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澤玉聞言眼前一亮,想起了經典的小品台詞,你說你總整個馬甲配合我幹什麽?
縣太爺真是太上進、太貼心了。
放心吧,你換了馬甲我也照樣認識你!
明年縣太爺若是能成功調任,豈不是又能照顧他家的生意了。
沒事的,他不著急,調任不了還能繼續照顧韓記食肆跟粉條作坊,還有他的農場。
能順利調任就更完美了,這四平八穩的大叔比誰都能熬,相信他能在通判的位置上混到退休。
趙岩把渾身上下的銀子都拿了出來,總共就一百多兩。
咬了咬牙,分出八十兩給村長大叔,說是要購買二十畝旱地,留給村裏做祭田。
祭田的產出是歸村裏公賬的,因此村長也沒推辭。
有了這部分的產出,可以提高孤寡老人的待遇;可以讓無人撫養的孤兒進學堂念書;還能給杜秀才漲束修。
甭管趙岩的出發點是怎樣的,得著實惠的確實是全體村民。
大家也不傻,博名聲的手段而已,不過是說幾句好話,她們絕對能張口就來。
同樣是收買人心,韓澤玉兩口子就得到了大家的愛戴,而趙岩的舉動則是反響平平。
失了先機,現在做出的任何行動也隻能叫做補救。
趙岩辦完事就匆匆離去,甚至沒去錢家看上一眼。
現在的雲山村讓他感到陌生,他能感覺到,村民們對於蘇時恩是發自肺腑的喜愛。
明明他才是土生土長的雲山村人,他才是那個祖籍雲山村的舉人。
多麽諷刺……
趙母逗弄著大孫子,一歲多的孩子正是好玩兒的時候,小家夥胖乎乎的很可愛。
趙岩中舉後,錢寧喜出望外,禁不住慶幸自己做的決定,岩哥果然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馬上就是錢寧二十歲的生日,錢家人也在極力找尋他的下落。
雖說錢寧過年的時候有讓人給家裏送過錢,但這二兩銀子顯然滿足不了錢家人的胃口。
那一家三口一合計,竟然打上了錢寧彩禮的主意。
錢寧一走就是兩年多,期間更是一次都沒迴過家,這其中一定有什麽貓膩。
錢寧馬上就到了官配的年紀,而且他還能給家裏送錢,這說明他很有可能在外麵有相好的人了。
錢老大始終都認為錢寧跟趙岩有過一腿,隻是不知道這二人現在是什麽關係。
關係嘛!自然就是想名正言順過上好日子的關係。
錢寧和孩子的事情是趙敏兒無意中發現的。
殊不知這個無意也是被人設計好的。
錢寧身邊有軍師,雖說水平和眼界都有限,但算計一個趙敏兒還是手到擒來的。
彼時的趙敏兒正因為定親之事跟家人產生了矛盾,因此一怒之下將她看到的事情告訴了爹娘。
可她也不想想,老兩口自始至終都是向著兒子說話的,又何曾偏向過她?
兩口子打算偷偷的去看一眼孩子,結果見到了白白胖胖的大孫子後,趙母一時沒忍住,暴露了行跡。
起初錢寧不肯承認,說這孩子不是他的,是他幫忙照看的。
可趙家兩口子哪能聽他狡辯,他越解釋,二人就越是堅信這孩子是他們家的種。
趙母更是斬釘截鐵的認定:“這孩子跟小岩就像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長的太像了。尤其那個聰明伶俐的勁頭兒也隨他爹,我們家趙岩小時候……”
吧啦吧啦的講了一堆,其目地就是為了證實這孩子是趙家的。
錢寧到最後也沒鬆口,趁著趙母分心之際,一把搶過孩子,跑迴了院子裏。
老兩口也沒再死纏爛打,他們決定先迴家問問兒子。
趙岩中舉後有些忙,沒時間去爹娘那邊。
可趙母忍不住,於是每天都偷偷摸摸的去找錢寧,實則就是為了看孩子。
因此在趙岩不知情的情況下,人家婆媳早就相處融洽了。
本來嘛,錢寧和她們更有共同話題,不像孫滿祁的圈子,她們怎麽樣都融入不進去。
趙敏兒鬱悶,她跑去告密不是為了讓她們婆媳相認的,怎麽還享受上含飴弄孫的過程了?
