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婉晴被接迴家中休養,換了三個大夫都說情況不容樂觀。
這姑娘身上的傷痛好治,但她心裏的坎兒過不去,做大夫的也無能為力。
女兒出了這樣的事,羅夫人自責不已,終日守在女兒床邊,生怕她再想不開去自尋短見。
羅慶桓遞交了辭呈,但批複下來需要時間,按照常規流程計算,最快也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好好的閨女被欺負成這樣,他發誓要將人渣繩之以法,為女兒討迴公道。
羅慶桓跟太仆寺告假,都知道他家裏出了事,且他已經遞交了辭呈,因此也沒人為難他。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羅家已經夠慘了,在不牽涉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能幫就盡量幫一把。
羅慶桓有了大把的時間調查此事,他帶著收集到的證人證詞和大夫們開具的書麵醫囑,去到京兆衙門報官立案。
羅慶桓有官職在身,他親自帶著證據來報案,很快便被成功受理。
京兆衙門立案後,派出人手去調查此事。
羅慶桓家境不豐,所居宅院是太仆寺按照職位分配的官舍。
而羅婉晴投河的地點在城西區域,那裏住著的大都是皇親國戚、達官顯貴。
像蘇時恩這樣的低階官員,分配到的官宅也隻是在西城邊緣。
京兆尹頭疼,恐怕又是一起難辦的案子,可再難辦也得查下去。
羅慶桓一直在跟進案件的調查進度,他也試圖跟女兒溝通,希望能得到一些線索。
可羅婉晴自從出事後,便一直處於癡癡傻傻的狀態,喂飯、擦身、如廁,這些事情都要由羅夫人帶著她去做。
她就像個提線木偶一般聽從“擺布”,完全沒了往日的生氣。
羅英知道父親在調查姐姐的事,他猶豫過,最終還是說出了自己看到的信息。
羅婉晴繡的香囊上有一個“寧”字,他猜測那人的名字或者姓氏可能跟這個字有關。
名字裏帶“寧”的人太多了,達官顯貴聚集的城西區域有近十萬人口,尋找一個名字裏帶“寧”的年輕男子,無異於是大海撈針。
可若是那人的姓氏為“寧”,那範圍可就要小上許多。
羅慶桓將這一線索上報京兆衙門,迴到家後整個人顯得有些恍惚。
羅慶桓在女兒麵前提起武安侯府,見她沒什麽反應,心裏不由得鬆了口氣。
可當他試探著叫了聲“寧公子”之後,羅婉晴突然捂住耳朵,驚聲尖叫起來。
兩口子趕忙安撫女兒的情緒,讓她不要害怕。
事後羅夫人哭求丈夫,別再繼續追查了。
她們迴老家,那裏沒人知道這件事,也不會有人用異樣的目光打量婉晴。
在妻子的哭求之下,羅慶桓動搖了,或許他本就不該報官,這樣就不會對女兒造成二次傷害。
這邊羅家已經打算放棄了,可偏偏一直盯著案件進展的寧遠晨坐不住了。
沒有不透風的牆,京兆衙門上下近百人,總會有人守不住道德底線。
有人給寧遠晨通風報信,說羅慶桓一直緊咬著案件不放,現在更是掌握了關鍵線索。
寧遠晨想要來個一勞永逸,將羅家人悉數滅口。
但羅家剛出了事,幾口人都龜縮在家中,很少出門。
那周圍的鄰居人多眼雜,也不好在這時候下手。
寧遠晨的思維很簡單,解決不了問題,那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羅慶桓每天都要出門,采買、取藥、交接公務、辦理解官手續。
離開家的次數多了,被有心之人鑽空子的機會也就變多了。
在羅慶桓拿到了解官公文,準備舉家返鄉之時,終是遭遇了不測。
羅慶桓到死都不知道是誰在害他。
頃刻間,羅家的天塌了。
羅夫人傷心欲絕,強忍悲痛為丈夫操持身後事。
大家看羅家的孤兒寡母實在可憐,都過來幫把手。
當時羅家進進出出的人員很雜,有個小孩兒塞給羅英一張字條,轉頭就不見了蹤影。
羅英打開字條看清上麵的內容後,心中十分焦急,忙去找母親商議。
字條上說羅慶桓是被人害死的,讓羅家三人暫緩離京,有人在城外等待截殺他們。
寧遠晨的目地就是將幾人留在京城,先穩住他們,之後再找機會殺人滅口。
至於放她們孤兒寡母的歸鄉,那是不可能的,因為隻有死人才能永遠守住秘密。
……
韓澤玉問羅英,為什麽一定要殺死寧遠晨?
