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靜坐於仙居湖中亭下,看著和尚離開了仙啟書院。
此後,陳書便沒了和尚的消息。
隻是偶爾從楊居安與路佑的口中聽說,和尚求法失敗,如今世人有人稱讚他勇氣可嘉,也有人去說和尚是因為虛情假意才致仙人不想傳法。
陳書對此淡然一笑。
半年後,各國之間流傳起了一本書籍,名為《生平見聞》,而楊居安見這本書的編纂者覺得有趣,便將書放在後院石台上,讓陳書拿了去。
陳書拿到書籍看了一眼編纂者的名字,正是之前來求法的那個和尚。
頓時,陳書頗有興趣,便翻閱了起來。
書中所記是和尚一生來所經曆的人生大事,和一些很有感悟的經曆。
陳書看著點點頭,觀人書籍如閱人人生,他再一次覺得,這和尚的確是經曆許多,算得上德高望重,隻是人生,陳書已經看過許多,不免還是有些覺得無趣,直至翻在最後一頁的時候,他才是神色一頓,合上書笑了起來。
書的最後一頁所記,便是和尚來仙啟書院的所見所感。
隻有寥寥幾行,卻讓陳書感歎,為民著想一生,直至最後,雖有猶豫,仍是無法釋懷於民,實在少見。
“行遊一生,積累無數聲望於民間,因幼時貧苦,遂心向於民,剃度出家,直至身邊親朋好友皆是離去,未做他想,但年老之勢不可阻擋,聽聞仙法出世,為求續命,行至衡陽,途中心想仙法之事,對民忽視未有發覺,直到仙人點破,才恍然大悟,羞愧不已,仙人之法頗為驚奇,遠非凡人所能理解,驚訝之餘,老僧也終於想起初心,人生在世,與民遊生,死生本就凡人常見之事,本就大限將至,求得仙法又如何,如此心性,也怕是無法長生,不如坐於廟前,直至該來之事來盡,該走之事走完。”
看完和尚最後一言,陳書感歎道:“看來是不打算迴來了,不過也好,長生亦有長生苦,何況,這就隻是一個念想。”
陳書搖搖頭笑了笑,現如今浮仙大陸的玄氣稀薄,以和尚的年紀,就算有了玄息訣也無法修煉,到頭來,真是不如老老實實,安安靜靜的走完最後的人生。
而此書一出,浮仙大陸上,人們對仙人更是向往,許多地方的人家甚至開始建起簡單的廟所,以此向書塵仙祈禱平安。
陳書對此知曉不多,隻知道大殿之上,有官員向路沐陽提過一嘴。
而至和尚離去一年之後,見和尚並未來到後院,陳書起初認為,是和尚已經覺悟,不想再得仙法,但後來,從楊居安的嘴中才是聽聞,原來滿一年的前一天,和尚死在了來仙啟書院的路上。
楊居安感歎道:“真是大師,去年此時,他還在廟中等見仙人,今年卻死在了路上,到底是老了,不能走遠路了啊,難得還有這種感悟自身,不求仙法的人,可惜......”
陳書尷尬一笑,他與和尚一年之約沒有外人知道,隻看那本《生平見聞》,確實覺得和尚已經想開了,不求仙法,但和尚最後卻死在了約定前一天,來書院的路上,這背後意味,實在耐人尋味。
陳書坐於湖中亭下,再次感歎:“到底人還是怕死,大師也不能例外,哈哈哈。”
言罷,陳書困意便起,遂起身進入小閣。
一覺醒來,陳書伸了個懶腰,起身離開小閣,坐在了湖中亭下,揮手攪過湖麵,湖麵便出現了仙啟書院的畫麵。
陳書左右看看,才發現書院並無一人,環境也有些不同,便是很快想到,自己這一覺,睡了多久?
