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水疝(鞘膜積液一)


    [病案]袁某,男,5歲。患兒三周前開始出現陰囊發脹不適,無疼痛,隨後腫大發亮,行走有礙。曾在某醫院接受治療,並服用疏肝理氣、祛寒化濕的藥物,但症狀未得到緩解。現在就診時,患兒麵色黃瘦,食欲不振,兩側陰囊均腫大,皮膚表麵光滑,壓痛不顯,透光試驗(+)。舌質淡,苔薄白,脈濡。


    [治則]溫腎利水,以消陰腫。


    [方藥]濟生腎氣丸9克(包煎),黨參9克,白術9克,茯苓9克,澤瀉9克,川桂枝4.5克,炙甘草4.5克。服5劑後,納食增進,麵色轉潤,陰囊腫脹感改善,舌淡苔薄白膩,脈濡。於上方加鹿角霜9克,巴戟天9克,仙靈脾9克,菟絲子9克,葫蘆巴9克。共服上方7劑,陰囊腫大漸見縮小,行走正常。前方又加當歸、桃仁、紅花活血化瘀之品。再服14劑後陰囊腫脹完全消失,皮膚收縮,透光試驗(-),終以四君子湯加味5劑而調理收功。


    [評析]鞘膜積液,祖國醫學稱之為“水疝”、“陰腫”,是一種常見的男性生殖係統疾病。該病主要表現為陰囊部位腫大,嚴重時會影響正常生活和生育能力。據中醫理論認為,該病的發生與肝腎不足、三焦水道氣機不暢、外受寒濕之邪等因素有關。肝經繞陰器絡睾丸,因此對該病大都主張疏肝理氣法治之,但收效甚微。


    《張氏醫通》曰:“小兒陰腫疝氣,多屬肝腎氣虛。”因此,對於小兒患者,中醫治療方案一般以補益肝腎為主。而對於成年人,則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辨證施治。本案患者為成年男性,辨證屬腎虛,陰囊及睾丸均屬腎之外竅,腎主水液,腎之氣陽虛虧,不能溫運水液,氣化不利,寒濕積滯陰囊而成。因此,其治療方法以溫腎利水、濟生腎氣丸加味為主。


    濟生腎氣丸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具有溫腎壯陽、益氣化痰的功效。加味則是在濟生腎氣丸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加入一些其他中藥,以增強治療效果。例如,可以加入黃芪、黨參等補氣藥,或者加入澤瀉、茯苓等利水藥。通過這些中藥的協同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狀,促進陰囊積液的吸收和排出,從而達到治療鞘膜積液的目的。


    中醫治療鞘膜積液的方法有很多,除了溫腎利水、疏肝理氣等方法,還可以采用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等方法。具體治療方案需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體質進行辨證施治。


    總之,中醫治療鞘膜積液的方法多樣,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辨證施治。中醫治療鞘膜積液的優勢在於其辨證施治、個體化治療,能夠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理,提高治療效果,同時副作用相對較小。因此,對於鞘膜積液患者,中醫治療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每日醫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短耳的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短耳的兔子並收藏每日醫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