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如此,他還是微笑著上前與許寧握手:“看來你已經是我們的小師弟了。”


    許寧迴應道:“等考試周結束,我會正式加入團隊。那時杜導師應該會向大家介紹我的。”


    檢查完實驗設備後,許寧啟動了電源,“前幾天我在食堂門口看見了你和姚美玲師妹,本想打招唿來著,可惜沒趕上。”


    “哦?你認識姚美玲?”方爭驚訝地問。


    “是的,我們討論過一些學術上的事情。”許寧點頭說。


    “姚美玲可是非常出色的人,她直接從本科升到博士呢。多跟她學習對你肯定有幫助。”方爭誠懇地說。


    實際上,自從采納了姚美玲提出的模擬計算法後,雖然初期進展緩慢,但他逐漸意識到這確實是正確的方法。


    方爭承認自己在科研激情方麵或許不如姚美玲那麽強烈。而許寧迴憶起與姚美玲的短暫接觸,覺得她似乎有點兒迷糊。


    不過,他並沒有打算在這個話題上過多爭論。“嗯,她的學習速度確實挺快的。”


    隨後,他們轉而聊起了手頭的工作。“你在測試渦輪葉片嗎?”方爭好奇地看著忙碌中的許寧。


    “不是,這隻是個普通的風扇葉片項目。但我嚐試融入了一些航空發動機的研發理念,作為自我提升的一部分。”許寧解釋道。


    起初,這項工作隻是為了賺些額外收入,但在深入研究過程中,他對葉片研發產生了新的見解。


    正當許寧調整著實驗裝置時,方爭解釋了自己的來意:“我隻是迴來拿本書,之前不小心落在這裏了。”說著,他舉起一本關於damp編程語言的專業書籍。


    許寧看見書名後立刻感興趣起來:“哇,你們已經在進行msc.nastran軟件的二次開發了嗎?”


    方爭皺起了眉頭,感覺自己最近用的“嗯?”這個詞比上個月加起來還多:“你怎麽知道我們正在研究這個?”


    許寧抓了抓頭發,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哦,上次見到姚師妹時,她提到你們正在嚐試用cfd\/csd耦合方法進行平直翼顫振分析,但是效果不佳。


    我當時提議她可以試試偶極子格網法,並且提到了需要使用damp語言來修改軟件。真沒想到你們已經開始行動了。”


    方爭手裏拿著一本書,驚訝地看著許寧:“你是說,這個方法是你給姚美玲建議的?”


    “對啊。”許寧點了點頭,隨後向方爭複述了一次那天與姚美玲討論的內容。


    實驗室裏一時之間靜悄悄的,隻有風洞中傳來的輕微氣流聲。


    方爭幾次欲言又止,最後才勉強擠出一句話:“這麽說來,你就是姚美玲提到的那個學長?”


    “什麽意思?”這次輪到許寧一頭霧水。


    “沒事。”方爭忍著笑說道,“要不這樣,你先加入我們的團隊熟悉一下吧,我會給你安排一個靠窗的好位置。”


    “行啊。”許寧本打算考試後放鬆幾天,但既然有了邀請,提前融入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那我就先跟杜教授打個招唿,考完試就正式加入。”


    “絕對沒問題,杜教授會很歡迎你的。”方爭的笑容快要藏不住了。


    為了避免讓許寧察覺到自己的興奮,方爭迅速轉向了一旁,正好瞥見了桌上那些不起眼的小風扇。此時,第一個原型風扇的測試剛剛完成。


    許寧細心地更換了第二個風扇,這是他們第一次嚐試優化後的版本。當再次開啟電源時,雖然不是在專業的隔音環境中,但聲音的變化顯而易見,噪音減少了。


    “你研發的這款風扇,還真有兩下子。”方爭靠近仔細觀察這些采用了彎曲研發葉片的風扇,“我能仔細看看嗎?”


    作為一名有著六年經驗的研究員,他知道未經允許絕不可以隨便觸碰實驗物品。


    “小心點,別摔了。”許寧毫不掩飾地說,他知道如果方正僅憑觀察就能解開自己的研發秘密,那他早該被國家當作寶貝了。


    “這看起來像是前彎前掠的研發?”方爭帶著一絲疑惑問道。


    在工程學裏,“彎”和“掠”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葉片形狀處理方式。


    調整葉片以優化氣流控製,這一概念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經出現了。


    不過,那時候更多依靠的是工程師們的經驗與直覺,而非嚴謹的科學理論。


    所以對於方正來說,對此有所認識並不稀奇。


    而許寧正打算做的,則是在此基礎上深入探索“彎”與“掠”的組合效應,希望能為未來的葉片研發提供更加明確的方向。當然,這一切還隻是起步階段。


    “沒錯,我想測試幾種不同彎掠組合下葉片的工作效率。但這隻是一個模型風扇,氣流速度不會太高。”邊說著,許寧已經開始在一張新紙上勾勒起圖紙來了。


    方爭本想提醒這位本科生組員,這樣的研究題目對他而言似乎過於高深了,不如先從更基礎的問題著手。


    但是,迴想起兩年前姚美玲加入團隊時展現出的非凡才能,再看看眼前的許寧。


    盡管尚未完全確認,但方正幾乎可以肯定,之前那個關於顫振現象的新穎想法正是出自於許寧之手,這意味著他的潛力甚至超過了姚美玲。


    於是,方爭選擇沉默:“真是搞不懂你們這些天才啊!”他在心裏默默感歎道。


    這時,許寧轉過身來問道:“師兄,你剛才想說什麽?”


    方爭笑了笑,沒有迴答,隻是默默地站在一旁,注視著許寧手中的工作。


    “嘿,你的畢業研發能按時完成嗎?”方爭問道。


    雖然學院給了一整年的時間,但實際上刨去寒假和初期摸索階段,真正可用的時間隻有四五個月。


    大多數組員都會選擇快速完成的項目。


    “這並不是我的畢業研發。”許寧迴答道。


    “什麽?”方爭更加困惑了。


    即便是像姚美玲那樣才華橫溢的組員,當年也花了超過五個月的時間才完成了她的畢業研發。


    不管多麽聰明,總有些技能和經驗需要時間積累。


    方爭注意到許寧操作實驗設備時並不十分熟練,因此認為他是一個理論知識豐富但實踐不足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沉默的老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沉默的老刀並收藏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