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皇元年,八月初十。
王朝人盼望了二十多年的北伐,終於在京城西校場拉開了帷幕。
午時三刻。
王朝皇帝鄭堅親自祭天奉旗、血斧肉鉞,迴調歸來的震乾營五萬將士則肅麵正聽,歃血明誌,護擁聖駕。
京城的空氣被積壓多年的熱血期盼和殷切祈願擠得火熱,大街小巷無一不是唏噓感慨、激昂陳詞。
王師從西校場起旗,所經之處必是人山人海,尤其是走過春台街時,甚至連民眾夾道相送的秩序都有些混亂了。
不少熱淚盈眶的老翁婦媼爭先向軍卒懷中塞雞蛋、麵餅,不少麵色激動的少年兒郎揮舞著拳頭,衝著軍卒一個勁兒地喊殺敵立功。
民心激昂,百態俱呈。
有叫自己大兒子一定要為國爭光、為家報仇的,有向隔壁老二許願——立了軍功迴來,吾家幺女就嫁你了的,更有懷抱幼子追著夫君難舍難離的,等等等等。
直至王師出了城,京城內仍是人頭攢動、插肩接踵,熱門擁擠堪比往昔年元霄燈節。
不過任何事情總是要一分為二,在整個京城都沸騰的時候,當然也有些人還保持著冷靜。
比如孔方。
自從被自己的那碗涼水醪糟撂倒、又被李好、鄧懷接迴京城後,他一直沒有迴墨香巷的家,更沒有去夏府作個了結。
他仿佛消失了。
直到今日,在王師經行後,龍羽軍領十李好來到城南某個貧陋小巷,叩了半晌門,他才從一家不起眼的民房中出來。
接過李好遞來的一個小小紙卷,他沒有說話,關上門後徑直走進裏屋,上了閣樓,順著窗牖旁邊的木梯爬到了屋頂。
屋頂有一排鴿籠。
他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猶豫半晌後,小心翼翼地打開紙卷,然後麵露驚詫之色。
紙條上麵的內容很簡單,但言下之意似乎很不簡單。
說是迎接聖駕出征的五萬大軍中,竟有四萬龍羽軍——整個龍羽軍隻有五萬人,這一下便抽調走了四萬?
還用震乾營大軍來作遮掩?
孔方不知道李好讓他把紙條上的消息放給誰,但知道消息這麽不簡單,前程一定會真的有希望。
尤其是在涼水醪糟事件以後。
他迅速將紙條卷緊,又從鴿籠中抓出一隻雄鴿,將紙條塞到其腿間的竹筒間,細細塞好了,再雙臂一振,將雄鴿送了上天空。
…………
除了孔方這樣的人小物,朝堂上某些大人物,也保持著冷靜。
他們是不得不冷靜。
畢竟皇帝陛下親征後,由晉王監國,他們則負有輔佐之責。
但讓他們冷靜的不僅是自己的職責,更多的還是因為聽到一些傳聞。
據說昨夜——北伐的前一天夜裏,皇帝陛下召見了晉王夫婦,三人在陛下寢宮進行了一番長談。
沒有人知道三人談了什麽,但宦人看到他們出殿時,陛下仍是笑吟吟地與往常無異,那位神秘的晉王妃也一臉平靜,但晉王殿下臉上卻掛著從沒見過的凝重。
有些大人物心裏簡單些,認為晉王是因為覺得監國一事太過重大,才顯得格外慎重。
但某些大人物則冷靜地分析著宦人消息裏的細節,比如晉王當時那種凝重,除了是對監國的謹慎外,還應該具有一些更複雜的意味。
而讓某些大人物猜測的晉王鄭雄,在王師前腳才出城門,他後腳就開始履行監國之責,讓更多大人物覺得,昨夜那份凝重不會太簡單。
鄭雄的第一道命令,便是京城禁器。
王朝建國六百年,京城從沒有禁止過攜刀帶槍,鄭雄不僅出了這道破天荒的禁令,還禁得十分嚴厲。
從即日起,進京城者不得攜帶任何兵器,在城中者,則應主動上繳兵器,私帶或拒繳者,凡經查實便直接以禍戰之罪下獄。
這道命令反響極大,讓沸騰的京城很快就冷卻了,民眾們終於迴過神來,北伐不是瓜田李下,不是請客吃飯,而是戰爭,是流血,是死亡。
…………
三聲鼓,兩聲角,風陵渡隨聲浩然。
一艘接一艘的戰船劃破秋風,逆向江北而去,江麵上不多時便桅帆蔽日,橫看成嶺,側看如峰。
宋九命雙手杵著雙三刀,雕塑般立於船首,任秋風如何拂麵,神色都沒有絲毫變化,一直是格外的慎重。
他必須慎重。
