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榜前一天,閱卷官會先進行草榜填寫,主考官員再根據名次填寫擬錄取考生的試卷編號?。
?草榜填寫完畢後,所有參與考試的官員會集中到內堂,共同檢查試卷,核對試卷編號。
?核準無誤後,按照錄取名次將考生的姓名和籍貫填寫在草榜上,這就是正式的科舉榜單。
鄉試放榜可不像院試那般混亂,張貼榜單之時,會有一隊士兵把守,直至三日後將榜單收繳存檔?。
布政使司衙門前聚集了很多人,都是想在第一時間看到榜單。
鄉試的錄取比例相當低,即便蘇時恩所在的省份是一個大省,但錄取名額也僅有一百零五個。
像地廣人稀的西北地區,一省之地僅有四十五個名額。
而學子眾多的江南一帶,則是能分到一百六十個舉人名額。
在萬眾矚目之下,第一張榜單貼了出來。
有過秋闈經驗的人都知道,這個位置和順序,張貼出來的一定是副榜。
副榜的錄取規則是每正榜中額五名,設副榜中額一名?。
名字列在副榜上的學子不能參加廷試,但可以參加下科會試。
大多數考生都不在意這個,那可是舉人功名,能在副榜最後一名也是光宗耀祖了。
你當範進中舉後為什麽會發瘋?
中了舉人後,身份地位都上升到了另一個層次。
中舉之人在原則上即獲得了選官的資格,家中若有財力和門路,便可為其籌謀一二。
比如說鄭毅他老子,就是家族出錢給他捐的九品芝麻官。
副榜張貼完畢,二十一名考生上榜。
唿啦啦一群人圍過去看榜,人群中立時響起了道賀之聲。
“兄台果真不同凡響!”
“恭喜高中!”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恭喜恭喜呀!”
“今朝中榜,他日取仕,自此一飛衝天!”
“感謝感謝,借您吉言!”
“吾乃高員外,家有商鋪十六間,良田千畝,現小女年芳二八,待字閨中,公子能否過府一敘?”
韓澤玉抻著脖子看熱鬧,心情十分激動。
來了來了,傳說中的“榜下捉婿”它來了。
一邊看熱鬧,一邊向夫君請教何為“員外”?
蘇時恩言簡意賅道:“員外郎算是個閑職,用銀子就能買。”
韓澤玉聽到了更感興趣的話題,立馬就不關注高員外招女婿的事了。
伸手指指自己,韓澤玉期待道:“我也可以嗎?”
蘇時恩還真被問住了,按理來講是不可以的,不過他的身份是小哥兒,這還真不好說,以前也確實沒有這個先例。
韓澤玉就是好奇問問,他才不花那個冤枉錢。
蘇時恩看著湊近自己的某人,心知他又要問些讓人鬱悶的話題了。
果不其然,韓澤玉用手肘捅捅老公,幸災樂禍道:“你老爹是不是也買了個員外郎的頭銜?”
蘇時恩艱難點頭,還真被玉哥兒猜對了,他爹還真買過,隻不過後來覺得跌份兒,就很少提及了。
之前員外郎的選拔是有條件的,手中也有一部分職權。
後來天下太平,北方也沒什麽天災人禍,員外的職能也就變得雞肋起來。
發展到現在更是有錢就能買,畢竟員外總比鄉紳、地主要好聽一些。
以韓澤玉現在的資產,完全可以被稱為士紳階層,他要是願意花那個冤大頭的錢,也確實能撈個員外做。
兩口子在人群外閑話家常,看起來很是雲淡風輕。
人高馬大的鐵柱擠到前排,他倒是挺著急看結果的。
副榜上沒有他認識的人名,不過倒數第二張紅榜上倒是看見了兩個半生不熟的人。
“青山縣雲山村,趙岩。”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他家主子好像跟這人不對付。
當真是可惜了,你說這人怎麽就沒上副榜呢?
