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塵記事凡塵前,浮仙大陸,衡陽國與秋燕國於邊境之地戰爭,戰爭許久未有勝負,衡陽王朝皇帝便想派遣皇子前去督戰指揮。
朝中大臣議論紛紛。
太子之才世人有目共睹,朝中丞相認為其將來必是一代明君,所以他力薦太子前去,他非常明白,打贏了這場戰爭,太子的繼位將無比牢固。
皇帝同樣認為太子之才難得,隻是皇帝知曉,朝中大臣也有人偏向三皇子繼位。
三皇子雖有才華,卻不及太子,所以皇帝思慮許久,為求穩當,也為考驗太子與三皇子,他最後決定,讓兩位皇子一同前去。
這一決定意外的沒有人反對,皇帝便也明白,下麵的這些大臣已經把這一場戰爭,當做最後的對抗。
待戰爭結束,下一代皇帝也將出現。
於是,在做好決定的第二日,太子路沐陽與三皇子路沐衡告別京城,前去了邊境督戰。
戰場上,太子驍勇善戰,謀略奇特,打的敵國將士措手不及,這一消息傳迴朝堂,令太子黨十分高興,皇帝也很是滿意。
反觀三皇子這邊,倒是沒有任何傑出的地方,可朝堂上的三皇子黨派卻並沒有焦急的神色,這讓丞相有些不安。
果然,不出所料意外發生,在邊境戰爭正是焦灼之時,皇帝突然病重,難以下床參政。
此條消息隻有皇帝信任的官員知曉,皇帝命人不要聲張,隻是派人前去邊境,命太子迴歸,三皇子繼續督戰。
這條消息其實已經表明,皇帝傳位太子的想法。
朝中官員無人反對,三皇子黨派的平靜令丞相十分不安,果然,意外又一次發生。
在皇帝命人去叫太子不久之後,朝堂上傳來消息。
太子於迴歸途中被敵國間諜所殺,屍骨無存。
皇帝知曉消息後直接昏厥了過去,三日後才是蘇醒,這時,皇帝病重的消息已經傳遍京城,皇帝無奈,隻好叫來丞相楊居安商量事情。
楊居安認為,這一切都是三皇子的手筆,並覺得,太子並沒有死,皇帝也有所認同,但沒有證據,況且太子未歸已是事實,餘下皇子的才華,唯有三皇子最高。
眼下京城人心惶惶,必須另立儲君安撫人心。
皇帝擔心楊居安造反,便問其該如何對待這些事情。
楊居安並無反心,朝堂之中,站隊而死他並無遺憾,所以他向皇帝諫言,可等待半年時日,若太子沒有迴歸,便立三皇子為太子。
皇帝知道楊居安性格,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便也放心,答應了楊居安,同時也心存僥幸,希望太子能夠迴歸,隨後,他命人前去邊境,叫了三皇子迴來。
三皇子安全迴歸,並在其迴歸後不久,敵國投降,楊居安更加懷疑,在半年時間裏,一直搜集三皇子坑害太子的證據。
隻可惜,半年時間,並無所獲,而朝中的太子黨派也已經被三皇子黨派消耗的差不多了,最後隻餘丞相楊居安還在堅持。
半年很快過去,太子仍是沒有迴歸,皇帝依照與楊居安的約定,立了三皇子為太子。
立太子當日,三皇子一黨的官員對楊居安百般嘲諷與陷害,隻恨不能立刻將楊居安生吞活剝。
而皇帝對此也隻能當做沒有看見,不久之後,因為病痛,撒手人寰。
皇帝駕崩,太子繼位,三皇子等這一天等了許久,心情十分愉悅的他在登基之前還特意前去了丞相府專門提醒楊居安在他登基那日不要缺席。
楊居安隻能苦笑,他知道,三皇子登基之日,就是他的死期。
三皇子登基前一日,先前在邊境打仗的將軍找到了楊居安。
將軍跪在楊居安身前,向楊居安懇求道:“丞相!咱們反吧!”
