,扶住朱殿軍道:“賢弟這算什麽!”
朱殿軍起身道:“末將因為安排夫人及公子的往處,來晚了……”
周吉接口道:“這好辦,罰酒三杯!”
朱殿軍哈哈一笑道:“你當這個能為難我?哼!喝就喝!”
周吉道:“好的很,你不守清規!”
朱殿軍道:“清規賣多少錢一斤,趙將軍既已脫險歸來,這袈裟誰愛穿誰穿,姓朱的可要還我本來麵目了!”
周吉道:“那也好,你本是大軍先鋒,今夜狐鼠之輩,就交給你這先鋒官來解決,如今我老周問你,大軍何處安營?”
朱殿軍道:“不勞你這莽漢操心!”話鋒一頓,轉對趙小刀道:“末將已有妥善對策,請將軍及夫人公子,隨末將先到寺內安置,然後再詳稟對敵的種種策略……”
周吉又攔了話,道:“這才對,走,咱們去請夫人和公子去。”
趙小刀笑著揮手道:“不勞兩位賢弟大駕,愚兄去喚她們出來好了。”聲調一落又起,道:
“禮不可廢,必須一拜。”
趙小刀無奈喚出家人,見過了禮,由朱殿軍帶路,自山道上行,從後門進了禪源古刹!
古刹中,靜房何止千百,朱殿軍早有準備,在那“聽雨軒”內,安置了趙小刀的一家人。
接著,就在聽雨軒外的花廓上,三人落座,小和尚獻上茶點,趁天光未亮,先商談正事!
三人低語著,久久之後,由趙小刀結束了談話,道:“這是萬全之策,唯一令愚兄不安的,是在這佛門清靜之地,設謀殺人,沾染血腥,但願事情不至……”
朱殿軍接口道:“將軍不可掛懷此事,俗話說的好,殺惡人即是行善,我佛有靈,相信會鼓掌讚成,不會降罪的!”
周吉快人快語道:“好啦,事已決定,咱們各自休息吧,睡好了精神足,明天還要應付那些狐鼠鷹犬呢!”
於是朱殿軍和周吉,向趙小刀拜別,各自安歇。
次晨,禪源古刹來了香客!
不閑禪師還在抱被高臥,這種事,是用不著驚動方丈的,知客僧接待來客,客堂落座,香客共有五人,言明是興遊西天目,要住上幾天,請客僧料理。
知客(大悟),在敬過了茶點之後,道:“施主們要住幾天?”
香客中一名六旬老者答道:“多則五日,少也要三天!”
大悟哦了一聲,道:“施主們可願在香簿上留個緣名?”
六旬老者哈哈一笑道:“這是該當的事!”
大悟一笑,令人拿來善簿及文房四寶。
老者由身上取出十兩白銀,道:“為我佛添幾個燈油,老朽敬獻紋銀十兩。”
說著,老者提筆在善簿上寫了名姓。
以此相推,五位香客各布施了十兩銀子。
大悟並未看這緣簿,吩咐身旁一位十七八歲的小和尚道:“立刻開啟‘暖閣’,供施主們歇宿。”
然後轉對老者道:“請施主們跟了因去暖閣休息,不論何事,請吩咐了因好了,他會照吩咐辦事的。
“施主們若有雅興,本寺歡迎施主們隨意走動,本寺十分廣大,雅遊時最好令了因帶路,免得迷失!”
老者哦了一聲,道:“貴寺還能令人迷路麽?”
大悟道:“施主乍來敝寺,路徑不熟,寺內屋宇又大半相同,很可能錯碎了方向地方,走進其他施主的居所。”
老者道:“此非香期,難道還有和老朽等人不謀而合的香客?”
大悟道:“當然有,以敝寺的盛名,加上‘天目龍井’和‘大樹王’的古跡,一年十二個月內,香客不絕!”
老者別有用心的說道:“這樣的話,佛前燈油怕不要滿了出來!”
大悟搖頭道:“滿不了的!”
老者哦了一聲道:”難道燈油點得這麽快?”
大悟道:“敝寺善事甚多,比如像施主們布施的銀兩來說吧,也不過隻夠買十口中等棺木,殮十個孤魂野鬼罷了!”
老者聞言,神色一變,道:“貴寺還做這種大善行事呀?”
大悟道:“佛門弟子不做此事,要什麽人家做呢?”
老者道:“就算行善,普通的棺木就夠了,又何必用中等貨?”
大悟道:“必須用中等貨那才行!”
老者嗯了一聲,道:“可有個講究?”
大悟道:“敝寺受十方施主布舍,千百年來,受惠已多,孤魂野鬼暴屍於光天之下者,誰敢說不就是敝寺的施主呢?
“況人生百年,有朝河東,則有朝河西,今為坐作,昔乃階囚,敝寺不敢勢利,所以一視同仁都有中等棺木!”
老者哈哈大笑道:“聽你這樣一說,老朽對人生又多了一層認識!”
