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疽(二)
[病案]杜某,男,23歲,於1981年7月15日來診。患者自述一個月前,右足出現三處色紫黯,麻木,癢痛等症狀。隨著時間的推移,症狀逐漸加重,甚至到了劇痛難忍的地步,尤其在晚間更是疼痛難忍。患者的身體也出現了歪斜,行走時呈現跛行姿態,觸摸其肢端冰涼,身體倦怠,畏寒等症狀。患者曾經多方求治,但未見明顯效果,紫色症狀逐漸蔓延至足背、踝關節處。經過某醫院檢查,診斷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在診察過程中,醫生發現患者的足背動脈呈現濡弱狀態,舌淡紫、滑膩,脈象沉緩。
[治則]溫經祛寒,利濕通陽起痹。
[方藥]薏仁90克,茯苓60克,肉桂3克,白術30克,車前子1?克。當歸12克,延胡索12克,丹參15克,紅花6克,川牛膝12克。外用鮮土蜂房(培幹研末)以陳醋調藥末適量塗敷患趾,每晚換藥一次。如此內外用藥,服藥10劑後,患者,患肢紫色漸漸消失,肢末轉溫,痛止,爾後患趾結痂脫落痊愈
[評析]脫疽,又稱脫骨疽或脫骨病,是一種中醫病症,屬於寒濕滯與血瘀阻滯在經脈所引起的病變。在《諸病源候論》中,對脫疽的症狀和病因有詳細描述:“發於趾,名脫疽,其狀赤黑死……”。
脫疽的症狀主要包括趾部紅腫、疼痛、潰瘍、壞死,以及關節變形。病程初期,患者可能僅感到局部疼痛和輕度腫脹,隨著病情加重,趾部皮膚可能出現紅腫、潰瘍,甚至壞死。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患者的關節可能會發生變形,嚴重影響行走和生活。
治療脫疽的方法可謂多種多樣,其中以內服驅濕保脫湯為主導。這一神奇的湯劑乃是由多種珍貴的養血活血中草藥精心熬製而成。首先,當歸作為一味重要的藥材,其補血和血之功效顯著;而延胡索則擅長行氣止痛,能夠有效地疏通經絡;丹參更是有著活血化瘀、清心除煩的作用;紅花則能活血通經、祛瘀止痛;最後還有牛膝,它不僅能夠逐瘀通經,更有利水通淋之功。這些草藥相互協同,共同發揮著調節氣血運行的強大作用,從而逐步實現對脫疽病症的有效治療。
與此同時,我們還可采用一種獨特的外治法——土蜂房末醋敷患趾。將土蜂房研磨成細膩的粉末,然後與適量的食醋混合調勻,均勻地塗抹於患病的腳趾部位。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借助土蜂房的消腫散瘀之力以及食醋的解毒之效,二者相輔相成,能夠有效地緩解患趾處的腫痛症狀,並加速瘀血的消散,進一步增強整體的治療效果。如此內外兼治,雙管齊下,定能讓脫疽這一頑疾得到更好的控製與治愈。此外,針灸、拔罐等中醫療法在脫疽治療中也有一定的療效。
在中醫治療脫疽的過程中,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醫生還會調整藥方和劑量,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此外,患者還需注意飲食調養,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寒涼等不利於康複的食物。在治療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充足的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中醫治療脫疽的方法多樣,通過內服和外敷相結合,既能調節氣血運行,又能消腫散瘀、解毒,從而使脫疽得到有效治療。同時,患者需配合醫生的治療建議,注意飲食調養,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充足的休息,以期早日康複。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中西醫結合治療脫疽的方法也將越來越受到重視,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病案]杜某,男,23歲,於1981年7月15日來診。患者自述一個月前,右足出現三處色紫黯,麻木,癢痛等症狀。隨著時間的推移,症狀逐漸加重,甚至到了劇痛難忍的地步,尤其在晚間更是疼痛難忍。患者的身體也出現了歪斜,行走時呈現跛行姿態,觸摸其肢端冰涼,身體倦怠,畏寒等症狀。患者曾經多方求治,但未見明顯效果,紫色症狀逐漸蔓延至足背、踝關節處。經過某醫院檢查,診斷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在診察過程中,醫生發現患者的足背動脈呈現濡弱狀態,舌淡紫、滑膩,脈象沉緩。
[治則]溫經祛寒,利濕通陽起痹。
[方藥]薏仁90克,茯苓60克,肉桂3克,白術30克,車前子1?克。當歸12克,延胡索12克,丹參15克,紅花6克,川牛膝12克。外用鮮土蜂房(培幹研末)以陳醋調藥末適量塗敷患趾,每晚換藥一次。如此內外用藥,服藥10劑後,患者,患肢紫色漸漸消失,肢末轉溫,痛止,爾後患趾結痂脫落痊愈
[評析]脫疽,又稱脫骨疽或脫骨病,是一種中醫病症,屬於寒濕滯與血瘀阻滯在經脈所引起的病變。在《諸病源候論》中,對脫疽的症狀和病因有詳細描述:“發於趾,名脫疽,其狀赤黑死……”。
脫疽的症狀主要包括趾部紅腫、疼痛、潰瘍、壞死,以及關節變形。病程初期,患者可能僅感到局部疼痛和輕度腫脹,隨著病情加重,趾部皮膚可能出現紅腫、潰瘍,甚至壞死。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患者的關節可能會發生變形,嚴重影響行走和生活。
治療脫疽的方法可謂多種多樣,其中以內服驅濕保脫湯為主導。這一神奇的湯劑乃是由多種珍貴的養血活血中草藥精心熬製而成。首先,當歸作為一味重要的藥材,其補血和血之功效顯著;而延胡索則擅長行氣止痛,能夠有效地疏通經絡;丹參更是有著活血化瘀、清心除煩的作用;紅花則能活血通經、祛瘀止痛;最後還有牛膝,它不僅能夠逐瘀通經,更有利水通淋之功。這些草藥相互協同,共同發揮著調節氣血運行的強大作用,從而逐步實現對脫疽病症的有效治療。
與此同時,我們還可采用一種獨特的外治法——土蜂房末醋敷患趾。將土蜂房研磨成細膩的粉末,然後與適量的食醋混合調勻,均勻地塗抹於患病的腳趾部位。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借助土蜂房的消腫散瘀之力以及食醋的解毒之效,二者相輔相成,能夠有效地緩解患趾處的腫痛症狀,並加速瘀血的消散,進一步增強整體的治療效果。如此內外兼治,雙管齊下,定能讓脫疽這一頑疾得到更好的控製與治愈。此外,針灸、拔罐等中醫療法在脫疽治療中也有一定的療效。
在中醫治療脫疽的過程中,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醫生還會調整藥方和劑量,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此外,患者還需注意飲食調養,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寒涼等不利於康複的食物。在治療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充足的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中醫治療脫疽的方法多樣,通過內服和外敷相結合,既能調節氣血運行,又能消腫散瘀、解毒,從而使脫疽得到有效治療。同時,患者需配合醫生的治療建議,注意飲食調養,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充足的休息,以期早日康複。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中西醫結合治療脫疽的方法也將越來越受到重視,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