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嵐,仙法殘卷一事事關重大,越少人知道越好,我知道你一定在想,如此仙法誰拿到手也是禍事,為何我還要讓你多留意外界留存的這玄息訣第一步,其實我也不覺得拿到這東西是好事,但我們不拿,別人拿了怎麽辦,若你將來運氣好找到了那留有長老魂印的第一步玄息訣,自己拿著也好,毀了也好,總之,絕對不能讓外人拿了......”
湖夢宗內,淩嵐拿到宗內傳承泉心之術,對於水屬性功法的參悟更上一層樓,但他卻並沒有想象中的高興,而是很快迴到了自己屋子,設下禁製看著那兩頁紙。
這是可以修煉的仙法,但某種意義上卻也沒有太大意義。
它可以練,但卻不是打開後路的鑰匙,它是假的。
而真的在哪裏?
也許早已經被毀,也許還在哪個犄角旮旯裏放著,又也許已經被誰拿在手中。
尚未可知。
淩嵐隻知道,宗主告訴他,這仙法十步直達長生之境,無需自己冒險探尋,照著練就行,無數人夢寐以求。
昔日人人可練的仙法,因為修仙者們的私欲而至如今凡人沒有資質便無法修行。
一切,都隻是因為曾經,外界流傳太多玄息訣第一步修煉法子,導致那魂印真卷難以找尋。
然後,現世之中才被修仙者們搗亂,到處都是假的仙法秘籍。
迴想起自己小時候也看過很多仙法秘籍,如今一想,也覺得的確是個好辦法,假的多了,真的自然少了。
東西一旦少了,找起來也方便多了。
淩嵐不知道這樣做是不是對的,但他知道無論他怎麽想,也無法改變現狀,即便身為湖夢宗天驕,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麵對整個大陸的修仙者,他也很是渺小。
淩嵐看著自己的手掌,玄池境的實力,終究還是太弱了。
即便對此事心有不甘,卻也無力去改變。
“哎。”
一聲悠長的歎息,淩嵐當即決定閉關,一舉突破玄靈境。
書塵記事3640年,一轉眼五年時間,淩嵐閉關嚐試魂吞玄池遲遲未能成功。
由於修煉飲夢泉功法,淩嵐的體內玄池要比一般玄池強大太多,靈魂力量若是太弱,完全無法吞噬玄池。
五年下來,幾乎一無所獲,無奈,淩嵐隻好出關前去宗內找白白幽詢問突破的法子。
白白幽對淩嵐的情況給不了太大意義,畢竟她是修煉憂湖露的,體內玄池並沒有太大增益。
淩嵐對此感到有些煩惱。
見狀,白白幽疑惑:“淩師弟為何不找李長老詢問?”
淩嵐聞言,隻是一愣,表示他都忘了自己還有個師父,隨即便急匆匆告別白白幽,去找了李宣堯。
而李宣堯也是不出意料,對這事沒給什麽意見,隻是向淩嵐說明,突破不了就多出去走走,說不準一感悟就突破了。
淩嵐無奈,見眼下也沒什麽辦法,索性便準備去宗內任務大廳,找幾個任務做一做。
禦劍很快來到主島之上,眾弟子見了淩嵐紛紛行禮問好。
淩嵐一一點頭迴應,現如今,以他下一任宗主的身份,湖夢宗內可謂是地位頗高。
不過,即便如此,宗內還是有弟子不對淩嵐特別尊敬。
那人便是淩可兒。
隻見淩嵐走來大廳裏,弟子們紛紛讓路,唯獨最前麵的淩可兒站在任務牌前對淩嵐視而不見。
淩嵐看見淩可兒這樣子,很快就知道姐姐是故意的,便放下身段,趕快跑在淩可兒身邊,微笑問道:“姐姐是要出任務嗎?”
淩可兒拿起一個任務,好像不怎麽在意的一副樣子,隻是說道:“是淩嵐啊,你忙完了?”
“嗯,剛剛出關,姐姐要去做這個任務嗎?我陪你一起去吧。”
淩可兒略有些意外的看向淩嵐,表示:“你和我一起去?你不閉關突破了?”
