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作為暗千的密蠟店老板,在許二公子死在自己境地後,唯一還記得的就是完成許二公子身前最後的命令,他不知路小石所想,隻見到其發怔不語,不免急道:“今夜動靜這麽大,消息很快會傳迴王朝,你得趕緊些!”
路小石猛然醒來,看著許隨流,伸手將其臉上的塵灰細細抹去,點頭道:“那就麻煩你了,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將許二哥送迴唐河。”說罷縱身而起,掠上房脊。
蓮花寺一片火光,附近幾條街上全是奔跑的婆羅多國軍卒,不時有“抓兇手”“抓刺客”的婆羅多國語響起。
路小石蹲在房脊裏側,細眼打量之下,意外發現對麵房頂貓著一人,正探頭看著蓮花寺方向。
竟是鞠敬神。
路小石心中暗喜,趁著下麵一隊軍卒跑過,忽地掠身過去,落在鞠敬神身側。後者驚聞風聲側頭,發現是路小石後,不免更驚訝,張大了嘴卻說不出話來。
路小石能逃離蓮花寺,自己都覺得意外,當然也就理解鞠敬神的意外,伸手示意對方不必說什麽,道:“我要連夜趕到祝橋鎮,別讓孫神將冒然出兵。你趕緊迴靈苑,務必保證使團安全。”
鞠敬神張大的嘴巴終於合上,欣喜之至,道:“小王爺果然是吉人天相啊!”
路小石又好氣又好笑,狠狠瞪上一眼,道:“沒聽見我說話?”
鞠敬神趕緊嘿嘿一笑,又鄭重道:“小王爺思慮極為周全,切不可因此而讓王朝和婆羅多國交惡,但你說獨自一人返迴祝橋鎮,那卻萬萬不可!”
路小石搖頭道:“現在顧不得這許多,今夜之事多半和阿三皇子有關,縱然他不敢對使團做什麽,但我擔心古風等人不知我的消息而冒動,你得迴去通知他們。”
鞠敬神遲疑道:“小王爺你也說了,既然和阿三皇子有關,說不得現在城中防護就是針對小王爺你,而不是針對真正的刺客,那我更得把你送出城才放心。”
路小石本想問問鞠敬神怎麽擺況了卓偉和單衣中年男人的糾纏,但轉念又想到,神哥一定是擔心自己的安全,故而不戰而避,躲到了這裏,便轉口笑道:這個你放心,若論逃命啊,我隻怕比你更拿手。”
鞠敬神仍堅持道:“但現在我們的時間十分緊迫,就怕被糾纏拖誤啊!”見路小石沒有打斷他,趕緊再道:“前幾日我們做了些查探,知道紅河縱穿新裏城,河兩岸則林密人稀,遠比城中好走。”
他略有擔心地看著路小石,補充道:“紅河兩岸的地勢我已摸熟,至少可以少走些彎路。再說了,不看著小王爺你安全出城,我怎麽也放不下心!”
路小石覺得鞠敬神這一番話頗為有理,加之時間確實不容耽誤,便不再多說,等又一路婆羅多國軍卒蹭蹭跑過後,便和鞠敬神在房頂上飛掠而去,一路上並沒被任何人察覺。
過去半柱香時間,二人踏著夜色來到紅河邊。
…………
隔斷婆羅多國和王朝甘涼郡的金沙江,在南海郡境內陡轉南下,流經整個半島後注入南海。
在婆羅多國等小國境內,金沙江被稱為紅河,水勢不再如上遊金沙江那般湍急險惡,河麵也變得極寬,非常適合船行。
撣國和信度、扶南等國國力較之婆羅多國更弱,境內官道多崎嶇,彼此間往來便多倚於乘船。
夜色裏有十餘艘大船,依次離了岸,順著平緩的紅河水向南徐行,正是撣國、扶南國和信度國的使團。
因為婆羅多國三位皇子遇害,此次南慶顯然不能如期舉行,又加上王朝郡王和婆羅多國發生了些摩擦,三國使團均擔心本國受累,竟是聯名辭行,乘夜而返。
最後離岸的那艘船上,阮秀秀獨立船尾,衣衫飄飄,亭立如竹,河上清風吹拂著她的臉頰,卻吹不散她眼中濃濃的遺憾和失落。
她看著靈苑的方向,心中默默地說著對不起,原因自然隻有她自己清楚,即是沒有當麵向路小石告辭,便要無奈離開。
三國使團官員知道阮秀秀和阿咩、貢楠交好,此次返程又較倉促,為避免生出意外,一致同意三位公主共乘一船,隻等到了信度國境內,再各歸各艙。
阿咩和貢楠為共住一艙而開心之極,拍著手掌作著遊戲,玩了好半天才發現阮秀秀不在,便跟著尋了出來。
阿咩人小鬼大,看著阮秀秀默然獨立,心中明白了大半,搖頭晃頭地歎道:“秀秀姐,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也總有再相見的時候,不要這麽傷心嘛,大不了明年又到王朝去參加一次稽考!”
