癭瘤(甲狀腺機能亢進)


    [病案]陸某,女,28歲,於1980年7月19日初次就診。兩年來,患者常感心悸,汗出,心情煩躁,甲狀腺明顯腫大,並逐漸出現雙手抖顫,眼球突出等症狀。在合肥某醫院接受檢查後,發現基礎代謝率升高67%,放射碘1311吸收試驗結果為71.8%(24小時),而休息時心率高達126次\/分。心電圖提示為“房顫”現象。


    在嚐試了西醫治療後,陸某出現白細胞下降、惡心嘔吐、腹瀉等副作用,因此決定改用中藥治療。然而,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症狀並未得到明顯緩解,反而出現了精神恍惚、浮腫、氣喘、徹夜難眠等現象。此外,陸某的舌苔呈紅色,薄黃,脈象弦細數。根據這些症狀和檢查結果,醫生診斷為甲狀腺機能亢進。


    [治則]清熱化痰,行氣散結。


    [方藥]白頭翁45克,丹參30克,黃藥脂30克,夜交藤30克,生牡蠣30克(先煎),澤瀉18克,琥珀6克(衝服),木通6克,柴胡9克,枳實9克,白芍12克,甘草6克。3劑後,畏熱、汗出、氣喘、浮腫大減,精神轉佳。前方再進5劑,諸症續減,唯心悸尚存。原方去木通、澤瀉,加棗仁、柏子仁、川斷。服藥20餘劑後,患者自動停藥,亦未再服他藥治療。至1980年10月複查:偶感心慌,甲狀腺亦明顯縮小,基礎代謝率+18%,放射碘131i吸收率48.3%(24小時),休息時心率86次\/分,心電圖提示:“左室勞損”無“房顫”。


    [評析]本病在祖國醫學中屬於“中消”和“癭瘤”範疇,與“氣癭”和“肉癭”有較為相似的表現。該病症的病因主要是由於氣、痰、瘀三種病理因素相互交結,長時間累積化熱,消耗津血,導致腎水不足,虛火上炎。因此,在治療本病時,應以疏肝緩急的“四遞散”為主,輔以化痰軟堅、晾血降火的黃藥脂,以及白頭翁清熱解毒、入血涼血的功效(據報道,該藥可治療淋巴結結核、癔病性震顫、抖動、抽搐等病症,且含有類似強心甙樣的成分);同時加入丹參以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除煩安神。


    在臨床治療中,醫者運用這種治療方法治療了20餘例患者。通常情況下,患者在使用3~6劑後即可看到明顯療效,而在使用20~30劑後,症狀基本得到控製。這種治療方法具有療效顯著、副作用小等優點,因此在臨床治療中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和推廣價值。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這種治療方法在治療本病方麵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患者個體差異較大,因此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辨證施治。此外,對於一些病情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結合其他治療方法,如針灸、拔罐等,以達到最佳療效。總之,在治療本病時,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多種治療方法,以期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每日醫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短耳的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短耳的兔子並收藏每日醫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