大悟一笑道:“這是施主的客氣話,其實,人之對於自己的一生,大多是在作幻夢,成真者少,空想者眾!”
趙小刀仍然沒有答話,但卻緩緩的點了點頭。
周吉聲調壓得更低了,說道:“不過將軍,事雖已有妥當安排,但卻仍該防備萬一,因此對夫人公子,必須今夜有個安置的地方。”
趙小刀這時開口說道:“賢弟是不是想把拙荊小兒,安置在殿軍那裏?”
周吉道:“將軍若不反對,末將就這樣請求了。”
趙小刀道:“殿軍是不是已經有了家小?”
周吉笑了道:“這矮胖小福氣大,已然是‘他那個家’的主人了!”
趙小刀道:“他有了家小,拙荊蠢兒就不便……”
周吉接口道:“將軍這是為什麽?”
趙小刀道:“奸黨如若用‘叛國’二宇罪我,倘若拙荊蠢子在殿軍府上被捕,殿軍一家豈不也被牽連?”
周吉竟又一笑道:“殿軍弟是不怕這牽連!”
趙小刀卻搖頭道:“殿軍弟雖義薄雲天,但我卻不能連累他的家小!”
周吉依然含笑說道:“此事殿軍弟來後,將軍再作決定如何?”
趙小刀仍然搖頭道:“我意已決,拙荊等在此處藏身就好!”
周吉沒有接話,卻一指高處的下山路上道:“殿軍弟來了,將軍請直接和他商談此事吧。”
趙小刀坐的麵對著下方上山的路徑,由山上往下來的人,他正好看不到,因此起身迴顧!
天時雖然已過四更,卻依然夠暗,趙小刀隻隱約的看到由高處往下來了幾條黑影,行走似乎很快!
周吉上前半步,到了趙小刀的身前,道:“將軍還沒有看清?”
就這句話的工夫,幾條人影已近了很多!
趙小刀注目之下,道:“賢弟看錯了,來的是五位和尚!”
周吉哈哈一笑道:“末將要請領重罰,再說內情!”
趙小刀心頭一動,道:“莫非殿軍已出了家?”
周吉道:“誰說不是,他竟然當了和尚!”
趙小刀慨然悲籲一聲道:“這亂世,是非難明,當和尚樂得眼不見心清靜!”
周吉卻笑道:“他才不呢,已經因為專管閑事出了大名!”
趙小刀哦了一聲,道:“出過什麽名呀?”
周吉道:“他目下已是家戶皆知的‘不閑和尚’了!”
趙小刀道:“這浮玉西蜂,隻有一座‘禪源寺’,殿軍……不閑和尚他本是少林俗家弟子,莫非在寺內教些拳棒?”
周吉搖頭道:“他不輕易動棒的,但若木棒一舉,卻無人不怕!”
趙小刀道:“那是主持‘戒法’了?”
周吉又搖頭道:“他比‘戒法僧’的地位高!”
趙小刀猜不到了,道:“若按少林法規來說,十戒十僧的主持,就是‘監院’大師,位置僅次於掌教一人!
“設若禪源寺規法也和少林一樣,殿軍身份又高過‘戒法僧’的話,那他是禪源寺的主持了!”
周吉道:“將軍這迴猜對了,他正是一群小禿頭中的老禿頭!”
趙小刀笑了,道:“賢弟怎這樣稱唿出家人?”
周吉道:“別人都這樣稱唿他,末將自然更夠資格!”
說話間,一名僧人業已行近!
周吉一個虎躍,跳在了山道中間,恰好阻住了五名僧人的進路,隻見他揚手向僧眾一指,沉聲喝道:“此山不是俺開,此樹更是別人栽,因此凡人都能過路,就是禿頭不能來,哪個若是不服氣,揪下腦袋當球甩!”
喝聲方罷,接著又道:“和尚們,每人獻上黃金一兩,然後迴去!”
五名僧人為首的那一位,笑嘻嘻的合十道:“強盜施主說的對,隻是出家人哪來的白銀黃金,若不嫌棄,請多駕敝寺,敝寺正熬好一鍋熱粥‘屆’,今日五煞臨東,喝‘粥’吉利!”
周吉大笑道:“好個禿驢,竟敢把我周將軍當粥喝下肚去!”
和尚也大笑出聲道:“你放著將軍不當,卻幹打劫的生涯,怪誰!”
他兩個正打著哈哈,趙小刀已步向山徑道:“朱賢弟可好?”
這為首的和尚,正是昔日趙小刀部下第一猛將,先鋒朱殿軍,如今卻是“禪源古刹”的大方丈了!別看這“不閑禪師”貴為方丈,別看他剛才和周吉嘻嘻哈哈,但在看到趙小刀後,卻肅色地道:“朱殿軍拜叩將軍!”
趙小刀大跨而前,扶住朱殿軍道:“賢弟這算什麽!”