阮秀秀忍不住一笑,佯嗔道:“你胡說什麽?我隻是覺得艙內太悶了,出來透透氣。”
貢楠向來不服氣阿咩說她比自己要成熟些,此時不甘落後,道:“秀秀姐又把我們當小孩子,你分明就是舍不得離開小石哥,敢不承認?”
阮秀秀麵上一熱,道:“我……我隻是覺得不辭而別,太過無禮,心中便有些過意不去。”
貢楠還要再辯,不防阿咩一聲驚叫:“著火了!好像是蓮花寺呀!”
阮秀秀和貢楠順著看去,果然見蓮花寺方向的夜色裏一片桔紅,下方隱隱可見煙影滾動。
貢楠拍著胸口,心悸道:“幸好我們走了,蓮花寺距離靈苑不遠,我肯定要被嚇死。”
阮秀秀臉色一變,驚道:“他還在靈苑啊!”
阿咩拍著阮秀秀後背,像個小大人一樣安慰道:“放心放心,小石哥一身本事,不會有事的。”又看著貢楠說道:“你還記得上次稽考吧,那兩個惡人那麽厲害,人家小石哥上來就把他們給揍死了。”
貢楠趕緊點頭。
阮秀秀迴想著路小石救她們的那個場景,臉色漸漸緩和,點頭道:“是啊,不管是多大的火,他都一定沒事的!”
…………
“停!”
路小石沿著河邊走了十數步,突然竄到一棵大樹後,同時示意鞠敬神也躲藏起來。
鞠敬神向著樹林裏看了看,不解道:“小王爺,你發現了什麽?”
路小石像狼一樣盯著樹林深處,半晌道:“沒有發現什麽,但我感覺不太好,林子裏似乎有些東西。”
鞠敬神再細細看了幾眼,輕聲道:“這片林子我們來過,鬼哥也確定過,並沒有設置什麽機關陷阱。就算今夜臨時派有伏兵,那也應該瞞不過我們。”
路小石沒有說話,隻是側著耳朵看著地麵,片刻後突然說道:“神哥你真神。”
鞠敬神一怔。
路小石站直了身子,眼睛看著樹林,口中說道:“幸好你要送我出城,不然我還真出不了城。”
鞠敬神還是有些發怔,但緊跟著便明白了,也順著路小石的目光看去,見樹林裏悄無聲息地多出兩道黑乎乎的身影。
“要速戰速決。”
路小石軟刀在手,道:“你先拖住和你交過手的那人,等我斬了那個缺胳膊斷腿兒的家夥,再來幫你。”
鞠敬神嗯了一聲,拔出了柳刀。
兩道黑影慢慢前來,在路小石二人前方二十餘步的地方停下,正是卓偉和桂樹。
“卓大公子。”
路小石笑吟吟地說道:“我們的恩怨,今天可以作個了結了。”
卓偉陰森森一笑,道:“你搶了我的台詞。”
路小石笑容更加燦爛,道:“我還要搶你的命……”話沒說完,他手中軟刀便忽地飛出,直刺卓偉。
卓偉晉入初神境不久,更沒有路小石這樣的野戰經驗,完全沒料到對方在說話的時候就突然出招,倉促動神念控出長劍時,軟刀已到了他麵門前。
幸虧桂樹有所防備,口中輕喝一聲,長劍刺出,將軟刀格擋開去。
路小石當然知道不可能一招便偷襲成功,神念再動時,身子也如箭一樣射出,與軟刀一上一下同時攻向卓偉。
在精鋼籠中斬中那兩柄長劍後,他就十分確定,隻要鞠敬神拖住桂樹幾個唿吸的時間,自己便可將卓偉斬殺。
從他內心來講,卓偉和他早就不僅僅是一耳光的罅隙,而是不可共生的極仇,完全不能調和。
或許從卓偉偷殺李尚德後又嫁禍給他那次開始,他就認為卓偉該死;或許知道卓家私通西羌而讓飛仙關被破、邛州城被屠後,他便認為卓偉必死。
再加上卓偉今夜設計欲將他焚於蓮花寺,他實在沒有任何理由,再給自己留下一絲餘地和退路。
當然,他之所以能夠拋開十數年的江湖經驗和原則,采取這樣孤注一擲的打法,則是因為鞠敬神在身邊,他完全相信鞠敬神能成功拖住桂樹。
“鐺!”