楊居安無奈歎息,一邊扶著將軍一邊說道:“哎,我答應先帝不得造反,除非太子迴歸,不然明日,我隻能坐著等死。”
將軍死跪地上不起,他知曉三皇子繼位,他便永無出頭之日,再不能為國奮戰,他更可惜,驍勇善戰的太子路沐陽未能承繼先帝之業。
將軍憤憤不平,見楊居安已經放棄,他隻得最後說道:“丞相難道就看著天下百姓被昏庸君主統治,永世被欺壓啼哭於市野街旁嗎!”
楊居安聞言一頓,但很快他還是搖了搖頭,向將軍說道:“三皇子才華不如太子,但也是優秀之人,未必就是昏君。”
將軍才不信這些,他憤怒的起身拍碎了楊居安的桌麵,喊道:“哼!丞相受先帝所信任,權重朝野無人能及,現如今,三皇子為求帝業夥同敵國坑害太子,如此小兒,我怎能服他!”
丞相無奈,隻能告訴將軍:“沒有證據,你隻是造反,就算成了,天下也不會服你。”
將軍轉身離去,朝著楊居安說了最後一句:“可我知道太子不同,他怎麽可能被敵國間諜刺殺半路,罷了,天下服不服我不管,總之我不服三皇子,明日,我那三百將士將與我一同,死生,全看有沒有那仙家命。”
將軍憤怒離去,隻留楊居安愣坐屋下。
他何嚐不想為太子報仇,但就如三皇子所說,太子沐陽已經失蹤半年有餘,除去自己養的兵,他們哪還有什麽實力造反,除非仙人出現救助,否則實在無力迴天。
看著門口那代表著相權的牌匾,楊居安苦笑一聲道:“嗬,仙人......若世上真有仙,還請保佑,太子能迴來吧。”
此時此刻,楊居安非常清楚,隻有太子迴來,他們才能有一線生機。
夜晚樹下蟬鳴,意想不到之客來訪丞相府,楊居安深夜未眠,發覺窗邊奇怪,就推開窗戶看了看,這一眼,便看到了半年來朝思暮想都想要看見的人。
楊居安揉了揉眼睛不可置信的問道:“太子?”
路沐陽嗬嗬一笑,進了屋中關上了窗戶,笑道:“許久未見,楊相倒是滄桑許多。”
確定了眼前之人就是太子,楊居安很快壓下驚喜的心,向太子說明眼下的情況。
路沐陽揮了揮手,說這半年來發生的一切,他都知道。
楊居安疑惑道:“太子這半年去了哪裏,既然知曉發生了什麽,為何不出來?”
路沐陽有些神傷,將懷中一本書籍放在了楊居安枕頭下邊,然後說道:“先不提這個,等明日與三皇子算完賬再好好細聊吧。”
楊居安一見太子還是熟悉的感覺,靠譜,頓時有了希望,很快就說明了有將軍會在明天造反的事情。
太子點點頭,順帶說出了皇帝死亡的真相,乃是三皇子暗中叫人下毒導致。
楊居安聞言大驚,他實在沒有想到,三皇子竟如此歹毒。
路沐陽長歎一聲,隨後又微笑起來,與楊居安說了明日的安排,便離開了。
第二日,楊居安走在登基大典的路上,雖在路上被許多官員嘲笑唾棄,但他絲毫沒有動搖,他認為,太子既然敢迴來,就一定有把握打敗三皇子。
而與楊居安見麵的那個將軍,也的確勇猛,看見三皇子出現就拔劍去刺,三皇子冷笑一聲,周圍十數個金甲護衛衝出,很快就圍住了造反將軍。
造反將軍大喊一聲,想要叫自己的人衝進來,但三皇子早有料到,便告訴將軍,他的人已經全部被抓出,此時此刻,他已經孤立無援。
造反將軍聞言仰天大笑,指著三皇子罵道:“卑鄙小人,就算是死,我也要把血濺在你身上!”