如此想著,陳書再次揮手,湖中畫麵很快切換至了京城路沐陽那裏。
經過觀察路沐陽這裏的視角,陳書才終於知道,原來他這一覺睡了11年,如今,太子路佑二十,被叫迴京城完婚,楊居安也隨著太子一起迴了京城。
陳書略感興趣的說道:“難怪這仙啟書院一個人也沒有。”
說罷,陳書便又觀察了一番,知曉了如今衡陽國力已經是浮仙大陸最為強盛,原本周圍幾國,現在也已經許多都成為了衡陽國土。
衡陽京城大街小巷之間,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看外世如此熱鬧,陳書便也想親身前去玩一玩,但外世修煉玄息訣的人很少,玄氣在現在還是非常稀薄,他完全出不去,隻能靜靜看著了。
太子路佑修行玄息訣十多年,還是未能在體內修成玄息,但他繼承了他爹的聰明才智,很明白玄息訣的重要性。
所以即便功法未有長進,他也一直都在練,沒有一日鬆懈。
楊居安與太子路佑坐同一輛車迴京城,路上,楊居安看著外麵的繁榮向路佑問道:“太子覺得這京城怎麽樣?”
路佑一眼沒看外邊,隻是答道:“這裏的玄氣好像比書院還要稀薄,在書院的時候,好歹還有些感覺,到了這裏,完全就沒感覺了。”
楊居安笑了笑道:“哈哈,書院畢竟是書塵仙在的地方,玄氣當然是書院要多一些,但書院哪有京城這般熱鬧啊。”
路佑聞言,看著外麵街道上的繁華點了點頭,心裏卻是沒有多少開心。
路佑說道:“父皇叫我迴來,是讓我跟那個誰家的女兒完婚,哎,也不知完婚之後,還能不能再迴書院。”
楊居安看著路佑有些無奈,十多年來,都是他在陪著這個太子,對太子的心性自然了解,於是他問道:“太子就這麽想待在書院?我可記得,太子之前剛到書院的時候,可是天天叫著無聊呐。”
路佑隨著楊居安的話笑了笑,迴道:“老師說笑了,也許是安靜慣了,不太喜歡京城這熱鬧吧,再說,我呆在書院十多年,都沒見過仙人,這一想以後都不能去了,怎麽說也遺憾啊。”
楊居安點點頭,安慰道:“會有見到的一天的。”
路佑微微笑起,看著前麵的偌大宮牆說道:“老師應該要去看看家人了吧,這十多年來,辛苦老師的教導了,等將來我有了孩子,還希望老師也多關照關照了。”
楊居安點點頭笑道:“哈哈,若那時我還活著的話,太子盡管把他送到書院便可。”
此後,陳書便沒了和尚的消息。
隻是偶爾從楊居安與路佑的口中聽說,和尚求法失敗,如今世人有人稱讚他勇氣可嘉,也有人去說和尚是因為虛情假意才致仙人不想傳法。
陳書對此淡然一笑。
半年後,各國之間流傳起了一本書籍,名為《生平見聞》,而楊居安見這本書的編纂者覺得有趣,便將書放在後院石台上,讓陳書拿了去。
陳書拿到書籍看了一眼編纂者的名字,正是之前來求法的那個和尚。
頓時,陳書頗有興趣,便翻閱了起來。
書中所記是和尚一生來所經曆的人生大事,和一些很有感悟的經曆。
陳書看著點點頭,觀人書籍如閱人人生,他再一次覺得,這和尚的確是經曆許多,算得上德高望重,隻是人生,陳書已經看過許多,不免還是有些覺得無趣,直至翻在最後一頁的時候,他才是神色一頓,合上書笑了起來。
書的最後一頁所記,便是和尚來仙啟書院的所見所感。
隻有寥寥幾行,卻讓陳書感歎,為民著想一生,直至最後,雖有猶豫,仍是無法釋懷於民,實在少見。
“行遊一生,積累無數聲望於民間,因幼時貧苦,遂心向於民,剃度出家,直至身邊親朋好友皆是離去,未做他想,但年老之勢不可阻擋,聽聞仙法出世,為求續命,行至衡陽,途中心想仙法之事,對民忽視未有發覺,直到仙人點破,才恍然大悟,羞愧不已,仙人之法頗為驚奇,遠非凡人所能理解,驚訝之餘,老僧也終於想起初心,人生在世,與民遊生,死生本就凡人常見之事,本就大限將至,求得仙法又如何,如此心性,也怕是無法長生,不如坐於廟前,直至該來之事來盡,該走之事走完。”
看完和尚最後一言,陳書感歎道:“看來是不打算迴來了,不過也好,長生亦有長生苦,何況,這就隻是一個念想。”
陳書搖搖頭笑了笑,現如今浮仙大陸的玄氣稀薄,以和尚的年紀,就算有了玄息訣也無法修煉,到頭來,真是不如老老實實,安安靜靜的走完最後的人生。
而此書一出,浮仙大陸上,人們對仙人更是向往,許多地方的人家甚至開始建起簡單的廟所,以此向書塵仙祈禱平安。
陳書對此知曉不多,隻知道大殿之上,有官員向路沐陽提過一嘴。
而至和尚離去一年之後,見和尚並未來到後院,陳書起初認為,是和尚已經覺悟,不想再得仙法,但後來,從楊居安的嘴中才是聽聞,原來滿一年的前一天,和尚死在了來仙啟書院的路上。
楊居安感歎道:“真是大師,去年此時,他還在廟中等見仙人,今年卻死在了路上,到底是老了,不能走遠路了啊,難得還有這種感悟自身,不求仙法的人,可惜......”
