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啼


    [病案]劉某,女,1歲3個月。1977年2月6日初診。劉某是第二個孩子,出生時是足月順產。自從她六個月斷奶以來,每逢半夜2點左右開始,她就會哭叫不止,直至天明。這種情況持續了半年,使得她每晚都感到煩躁不安,哭泣時還常常伴有嘔吐痰涎,尿液呈紅色。


    劉某的父母帶著她四處求醫,嚐試了多種中西藥物治療,但效果一直不明顯。當她來到診所時,醫生發現她的麵色略有紅色,口周呈現青紫,嘴唇紅潤,舌尖略微發紅,舌苔呈現微黃色。此外,她的指紋呈現出青紫色。


    [治則]平肝清熱,除煩消滯。


    [方藥]鉤藤12克,蟬蛻6克,象牙絲12克,茯苓15克,穀芽10克,白芍6克,麥冬6克,淡竹葉6克,冬瓜仁12克。服1劑即能安睡至天明,服上方3劑後感喉中有痰,繼用清肝健脾化痰治之:鉤藤9克,蟬蛻6克,茯苓15克,象牙絲12克,穀芽15克,麥冬6克,生苡仁12克,川貝母5克,蛇膽川貝末1支(衝服),服3劑病痊愈。隨訪二年未見複發。


    [評析]小兒夜啼有寒有熱是一種常見病症,多發生在嬰幼兒時期。患兒的夜啼已經持續了半年,嚴重影響其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經過詳細的脈象和症狀觀察,醫生判斷為邪熱乘心,肝熱痰滯所致。針對這一病症,醫生采取了平肝清熱、除煩消滯的治療方法。


    為了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醫生為患兒製定了一個全麵的治療方案,其中包括中藥湯劑和食療等輔助措施。中藥湯劑中包含了多種中草藥,如鉤藤、蟬蛻、象牙絲、白芍、麥冬等,這些草藥具有平肝解鬱、清熱除煩的功效。同時,茯苓、穀芽、冬用仁等藥材則具有健脾消滯化痰的作用,可以促使脾胃功能旺盛,從而消除滯積的痰濁。此外,淡竹葉具有清熱除煩、涼心利尿以及外透風熱的作用,起到了標本兼顧的效果。


    在治療過程中,醫生還指導家長配合食療,為患兒提供有益於恢複的飲食。如食用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食物,如梨、百合、杏仁等。同時,為了防止患兒過於依賴藥物,醫生還建議家長進行一定的心理疏導,以減輕患兒的焦慮和緊張情緒。


    整個治療方案不僅能夠迅速緩解患兒的夜啼症狀,而且能夠從根本上解決肝熱痰滯的問題。通過這種綜合性的治療方法,患兒在短期內就能看到顯著的療效,進而提高其生活質量。


    然而,治療過程中家長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項。首先,家長應密切關注患兒的身體狀況,如有任何不適,應及時就診。其次,在治療結束後,也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鍛煉,合理膳食,以促進身體的全麵恢複。此外,家長還需注意培養患兒的心理素質,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和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日常生活中的挑戰。


    總之,通過積極的治療和合理的調理,小兒夜啼有寒有熱的病症是可以得到有效控製和緩解的。隻要家長和醫生共同努力,相信患兒一定能早日康複,過上健康快樂的生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每日醫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短耳的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短耳的兔子並收藏每日醫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