軟刀瞬間斬中卓偉長劍,讓其飛墜入夜色中,幾乎是在同時,路小石的拳頭也來到了卓偉胸前。
卓偉長劍被斬,神念自然受到震蕩,反應也就慢了一瞬。而這一瞬對於路小石來說,足以完成所有的一切。
“唰!”
數步外的桂樹展臂而出,手中長劍直刺路小石手臂,想要將這一拳截攔下來。
路小石當然不會收拳——正如他安排的那樣,同在這一瞬,鞠敬神的柳刀已經憑空出現,風聲霍霍地斬向桂樹的長劍。
沒有人能夠清楚地知道,人的念頭到底有多快,但路小石感覺得異常清楚,自己的念頭在這極短的時間內又變了。
危險!
這是他最新的念頭。
不管是出於本能,還是得益於經驗,在尚不清楚到底是什麽危險的情況下,在看似不可能的一瞬中的一瞬,他突然強曲手腕、扭轉身體,急遽下墜,跌落在卓偉腳下。
“嗤!”“呯!”
桂樹的長劍沒有刺中路小石的手臂,卻刺中了他的腰肋,劍尖割破肌肉的聲音和他後背著地的聲音同時響起。
倒地仰麵,路小石終於明白了危險來自哪裏。
一把柳刀。
一把本該斬向桂樹長劍的柳刀,正向他胸口斬下。
從他像箭一樣射出,到他在卓偉身前強行下墜,再到仰身墜落在地,都不過是同一瞬的事情。
但這一瞬的時間,他腦中已有數個念頭閃過,明白了眼前的處境,明白了發生了什麽事情。
這一瞬的時間,他心中的意外、驚詫、憤怒等等情緒如泉噴湧,甚至湧堵得連神念也急劇震蕩,手中軟刀則隨著神念的震蕩而極速地顫動起來。
卓偉在這麽短的時間內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但桂樹的長劍已然再次向路小石咽喉刺來。
那柄讓路小石神念震蕩的柳刀,更是已斬落到距離他胸口不足五寸地方,勢可破石。
“嗡!”
顫動的軟刀突然發出一聲悶響,刀身上衝起一道如夕陽般的金黃光茫,那把柳刀和那柄長劍則如落葉遇狂風,忽地後揚蕩開,掌握刀劍的人也蹭蹭後退數步。
金黃光茫如閃電劃過,路小石的身子緊隨這道光茫彈起,像蝦一樣在空中屈體再彈,撲通一聲躍入紅河之中。
半晌,驚魂未定的卓偉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幾大步竄到桂樹身前,急道:“他沒死!讓他逃了!”
桂樹看著深邃的河水,皺眉不語。
卓偉氣急敗壞,又竄到鞠敬神麵前,大聲道:“你跟在他身邊這麽久,有多少機會可以殺他,為什麽要等到今天?又為什麽讓他逃了?”
鞠敬神冷冷看了卓偉一眼,道:“我的身份還有用,沒有軍師的命令,絕對不可以暴露。”
卓偉怒道:“現在不是一樣暴露了?”
鞠敬神輕哼一聲,道:“如果不是你的身手太差,哪裏需要我暴露?”
“不必說了。”
桂樹揚揚手讓卓偉安靜,道:“且不說被我刺中一劍,他到底能不能活,就算他命大能活下去,要迴到王朝也還需要時間,我們應該可以完成我們的計劃。”
鞠敬神點頭道:“我趁著這段時間還要迴晉王府,你們去做杜家和宋家的事。”他看著卓偉,道:“杜家的問題應該不大,但宋家就難了些,你得盡快想想辦法。”
卓偉終於冷靜下來,道:“宋且德的表現你們也看到了,他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宋家庶子,所以宋家的事也不難。”
(本章完)
作為暗千的密蠟店老板,在許二公子死在自己境地後,唯一還記得的就是完成許二公子身前最後的命令,他不知路小石所想,隻見到其發怔不語,不免急道:“今夜動靜這麽大,消息很快會傳迴王朝,你得趕緊些!”
路小石猛然醒來,看著許隨流,伸手將其臉上的塵灰細細抹去,點頭道:“那就麻煩你了,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將許二哥送迴唐河。”說罷縱身而起,掠上房脊。
蓮花寺一片火光,附近幾條街上全是奔跑的婆羅多國軍卒,不時有“抓兇手”“抓刺客”的婆羅多國語響起。
路小石蹲在房脊裏側,細眼打量之下,意外發現對麵房頂貓著一人,正探頭看著蓮花寺方向。
竟是鞠敬神。
路小石心中暗喜,趁著下麵一隊軍卒跑過,忽地掠身過去,落在鞠敬神身側。後者驚聞風聲側頭,發現是路小石後,不免更驚訝,張大了嘴卻說不出話來。
路小石能逃離蓮花寺,自己都覺得意外,當然也就理解鞠敬神的意外,伸手示意對方不必說什麽,道:“我要連夜趕到祝橋鎮,別讓孫神將冒然出兵。你趕緊迴靈苑,務必保證使團安全。”
鞠敬神張大的嘴巴終於合上,欣喜之至,道:“小王爺果然是吉人天相啊!”
