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龍臨淵,其息惶惶。


    楊有福腳下所踩,為臨街三層小樓,今沿屋脊騰越而下,距地高約四五丈。


    方才他攀附廊柱,躍上屋脊時覺得並不甚高。如今沿屋脊騰越而起,等到身體淩空之際,才覺得慌得厲害,因為從這麽高落下去,還是第一次。


    要是摔死了,就成了天底下最大的笑話!


    說起來,上一次從莫名塔頂躍下之際,恰逢月夜、深湖,又有塔翹簷尖墊腳,當時心急如焚,做不得數。


    如今卻是不同,騰越淩空,頭下腳上,持劍一往無前。


    視野裏是寬闊的街麵青石,街上一朵黑花怒放間,一柄柄閃著光斑的利刃,一支支明晃晃的箭矢,全都指著自己。


    說不心怯,那是假話。


    可這檔口,那還有迴頭路可走?


    楊有福微閉著眼,一股悲涼之意縈繞周身,胸腹間怪力受激猛竄,手中劍狂顫,不經意間,早已鳴奏起一首離殤。


    原本窒息的像個悶罐子的朝陽街,突然間狂風唿嘯。


    那風似惡鬼過街,嚎叫著拍打屋頂脊獸口中的銜珠,壓彎瓦片上的向天草,搖蕩屋簷下的一盞盞燈籠,撩撥緊閉的一扇扇木門。


    最後,宣泄般推開無數扇窗,揚起千萬點塵。刹那間,風沙飛揚,迷住了三十九雙眼。


    ……


    四丈,


    三丈,


    兩丈,


    一丈,


    六尺。


    突然間……


    一人一劍炸裂,在漫天風沙裏分出九個青衣持劍的少年。


    或刺,或砍,或削,或撩……


    九聲若不可聞的輕響,全被唿嘯的風聲遮掩。


    狂風裏彌散起濃濃的血腥,夾雜著殘肢碎肉和短促至極的嚎叫。


    似乎這一刻,世間發出的所有聲響,全都成了那一首離殤曲最好的間奏。


    ……


    曲兒還在風聲裏鳴唱。


    血愈濃,曲愈急,聲愈高。


    可惜全都是慘叫!


    ……


    五息剛過,風突然就停了,如同有鬼魅作祟般來去無蹤。


    楊有福持劍直刺,噌的一聲,斬開迎麵而來的箭矢。


    那一支黑色的箭矢一分為二,嗡鳴著擦過楊有福雙耳旁飄揚的發絲。


    可他手裏的劍並沒有停,戳斷硬木,切開緊弦,斬斷四根鬆弦的手指,最後抵在堅硬的顱骨側方。


    “你……是……”


    楊有福輕輕送了下劍,那聲音噶然而至。


    他知道那人想說,‘你……是……魔……’


    原本,楊有福很想讓他多說幾句,可聽到他要說出那個字,還是死了好點。


    楊有福收迴劍,小心的擦幹淨劍刃上的血,望著那個人緩緩的倒了下去。


    他轉身之際,看到那人頸前懸著小牌,亮閃閃,似為亮銀所鑄,伸手拽下,揣入懷間。


    等他人轉過了身,這才自語道:“你說的很對,我就是鬼,那催命的鬼!”


    ……


    直到此時,楊有福才覺得全身如掄了一天大錘般酸困難受,可心裏卻異常舒服,畢竟離雲府又近了一絲。


    他環首四顧,一地殘屍,看來今日得壞了規矩,畢竟沒法讓他們入土為安。


    想到入土,楊有福突然想起出發前在馬車裏放著的鐵鍁和钁頭。


    他才記起,跟隨齊爺入城時忘記了馬車。


    那馬車可是白玉鳴的,看來又得欠他一個人情。


    ……


    楊有福沿著朝陽大街繼續向前,再也沒了奇怪的聲音,就連哪些野貓野狗也沒了影蹤。不知是不是被街上的血腥味吸了去,唉!


