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
[病案]陳某,女,12歲。患者於1977年11月30日前來就診。據患者自述,兩周前出現高燒症狀,伴隨著鼻流涕、咳嗽不暢等症狀。初期被診斷為感冒,經過治療後高燒症狀已得到緩解,但低燒症狀仍然存在,體溫在37.5至38攝氏度之間波動。
為進一步檢查病因,患者進行了心電圖檢查,報告顯示存在二度房室傳導阻滯,呈現文氏現象,診斷結果為病毒性心肌炎。在西醫治療一周後,療效並不明顯,因此患者特來尋求中醫的幫助。
就診時,患者體溫為37.4攝氏度,咳嗽、口幹,咯痰不暢,咽部紅腫,胸悶感,食欲不振,活動後出現心悸、出汗等症狀,同時伴有煩躁不安。此外,患者小便黃,大便幹燥,舌質紅,舌苔微膩,脈象呈現數為120次\/分的特點,且脈搏有間歇性停止。
[治則]清宣肺胃,滌痰寧心。
[方藥]山梔3克,淡豆豉9克,黃芩9克,半夏6克,馬尾連6克,淡幹薑1.2克,萊菔子6克,遠誌9克,生石膏30克(先煎),蚤休15克,炙枇杷葉9克。3劑。並服珠黃散6瓶,早晚各1瓶。服藥後低燒趨降,體溫在37~37.2c左右,咳痰覺爽。複查心電,報告為一度房室傳導阻滯。再擬原方加減,上方去遠誌、生石膏、炙枇杷葉,加枳殼6克,川鬱金9克,柏子仁9克,再服2劑,身熱已降。再查心電圖,報告為竇性心律。擬以沙參麥冬飲加減,養陰清熱,以善其後。
[評析]此例患者,由於痰熱內擾,導致神不守舍,病邪已經由表傳裏,由腑傳髒,以致出現心悸神煩,溲黃便幹,胸悶苔膩,脈象結代等症。若不及時清化痰熱,則病勢必將繼續深入,成為危殆之症。
因此,在此例患者的治療過程當中,我們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采用梔子豉湯與半夏瀉心湯相互結合,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加減所形成的獨特方劑來展開治療工作。該方劑中的山梔和豆豉這兩味藥材相輔相成,可以起到很好的宣泄作用,能夠有效地去除煩躁情緒,尤其針對患者胸中心情煩悶不堪、難以忍受的感覺有著顯著療效,可謂是直擊要害;而黃芩以及馬尾連則具備苦寒之性,能夠有效地降低體內熱度,發揮出清熱解毒的強大功效,就如同炎炎夏日裏的一場清涼細雨,給燥熱的身體帶來一絲涼意;半夏與幹薑二者一辛一溫,相互配合之下能夠打開鬱結之處,消除痰液,進而讓患者的心緒得以安寧;此外,還有生石膏、遠誌和蚤休這三味藥草,它們也都擁有清熱解毒的特性,同時還能進一步滌除體內的痰液,使心神得到寧靜,從而大大增強整個方劑的治療效果。不僅如此,方劑中還添加了萊菔子和炙枇杷葉這兩種草藥,其中萊菔子具有下氣祛痰的奇妙功效,而炙枇杷葉則可以有效降低肺氣,化解痰液,並且對於宣通肺部氣機、止住咳嗽症狀表現出色,猶如春風拂麵般舒緩了患者因咳嗽所帶來的痛苦不適。
此外,我們還為患者配以珠黃散滌痰通腑,鎮靜安神,使清宣肺胃、滌痰寧心的療效更加顯著。在患者痰熱得到清除後,病勢頓挫,猶如逆流挽舟,免墮深淵之危。
綜合以上治療措施,在患者的痰熱得到有效清除後,病勢得到了有效控製,患者病情逐漸好轉。這也充分證明了中醫藥在治療此類疾病時的顯著療效。為了保證療效,我們還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治療方案,以確保患者得到最佳治療效果。