鐵柱歎息著往旁邊移動,發現接下來張貼的兩張榜單上也沒有他認識的人。
順道一提,白晉言的名字也在趙岩的那張紅紙上,隻不過他的名字在最上麵,比趙岩的名次高。
終於到了備受矚目的最後一張榜單,眾人屏息凝神,期待揭曉本次秋闈的最終排名。
榜上無名的學子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出現在第一張紅榜之上。
可是萬一呢?萬一走了狗屎運,他們的卷子正巧得了閱卷官的青睞……
事實證明,“萬一”的情況是存在的,隻是不會發生在他們身上。
填寫榜單之時,都是從第六名開始填寫,一直到最後一名,然後再從前五名倒寫迴第一名?。
榜單揭曉的順序也是這樣,將圍觀群眾的期待值拉滿,過程相當折磨人。
鄉試第六名:青山縣蘇雲鬆。
眾人紛紛道賀,恭喜這位格外年輕的舉人老爺。
張耀祖看過了全部名單,心知此次秋闈他定是落榜無疑。
不過這也在他的預料之中,收拾心情,重整旗鼓,下屆再戰便是。
小舅子的名次這麽靠前,對於他來講也是不小的助力,家人即便是看在妻子娘家得力的份上,也不敢難為他和雲竹。
說句很現實的話,就蘇雲鬆這個成績,參加會試也差不了。
他爹不過是個八品學政,如若雲鬆的殿試成績優異,將來還指不定誰的官職更高呢!
十七歲的舉人,真讓人羨慕,恐怕這也是本省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舉人。
“恭喜雲鬆奪得亞魁。”
“自古英雄出少年!”
“誰家的小公子長的這般周正,不知可有婚配?”
蘇雲鬆愣愣的看著榜單,耳邊都是相熟之人的道賀聲。
也有幾個不認識的人想“榜下捉婿”。
眾人皆是對他交口稱讚,隻有他自己知道,心裏的大石頭終於落了地。
蘇雲鬆跟眾人還禮之時,第三、四、五名的“經魁”也紛紛揭曉。
這時蘇雲鬆才想起來,他似乎沒看見大哥的名字。
按理來講不應該呀!他覺得以大哥的學識,應當不會落榜才是。
“唉?亞元也姓蘇,也是青山縣的,該不會跟亞魁是親戚吧!”
蘇雲鬆和張耀祖同時朝榜單上看去,第二名的位置赫然寫著蘇時恩的名字。
青山縣蘇時恩,還真是他,這名次真是足夠顛覆他們認知的。
?草榜填寫完畢後,所有參與考試的官員會集中到內堂,共同檢查試卷,核對試卷編號。
?核準無誤後,按照錄取名次將考生的姓名和籍貫填寫在草榜上,這就是正式的科舉榜單。
鄉試放榜可不像院試那般混亂,張貼榜單之時,會有一隊士兵把守,直至三日後將榜單收繳存檔?。
布政使司衙門前聚集了很多人,都是想在第一時間看到榜單。
鄉試的錄取比例相當低,即便蘇時恩所在的省份是一個大省,但錄取名額也僅有一百零五個。
像地廣人稀的西北地區,一省之地僅有四十五個名額。
而學子眾多的江南一帶,則是能分到一百六十個舉人名額。
在萬眾矚目之下,第一張榜單貼了出來。
有過秋闈經驗的人都知道,這個位置和順序,張貼出來的一定是副榜。
副榜的錄取規則是每正榜中額五名,設副榜中額一名?。
名字列在副榜上的學子不能參加廷試,但可以參加下科會試。
大多數考生都不在意這個,那可是舉人功名,能在副榜最後一名也是光宗耀祖了。
你當範進中舉後為什麽會發瘋?
中了舉人後,身份地位都上升到了另一個層次。
中舉之人在原則上即獲得了選官的資格,家中若有財力和門路,便可為其籌謀一二。
比如說鄭毅他老子,就是家族出錢給他捐的九品芝麻官。
副榜張貼完畢,二十一名考生上榜。
唿啦啦一群人圍過去看榜,人群中立時響起了道賀之聲。
“兄台果真不同凡響!”
“恭喜高中!”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恭喜恭喜呀!”
“今朝中榜,他日取仕,自此一飛衝天!”
“感謝感謝,借您吉言!”
“吾乃高員外,家有商鋪十六間,良田千畝,現小女年芳二八,待字閨中,公子能否過府一敘?”
韓澤玉抻著脖子看熱鬧,心情十分激動。
來了來了,傳說中的“榜下捉婿”它來了。
一邊看熱鬧,一邊向夫君請教何為“員外”?