說罷造反將軍便要舉劍自刎。
這時,遠處飛來一把劍插在了將軍麵前的地上。
三皇子大驚,立刻叫人圍住自己,並大喊著護衛。
金甲護衛很快撤到三皇子身旁,將軍見狀大喜,以為自己的人來了,就很快看向劍飛來的方向,隻是那裏還是緊閉的大門,什麽人也沒有出現。
楊居安見狀一笑,很快跑至了造反將軍身旁,用力拔起地上的劍,再用力將劍高高舉起,對著三皇子以及眾臣喊道:“先帝在位時有旨!若太子沐陽在三皇子沐衡繼位前迴來,帝位,應傳給太子沐陽!諸位臣將,還不快快叩首拜見新帝!”
眾位大臣與三皇子聞言大驚,聽楊居安所言,莫非太子迴來了?
三皇子搶過身旁護衛的劍,憤怒的朝著楊居安喊道:“無恥之徒!留你一命本是看在先帝之麵,沒成想你竟如此信口雌黃,滿嘴謊言,來人,速速斬了他!”
楊居安絲毫不懼,挺正身板繼續說道:“諸位如若不信,可以自行去朝堂龍椅之下的暗格查看!”
三皇子聞言慌張了一下,但很快含笑說道:“嗬,就算是真的又怎麽樣?太子遲遲未歸......”
“誰說我沒有迴來!”
三皇子話還沒有說完,一聲怒吼就從劍飛來的大門方向傳來。
這熟悉的聲音,令所有在場之人心顫,同一時間,他們都抬頭看向了那個傳來聲音的方向。
隻見,在大門處高高的外牆之上,站著一個他們都很熟悉的人,那人衣冠整齊,整個人麵色清潤,其樣貌與在場之人心中的模樣並無任何不同。
這個時候,許多臣將很快跪下,向其行禮,他們非常清楚,那個人就是本人。
路沐陽,迴來了,太子,迴來了。
三皇子看著路沐陽恐懼的大喊:“怎麽可能!你怎麽可能還活著!”
路沐陽掃過一圈現場,見三皇子隻有十數個金甲護衛,頓時輕笑一聲,在手中聚起玄氣,凝聚了一團火球向三皇子丟去。
這般行徑令在場大臣們無比驚訝,三皇子更是以為自己做了夢,但感受著那飛來火球的炙熱,他最後還是害怕的躲閃到一旁。
轟!
嘣!
隨著火球落地,巨大的火焰爆炸開來,團團火焰燃燒在幾個金甲護衛身上,三皇子才意識到,這一切都是真的。
三皇子十分不解,但很快反應過來,朝著武將們喊道:“諸位將軍,速速召集兵卒,此人並非太子,而是妖孽!是妖物幻化而成啊!”
武將們愣在原地,路沐陽徒手捏造火球的畫麵還在腦中迴放,他們都覺得神奇,也都聽見了三皇子的話,但他們都不敢動,因為這火球的威力,他們是見識到了的。
楊居安見狀心中十分激動,嘴邊呢喃道:“這術法,莫非真是仙人顯靈?”
見大臣們對自己有了恐懼,路沐陽便很快解釋道:“三皇子別著急了,城中士卒我幾乎全部收複,沒有人會來救你了,況且我這是仙法,不是什麽妖術。”
三皇子一聽這話頓時慌了神,他機關算盡也沒想到,受了致命傷的太子失蹤半年還能迴來,並且還帶著一身仙法迴來了!
可三皇子還不想認命,他想要賭一賭,便是喊道:“妖孽別信口雌黃了,如若有仙人幫助,那太子早該迴來了!”
路沐陽看著三皇子十分憤怒,大喊道:“住嘴!你這弑父叛國的畜生!”
三皇子突然啞了,他瞪大著眼睛,不成想太子居然連這些也都知道,而聽聞此言,周圍的大臣們也開始議論紛紛。
路沐陽實在不想多費時間,很快就收拾了三皇子一夥人,將三皇子當場打暈了過去,隨即他又詢問,問在場大臣對太子路沐陽繼位有什麽意見?憑著一身仙法,現場無人敢駁他的話。
而後,楊居安派去拿聖旨的小人也迴來了,楊居安向路沐陽點了點頭,就高舉先帝聖旨走過每個人的身旁,來到了路沐陽身前,打開聖旨念了一遍。
楊居安語罷,所有臣子都清醒了過來,太子路沐陽已經迴到京城,奪迴了原本屬於他的東西。
而後,有人提議,改日再進行登基,應該先處理了三皇子的事情。
路沐陽知道這是三皇子黨的緩兵之計,便是說道:“不必,就今日登基,三皇子毒害先帝,勾結敵國,擇日當街處死!”