[病案]陳某,女,12歲。患者於1977年11月30日前來就診。據患者自述,兩周前出現高燒症狀,伴隨著鼻流涕、咳嗽不暢等症狀。初期被診斷為感冒,經過治療後高燒症狀已得到緩解,但低燒症狀仍然存在,體溫在37.5至38攝氏度之間波動。
為進一步檢查病因,患者進行了心電圖檢查,報告顯示存在二度房室傳導阻滯,呈現文氏現象,診斷結果為病毒性心肌炎。在西醫治療一周後,療效並不明顯,因此患者特來尋求中醫的幫助。
就診時,患者體溫為37.4攝氏度,咳嗽、口幹,咯痰不暢,咽部紅腫,胸悶感,食欲不振,活動後出現心悸、出汗等症狀,同時伴有煩躁不安。此外,患者小便黃,大便幹燥,舌質紅,舌苔微膩,脈象呈現數為120次\/分的特點,且脈搏有間歇性停止。
[治則]清宣肺胃,滌痰寧心。
[方藥]山梔3克,淡豆豉9克,黃芩9克,半夏6克,馬尾連6克,淡幹薑1.2克,萊菔子6克,遠誌9克,生石膏30克(先煎),蚤休15克,炙枇杷葉9克。3劑。並服珠黃散6瓶,早晚各1瓶。服藥後低燒趨降,體溫在37~37.2c左右,咳痰覺爽。複查心電,報告為一度房室傳導阻滯。再擬原方加減,上方去遠誌、生石膏、炙枇杷葉,加枳殼6克,川鬱金9克,柏子仁9克,再服2劑,身熱已降。再查心電圖,報告為竇性心律。擬以沙參麥冬飲加減,養陰清熱,以善其後。
[評析]此例患者,由於痰熱內擾,導致神不守舍,病邪已經由表傳裏,由腑傳髒,以致出現心悸神煩,溲黃便幹,胸悶苔膩,脈象結代等症。若不及時清化痰熱,則病勢必將繼續深入,成為危殆之症。
因此,在此例患者的治療過程當中,我們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采用梔子豉湯與半夏瀉心湯相互結合,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加減所形成的獨特方劑來展開治療工作。該方劑中的山梔和豆豉這兩味藥材相輔相成,可以起到很好的宣泄作用,能夠有效地去除煩躁情緒,尤其針對患者胸中心情煩悶不堪、難以忍受的感覺有著顯著療效,可謂是直擊要害;而黃芩以及馬尾連則具備苦寒之性,能夠有效地降低體內熱度,發揮出清熱解毒的強大功效,就如同炎炎夏日裏的一場清涼細雨,給燥熱的身體帶來一絲涼意;半夏與幹薑二者一辛一溫,相互配合之下能夠打開鬱結之處,消除痰液,進而讓患者的心緒得以安寧;此外,還有生石膏、遠誌和蚤休這三味藥草,它們也都擁有清熱解毒的特性,同時還能進一步滌除體內的痰液,使心神得到寧靜,從而大大增強整個方劑的治療效果。不僅如此,方劑中還添加了萊菔子和炙枇杷葉這兩種草藥,其中萊菔子具有下氣祛痰的奇妙功效,而炙枇杷葉則可以有效降低肺氣,化解痰液,並且對於宣通肺部氣機、止住咳嗽症狀表現出色,猶如春風拂麵般舒緩了患者因咳嗽所帶來的痛苦不適。
此外,我們還為患者配以珠黃散滌痰通腑,鎮靜安神,使清宣肺胃、滌痰寧心的療效更加顯著。在患者痰熱得到清除後,病勢頓挫,猶如逆流挽舟,免墮深淵之危。
綜合以上治療措施,在患者的痰熱得到有效清除後,病勢得到了有效控製,患者病情逐漸好轉。這也充分證明了中醫藥在治療此類疾病時的顯著療效。為了保證療效,我們還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治療方案,以確保患者得到最佳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