羅英說因為他該死。
韓澤玉又問他做了什麽該死的事?
羅英說要替羅家報家破人亡之仇。
之後不管怎麽問,這孩子都不肯多說一句。
蘇時恩問他要怎樣才肯說出實情?
羅英依舊沉默不語。
韓澤玉歎了口氣,直截了當道:“這樣吧,我把你放了。”
“你愛去哪就去哪,別在我家待著。”
“看你這麽可憐,這幾天的飯錢我就不要了,全當是做好人好事,扶貧送溫暖。”
蘇時恩由衷的誇獎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好人一生平安。”
韓澤玉感動到幾欲落淚。
相公,還是你最懂我。
這死小孩兒,自己幫他逃離火坑,他竟然不信任自己。
怎麽著?他不值得信任嗎?他不靠譜嗎?他看著不像好人嗎?
羅英多冤呐!他從被帶離龐府起,壓根兒就沒見過救他的人長什麽樣。
兩眼一抹黑的被撈走,現在依舊看不到一絲光亮。
真是造化弄人,可能是上天在他眼前遮住了簾,忘了掀開……
韓澤玉就不是講理的人,你愛說不說。
聽見韓澤玉離去的腳步聲,羅英急了,忙掙紮著調轉方向。
急切道:“若是能找到我娘親和姐姐的下落,我就願意配合,讓我做什麽都可以。”
蘇時恩目露欽佩之色,不愧是他家大寶貝,審訊技能真豐富啊!
看看在自己身邊原地踏步的韓澤玉。
再看看朝著空無一人的方向,呈跪拜姿勢的羅英。
一時間,巧舌如簧的蘇時恩都語塞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敬酒不吃吃罰酒?
韓澤玉那小眼神驕傲的亂飛,學著吧你,都是技能!
蘇時恩低頭,在本子上寫下一行力透紙背的字跡:“耳聽為虛,切勿上當。”
這姑娘身上的傷痛好治,但她心裏的坎兒過不去,做大夫的也無能為力。
女兒出了這樣的事,羅夫人自責不已,終日守在女兒床邊,生怕她再想不開去自尋短見。
羅慶桓遞交了辭呈,但批複下來需要時間,按照常規流程計算,最快也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好好的閨女被欺負成這樣,他發誓要將人渣繩之以法,為女兒討迴公道。
羅慶桓跟太仆寺告假,都知道他家裏出了事,且他已經遞交了辭呈,因此也沒人為難他。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羅家已經夠慘了,在不牽涉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能幫就盡量幫一把。
羅慶桓有了大把的時間調查此事,他帶著收集到的證人證詞和大夫們開具的書麵醫囑,去到京兆衙門報官立案。
羅慶桓有官職在身,他親自帶著證據來報案,很快便被成功受理。
京兆衙門立案後,派出人手去調查此事。
羅慶桓家境不豐,所居宅院是太仆寺按照職位分配的官舍。
而羅婉晴投河的地點在城西區域,那裏住著的大都是皇親國戚、達官顯貴。
像蘇時恩這樣的低階官員,分配到的官宅也隻是在西城邊緣。
京兆尹頭疼,恐怕又是一起難辦的案子,可再難辦也得查下去。
羅慶桓一直在跟進案件的調查進度,他也試圖跟女兒溝通,希望能得到一些線索。
可羅婉晴自從出事後,便一直處於癡癡傻傻的狀態,喂飯、擦身、如廁,這些事情都要由羅夫人帶著她去做。
她就像個提線木偶一般聽從“擺布”,完全沒了往日的生氣。
羅英知道父親在調查姐姐的事,他猶豫過,最終還是說出了自己看到的信息。
羅婉晴繡的香囊上有一個“寧”字,他猜測那人的名字或者姓氏可能跟這個字有關。
名字裏帶“寧”的人太多了,達官顯貴聚集的城西區域有近十萬人口,尋找一個名字裏帶“寧”的年輕男子,無異於是大海撈針。
可若是那人的姓氏為“寧”,那範圍可就要小上許多。