楊居安聞言很快附和道:“陛下英明!”
見狀,底下的臣子隻好都附和上了楊居安的話。
“陛下英明!”
隨著臣子的一聲“陛下”,衡陽國半年來的人心惶惶之勢才是中止。
事後諸位臣子在登基大典上詢問路沐陽仙法之事,路沐陽並不想隱藏,隻是開口說道:“正想說這事,諸位,在三皇子與敵國勾結,謀害我之時,是那位仙人救了我,我在那裏療傷半年,順便學了些仙法皮毛,現如今歸來,我也有約定要完成。”
楊居安點頭問道:“真乃我衡陽大幸,就是不知是何約定。”
路沐陽笑了笑,說道:“首先我要奉書塵仙陳書先生為國師,擇日為其修建仙廟供奉,另外還要請名匠為其修建石像,立於我衡陽國京城之中。”
大臣們對此毫無意見,畢竟是傳說中的仙人,如果被外國得知,也有震撼他國的效用。
隨後,楊居安好奇問道:“那陛下,可否為我們描述一下,那傳說中的仙人,是什麽樣子啊?”
一說到這個,路沐陽可來了精神,迴憶著說道:“嗬嗬,先生他住在仙居之中,那裏環境優美,與外世隔絕,而先生呢,則是,則是......”
楊居安聽的正起勁的附和道:“則是?”
路沐陽臉上的笑容逐漸凝固消失,他很快獨自思索了起來,迴憶著在仙居的日子,那裏的山水他都記的很清楚,可唯獨想起陳書的樣子時,卻是霧蒙蒙的一片,什麽也想不起來,除了一本書,一襲白衫,一個微笑......
朝中大臣議論紛紛。
太子之才世人有目共睹,朝中丞相認為其將來必是一代明君,所以他力薦太子前去,他非常明白,打贏了這場戰爭,太子的繼位將無比牢固。
皇帝同樣認為太子之才難得,隻是皇帝知曉,朝中大臣也有人偏向三皇子繼位。
三皇子雖有才華,卻不及太子,所以皇帝思慮許久,為求穩當,也為考驗太子與三皇子,他最後決定,讓兩位皇子一同前去。
這一決定意外的沒有人反對,皇帝便也明白,下麵的這些大臣已經把這一場戰爭,當做最後的對抗。
待戰爭結束,下一代皇帝也將出現。
於是,在做好決定的第二日,太子路沐陽與三皇子路沐衡告別京城,前去了邊境督戰。
戰場上,太子驍勇善戰,謀略奇特,打的敵國將士措手不及,這一消息傳迴朝堂,令太子黨十分高興,皇帝也很是滿意。
反觀三皇子這邊,倒是沒有任何傑出的地方,可朝堂上的三皇子黨派卻並沒有焦急的神色,這讓丞相有些不安。
果然,不出所料意外發生,在邊境戰爭正是焦灼之時,皇帝突然病重,難以下床參政。
此條消息隻有皇帝信任的官員知曉,皇帝命人不要聲張,隻是派人前去邊境,命太子迴歸,三皇子繼續督戰。
這條消息其實已經表明,皇帝傳位太子的想法。
朝中官員無人反對,三皇子黨派的平靜令丞相十分不安,果然,意外又一次發生。
在皇帝命人去叫太子不久之後,朝堂上傳來消息。
太子於迴歸途中被敵國間諜所殺,屍骨無存。
皇帝知曉消息後直接昏厥了過去,三日後才是蘇醒,這時,皇帝病重的消息已經傳遍京城,皇帝無奈,隻好叫來丞相楊居安商量事情。
楊居安認為,這一切都是三皇子的手筆,並覺得,太子並沒有死,皇帝也有所認同,但沒有證據,況且太子未歸已是事實,餘下皇子的才華,唯有三皇子最高。
眼下京城人心惶惶,必須另立儲君安撫人心。