朱殿軍起身道:“末將因為安排夫人及公子的往處,來晚了……”
周吉接口道:“這好辦,罰酒三杯!”
朱殿軍哈哈一笑道:“你當這個能為難我?哼!喝就喝!”
周吉道:“好的很,你不守清規!”
朱殿軍道:“清規賣多少錢一斤,趙將軍既已脫險歸來,這袈裟誰愛穿誰穿,姓朱的可要還我本來麵目了!”
周吉道:“那也好,你本是大軍先鋒,今夜狐鼠之輩,就交給你這先鋒官來解決,如今我老周問你,大軍何處安營?”
朱殿軍道:“不勞你這莽漢操心!”話鋒一頓,轉對趙小刀道:“末將已有妥善對策,請將軍及夫人公子,隨末將先到寺內安置,然後再詳稟對敵的種種策略……”
周吉又攔了話,道:“這才對,走,咱們去請夫人和公子去。”
趙小刀笑著揮手道:“不勞兩位賢弟大駕,愚兄去喚她們出來好了。”聲調一落又起,道:
“禮不可廢,必須一拜。”
趙小刀無奈喚出家人,見過了禮,由朱殿軍帶路,自山道上行,從後門進了禪源古刹!
古刹中,靜房何止千百,朱殿軍早有準備,在那“聽雨軒”內,安置了趙小刀的一家人。
接著,就在聽雨軒外的花廓上,三人落座,小和尚獻上茶點,趁天光未亮,先商談正事!
三人低語著,久久之後,由趙小刀結束了談話,道:“這是萬全之策,唯一令愚兄不安的,是在這佛門清靜之地,設謀殺人,沾染血腥,但願事情不至……”
朱殿軍接口道:“將軍不可掛懷此事,俗話說的好,殺惡人即是行善,我佛有靈,相信會鼓掌讚成,不會降罪的!”
周吉快人快語道:“好啦,事已決定,咱們各自休息吧,睡好了精神足,明天還要應付那些狐鼠鷹犬呢!”
於是朱殿軍和周吉,向趙小刀拜別,各自安歇。
次晨,禪源古刹來了香客!
不閑禪師還在抱被高臥,這種事,是用不著驚動方丈的,知客僧接待來客,客堂落座,香客共有五人,言明是興遊西天目,要住上幾天,請客僧料理。
知客(大悟),在敬過了茶點之後,道:“施主們要住幾天?”
香客中一名六旬老者答道:“多則五日,少也要三天!”
大悟哦了一聲,道:“施主們可願在香簿上留個緣名?”
六旬老者哈哈一笑道:“這是該當的事!”
大悟一笑,令人拿來善簿及文房四寶。
老者由身上取出十兩白銀,道:“為我佛添幾個燈油,老朽敬獻紋銀十兩。”
說著,老者提筆在善簿上寫了名姓。
以此相推,五位香客各布施了十兩銀子。
大悟並未看這緣簿,吩咐身旁一位十七八歲的小和尚道:“立刻開啟‘暖閣’,供施主們歇宿。”
然後轉對老者道:“請施主們跟了因去暖閣休息,不論何事,請吩咐了因好了,他會照吩咐辦事的。
“施主們若有雅興,本寺歡迎施主們隨意走動,本寺十分廣大,雅遊時最好令了因帶路,免得迷失!”
老者哦了一聲,道:“貴寺還能令人迷路麽?”
大悟道:“施主乍來敝寺,路徑不熟,寺內屋宇又大半相同,很可能錯碎了方向地方,走進其他施主的居所。”
老者道:“此非香期,難道還有和老朽等人不謀而合的香客?”
大悟道:“當然有,以敝寺的盛名,加上‘天目龍井’和‘大樹王’的古跡,一年十二個月內,香客不絕!”
老者別有用心的說道:“這樣的話,佛前燈油怕不要滿了出來!”
大悟搖頭道:“滿不了的!”
老者哦了一聲道:”難道燈油點得這麽快?”
大悟道:“敝寺善事甚多,比如像施主們布施的銀兩來說吧,也不過隻夠買十口中等棺木,殮十個孤魂野鬼罷了!”
老者聞言,神色一變,道:“貴寺還做這種大善行事呀?”
大悟道:“佛門弟子不做此事,要什麽人家做呢?”
老者道:“就算行善,普通的棺木就夠了,又何必用中等貨?”
大悟道:“必須用中等貨那才行!”
老者嗯了一聲,道:“可有個講究?”
大悟道:“敝寺受十方施主布舍,千百年來,受惠已多,孤魂野鬼暴屍於光天之下者,誰敢說不就是敝寺的施主呢?
“況人生百年,有朝河東,則有朝河西,今為坐作,昔乃階囚,敝寺不敢勢利,所以一視同仁都有中等棺木!”
老者哈哈大笑道:“聽你這樣一說,老朽對人生又多了一層認識!”
大悟一笑道:“這是施主的客氣話,其實,人之對於自己的一生,大多是在作幻夢,成真者少,空想者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