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請問您是許寧博士嗎?”她略顯喘息地詢問站在門外等待的許寧。


    “沒錯,是我。”他迴答說。


    許寧點了點頭,目光不由自主地轉向了一旁的辦公室內。


    其實,他並不是故意要避開對話,而是因為眼前這位女士跑步時胸前的起伏讓他難以移開視線。為了避免尷尬,他隻好假裝欣賞窗外的景色。


    “不好意思,我是計算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員徐舒。剛才機房有點小狀況,所以我遲到了一會兒。”她解釋道。


    這番話讓許寧驚訝不已,再次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徐舒身上。


    研究員這個頭銜非同小可,尤其是對於中科院而言。


    更令人震驚的是,徐舒看起來還不到三十歲——在1996年的背景下,這樣的年輕研究員簡直鳳毛麟角。


    此時此刻,許寧深刻體會到了別人得知他隻是個本科生時的感受。


    顯然,徐舒早已習慣於人們的這種反應。簡短介紹後,她便邀請許寧進入辦公室,並詢問:“我的任務是協助你的計算工作,你希望我從哪裏開始?”


    “我已經編寫好了基礎代碼。”許寧迴答。


    “但如果能幫我使用mpi進行部分並行化處理,那就太好了。”


    盡管有係統幫助,許寧自己也能搞定這一切,但多一個人就意味著更高的效率。


    接著,他問起關於數據傳輸方式的問題:“你會編程嗎?我們用什麽方式傳輸數據呢?磁帶、軟盤還是...”


    說著,他從背包中取出一個裝著硬盤的小盒以及一份詳細的計算文檔。


    盡管這些信息對他來說已經足夠,但為了項目的其他成員以及記錄存檔的目的,準備這樣一份材料還是必要的。


    “哦,硬盤啊,這很好。”徐舒接過硬盤,連接上了一根pata數據線,隨即為許寧開啟了一個額外的工作站。


    這樣一來,他們倆就可以獨立訪問硬盤中的資料,從而並行開展各自的工作了。


    “這是關於遺傳算法的項目?”她好奇地問道。


    徐舒剛啟動許寧的程序不久,便察覺到了一些不同尋常之處。


    “等等,這難道是差分進化算法?”她驚訝地問道。


    “你已經開始用差分進化算法來做優化了嗎?”她的聲音中充滿了激動。


    “你了解這種算法?”許寧顯得有些吃驚,他甚至不確定這項技術在1996年是否存在。


    “我在伯克利讀博期間,其實參與過這種算法的研究。”徐舒輕描淡寫地說。


    “什麽?!”


    許寧震驚的程度,幾乎可以與之前他對杜亦熵造成的震撼相提並論。


    “我的導師當時提出這個算法,是為了解決切比雪夫多項式的擬合難題。


    而且是在我畢業後,去年才完全開發出來的。這是我首次見到它被應用於其他領域,沒想到國內的智能優化算法已經如此先進了。”


    麵對徐舒的驚訝,許寧一時不知如何迴應。


    幸好,徐舒很快迴到了工作中,開始仔細研究許寧的優化方案,並著手於並行計算程序的編寫。


    由於前期已經完成了參數化建模等準備工作,他們實際需要做的並不太多。


    然而,即便如此,兩人還是耗費了大約十小時來完善和測試整個優化過程。


    特別是當許寧引入了一個流體偏轉裝置後,使得任務變得更加複雜。


    隨著最後一行代碼通過了審查,徐舒深吸一口氣,按下了迴車鍵提交了計算請求。隨後,她放鬆地靠向椅背,等待著結果的到來。


    “首先,你注意到了部分關鍵點,但還不止這些。


    為了加速解的評估及提升整體性能,我還結合空閑時間增量矩陣,研發了一套基於快速組合啟發式的局部搜索策略。”


    徐舒坐在對麵,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困惑,顯然還在努力消化許寧之前所說的話。


    片刻後,他輕輕點頭,感慨道:


    “差分進化算法原本是用來解決連續優化問題的,而且它是一種無約束的算法。可你麵臨的卻是有約束條件的組合優化難題。”


    “咱們這兒的食堂晚上還開嗎?”望著窗外皎潔的月光,許寧問道,顯然他感到饑餓了。


    “食堂關了,不過我可以帶你去個地方吃點兒好的。”徐舒看了看手表後說道。


    不久,許寧、徐舒以及楊靜三人圍坐於研究所的小食堂裏,大風扇在旁邊嗡嗡作響,給這個炎熱夏夜帶來了一絲涼意。


    三人坐在小食堂裏聊得熱火朝天。


    許寧沒能徹底解釋清楚,隻好笑著答應改日再續。其實,他對1996年的智能算法發展程度並不完全了解。


    “看了你的整個程序與說明,我發現你不僅僅是應用了差分進化算法,而是從根本上擴展了它的理論。”徐舒好奇地問道。


    “可以分享下你的靈感來源嗎?”


    “當然。”許寧答道。


    “我們這裏許多人都是夜貓子,每到深夜,小食堂就成了我們的第二辦公室。”


    楊靜在一旁微笑著點頭,她明白隻要不涉及機密,這樣的學術交流總是有益的。


    徐舒放下手中的筷子,饒有興趣地看著許寧:“老實說,早上我以為你隻是將差分進化算法應用於新領域罷了。”


    “看來我決定迴國真是對極了!”他感歎道,心中暗自計劃著迴頭要深入研究一番差分進化算法。


    許寧略顯遲疑地望向楊靜,然後迴應:“對於其中兩種方法,我隻是大致理解;


    我認為即使是我導師來看這些材料,恐怕也無法迅速掌握全貌。”


    “但你的創新之處在於,你從算法出發,創造出了三種全新的差分優化方法。”徐舒邊說邊解開自己紮起的頭發,緩緩梳理著。


    “我一直在想,如果換作是我,會怎麽處理這個問題。”


    徐舒注意到許寧的猶豫,立刻明白了什麽。“真沒想到,在國外這幾年間,國內的研究人員不僅追趕上了國際水平,在某些技術領域甚至是領先的!”


    雖然係統提供的信息有限,但許寧憑借自身的學習能力,能夠觸類旁通,深化對知識的理解。而他心裏明白,剛才的話裏並沒有徐舒所誤解的意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的老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的老刀並收藏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