皇帝擔心楊居安造反,便問其該如何對待這些事情。
楊居安並無反心,朝堂之中,站隊而死他並無遺憾,所以他向皇帝諫言,可等待半年時日,若太子沒有迴歸,便立三皇子為太子。
皇帝知道楊居安性格,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便也放心,答應了楊居安,同時也心存僥幸,希望太子能夠迴歸,隨後,他命人前去邊境,叫了三皇子迴來。
三皇子安全迴歸,並在其迴歸後不久,敵國投降,楊居安更加懷疑,在半年時間裏,一直搜集三皇子坑害太子的證據。
隻可惜,半年時間,並無所獲,而朝中的太子黨派也已經被三皇子黨派消耗的差不多了,最後隻餘丞相楊居安還在堅持。
半年很快過去,太子仍是沒有迴歸,皇帝依照與楊居安的約定,立了三皇子為太子。
立太子當日,三皇子一黨的官員對楊居安百般嘲諷與陷害,隻恨不能立刻將楊居安生吞活剝。
而皇帝對此也隻能當做沒有看見,不久之後,因為病痛,撒手人寰。
皇帝駕崩,太子繼位,三皇子等這一天等了許久,心情十分愉悅的他在登基之前還特意前去了丞相府專門提醒楊居安在他登基那日不要缺席。
楊居安隻能苦笑,他知道,三皇子登基之日,就是他的死期。
三皇子登基前一日,先前在邊境打仗的將軍找到了楊居安。
將軍跪在楊居安身前,向楊居安懇求道:“丞相!咱們反吧!”
楊居安無奈歎息,一邊扶著將軍一邊說道:“哎,我答應先帝不得造反,除非太子迴歸,不然明日,我隻能坐著等死。”
將軍死跪地上不起,他知曉三皇子繼位,他便永無出頭之日,再不能為國奮戰,他更可惜,驍勇善戰的太子路沐陽未能承繼先帝之業。
將軍憤憤不平,見楊居安已經放棄,他隻得最後說道:“丞相難道就看著天下百姓被昏庸君主統治,永世被欺壓啼哭於市野街旁嗎!”
楊居安聞言一頓,但很快他還是搖了搖頭,向將軍說道:“三皇子才華不如太子,但也是優秀之人,未必就是昏君。”
將軍才不信這些,他憤怒的起身拍碎了楊居安的桌麵,喊道:“哼!丞相受先帝所信任,權重朝野無人能及,現如今,三皇子為求帝業夥同敵國坑害太子,如此小兒,我怎能服他!”
丞相無奈,隻能告訴將軍:“沒有證據,你隻是造反,就算成了,天下也不會服你。”
將軍轉身離去,朝著楊居安說了最後一句:“可我知道太子不同,他怎麽可能被敵國間諜刺殺半路,罷了,天下服不服我不管,總之我不服三皇子,明日,我那三百將士將與我一同,死生,全看有沒有那仙家命。”
將軍憤怒離去,隻留楊居安愣坐屋下。
他何嚐不想為太子報仇,但就如三皇子所說,太子沐陽已經失蹤半年有餘,除去自己養的兵,他們哪還有什麽實力造反,除非仙人出現救助,否則實在無力迴天。
看著門口那代表著相權的牌匾,楊居安苦笑一聲道:“嗬,仙人......若世上真有仙,還請保佑,太子能迴來吧。”
此時此刻,楊居安非常清楚,隻有太子迴來,他們才能有一線生機。
夜晚樹下蟬鳴,意想不到之客來訪丞相府,楊居安深夜未眠,發覺窗邊奇怪,就推開窗戶看了看,這一眼,便看到了半年來朝思暮想都想要看見的人。
楊居安揉了揉眼睛不可置信的問道:“太子?”
