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非道人皺了皺眉頭,對於這個突然冒出來要降妖除魔的僧人頗為不喜。縱然他對妖族先天上不存在好感,但是一個一心向善的小妖,卻是怎麽也讓人討厭不起來。這和尚上來卻是半分不問緣由地要打要殺,難免給知非道人一種“我不做的事情,你也不許做——哪怕是善行善事”的感覺。
當然了,這或許並非是這僧人的本意,但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知非道人雖然不準備『插』手直接與這僧人杠上,畢竟他現在功力尚未複原,並沒有十足的底氣與金山寺對上,招來法海那個老禿子。但在合適的時候,暗中出手幫這化作神僧的小妖逃過一劫,卻是舉手之勞,何樂不為?心向人族,一心為善的妖怪,可不多啊。
這麽想著,知非道人也就悄立在旁邊,默默關注著事情的發展。他也很好奇,這位“神僧”會做怎樣的選擇應對?
知非道人這裏好整以暇,那些受了香客信眾卻炸開了鍋。
誠然,炎黃人族雖然向來有些明哲保身的習慣,但他們也從來都是極重恩義。別的不說,廟裏那位才是給大家施『藥』治病的,而且其行止間都是真正的高僧大德的模樣。反倒是雲頭上這位,一臉嚴肅,還有點居高臨下的意思,哪裏像是佛門高人了?是以人心向背,立場在哪邊自不用說。
因此,縱然明知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這些信眾們卻也都也站了出來。他們體量太小,但發出自己的聲音,聲援廟裏的那位神僧,總還是做得到的。
當然了,這些可愛的信眾敢於出頭,也不乏是因為承平日久,從來沒有哪個仙佛高人敢對凡人出手的——至少,在鬧市中是絕對不可能的。況且法不責眾,要不,在荒郊野外,他們也不見得還有這份勇氣。
“禪師怎麽可能是妖孽?這大和尚該不會是被人蒙騙了吧?”這是不怎麽喜歡惡意揣測的信眾說的話。
“就是啊,該不會是這個和尚想出名想瘋了吧?以為練出了點兒本領,就想來挑戰法師,然後不打不相識,最後借著禪師,給自己揚名吧?反正最後一句誤會了,禪師那麽好的人,肯定不會與他計較……”這是受了說書先生荼毒,滿腦子中二幻想或者持陰謀論的香客說的。
“我看哪,這個會飛的光頭八成自己就是個妖孽,你看,他腳下的雲都是黃『色』,不是白『色』的。”這是比較激進的香客的說法。隻是此言一出,大夥兒便集體噤聲。畢竟,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若是和尚道士,說兩句問題不大,可要是妖怪,萬一他惱羞成怒,將大家夥兒都給吞了咋辦?
不得不說,在這個時代,有著天庭天條的約束,僧人道士的形象在普通人麵前還是蠻正麵。隻是眾人的議論紛紛,前後變化,竟是一點兒也沒影響到他,依舊老神在在地立在雲頭,十足的裝『逼』。
那麽,作為此次事件的焦點,那位廟裏的“神僧”,究竟是怎麽應對的?知非道人看的分明,在聽到外麵那位中年僧人的斥責的時候,那個正在為一眾信徒解簽的白眉老僧長眉一抖,臉上『露』出明顯的慌『亂』。總算他還有幾分定力,明明怕的不行,卻依舊堅持著給哪位信眾解完了簽,這才起身,慢慢向殿外走去。
也就在這時候,外麵那個立在雲頭的中年和尚又開口了:“你這妖孽,還不出來受死,躲在寺內,便以為能逃過天理昭昭麽?還不給我滾出來!”