陳書尷尬一笑,他與和尚一年之約沒有外人知道,隻看那本《生平見聞》,確實覺得和尚已經想開了,不求仙法,但和尚最後卻死在了約定前一天,來書院的路上,這背後意味,實在耐人尋味。
陳書坐於湖中亭下,再次感歎:“到底人還是怕死,大師也不能例外,哈哈哈。”
言罷,陳書困意便起,遂起身進入小閣。
一覺醒來,陳書伸了個懶腰,起身離開小閣,坐在了湖中亭下,揮手攪過湖麵,湖麵便出現了仙啟書院的畫麵。
陳書左右看看,才發現書院並無一人,環境也有些不同,便是很快想到,自己這一覺,睡了多久?
如此想著,陳書再次揮手,湖中畫麵很快切換至了京城路沐陽那裏。
經過觀察路沐陽這裏的視角,陳書才終於知道,原來他這一覺睡了11年,如今,太子路佑二十,被叫迴京城完婚,楊居安也隨著太子一起迴了京城。
陳書略感興趣的說道:“難怪這仙啟書院一個人也沒有。”
說罷,陳書便又觀察了一番,知曉了如今衡陽國力已經是浮仙大陸最為強盛,原本周圍幾國,現在也已經許多都成為了衡陽國土。
衡陽京城大街小巷之間,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看外世如此熱鬧,陳書便也想親身前去玩一玩,但外世修煉玄息訣的人很少,玄氣在現在還是非常稀薄,他完全出不去,隻能靜靜看著了。
太子路佑修行玄息訣十多年,還是未能在體內修成玄息,但他繼承了他爹的聰明才智,很明白玄息訣的重要性。
所以即便功法未有長進,他也一直都在練,沒有一日鬆懈。
楊居安與太子路佑坐同一輛車迴京城,路上,楊居安看著外麵的繁榮向路佑問道:“太子覺得這京城怎麽樣?”
路佑一眼沒看外邊,隻是答道:“這裏的玄氣好像比書院還要稀薄,在書院的時候,好歹還有些感覺,到了這裏,完全就沒感覺了。”
楊居安笑了笑道:“哈哈,書院畢竟是書塵仙在的地方,玄氣當然是書院要多一些,但書院哪有京城這般熱鬧啊。”
路佑聞言,看著外麵街道上的繁華點了點頭,心裏卻是沒有多少開心。
路佑說道:“父皇叫我迴來,是讓我跟那個誰家的女兒完婚,哎,也不知完婚之後,還能不能再迴書院。”
楊居安看著路佑有些無奈,十多年來,都是他在陪著這個太子,對太子的心性自然了解,於是他問道:“太子就這麽想待在書院?我可記得,太子之前剛到書院的時候,可是天天叫著無聊呐。”
路佑隨著楊居安的話笑了笑,迴道:“老師說笑了,也許是安靜慣了,不太喜歡京城這熱鬧吧,再說,我呆在書院十多年,都沒見過仙人,這一想以後都不能去了,怎麽說也遺憾啊。”
楊居安點點頭,安慰道:“會有見到的一天的。”
路佑微微笑起,看著前麵的偌大宮牆說道:“老師應該要去看看家人了吧,這十多年來,辛苦老師的教導了,等將來我有了孩子,還希望老師也多關照關照了。”
楊居安點點頭笑道:“哈哈,若那時我還活著的話,太子盡管把他送到書院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