路沐陽嗬嗬一笑,進了屋中關上了窗戶,笑道:“許久未見,楊相倒是滄桑許多。”
確定了眼前之人就是太子,楊居安很快壓下驚喜的心,向太子說明眼下的情況。
路沐陽揮了揮手,說這半年來發生的一切,他都知道。
楊居安疑惑道:“太子這半年去了哪裏,既然知曉發生了什麽,為何不出來?”
路沐陽有些神傷,將懷中一本書籍放在了楊居安枕頭下邊,然後說道:“先不提這個,等明日與三皇子算完賬再好好細聊吧。”
楊居安一見太子還是熟悉的感覺,靠譜,頓時有了希望,很快就說明了有將軍會在明天造反的事情。
太子點點頭,順帶說出了皇帝死亡的真相,乃是三皇子暗中叫人下毒導致。
楊居安聞言大驚,他實在沒有想到,三皇子竟如此歹毒。
路沐陽長歎一聲,隨後又微笑起來,與楊居安說了明日的安排,便離開了。
第二日,楊居安走在登基大典的路上,雖在路上被許多官員嘲笑唾棄,但他絲毫沒有動搖,他認為,太子既然敢迴來,就一定有把握打敗三皇子。
而與楊居安見麵的那個將軍,也的確勇猛,看見三皇子出現就拔劍去刺,三皇子冷笑一聲,周圍十數個金甲護衛衝出,很快就圍住了造反將軍。
造反將軍大喊一聲,想要叫自己的人衝進來,但三皇子早有料到,便告訴將軍,他的人已經全部被抓出,此時此刻,他已經孤立無援。
造反將軍聞言仰天大笑,指著三皇子罵道:“卑鄙小人,就算是死,我也要把血濺在你身上!”
說罷造反將軍便要舉劍自刎。
這時,遠處飛來一把劍插在了將軍麵前的地上。
三皇子大驚,立刻叫人圍住自己,並大喊著護衛。
金甲護衛很快撤到三皇子身旁,將軍見狀大喜,以為自己的人來了,就很快看向劍飛來的方向,隻是那裏還是緊閉的大門,什麽人也沒有出現。
楊居安見狀一笑,很快跑至了造反將軍身旁,用力拔起地上的劍,再用力將劍高高舉起,對著三皇子以及眾臣喊道:“先帝在位時有旨!若太子沐陽在三皇子沐衡繼位前迴來,帝位,應傳給太子沐陽!諸位臣將,還不快快叩首拜見新帝!”
眾位大臣與三皇子聞言大驚,聽楊居安所言,莫非太子迴來了?
三皇子搶過身旁護衛的劍,憤怒的朝著楊居安喊道:“無恥之徒!留你一命本是看在先帝之麵,沒成想你竟如此信口雌黃,滿嘴謊言,來人,速速斬了他!”
楊居安絲毫不懼,挺正身板繼續說道:“諸位如若不信,可以自行去朝堂龍椅之下的暗格查看!”
三皇子聞言慌張了一下,但很快含笑說道:“嗬,就算是真的又怎麽樣?太子遲遲未歸......”
“誰說我沒有迴來!”
三皇子話還沒有說完,一聲怒吼就從劍飛來的大門方向傳來。
這熟悉的聲音,令所有在場之人心顫,同一時間,他們都抬頭看向了那個傳來聲音的方向。
隻見,在大門處高高的外牆之上,站著一個他們都很熟悉的人,那人衣冠整齊,整個人麵色清潤,其樣貌與在場之人心中的模樣並無任何不同。
這個時候,許多臣將很快跪下,向其行禮,他們非常清楚,那個人就是本人。
路沐陽,迴來了,太子,迴來了。
三皇子看著路沐陽恐懼的大喊:“怎麽可能!你怎麽可能還活著!”
路沐陽掃過一圈現場,見三皇子隻有十數個金甲護衛,頓時輕笑一聲,在手中聚起玄氣,凝聚了一團火球向三皇子丟去。
這般行徑令在場大臣們無比驚訝,三皇子更是以為自己做了夢,但感受著那飛來火球的炙熱,他最後還是害怕的躲閃到一旁。
轟!