最後這一句“還不給我滾出來”,中年僧人明顯使用了佛門獅子吼的法門,滾滾音浪往廟裏而去。知非道人眼中有著一絲讚賞,這和尚顯然是個有能耐的,對法術的掌控力不弱。這一聲獅子吼,在普通人耳中,不過是聲音大了一點罷了,到知非道人知道,那個“神僧”是一定承受不住的。
於是,知非道人衣袖輕輕一拂,一縷罡氣無形無相,像是一縷清風,不著痕跡地將和尚的攻擊化解。妙就妙在神不知鬼不覺,連當事人的那個中年和尚也沒有一點兒察覺。
隻是,隨後走出來的這位“神僧”卻是讓鉚足了精神要看戲的知非道人大失所望——這胡子都白了大半,怎麽看都像是大德高僧的“神僧”居然二話不說,“噗通”一聲就跪了下去,然後不住地叩頭哀求道:“大師饒命,大師饒命啊。”
不止知非道人,便連那些站在他這邊的信眾香客也都傻了眼,愣在了那裏。知非道人也忍不住心裏吐槽:“我說,就是打不過,你也好歹抗爭一下啊,這出場就跪下是要鬧哪樣?你做為妖族的尊嚴呢?你作為神僧的氣度呢……”
知非道人當然知道這位化作“神僧”小妖不是那中年和尚的對手,若是大打出手,也不過是自取其辱,結果仍是免不了被收拾的幹幹淨淨,灰飛煙滅。但是,你好歹有點自尊好不,看你跪的這麽幹淨利落,貧道都沒有心思救你了。
想歸想,最近知非道人到了更進一步的門檻,道心比往常過去活潑了許多。許許多多奇怪的想法總是不自覺的冒了出來,並不受自己控製。
然而,那中年僧人卻並不因為這“神僧”的態度有絲毫觸動。事實上,無論僧道,真正的修行人都是心『性』堅毅,斷然不會輕易改變自我的立場與想法。某種程度上來說,稱一句“鐵石心腸”其實並不為過。那些心『性』不堅定的人,往往也不可能走到最後,修出什麽大功果。
當然了,這種“鐵石心腸”,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冷酷無情,自由自我的一套是非觀,價值觀。不會輕易動搖。所以,真正的修行人在如果道不相同,往往不會有什麽苦口婆心的說法,聽的進,就聽;聽不進去,那也由你。若是真的談不攏,往往幾句話之後,便唯有做過一場,如是而已。
當然了,這或許並非是這僧人的本意,但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知非道人雖然不準備『插』手直接與這僧人杠上,畢竟他現在功力尚未複原,並沒有十足的底氣與金山寺對上,招來法海那個老禿子。但在合適的時候,暗中出手幫這化作神僧的小妖逃過一劫,卻是舉手之勞,何樂不為?心向人族,一心為善的妖怪,可不多啊。
這麽想著,知非道人也就悄立在旁邊,默默關注著事情的發展。他也很好奇,這位“神僧”會做怎樣的選擇應對?
知非道人這裏好整以暇,那些受了香客信眾卻炸開了鍋。
誠然,炎黃人族雖然向來有些明哲保身的習慣,但他們也從來都是極重恩義。別的不說,廟裏那位才是給大家施『藥』治病的,而且其行止間都是真正的高僧大德的模樣。反倒是雲頭上這位,一臉嚴肅,還有點居高臨下的意思,哪裏像是佛門高人了?是以人心向背,立場在哪邊自不用說。
因此,縱然明知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這些信眾們卻也都也站了出來。他們體量太小,但發出自己的聲音,聲援廟裏的那位神僧,總還是做得到的。
當然了,這些可愛的信眾敢於出頭,也不乏是因為承平日久,從來沒有哪個仙佛高人敢對凡人出手的——至少,在鬧市中是絕對不可能的。況且法不責眾,要不,在荒郊野外,他們也不見得還有這份勇氣。
“禪師怎麽可能是妖孽?這大和尚該不會是被人蒙騙了吧?”這是不怎麽喜歡惡意揣測的信眾說的話。
“就是啊,該不會是這個和尚想出名想瘋了吧?以為練出了點兒本領,就想來挑戰法師,然後不打不相識,最後借著禪師,給自己揚名吧?反正最後一句誤會了,禪師那麽好的人,肯定不會與他計較……”這是受了說書先生荼毒,滿腦子中二幻想或者持陰謀論的香客說的。
“我看哪,這個會飛的光頭八成自己就是個妖孽,你看,他腳下的雲都是黃『色』,不是白『色』的。”這是比較激進的香客的說法。隻是此言一出,大夥兒便集體噤聲。畢竟,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若是和尚道士,說兩句問題不大,可要是妖怪,萬一他惱羞成怒,將大家夥兒都給吞了咋辦?