雖然和陳年事多有戲言,說霍青城的兩萬北氐軍卒還不夠他塞牙縫,但他內心從來沒有真正輕視過。
這是戰爭。
我攻敵防。
以陸為陣,以城為防,敵軍占盡了地利;江上秋風本甚,又順向而南,敵軍則再占天時。
天時、地利、人合,他三失其二,不得不慎重。
最應該慎重的,是他知道身後的某艘戰船上,載著閔副都督、冉大都督,以及皇帝陛下。
有因如此,他不僅僅是在心裏慎重,還為北伐這一首戰,做了極其慎重的實際準備。
他所乘的戰船居中,左右同有十六艘一樣大小的戰船,各有投石機八架,三十三艘戰船首輪便有二百六十四架投石機,向江北岸的敵軍發起遠程攻擊。
投石機後,每艘戰船又置了整整百名弓箭手,共計三千三百箭,同時用以製敵先機。
為應對敵軍的床弩重器,他也在首排三十三艘戰船上分別擱置了兩架床弩,弩箭均為壯漢手臂粗細,份量足以遏敵。
不僅如此,他還在首排三十三艘戰船中間,分擱間夾三十二路共計二百五十六隻舢板,上麵滿置長杆鐵鉤、隔火藜、河沙等物,以防敵軍用火舟快攻王朝戰船。
如此,在首排三十三艘戰船先發製人、壓敵士氣和攻擊後,第二排戰船上的雲梯、拖步、竹階等等,便可借水著陸,讓第二排二十艘戰船上的一萬名先鋒將士率先登陸,搶占有利地勢。
其後便水到渠成,鎮兌營五萬將士強行抵岸,為後麵鎮乾營鋪開光明大道,然後兩營十萬兵力,合攻霍青城……
應該沒有什麽問題?
十裏江波,遇戰船,便隻見,船頭數圈白水。
慎重的宋九命感覺自己隻不過是重新梳理了一遍戰術布置,便忽見江麵盡頭已經出現了一條黑線。
那是衣冠江北岸。
“擂鼓!”
宋九命毫不遲疑地下了軍令,目的不僅是提醒後麵戰船,江北岸馬上要到了,更重要的是提醒所有將士,做好戰鬥的準備。
鼓聲起,江波顫。
數百名軍卒率先而動,拔輪纏石,裝弩扣機,牛筋被拉長的聲音如清天鶴唳,投石滾動的聲音像是悶雷始出。
數千弓箭手調弦校弓,清整箭筒,箭鏃紛紛相碰,清脆如樂。
宋九命突然哈哈大笑,一臉慎重瞬時煙消雲散,渾身上下換了壯誌豪情,大有笑談渴飲北氐血的架勢。
衣冠江北岸越發近了。
(本章完)
王朝人盼望了二十多年的北伐,終於在京城西校場拉開了帷幕。
午時三刻。
王朝皇帝鄭堅親自祭天奉旗、血斧肉鉞,迴調歸來的震乾營五萬將士則肅麵正聽,歃血明誌,護擁聖駕。
京城的空氣被積壓多年的熱血期盼和殷切祈願擠得火熱,大街小巷無一不是唏噓感慨、激昂陳詞。
王師從西校場起旗,所經之處必是人山人海,尤其是走過春台街時,甚至連民眾夾道相送的秩序都有些混亂了。
不少熱淚盈眶的老翁婦媼爭先向軍卒懷中塞雞蛋、麵餅,不少麵色激動的少年兒郎揮舞著拳頭,衝著軍卒一個勁兒地喊殺敵立功。
民心激昂,百態俱呈。
有叫自己大兒子一定要為國爭光、為家報仇的,有向隔壁老二許願——立了軍功迴來,吾家幺女就嫁你了的,更有懷抱幼子追著夫君難舍難離的,等等等等。
直至王師出了城,京城內仍是人頭攢動、插肩接踵,熱門擁擠堪比往昔年元霄燈節。
不過任何事情總是要一分為二,在整個京城都沸騰的時候,當然也有些人還保持著冷靜。
比如孔方。
自從被自己的那碗涼水醪糟撂倒、又被李好、鄧懷接迴京城後,他一直沒有迴墨香巷的家,更沒有去夏府作個了結。
他仿佛消失了。
直到今日,在王師經行後,龍羽軍領十李好來到城南某個貧陋小巷,叩了半晌門,他才從一家不起眼的民房中出來。
接過李好遞來的一個小小紙卷,他沒有說話,關上門後徑直走進裏屋,上了閣樓,順著窗牖旁邊的木梯爬到了屋頂。
屋頂有一排鴿籠。
他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猶豫半晌後,小心翼翼地打開紙卷,然後麵露驚詫之色。
紙條上麵的內容很簡單,但言下之意似乎很不簡單。
說是迎接聖駕出征的五萬大軍中,竟有四萬龍羽軍——整個龍羽軍隻有五萬人,這一下便抽調走了四萬?
還用震乾營大軍來作遮掩?