淩嵐知道近幾十年來他與淩可兒沒怎麽見麵,淩可兒肯定生氣覺得不開心,所以並沒有說突破阻礙的事情,隻是說道:“好久沒有陪姐姐了,現在陪姐姐一起走走。”
淩可兒半信半疑的盯著淩嵐看了一會兒,隨後立刻笑了起來,拿下任務牌說道:“好啊,那我們走吧!”
淩嵐很聽話的點頭,便與淩可兒一道禦劍離開了湖夢宗。
大廳裏的弟子們望著兩人出去,臉上寫滿了無奈,他們都是覺得,湖夢宗的將來,就是交給這種人的嗎?
對姐姐完全沒有抵抗力,說什麽是什麽,若不是因為宗內早已經傳遍淩嵐與白白幽互相喜歡的事情,大夥都要覺得淩嵐喜歡的女人就是他自己的姐姐了。
另一邊,衡陽京城。
路啟元這幾十年來殺了朝堂中不少貪官汙吏,改善了百姓很多生活環境,百姓們因此對其極為擁戴。
但路啟元卻越來越覺得心不在焉,自從被他父皇說教一番,他便明白了無法用尋常辦法改變現局。
但他卻一直想不到好的辦法,這幾十年來他做的,於百姓眼中是好太子,殺盡朝中貪官,但於朝堂之中,他隻不過是將那些別人告訴他可以殺的人殺掉了而已。
那些真正該死的,犯下無數罪行的人仍然活著,被許多力量保護著。
他麵對那些力量感到無力。
因此修行上也緩慢下來。
如此朝局,令他日日夜夜想念著在仙門的日子,那時有著師兄師姐陪伴,整日言說心中道義,一心隻為修行。
哪像如今,為心中不平無力,窮盡所思而不得解。
路啟元站在宮牆裏,望向牆外高天,不覺感歎仙門長老之言。
“果然修仙,還是少與凡間接觸才好,這一接觸起來,瑣事纏身,整日憂思,放不下那心中不平,實在無心修煉。”
“哎......”
一聲悠長的歎息,看著自己的手掌,路啟元搖搖頭,忽覺若是他有那仙門長老實力,能以一人之力力壓群雄,又怎會有如今這些煩惱。
也許閉目潛心修行,百年後強大起來再平心中憤意才是可以。
但路啟元實在難以靜心,且不說百年時間夠不夠,就算夠,那這百年裏的人們,就這樣讓他們繼續遭受不平嗎?
曾是仙門子弟,他該如何對此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湖夢宗內,淩嵐拿到宗內傳承泉心之術,對於水屬性功法的參悟更上一層樓,但他卻並沒有想象中的高興,而是很快迴到了自己屋子,設下禁製看著那兩頁紙。
這是可以修煉的仙法,但某種意義上卻也沒有太大意義。
它可以練,但卻不是打開後路的鑰匙,它是假的。
而真的在哪裏?
也許早已經被毀,也許還在哪個犄角旮旯裏放著,又也許已經被誰拿在手中。
尚未可知。
淩嵐隻知道,宗主告訴他,這仙法十步直達長生之境,無需自己冒險探尋,照著練就行,無數人夢寐以求。
昔日人人可練的仙法,因為修仙者們的私欲而至如今凡人沒有資質便無法修行。
一切,都隻是因為曾經,外界流傳太多玄息訣第一步修煉法子,導致那魂印真卷難以找尋。
然後,現世之中才被修仙者們搗亂,到處都是假的仙法秘籍。
迴想起自己小時候也看過很多仙法秘籍,如今一想,也覺得的確是個好辦法,假的多了,真的自然少了。
東西一旦少了,找起來也方便多了。
淩嵐不知道這樣做是不是對的,但他知道無論他怎麽想,也無法改變現狀,即便身為湖夢宗天驕,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麵對整個大陸的修仙者,他也很是渺小。
淩嵐看著自己的手掌,玄池境的實力,終究還是太弱了。
即便對此事心有不甘,卻也無力去改變。
“哎。”
一聲悠長的歎息,淩嵐當即決定閉關,一舉突破玄靈境。
書塵記事3640年,一轉眼五年時間,淩嵐閉關嚐試魂吞玄池遲遲未能成功。
由於修煉飲夢泉功法,淩嵐的體內玄池要比一般玄池強大太多,靈魂力量若是太弱,完全無法吞噬玄池。
五年下來,幾乎一無所獲,無奈,淩嵐隻好出關前去宗內找白白幽詢問突破的法子。
白白幽對淩嵐的情況給不了太大意義,畢竟她是修煉憂湖露的,體內玄池並沒有太大增益。
淩嵐對此感到有些煩惱。
見狀,白白幽疑惑:“淩師弟為何不找李長老詢問?”