不得不說,在這個時代,有著天庭天條的約束,僧人道士的形象在普通人麵前還是蠻正麵。隻是眾人的議論紛紛,前後變化,竟是一點兒也沒影響到他,依舊老神在在地立在雲頭,十足的裝『逼』。
那麽,作為此次事件的焦點,那位廟裏的“神僧”,究竟是怎麽應對的?知非道人看的分明,在聽到外麵那位中年僧人的斥責的時候,那個正在為一眾信徒解簽的白眉老僧長眉一抖,臉上『露』出明顯的慌『亂』。總算他還有幾分定力,明明怕的不行,卻依舊堅持著給哪位信眾解完了簽,這才起身,慢慢向殿外走去。
也就在這時候,外麵那個立在雲頭的中年和尚又開口了:“你這妖孽,還不出來受死,躲在寺內,便以為能逃過天理昭昭麽?還不給我滾出來!”
最後這一句“還不給我滾出來”,中年僧人明顯使用了佛門獅子吼的法門,滾滾音浪往廟裏而去。知非道人眼中有著一絲讚賞,這和尚顯然是個有能耐的,對法術的掌控力不弱。這一聲獅子吼,在普通人耳中,不過是聲音大了一點罷了,到知非道人知道,那個“神僧”是一定承受不住的。
於是,知非道人衣袖輕輕一拂,一縷罡氣無形無相,像是一縷清風,不著痕跡地將和尚的攻擊化解。妙就妙在神不知鬼不覺,連當事人的那個中年和尚也沒有一點兒察覺。
隻是,隨後走出來的這位“神僧”卻是讓鉚足了精神要看戲的知非道人大失所望——這胡子都白了大半,怎麽看都像是大德高僧的“神僧”居然二話不說,“噗通”一聲就跪了下去,然後不住地叩頭哀求道:“大師饒命,大師饒命啊。”
不止知非道人,便連那些站在他這邊的信眾香客也都傻了眼,愣在了那裏。知非道人也忍不住心裏吐槽:“我說,就是打不過,你也好歹抗爭一下啊,這出場就跪下是要鬧哪樣?你做為妖族的尊嚴呢?你作為神僧的氣度呢……”
知非道人當然知道這位化作“神僧”小妖不是那中年和尚的對手,若是大打出手,也不過是自取其辱,結果仍是免不了被收拾的幹幹淨淨,灰飛煙滅。但是,你好歹有點自尊好不,看你跪的這麽幹淨利落,貧道都沒有心思救你了。
想歸想,最近知非道人到了更進一步的門檻,道心比往常過去活潑了許多。許許多多奇怪的想法總是不自覺的冒了出來,並不受自己控製。
然而,那中年僧人卻並不因為這“神僧”的態度有絲毫觸動。事實上,無論僧道,真正的修行人都是心『性』堅毅,斷然不會輕易改變自我的立場與想法。某種程度上來說,稱一句“鐵石心腸”其實並不為過。那些心『性』不堅定的人,往往也不可能走到最後,修出什麽大功果。
當然了,這種“鐵石心腸”,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冷酷無情,自由自我的一套是非觀,價值觀。不會輕易動搖。所以,真正的修行人在如果道不相同,往往不會有什麽苦口婆心的說法,聽的進,就聽;聽不進去,那也由你。若是真的談不攏,往往幾句話之後,便唯有做過一場,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