嘣!
隨著火球落地,巨大的火焰爆炸開來,團團火焰燃燒在幾個金甲護衛身上,三皇子才意識到,這一切都是真的。
三皇子十分不解,但很快反應過來,朝著武將們喊道:“諸位將軍,速速召集兵卒,此人並非太子,而是妖孽!是妖物幻化而成啊!”
武將們愣在原地,路沐陽徒手捏造火球的畫麵還在腦中迴放,他們都覺得神奇,也都聽見了三皇子的話,但他們都不敢動,因為這火球的威力,他們是見識到了的。
楊居安見狀心中十分激動,嘴邊呢喃道:“這術法,莫非真是仙人顯靈?”
見大臣們對自己有了恐懼,路沐陽便很快解釋道:“三皇子別著急了,城中士卒我幾乎全部收複,沒有人會來救你了,況且我這是仙法,不是什麽妖術。”
三皇子一聽這話頓時慌了神,他機關算盡也沒想到,受了致命傷的太子失蹤半年還能迴來,並且還帶著一身仙法迴來了!
可三皇子還不想認命,他想要賭一賭,便是喊道:“妖孽別信口雌黃了,如若有仙人幫助,那太子早該迴來了!”
路沐陽看著三皇子十分憤怒,大喊道:“住嘴!你這弑父叛國的畜生!”
三皇子突然啞了,他瞪大著眼睛,不成想太子居然連這些也都知道,而聽聞此言,周圍的大臣們也開始議論紛紛。
路沐陽實在不想多費時間,很快就收拾了三皇子一夥人,將三皇子當場打暈了過去,隨即他又詢問,問在場大臣對太子路沐陽繼位有什麽意見?憑著一身仙法,現場無人敢駁他的話。
而後,楊居安派去拿聖旨的小人也迴來了,楊居安向路沐陽點了點頭,就高舉先帝聖旨走過每個人的身旁,來到了路沐陽身前,打開聖旨念了一遍。
楊居安語罷,所有臣子都清醒了過來,太子路沐陽已經迴到京城,奪迴了原本屬於他的東西。
而後,有人提議,改日再進行登基,應該先處理了三皇子的事情。
路沐陽知道這是三皇子黨的緩兵之計,便是說道:“不必,就今日登基,三皇子毒害先帝,勾結敵國,擇日當街處死!”
楊居安聞言很快附和道:“陛下英明!”
見狀,底下的臣子隻好都附和上了楊居安的話。
“陛下英明!”
隨著臣子的一聲“陛下”,衡陽國半年來的人心惶惶之勢才是中止。
事後諸位臣子在登基大典上詢問路沐陽仙法之事,路沐陽並不想隱藏,隻是開口說道:“正想說這事,諸位,在三皇子與敵國勾結,謀害我之時,是那位仙人救了我,我在那裏療傷半年,順便學了些仙法皮毛,現如今歸來,我也有約定要完成。”
楊居安點頭問道:“真乃我衡陽大幸,就是不知是何約定。”
路沐陽笑了笑,說道:“首先我要奉書塵仙陳書先生為國師,擇日為其修建仙廟供奉,另外還要請名匠為其修建石像,立於我衡陽國京城之中。”
大臣們對此毫無意見,畢竟是傳說中的仙人,如果被外國得知,也有震撼他國的效用。
隨後,楊居安好奇問道:“那陛下,可否為我們描述一下,那傳說中的仙人,是什麽樣子啊?”
一說到這個,路沐陽可來了精神,迴憶著說道:“嗬嗬,先生他住在仙居之中,那裏環境優美,與外世隔絕,而先生呢,則是,則是......”
楊居安聽的正起勁的附和道:“則是?”
路沐陽臉上的笑容逐漸凝固消失,他很快獨自思索了起來,迴憶著在仙居的日子,那裏的山水他都記的很清楚,可唯獨想起陳書的樣子時,卻是霧蒙蒙的一片,什麽也想不起來,除了一本書,一襲白衫,一個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