淩嵐聞言,隻是一愣,表示他都忘了自己還有個師父,隨即便急匆匆告別白白幽,去找了李宣堯。
而李宣堯也是不出意料,對這事沒給什麽意見,隻是向淩嵐說明,突破不了就多出去走走,說不準一感悟就突破了。
淩嵐無奈,見眼下也沒什麽辦法,索性便準備去宗內任務大廳,找幾個任務做一做。
禦劍很快來到主島之上,眾弟子見了淩嵐紛紛行禮問好。
淩嵐一一點頭迴應,現如今,以他下一任宗主的身份,湖夢宗內可謂是地位頗高。
不過,即便如此,宗內還是有弟子不對淩嵐特別尊敬。
那人便是淩可兒。
隻見淩嵐走來大廳裏,弟子們紛紛讓路,唯獨最前麵的淩可兒站在任務牌前對淩嵐視而不見。
淩嵐看見淩可兒這樣子,很快就知道姐姐是故意的,便放下身段,趕快跑在淩可兒身邊,微笑問道:“姐姐是要出任務嗎?”
淩可兒拿起一個任務,好像不怎麽在意的一副樣子,隻是說道:“是淩嵐啊,你忙完了?”
“嗯,剛剛出關,姐姐要去做這個任務嗎?我陪你一起去吧。”
淩可兒略有些意外的看向淩嵐,表示:“你和我一起去?你不閉關突破了?”
淩嵐知道近幾十年來他與淩可兒沒怎麽見麵,淩可兒肯定生氣覺得不開心,所以並沒有說突破阻礙的事情,隻是說道:“好久沒有陪姐姐了,現在陪姐姐一起走走。”
淩可兒半信半疑的盯著淩嵐看了一會兒,隨後立刻笑了起來,拿下任務牌說道:“好啊,那我們走吧!”
淩嵐很聽話的點頭,便與淩可兒一道禦劍離開了湖夢宗。
大廳裏的弟子們望著兩人出去,臉上寫滿了無奈,他們都是覺得,湖夢宗的將來,就是交給這種人的嗎?
對姐姐完全沒有抵抗力,說什麽是什麽,若不是因為宗內早已經傳遍淩嵐與白白幽互相喜歡的事情,大夥都要覺得淩嵐喜歡的女人就是他自己的姐姐了。
另一邊,衡陽京城。
路啟元這幾十年來殺了朝堂中不少貪官汙吏,改善了百姓很多生活環境,百姓們因此對其極為擁戴。
但路啟元卻越來越覺得心不在焉,自從被他父皇說教一番,他便明白了無法用尋常辦法改變現局。
但他卻一直想不到好的辦法,這幾十年來他做的,於百姓眼中是好太子,殺盡朝中貪官,但於朝堂之中,他隻不過是將那些別人告訴他可以殺的人殺掉了而已。
那些真正該死的,犯下無數罪行的人仍然活著,被許多力量保護著。
他麵對那些力量感到無力。
因此修行上也緩慢下來。
如此朝局,令他日日夜夜想念著在仙門的日子,那時有著師兄師姐陪伴,整日言說心中道義,一心隻為修行。
哪像如今,為心中不平無力,窮盡所思而不得解。
路啟元站在宮牆裏,望向牆外高天,不覺感歎仙門長老之言。
“果然修仙,還是少與凡間接觸才好,這一接觸起來,瑣事纏身,整日憂思,放不下那心中不平,實在無心修煉。”
“哎......”
一聲悠長的歎息,看著自己的手掌,路啟元搖搖頭,忽覺若是他有那仙門長老實力,能以一人之力力壓群雄,又怎會有如今這些煩惱。
也許閉目潛心修行,百年後強大起來再平心中憤意才是可以。
但路啟元實在難以靜心,且不說百年時間夠不夠,就算夠,那這百年裏的人們,就這樣讓他們繼續遭受不平嗎?
曾是仙門子弟,他該如何對此視而不見,充耳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