孔方不知道李好讓他把紙條上的消息放給誰,但知道消息這麽不簡單,前程一定會真的有希望。
尤其是在涼水醪糟事件以後。
他迅速將紙條卷緊,又從鴿籠中抓出一隻雄鴿,將紙條塞到其腿間的竹筒間,細細塞好了,再雙臂一振,將雄鴿送了上天空。
…………
除了孔方這樣的人小物,朝堂上某些大人物,也保持著冷靜。
他們是不得不冷靜。
畢竟皇帝陛下親征後,由晉王監國,他們則負有輔佐之責。
但讓他們冷靜的不僅是自己的職責,更多的還是因為聽到一些傳聞。
據說昨夜——北伐的前一天夜裏,皇帝陛下召見了晉王夫婦,三人在陛下寢宮進行了一番長談。
沒有人知道三人談了什麽,但宦人看到他們出殿時,陛下仍是笑吟吟地與往常無異,那位神秘的晉王妃也一臉平靜,但晉王殿下臉上卻掛著從沒見過的凝重。
有些大人物心裏簡單些,認為晉王是因為覺得監國一事太過重大,才顯得格外慎重。
但某些大人物則冷靜地分析著宦人消息裏的細節,比如晉王當時那種凝重,除了是對監國的謹慎外,還應該具有一些更複雜的意味。
而讓某些大人物猜測的晉王鄭雄,在王師前腳才出城門,他後腳就開始履行監國之責,讓更多大人物覺得,昨夜那份凝重不會太簡單。
鄭雄的第一道命令,便是京城禁器。
王朝建國六百年,京城從沒有禁止過攜刀帶槍,鄭雄不僅出了這道破天荒的禁令,還禁得十分嚴厲。
從即日起,進京城者不得攜帶任何兵器,在城中者,則應主動上繳兵器,私帶或拒繳者,凡經查實便直接以禍戰之罪下獄。
這道命令反響極大,讓沸騰的京城很快就冷卻了,民眾們終於迴過神來,北伐不是瓜田李下,不是請客吃飯,而是戰爭,是流血,是死亡。
…………
三聲鼓,兩聲角,風陵渡隨聲浩然。
一艘接一艘的戰船劃破秋風,逆向江北而去,江麵上不多時便桅帆蔽日,橫看成嶺,側看如峰。
宋九命雙手杵著雙三刀,雕塑般立於船首,任秋風如何拂麵,神色都沒有絲毫變化,一直是格外的慎重。
他必須慎重。
雖然和陳年事多有戲言,說霍青城的兩萬北氐軍卒還不夠他塞牙縫,但他內心從來沒有真正輕視過。
這是戰爭。
我攻敵防。
以陸為陣,以城為防,敵軍占盡了地利;江上秋風本甚,又順向而南,敵軍則再占天時。
天時、地利、人合,他三失其二,不得不慎重。
最應該慎重的,是他知道身後的某艘戰船上,載著閔副都督、冉大都督,以及皇帝陛下。
有因如此,他不僅僅是在心裏慎重,還為北伐這一首戰,做了極其慎重的實際準備。
他所乘的戰船居中,左右同有十六艘一樣大小的戰船,各有投石機八架,三十三艘戰船首輪便有二百六十四架投石機,向江北岸的敵軍發起遠程攻擊。
投石機後,每艘戰船又置了整整百名弓箭手,共計三千三百箭,同時用以製敵先機。
為應對敵軍的床弩重器,他也在首排三十三艘戰船上分別擱置了兩架床弩,弩箭均為壯漢手臂粗細,份量足以遏敵。
不僅如此,他還在首排三十三艘戰船中間,分擱間夾三十二路共計二百五十六隻舢板,上麵滿置長杆鐵鉤、隔火藜、河沙等物,以防敵軍用火舟快攻王朝戰船。
如此,在首排三十三艘戰船先發製人、壓敵士氣和攻擊後,第二排戰船上的雲梯、拖步、竹階等等,便可借水著陸,讓第二排二十艘戰船上的一萬名先鋒將士率先登陸,搶占有利地勢。
其後便水到渠成,鎮兌營五萬將士強行抵岸,為後麵鎮乾營鋪開光明大道,然後兩營十萬兵力,合攻霍青城……
應該沒有什麽問題?
十裏江波,遇戰船,便隻見,船頭數圈白水。
慎重的宋九命感覺自己隻不過是重新梳理了一遍戰術布置,便忽見江麵盡頭已經出現了一條黑線。
那是衣冠江北岸。
“擂鼓!”
宋九命毫不遲疑地下了軍令,目的不僅是提醒後麵戰船,江北岸馬上要到了,更重要的是提醒所有將士,做好戰鬥的準備。
鼓聲起,江波顫。
數百名軍卒率先而動,拔輪纏石,裝弩扣機,牛筋被拉長的聲音如清天鶴唳,投石滾動的聲音像是悶雷始出。
數千弓箭手調弦校弓,清整箭筒,箭鏃紛紛相碰,清脆如樂。
宋九命突然哈哈大笑,一臉慎重瞬時煙消雲散,渾身上下換了壯誌豪情,大有笑談渴飲北氐血的架勢。
衣冠江北岸越發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