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還得從三十年前吳越之戰講起。


    那一年,吳人長驅直入,越國危在旦夕。


    那一月,雲州城下重兵對峙,雖有空明真人一琴阻萬軍,破敵氣勢。可吳軍兵強馬壯,勇士如雲,就連真氣高手就不下十餘人。


    那一日過後,吳軍又來,領頭的正是十名真氣高手。


    那時的袁顯旼還是一剛滿十六的少年郎,參軍入伍,夢想著建功立業。


    可不巧的是,那一日,他被選派在衝鋒的千人隊伍中。


    這本身危險至極,可何嚐又不是一個機會。


    看著陣前十名高手談笑生風,身邊夥伴豪氣幹雲。袁顯旼隻覺得渾身熱血沸騰,恨不得,飛掠雲州城頭,斬將拔旗。


    身後戰鼓擂動,萬人高唿似雷鳴。眼前破城爛瓦,寂靜無人如死地。


    可袁顯旼知道,在那破城之後,還隱藏著頑強如毒蛇的敵軍。可轉眼一想,有高手在前,又能兇險到哪裏去。


    即便如此,一隊人在十名高手的帶領下,依舊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靠近雲州外城兩千步時,一高手轉身示意止步。


    於是千人的衝鋒隊伍全都停了下來,哐當當的列盾聲過後,一千人的隊伍變成了一個鋼鐵包裹的巨獸。


    袁顯旼那時站在第一排,透過巨盾間隙,他遠遠的望見雲州殘破的城頭似有人影晃動。


    這並沒有出乎吳軍的意料之外,可久等之下,卻還是無一人出城迎敵。


    難道是敵人怕了?


    可昨日陣斬萬人的悲慘在前,又不得不防。


    那十位高人圍做一團,稍作商議之後,示意跟上,於是千人的隊伍又緩慢前行。


    就連那些高手,此時也嚴陣以待,神情嚴肅,邁著碎步,失去了往日的威嚴。


    又進了百步,城內亦無動靜。


    那領頭的高手,舉起長刀,高唿。


    “越賊已是窮途末路,建功就在今昔!”


    喊完,領著眾人疾馳。


    可就在這時,城內有雷音傳出,唿嘯間亮若流星,瞬息及至。


    等到袁顯旼看清之時,那領頭的高手卻已赴倒在地。


    這一下,軍陣炸了,卻並不曾亂。因為每個人都知道,這一次衝鋒九死一生,就連袁顯旼也早已寫好了遺書。


    又有另一高手高唿。


    “越賊已是垂死掙紮,兄弟們衝……”


    可那個啊字還沒出口,雷音又起,流星再逝,喊話的人仰麵倒下。


    本來,接連倒下兩人,軍陣必亂。可那一日,那雷音似有魔性,吸引著眾人前赴後繼。總以為,這雷音已再無後繼可能。


    就連袁顯旼也紅了雙目,跟著前麵的八人狂奔,至於陣形和身邊的兄弟,再也沒人管了。


    眼看城門再望,可那雷音卻總是不息,接連又是八聲,領頭的八名高手全都死於非命。


    直到此時,衝鋒的隊伍裏才有人覺得不對,可一切早已經遲了。


    近在咫尺的城門突然間大開,一隊隊黑甲黑鎧的重騎蜂湧而來,似乎沒有窮盡。


    隻是幾個迴合,千人的隊伍就被掃的七零八落。


    潰敗的衝鋒軍陣亂作一團,如無頭的蜂群,到處亂竄。


    此時,吳軍大陣距離雲州城剛好四千步,但因昨日那空明真人一琴之威,大軍並不敢相迎。


    等逃迴吳軍大陣,出發時的一千零一十人,隻剩下三人。


    而袁顯旼福大命大,恰好是這三人中的一員。


    若不是那出城的越軍半路上折了迴去,這一戰,可真的無人生還了。


    三人均身受重傷,那兩人還沒熬過半日就不幸離世,唯獨留下袁顯旼一人還活著。


    可活著是活著,卻是生不如死。隻因為亂軍之中,肩背中了一刀一矛,雖挽迴了一條命,卻是損傷了筋脈,再也練不了武,當不了兵。


    吳國大將軍親自來詢,可當時事發突然,那雷音又疾,一瞬而逝,袁顯旼也沒甚看清。


    是以,袁顯旼也說不清,那雷音為何物。將軍麵露不喜,隻是安慰他好好養傷。


    那日夜裏,敵軍夜襲,中軍大亂,餘下的幾個高手傷的傷,逃的逃,就連大將軍也不幸戰死。


    可敵軍來的快,走的急,蹤跡不可尋,一下子讓幾十萬大軍人心渙散。


    到了第二日,大軍開始撤退,可憋了一股氣的越軍那能讓他們從容,從後麵追著打。


    這一退,就不可收拾,從雲州退到雲安,又從雲安退到蟒嶺。


    直到最後竟被越軍鎮遠將軍追的連失邊境兩城,這才堪堪站穩腳跟。


    可經這麽一推,吳軍就再也沒了進攻之心,反而成了守方。


    袁顯旼因為有傷,被先遣返迴,所以並不曾見到那潰敗的悲慘。


    距後來的人說,那越軍追了一路,整個蟒嶺道路兩旁全是屍體,就連那條流經清風鎮的小溪也被鮮血染紅。


    這一站吳國大敗,越國慘勝。本來已越國鎮遠將軍的脾氣,竟會趁勢掠入吳國京都。


    可不知何故,越軍入境後過了三日,突然間就全都撤了迴去,一直退到了雲安城。


    有人說,是因蟒嶺一戰,死的人太多,瘟疫橫行;有的人說,是因為越國本就是窮途險勝,沒了追擊的力氣;也有人說,是因為有九宮的人來,製止了戰火。


    所有這些,誰有能說的清呢!


    袁顯旼在軍中養了大半年的傷,自知軍中再無他立足之地,就向上官要求迴家。


    本來,他也算吳國的英雄,可那時候,軍中死者無數,越國大軍壓境。


    上官就準了,可該有的獎賞也並不曾來。


    袁顯旼不想在等,一人獨自返迴家鄉,途經益陽渡口,忽聞吳皇暴薨,吳越定界於蟒嶺清風鎮。


    多年的努力,竟然一夜複迴,袁顯旼一下子丟了魂。


    一人在渡口徘徊不前,想要就此了結。


    真巧那時碰巧被途經此處的冷青燕救下。


    隨後,跟著她拜入冷雨莊,修習音律。這才有了後來的糾葛。


    一晃眼,三十年過去了,往日的仇敵因為孔明真人成了忘年交,可袁顯旼心中的疑問卻總不能消。


    他深知鼎立千年的三國,總會有一些個老怪物,而眼前的這位,正是其一。


    恍惚間,他愣了神,那對麵而坐的金閣主已吹起了胡須。


    “顯旼啊!難道你還真存著這份心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媳婦是女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丘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丘臨並收藏我的媳婦是女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