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隊是一位名叫韓有德的中年工程師,他在聽取了許寧關於新磨削設備的概念後,顯然被這個創新的想法所震撼。


    韓有德幾乎本能地說出了一串外文短語,聽起來有點複雜。許寧沒聽明白,反正不是英語。


    幸運的是,對方很快意識到這一點,拿起桌上的一支鉛筆,在繪圖紙上迅速畫了起來。


    韓有德的繪畫技巧顯然比許寧強多了,即便沒有使用任何測量工具,他畫出的線條依然非常直且整齊。


    “許……”


    “我叫許寧。”


    “許寧同誌提到的這台設備,我在十幾年前去東德進修時就見過。用德語來說,這叫做流體磨料加工或磨粒流加工。”


    韓有德邊說邊繼續作畫,幾分鍾後,一台機器的輪廓已經清晰地呈現在紙上。


    “這種磨削技術原理簡單,設備也不複雜。除了夾具需要根據具體零件定製外,其他部分的設計大約四到五天就能完成。”


    聽到這裏,周圍響起了幾聲驚訝的倒吸氣聲,許寧自己也忍不住驚歎。


    “這麽快?”


    他問道,心中同樣充滿疑惑。這樣的速度確實讓人難以置信。


    “這並不是什麽新技術,機床本身設計非常基礎,沒有高速旋轉部件或高壓組件。


    即使直接複製我在東德見到的那台設備,再用二十年也不會過時。”


    韓有德將鉛筆隨意放在桌上:


    “真正的挑戰在於磨料的比例調配和控製係統的設計。這也是為什麽在國外這項技術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國內了解的人也很少的原因。”


    “由於柔性磨料的特性,幾乎每種工件都需要專門設計。


    在東德看到的那台機器是用於加工高壓共軌管的,雖然設備可以自由參觀,但磨料配方是嚴格保密的。


    據說他們花了兩年時間才找到最適合那個零件的解決方案。”


    “別擔心,這部分工作正是常工的專長。”旁邊有人插話道。


    “看來這個工藝確實大有可為。”有人評論道。


    韓有德抬頭看了一眼許寧,隻是淡淡地點了點頭,並未多言。


    盡管之前從未接觸過磨粒流設備,能夠想到這個解決方案已經相當不易了。


    “開工吧。”


    雖然410廠和盛京第一機床廠是項目的主導方,但它們並不具備進行數值模擬的條件。


    幸運的是,601所目前的工作重心轉向了十一號工程,計算中心與俄方專家合作,專注於蘇27設計資料的電子化工作,因此暫時沒有繁重的計算任務。


    於是,許寧得以迴到601所借用幾台工作站和包括林歐華在內的三位同事。


    離散元法雖在理論上與連續有限元法有所不同,但對於已有基礎的團隊成員來說,並不需要太多的解釋就能理解任務。


    特別是林歐華,最近幾個月的進步令人驚訝,從最初連紙質資料電子化都感到困難,到現在已經能夠靈活運用知識並提出自己的見解。


    領取任務後,姚美玲並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向許寧提出了她的疑問:


    “師弟,我認為接觸判斷隻需做鄰居搜索和相交檢測,似乎不需要安排那麽多時間?”


    許寧啟動工作站,準備驗證算法時迴答道:“對於渦噴14上的簡單圓孔,確實如此。但我有更長遠的考慮。”


    他繼續說道:“軟性磨料需要為每種工件單獨設計,這對專業工程師來說不是問題。


    但對於大多數企業工程師而言,他們不具備深厚的理論背景,也無法從頭學習離散元和編程。


    因此,我打算開發一個易於使用的三維顆粒離散元仿真軟件,降低使用門檻,使更多廠家受益。”


    姚美玲聽了這番話後,默默地注視著許寧的側臉,心中泛起複雜的情緒。


    她早已習慣於這樣的時刻——看著這位科研能力出眾、思考深遠的師弟。


    片刻之後,她輕歎一聲,帶著複雜的心情離開了。


    借助係統的助力,數值模擬進展得比預期更加順利。


    一周的時間用於設計離散元仿真軟件,而這款高效工具很快幫助團隊找到了針對不同工件的最佳解決方案。


    他們選擇了平均粒徑為400目的碳化矽顆粒作為磨料,並以航空煤油為基礎配製了含有懸浮劑、乳化劑和抗氧化劑的流體。


    這一配方適用於大部分深孔及變口徑管類工件,展現了廣泛的應用潛力。


    許寧僅用一天的額外時間就完成了plc程序的設計,這個程序對磨粒流加工係統至關重要。


    柔性磨料不像砂輪那樣易於控製,容易造成過度加工的問題——即在完成重熔層去除後繼續磨損零件內部,導致產品損壞。


    一個優秀的plc程序能夠有效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韓有德雖然看起來有些傲慢,但他的能力不容置疑。他隻用了三天就完成了磨粒流設備的整體設計。


    與此同時,在盛京第一機床廠的老工匠們日夜加班的努力下,新設備也順利下線了。


    這一切讓鍾市強笑得合不攏嘴,因為他提交的精工計劃申請終於獲批,並且升級為國家級項目,由科工委直接領導。


    甚至連沒有正式編製的許寧也被任命為“技術總顧問”。


    作為精工計劃的開篇之作,這台磨粒流加工設備受到了廣泛關注。


    盡管磨削工藝看似平凡,但它卻是精密加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所有參與該計劃的單位都派出了技術人員來觀摩410廠的新成果。


    隨著所需材料陸續到位並經過處理,形成了類似鉛灰色膏狀物的柔性磨料,並被裝入了準備好的容器中。


    開機前的最後一輪檢查正在進行,但由於圍觀的人太多,很多人隻能遠遠地觀看。


    一位來自冰城鍋爐廠的老工程師對看到的一切感到懷疑,他對這種看似普通的物質是否就是他們所說的核心技術表示疑惑。


    冰城鍋爐廠正麵臨生產新型動力鍋爐的挑戰,而磨粒流技術可能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


    旁邊的一位來自陝柴重工408廠的工程師則顯得更加自信。


    他解釋說,這項技術可以將複雜表麵的拋光效率提高五倍以上,同時還能處理那些難以加工的深孔和變徑管道等部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的老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的老刀並收藏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