趙岩知曉後也是無可奈何,隻要求爹娘他們別暴露了孩子的事。
他想等到參加完會試再跟孫滿祁攤牌。
說一千道一萬,趙岩對於會試也沒什麽把握,他更傾向於下一屆再戰。
不過機會難得,他想去碰碰運氣,就當是提前熟悉流程了。
趙岩想的是能拖一天是一天,孫家那邊越晚知曉,對他越有利。
他想的倒是挺好,可他們不知道的是,成親近兩年,一直沒動靜的孫滿祁實際上已經懷上了孩子。
……
會試通常在陰曆的二月初九開考,距離京城近些的學子可以在家過完新年再去趕考。
可偏遠地區的學子卻要提前兩個月動身,生怕途中發生變故,錯失了大好時機。
韓澤玉上次從省城出發,一路暢行無阻,耗時半月有餘才順利抵達京城。
韓澤玉的腳程快,上次即便是帶著一匹拖後腿的“寶馬”,他依舊將路程縮短到了七天。
如果隻有他一人趕路,手邊再有些可以補充異能的天材地寶。
日夜兼程的話,甚至隻需要四天就能趕迴來。
對於即將拖後腿的事實,蘇時恩深表歉意,他是人,他比不上狂野的“寶馬”,更比不上飛毛腿一樣的玉哥兒。
韓澤玉擼起褲管看了兩眼,誠懇的提出建議:“我腿上可光滑了,不信你摸摸。”
蘇時恩……
還能不能好好說話了?就不能正經一點兒嗎?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白日宣淫、成何體統!
過來讓我摸摸,你還真別說,確實挺滑的。
韓澤玉冷哼,這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假正經。
蘇時恩果斷抽迴手,淡定的輕咳兩聲,開始研究路上要帶些什麽東西。
韓澤玉聰明的腦瓜靈光一閃,白日宣淫有失體統,那改成晚上不就得了。
野外露營自然少不了帳篷,他去趕製幾個,到時候好方便他為所欲為。
嘿嘿嘿……
蘇時恩突然有種不妙的預感,這趟旅途注定不會很平靜。
縣太爺真是太上進、太貼心了。
放心吧,你換了馬甲我也照樣認識你!
明年縣太爺若是能成功調任,豈不是又能照顧他家的生意了。
沒事的,他不著急,調任不了還能繼續照顧韓記食肆跟粉條作坊,還有他的農場。
能順利調任就更完美了,這四平八穩的大叔比誰都能熬,相信他能在通判的位置上混到退休。
趙岩把渾身上下的銀子都拿了出來,總共就一百多兩。
咬了咬牙,分出八十兩給村長大叔,說是要購買二十畝旱地,留給村裏做祭田。
祭田的產出是歸村裏公賬的,因此村長也沒推辭。
有了這部分的產出,可以提高孤寡老人的待遇;可以讓無人撫養的孤兒進學堂念書;還能給杜秀才漲束修。
甭管趙岩的出發點是怎樣的,得著實惠的確實是全體村民。
大家也不傻,博名聲的手段而已,不過是說幾句好話,她們絕對能張口就來。
同樣是收買人心,韓澤玉兩口子就得到了大家的愛戴,而趙岩的舉動則是反響平平。
失了先機,現在做出的任何行動也隻能叫做補救。
趙岩辦完事就匆匆離去,甚至沒去錢家看上一眼。
現在的雲山村讓他感到陌生,他能感覺到,村民們對於蘇時恩是發自肺腑的喜愛。
明明他才是土生土長的雲山村人,他才是那個祖籍雲山村的舉人。
多麽諷刺……
趙母逗弄著大孫子,一歲多的孩子正是好玩兒的時候,小家夥胖乎乎的很可愛。
趙岩中舉後,錢寧喜出望外,禁不住慶幸自己做的決定,岩哥果然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馬上就是錢寧二十歲的生日,錢家人也在極力找尋他的下落。
雖說錢寧過年的時候有讓人給家裏送過錢,但這二兩銀子顯然滿足不了錢家人的胃口。
那一家三口一合計,竟然打上了錢寧彩禮的主意。
錢寧一走就是兩年多,期間更是一次都沒迴過家,這其中一定有什麽貓膩。
錢寧馬上就到了官配的年紀,而且他還能給家裏送錢,這說明他很有可能在外麵有相好的人了。
錢老大始終都認為錢寧跟趙岩有過一腿,隻是不知道這二人現在是什麽關係。
關係嘛!自然就是想名正言順過上好日子的關係。
錢寧和孩子的事情是趙敏兒無意中發現的。
殊不知這個無意也是被人設計好的。
錢寧身邊有軍師,雖說水平和眼界都有限,但算計一個趙敏兒還是手到擒來的。
彼時的趙敏兒正因為定親之事跟家人產生了矛盾,因此一怒之下將她看到的事情告訴了爹娘。
可她也不想想,老兩口自始至終都是向著兒子說話的,又何曾偏向過她?
