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科的講解起初順暢無阻,但漸漸地,他也察覺到了問題:“好像少了什麽環節?”


    許寧點頭讚同:“確實如此,這裏應該有一個正交下變頻模塊,用於將中頻信號分解為兩個正交分量。


    這樣可以在較低的采樣率下增加帶寬,增強對低頻雷達的幹擾效果。”


    話音未落,徐舒博士戴著護目鏡匆匆走進房間,直奔主題:


    “這是一個正交雙通道drfm,能夠同時處理兩路正交信號,在相同的采樣率下,有效帶寬能翻倍。”


    剛說完,她突然意識到屋子裏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她身後的那塊小黑板上。


    徐舒忍不住迴頭看了看:“你也注意到這事兒了?”


    “其實我並沒有看到什麽。”


    許寧搖搖頭,把手中的粉筆輕輕放在桌上:“我是通過推理得出的。”


    這句話一出,整個房間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屏住了唿吸。


    幾秒鍾後,徐舒歎了口氣,點了點頭:“好吧,不過我還是有個疑問。”


    他指著黑板上的原理圖說:“根據這個研發,吊艙本不必這麽龐大。


    理論上,它可以縮短到6米左右,這樣的話,普通的戰鬥機也能攜帶它了。”


    許寧皺起眉頭,顯然也在思考這個問題。類似功能的l005s電子幹擾裝置非常緊湊,甚至能裝在蘇27戰機的翼尖。


    而漂亮國在微電子技術方麵領先,似乎沒有理由製造如此笨重的設備。


    然而,工程實踐往往不是光靠想象就能解決的。想要明白其中的奧秘,他們需要製造一個原型進行測試。


    盡管分析硬件結構隻花了半小時,但要完全複製吊艙的電磁幹擾能力,還需要克服軟件編程和調試等挑戰。


    好在有了實物作為參考,從理論到實際研發的路徑應該會更加清晰。


    郭林科看向許寧,等待下一步指示。


    “首先.”


    許寧開始分配任務:“我們要對殘骸中還能用的部分進行測試,然後依據我們的分析,研發並製作一個功能相同的新裝置,看看能否重現原版的效果。”


    自從他的管理技能提升到二級後,帶領十幾人的團隊對他來說已經是駕輕就熟,此時此刻,他顯得十分自信和從容。


    麵對無法解碼的設備軟件,團隊決定由徐研究員親自操刀研發fpga算法。


    這讓被許寧壓製了一天的徐舒找到了發揮自己專長的機會,他自信滿滿地迴應道:


    “沒問題,對於數字信號處理,我們可以采用分布式算法。


    如果dpram性能不足,我還可以優化結構,將一個算法分散到多個並行的查找表中,這樣既能減少資源占用,又能提高效率。”


    許寧對此感到滿意,他對徐舒的專業能滿是信心。


    郭林科見狀,興奮地說:“那我們吃完晚飯就開始吧?”


    “別急。”許寧笑著說:“咱們按部就班來,保持持久的工作效率更重要。”


    郭林科意識到自己的急切,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對哦,而且你們剛到,還沒好好休息呢。”


    會議室裏傳來一陣輕鬆的笑聲。


    隨後,大家換上便裝準備去用餐。走在路上,郭林科熱情地向兩位客人介紹本地的美食特色。


    “雖然京城烤鴨很有名,但我們金陵的吃法也別具一格,你們一定要試試看。”


    徐舒簡短地答應了,而許寧則似乎心不在焉,他迴頭看了看身後的建築,突然問道:


    “說起來,你們這棟樓竟然有地下兩層?”


    郭林科解釋道:“確實有,不過因為通風不好,平時幾乎不用。正好用來存放那個吊艙,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就這樣,帶著對未來工作的期待和對美食的好奇,三人一起走向晚餐的地點。


    進入這棟建築的每個人都應具備相應的安全級別,不過謹慎行事總是明智的選擇。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種安排不過是日許工作的一部分,但對於許寧來說,卻有著別樣的意義。


    地下室存放著一件從漂亮國繳獲的高科技設備,這讓許寧不禁聯想到前世流傳的一個故事——關於巴爾幹半島和f-117隱形戰機的故事。


    盡管後來解密的信息顯示這個傳聞多半是虛構的,但它仍然是許多人記憶中揮之不去的一段遺憾。


    “你們電科14所以前有沒有研究過幹擾衛星導航信號的技術?”


    許寧思考片刻後問道,試圖以一個相對溫和的話題開啟對話。


    “我們所主要專注於雷達技術,因此對抗幹擾的研究較多。”


    郭林科迴答道,他並未察覺到問題背後的深意,以為隻是隨口一問:


    “實際上,國內在主動幹擾和反幹擾方麵之前多停留在理論層麵,現在則是首次將這些概念付諸實踐。”


    “你是覺得那個吊艙的研發可以用來幹擾衛星通信?”郭林科追問道。


    “不,並不是這樣。”


    許寧輕鬆地迴應:“頻移幹擾適用於pd雷達的相參積累技術,對衛星導航信號幹擾的效果有限,它隻能模擬接收信號的多普勒頻移,但這並非關鍵技術。”


    “我隻是想,如果我們能在重要設施上安裝類似的便攜式幹擾裝置,是否能防止重蹈91年伊辣克軍隊的覆轍?”


    他話鋒一轉,提到海灣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深刻印象。


    “如果隻是為了幹擾gps民用接收機,這其實並不難實現,因為其信號特征是公開的,隻要發射一個相同特征但功率更大的信號就可以。”


    徐舒插話道:“但軍用gps使用的是保密編碼,且采用了更複雜精確的信號識別技術,要幹擾它們則需要更為先進的控製理論和算法。”


    雖然這不是一個能夠迅速見到成效的方向,但許寧還有時間——大約兩年的時間來探索這一領域。


    “我當然明白。等我們完成了當前的雷達幹擾吊艙項目,下一步就可以考慮研究gps幹擾技術了。”


    與此同時,在漂亮國弗吉尼亞州的阿靈頓縣,新任國防部長威廉·皮爾正麵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


    剛剛理順工作的他,收到了國防情報局(dia)局長特麗絲·亨利昂中將送來的一份緊急報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的老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的老刀並收藏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