蘇時恩言簡意賅道:“員外郎算是個閑職,用銀子就能買。”
韓澤玉聽到了更感興趣的話題,立馬就不關注高員外招女婿的事了。
伸手指指自己,韓澤玉期待道:“我也可以嗎?”
蘇時恩還真被問住了,按理來講是不可以的,不過他的身份是小哥兒,這還真不好說,以前也確實沒有這個先例。
韓澤玉就是好奇問問,他才不花那個冤枉錢。
蘇時恩看著湊近自己的某人,心知他又要問些讓人鬱悶的話題了。
果不其然,韓澤玉用手肘捅捅老公,幸災樂禍道:“你老爹是不是也買了個員外郎的頭銜?”
蘇時恩艱難點頭,還真被玉哥兒猜對了,他爹還真買過,隻不過後來覺得跌份兒,就很少提及了。
之前員外郎的選拔是有條件的,手中也有一部分職權。
後來天下太平,北方也沒什麽天災人禍,員外的職能也就變得雞肋起來。
發展到現在更是有錢就能買,畢竟員外總比鄉紳、地主要好聽一些。
以韓澤玉現在的資產,完全可以被稱為士紳階層,他要是願意花那個冤大頭的錢,也確實能撈個員外做。
兩口子在人群外閑話家常,看起來很是雲淡風輕。
人高馬大的鐵柱擠到前排,他倒是挺著急看結果的。
副榜上沒有他認識的人名,不過倒數第二張紅榜上倒是看見了兩個半生不熟的人。
“青山縣雲山村,趙岩。”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他家主子好像跟這人不對付。
當真是可惜了,你說這人怎麽就沒上副榜呢?
鐵柱歎息著往旁邊移動,發現接下來張貼的兩張榜單上也沒有他認識的人。
順道一提,白晉言的名字也在趙岩的那張紅紙上,隻不過他的名字在最上麵,比趙岩的名次高。
終於到了備受矚目的最後一張榜單,眾人屏息凝神,期待揭曉本次秋闈的最終排名。
榜上無名的學子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出現在第一張紅榜之上。
可是萬一呢?萬一走了狗屎運,他們的卷子正巧得了閱卷官的青睞……
事實證明,“萬一”的情況是存在的,隻是不會發生在他們身上。
填寫榜單之時,都是從第六名開始填寫,一直到最後一名,然後再從前五名倒寫迴第一名?。
榜單揭曉的順序也是這樣,將圍觀群眾的期待值拉滿,過程相當折磨人。
鄉試第六名:青山縣蘇雲鬆。
眾人紛紛道賀,恭喜這位格外年輕的舉人老爺。
張耀祖看過了全部名單,心知此次秋闈他定是落榜無疑。
不過這也在他的預料之中,收拾心情,重整旗鼓,下屆再戰便是。
小舅子的名次這麽靠前,對於他來講也是不小的助力,家人即便是看在妻子娘家得力的份上,也不敢難為他和雲竹。
說句很現實的話,就蘇雲鬆這個成績,參加會試也差不了。
他爹不過是個八品學政,如若雲鬆的殿試成績優異,將來還指不定誰的官職更高呢!
十七歲的舉人,真讓人羨慕,恐怕這也是本省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舉人。
“恭喜雲鬆奪得亞魁。”
“自古英雄出少年!”
“誰家的小公子長的這般周正,不知可有婚配?”
蘇雲鬆愣愣的看著榜單,耳邊都是相熟之人的道賀聲。
也有幾個不認識的人想“榜下捉婿”。
眾人皆是對他交口稱讚,隻有他自己知道,心裏的大石頭終於落了地。
蘇雲鬆跟眾人還禮之時,第三、四、五名的“經魁”也紛紛揭曉。
這時蘇雲鬆才想起來,他似乎沒看見大哥的名字。
按理來講不應該呀!他覺得以大哥的學識,應當不會落榜才是。
“唉?亞元也姓蘇,也是青山縣的,該不會跟亞魁是親戚吧!”
蘇雲鬆和張耀祖同時朝榜單上看去,第二名的位置赫然寫著蘇時恩的名字。
青山縣蘇時恩,還真是他,這名次真是足夠顛覆他們認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