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祝教授您說得沒錯,我確實想到了一種新的方法,可以用來計算液固高速撞擊時的表麵相互作用。”他答道。


    林哲彬和祝意對視一眼,滿是驚訝。


    特別是祝意,她原本隻是隨口一說,為了緩和丈夫剛才的反駁語氣,並未料到許寧竟真有這方麵的見解。


    然而,事實擺在眼前,祝意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年輕人,她的表情也變得認真起來。


    實際上,許寧心裏清楚,自己的確沒有太多表麵物理的專業知識。


    重生後,他通過幾個重要項目的成功積累了260個科研點數。


    但人總是渴望更多,尤其是在不依賴係統的情況下,他靠自身完成了不少研究,便萌生了嚐試利用係統的想法。


    在構思了一個初步的研究框架後,他打算向係統尋求更詳細的指導,這需要消耗科研點數。


    如果時間緊迫想要立刻得到答案,則需支付十倍的點數。


    不過,在此之前,係統會先評估他的思路,隻有當思路可行時,才會詢問是否願意支付點數繼續深入。


    即使是免費的評估,其價值也不可估量——它能確保研究方向的大致正確。


    如果把付費功能比作一位隨時提供幫助的完美導師,那麽免費功能就像是指明道路後放手不管的放養式導師,但這已經足夠讓他有所依憑。


    這次,許寧正是借助這一方式確認了自己的想法行得通,然後決定試試能否僅憑自己和少量外部援助解決一個非專長領域的問題。


    結果,他還是選擇了花費30個點數開啟係統的輔助,用一聲輕咳掩飾了接收信息時的一瞬恍惚。


    接下來,他整理了一下思緒,準備分享自己的見解:“其實,我的想法是……”


    林教授提到,傳統的vof法和lsm法在處理過冷液滴撞擊固體後結冰的問題時存在不足,因為它們依賴於流體連續性和n-s方程。


    麵對這樣的挑戰,我們可以考慮采用新的方法,比如基於牛頓力學和耗散-漲落定理的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mdpd)來模擬這一過程。


    “祝教授,您覺得這種方法怎麽樣?”許寧問道。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祝意教授輕聲重複著,一邊整理著頭發——這是她思考時的習慣動作。


    作為一名表麵物理學專家,祝教授對分子動力學模擬並不陌生,也熟悉耗散粒子動力學(dpd),即一種近年來提出的用於模擬介觀粒子行為的方法。


    但她對於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卻不太了解。


    dpd使用的是粗粒化粒子,代表一組分子而非單個原子或分子,這大大簡化了係統描述,減少了計算複雜度,適合於介觀尺度的研究。


    然而,如果多體指的是進一步擴大研究尺度,那麽就可能違背了dpd減少複雜性的初衷。


    帶著疑問,祝教授決定向麵前這位來自182廠、專注於運8飛機除冰裝置改進的年輕工程師請教。


    “你能解釋一下,你所說的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與我所知的耗散粒子動力學有什麽不同嗎?”


    此時,許寧剛剛整理完關於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mdpd)的知識,他意識到這種新方法對狀態方程進行了革新,從而導出了不同的控製方程。


    在dpd中,保守力是純排斥性的,隨著距離增加而減弱,使得粒子最終均勻分布。


    為了更清晰地表達這一點,許寧拿起紙筆寫下了dpd的狀態方程:p= kt+ a^2


    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幫助林教授和祝教授理解,也加深了自己的認識,並記錄下了mdpd的核心原理。


    在這個方程中,流體密度的最大指數是二次,但要準確描述液體內部的壓力,我們需要一個包含密度三次項的方程。


    因此,用這種形式的方程來模擬有自由液氣界麵的係統,在本質上是有局限性的。


    聽到這裏,祝意的眼神突然煥發了光彩。


    盡管許寧還沒有開始講解新的知識,但他已經能夠清晰地解釋這個前沿領域的理論框架——動態粒子動力學(dpd),並且直接指出了它最大的限製。


    這表明他確實深入研究過這個問題,而不是那種隻懂皮毛就想挑戰複雜問題的業餘愛好者,或是僅憑空想就要快速實現創新的新手工程師。


    之前,她和丈夫或許還帶著一絲輕視的態度,想要看看這位年輕的工程師能說出多少有價值的內容。


    但現在,他們已經開始將許寧視為一個值得平等交流的同行。


    林哲彬也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板:“那麽你剛剛提到的新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對於注重應用研究的林哲彬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現有的dpd模擬過於理想化,幾乎隻能用於氣體係統或流體完全填充封閉空間的情況。


    然而,現實世界中的大多數研究對象都位於開放環境中,並伴有自由液氣界麵。


    “當然。”


    許寧用筆輕輕敲了敲麵前的紙:“我發現通過使用三次樣條插值改進dpd中的權重函數,可以創造出一種根據粒子間距離變化而調整吸引與排斥作用力的形式。


    這樣一來,就可以讓模型中的粒子以一定密度聚集,形成類似液滴的凝聚態。”


    “在改進後的狀態方程中加入更高次的密度項後,我們得到了改良版的dpd方程,即mdpd。”


    許寧寫下最後的計算步驟,也就是改造後的保守力方程:\\[ p= kt+ a^2+ 2br^{4}(-c)\\]


    完成最後一個符號後,他滿意地笑了,然後將筆輕輕放迴桌上。“基於此控製方程,我們可以對真實液滴的行為進行數值模擬。”


    兩位教授雖然一開始麵對新概念時有些迷茫,但他們很快抓住了關鍵點。


    “如果能計算出水滴的運動軌跡和碰撞特性,那麽固體表麵上的相變過程也就更容易理解了。”


    祝意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此外,我們還需要確定時間迭代算法和邊界條件等細節。”


    顯然,見識到這一全新的動力學理論之後,她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探索其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可能性了。


    “許寧同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的老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的老刀並收藏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