兩口子打算偷偷的去看一眼孩子,結果見到了白白胖胖的大孫子後,趙母一時沒忍住,暴露了行跡。
起初錢寧不肯承認,說這孩子不是他的,是他幫忙照看的。
可趙家兩口子哪能聽他狡辯,他越解釋,二人就越是堅信這孩子是他們家的種。
趙母更是斬釘截鐵的認定:“這孩子跟小岩就像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長的太像了。尤其那個聰明伶俐的勁頭兒也隨他爹,我們家趙岩小時候……”
吧啦吧啦的講了一堆,其目地就是為了證實這孩子是趙家的。
錢寧到最後也沒鬆口,趁著趙母分心之際,一把搶過孩子,跑迴了院子裏。
老兩口也沒再死纏爛打,他們決定先迴家問問兒子。
趙岩中舉後有些忙,沒時間去爹娘那邊。
可趙母忍不住,於是每天都偷偷摸摸的去找錢寧,實則就是為了看孩子。
因此在趙岩不知情的情況下,人家婆媳早就相處融洽了。
本來嘛,錢寧和她們更有共同話題,不像孫滿祁的圈子,她們怎麽樣都融入不進去。
趙敏兒鬱悶,她跑去告密不是為了讓她們婆媳相認的,怎麽還享受上含飴弄孫的過程了?
趙岩知曉後也是無可奈何,隻要求爹娘他們別暴露了孩子的事。
他想等到參加完會試再跟孫滿祁攤牌。
說一千道一萬,趙岩對於會試也沒什麽把握,他更傾向於下一屆再戰。
不過機會難得,他想去碰碰運氣,就當是提前熟悉流程了。
趙岩想的是能拖一天是一天,孫家那邊越晚知曉,對他越有利。
他想的倒是挺好,可他們不知道的是,成親近兩年,一直沒動靜的孫滿祁實際上已經懷上了孩子。
……
會試通常在陰曆的二月初九開考,距離京城近些的學子可以在家過完新年再去趕考。
可偏遠地區的學子卻要提前兩個月動身,生怕途中發生變故,錯失了大好時機。
韓澤玉上次從省城出發,一路暢行無阻,耗時半月有餘才順利抵達京城。
韓澤玉的腳程快,上次即便是帶著一匹拖後腿的“寶馬”,他依舊將路程縮短到了七天。
如果隻有他一人趕路,手邊再有些可以補充異能的天材地寶。
日夜兼程的話,甚至隻需要四天就能趕迴來。
對於即將拖後腿的事實,蘇時恩深表歉意,他是人,他比不上狂野的“寶馬”,更比不上飛毛腿一樣的玉哥兒。
韓澤玉擼起褲管看了兩眼,誠懇的提出建議:“我腿上可光滑了,不信你摸摸。”
蘇時恩……
還能不能好好說話了?就不能正經一點兒嗎?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白日宣淫、成何體統!
過來讓我摸摸,你還真別說,確實挺滑的。
韓澤玉冷哼,這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假正經。
蘇時恩果斷抽迴手,淡定的輕咳兩聲,開始研究路上要帶些什麽東西。
韓澤玉聰明的腦瓜靈光一閃,白日宣淫有失體統,那改成晚上不就得了。
野外露營自然少不了帳篷,他去趕製幾個,到時候好方便他為所欲為。
嘿嘿嘿……
蘇時恩突然有種不妙的預感,這趟旅途注定不會很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