羅慶桓將這一線索上報京兆衙門,迴到家後整個人顯得有些恍惚。
羅慶桓在女兒麵前提起武安侯府,見她沒什麽反應,心裏不由得鬆了口氣。
可當他試探著叫了聲“寧公子”之後,羅婉晴突然捂住耳朵,驚聲尖叫起來。
兩口子趕忙安撫女兒的情緒,讓她不要害怕。
事後羅夫人哭求丈夫,別再繼續追查了。
她們迴老家,那裏沒人知道這件事,也不會有人用異樣的目光打量婉晴。
在妻子的哭求之下,羅慶桓動搖了,或許他本就不該報官,這樣就不會對女兒造成二次傷害。
這邊羅家已經打算放棄了,可偏偏一直盯著案件進展的寧遠晨坐不住了。
沒有不透風的牆,京兆衙門上下近百人,總會有人守不住道德底線。
有人給寧遠晨通風報信,說羅慶桓一直緊咬著案件不放,現在更是掌握了關鍵線索。
寧遠晨想要來個一勞永逸,將羅家人悉數滅口。
但羅家剛出了事,幾口人都龜縮在家中,很少出門。
那周圍的鄰居人多眼雜,也不好在這時候下手。
寧遠晨的思維很簡單,解決不了問題,那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羅慶桓每天都要出門,采買、取藥、交接公務、辦理解官手續。
離開家的次數多了,被有心之人鑽空子的機會也就變多了。
在羅慶桓拿到了解官公文,準備舉家返鄉之時,終是遭遇了不測。
羅慶桓到死都不知道是誰在害他。
頃刻間,羅家的天塌了。
羅夫人傷心欲絕,強忍悲痛為丈夫操持身後事。
大家看羅家的孤兒寡母實在可憐,都過來幫把手。
當時羅家進進出出的人員很雜,有個小孩兒塞給羅英一張字條,轉頭就不見了蹤影。
羅英打開字條看清上麵的內容後,心中十分焦急,忙去找母親商議。
字條上說羅慶桓是被人害死的,讓羅家三人暫緩離京,有人在城外等待截殺他們。
寧遠晨的目地就是將幾人留在京城,先穩住他們,之後再找機會殺人滅口。
至於放她們孤兒寡母的歸鄉,那是不可能的,因為隻有死人才能永遠守住秘密。
……
韓澤玉問羅英,為什麽一定要殺死寧遠晨?
羅英說因為他該死。
韓澤玉又問他做了什麽該死的事?
羅英說要替羅家報家破人亡之仇。
之後不管怎麽問,這孩子都不肯多說一句。
蘇時恩問他要怎樣才肯說出實情?
羅英依舊沉默不語。
韓澤玉歎了口氣,直截了當道:“這樣吧,我把你放了。”
“你愛去哪就去哪,別在我家待著。”
“看你這麽可憐,這幾天的飯錢我就不要了,全當是做好人好事,扶貧送溫暖。”
蘇時恩由衷的誇獎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好人一生平安。”
韓澤玉感動到幾欲落淚。
相公,還是你最懂我。
這死小孩兒,自己幫他逃離火坑,他竟然不信任自己。
怎麽著?他不值得信任嗎?他不靠譜嗎?他看著不像好人嗎?
羅英多冤呐!他從被帶離龐府起,壓根兒就沒見過救他的人長什麽樣。
兩眼一抹黑的被撈走,現在依舊看不到一絲光亮。
真是造化弄人,可能是上天在他眼前遮住了簾,忘了掀開……
韓澤玉就不是講理的人,你愛說不說。
聽見韓澤玉離去的腳步聲,羅英急了,忙掙紮著調轉方向。
急切道:“若是能找到我娘親和姐姐的下落,我就願意配合,讓我做什麽都可以。”
蘇時恩目露欽佩之色,不愧是他家大寶貝,審訊技能真豐富啊!
看看在自己身邊原地踏步的韓澤玉。
再看看朝著空無一人的方向,呈跪拜姿勢的羅英。
一時間,巧舌如簧的蘇時恩都語塞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敬酒不吃吃罰酒?
韓澤玉那小眼神驕傲的亂飛,學著吧你,都是技能!
蘇時恩低頭,在本子上寫下一行力透紙背的字跡:“耳聽為虛,切勿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