    等到距離明德大街拐角數十丈處,楊有福這才放慢了腳步。他深吸一口氣,背上包裹著黑布的長劍,一步步向前走去。


    畢竟,明德街向北還得走十裏地,沒了馬車,急不得。


    ……


    楊有福原以為明德大街定會有一場惡仗。可等他朝北行之時,卻發現街上隻有零星幾個人影,如木樁般杵著,一動也不動。


    等看清了,才發現是武隆城城防司的兵卒,銀盔銀甲,威武異常,但全是樣子貨色。


    這一下,楊有福有點作難。若這麽一路殺過去,不知道明日這城裏又得多出多少幽怨和哀嚎?


    隻因這城防司的兵卒大多全是西城裏的苦命人,那裏楊有福去過,日子過的又苦又甜,家家戶戶都繃著一根弦。


    這弦要是斷了,家就塌了,那還有的日子。


    想了想,楊有福還是決定避著走。


    於是他一會兒朝左,一會兒朝右,不停的穿過大街又穿迴去。如同一個調皮的熊孩子,想要擺脫開追在身後的一雙眼睛。


    也許是,楊有福真的運氣太好;也許是,那些城防司的兵卒全都是瞎子;或許是,剛才一戰之後楊有福真的變成了鬼。


    無論是哪一種,最終總算順了楊有福的心意。以至於一路北行,他自個兒都產生了一種錯覺。


    還好,今日烈日當空,腳下的影子似孤魂般吊著,否則,楊有福真以為自己變成了幽魂。


    可能是這一路太過悠閑,楊有福不由得想起剛才的一仗。魔琴訣還是一貫鬼魅無雙,殺雞劍法的第二式比上一次絲滑了好多。


    隻是,最後那一劍……


    楊有福仔細體味,似乎與往日並無不同。


    不過,那一張臉……


    想起最後一劍下的臉,楊有福腳步就走的慢了。


    因為就在剛才,最後那一劍沒了風沙的遮掩,劍風拂起蒙在那張臉上的黑巾。


    他看的很清,那張臉額頭一側刻著一個字。


    逃。


    逃,逃什麽,什麽逃?難道……


    楊有福一個激靈,差點就要折迴頭去。


    可轉念一想,那一地殘屍應該早被人收拾幹淨,迴去也是白跑一趟。


    他仔細迴想方才的一幕,那人持弓側麵,麵西而立。自己站在那人正前方,麵東而立。


    這麽說來,自己看到的應該是左臉了。


    可似乎那裏不對。


    就在楊有福絞盡腦汁之際,他突然想起了斬斷的四根鬆弦的手指。血顯時,指尖向左,劍過時,拇指上翹,恰好在四指右側。


    而自己在那人對麵,左右正好相反。這麽看來,那個人理應是左撇子,看到的是右臉。


    右臉刻著逃,左臉一定是卒字了。


    楊有福恍然大悟。


    這全因,近三百年來,北地戰事從不停歇。雖有秦人禦敵,可時間久了,以一國之力也頗有怨言。


    是以,那年無名前輩一劍分南北之後,三國定下盟約,分五取其一之兵,共禦北蠻。


    越國國力最弱,每年出兵十萬。可去北地禦敵九死一生,人人得知,於是選兵就成了難題。


    於是乎,每年因選兵去北地逃亡者不乏其人。


    初,殺之以示警,可依舊難遏。


    後有朝臣獻計,逃者處黥麵流放之刑,遣其父兄同往督之。


    十年不到,逃者罕見。


    黥麵者,刻逃卒二字,永不得脫。黥首脫北返鄉者,立斬,其九族當誅。


    是以,逃卒脫北,天下所不容。


    脫者,必為悍匪。


    難道……?


    楊有福不敢再想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媳婦是女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丘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丘臨並收藏我的媳婦是女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