路小石又好氣又好笑,狠狠瞪上一眼,道:“沒聽見我說話?”
鞠敬神趕緊嘿嘿一笑,又鄭重道:“小王爺思慮極為周全,切不可因此而讓王朝和婆羅多國交惡,但你說獨自一人返迴祝橋鎮,那卻萬萬不可!”
路小石搖頭道:“現在顧不得這許多,今夜之事多半和阿三皇子有關,縱然他不敢對使團做什麽,但我擔心古風等人不知我的消息而冒動,你得迴去通知他們。”
鞠敬神遲疑道:“小王爺你也說了,既然和阿三皇子有關,說不得現在城中防護就是針對小王爺你,而不是針對真正的刺客,那我更得把你送出城才放心。”
路小石本想問問鞠敬神怎麽擺況了卓偉和單衣中年男人的糾纏,但轉念又想到,神哥一定是擔心自己的安全,故而不戰而避,躲到了這裏,便轉口笑道:這個你放心,若論逃命啊,我隻怕比你更拿手。”
鞠敬神仍堅持道:“但現在我們的時間十分緊迫,就怕被糾纏拖誤啊!”見路小石沒有打斷他,趕緊再道:“前幾日我們做了些查探,知道紅河縱穿新裏城,河兩岸則林密人稀,遠比城中好走。”
他略有擔心地看著路小石,補充道:“紅河兩岸的地勢我已摸熟,至少可以少走些彎路。再說了,不看著小王爺你安全出城,我怎麽也放不下心!”
路小石覺得鞠敬神這一番話頗為有理,加之時間確實不容耽誤,便不再多說,等又一路婆羅多國軍卒蹭蹭跑過後,便和鞠敬神在房頂上飛掠而去,一路上並沒被任何人察覺。
過去半柱香時間,二人踏著夜色來到紅河邊。
…………
隔斷婆羅多國和王朝甘涼郡的金沙江,在南海郡境內陡轉南下,流經整個半島後注入南海。
在婆羅多國等小國境內,金沙江被稱為紅河,水勢不再如上遊金沙江那般湍急險惡,河麵也變得極寬,非常適合船行。
撣國和信度、扶南等國國力較之婆羅多國更弱,境內官道多崎嶇,彼此間往來便多倚於乘船。
夜色裏有十餘艘大船,依次離了岸,順著平緩的紅河水向南徐行,正是撣國、扶南國和信度國的使團。
因為婆羅多國三位皇子遇害,此次南慶顯然不能如期舉行,又加上王朝郡王和婆羅多國發生了些摩擦,三國使團均擔心本國受累,竟是聯名辭行,乘夜而返。
最後離岸的那艘船上,阮秀秀獨立船尾,衣衫飄飄,亭立如竹,河上清風吹拂著她的臉頰,卻吹不散她眼中濃濃的遺憾和失落。
她看著靈苑的方向,心中默默地說著對不起,原因自然隻有她自己清楚,即是沒有當麵向路小石告辭,便要無奈離開。
三國使團官員知道阮秀秀和阿咩、貢楠交好,此次返程又較倉促,為避免生出意外,一致同意三位公主共乘一船,隻等到了信度國境內,再各歸各艙。
阿咩和貢楠為共住一艙而開心之極,拍著手掌作著遊戲,玩了好半天才發現阮秀秀不在,便跟著尋了出來。
阿咩人小鬼大,看著阮秀秀默然獨立,心中明白了大半,搖頭晃頭地歎道:“秀秀姐,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也總有再相見的時候,不要這麽傷心嘛,大不了明年又到王朝去參加一次稽考!”
阮秀秀忍不住一笑,佯嗔道:“你胡說什麽?我隻是覺得艙內太悶了,出來透透氣。”
貢楠向來不服氣阿咩說她比自己要成熟些,此時不甘落後,道:“秀秀姐又把我們當小孩子,你分明就是舍不得離開小石哥,敢不承認?”
阮秀秀麵上一熱,道:“我……我隻是覺得不辭而別,太過無禮,心中便有些過意不去。”
貢楠還要再辯,不防阿咩一聲驚叫:“著火了!好像是蓮花寺呀!”
阮秀秀和貢楠順著看去,果然見蓮花寺方向的夜色裏一片桔紅,下方隱隱可見煙影滾動。
貢楠拍著胸口,心悸道:“幸好我們走了,蓮花寺距離靈苑不遠,我肯定要被嚇死。”
阮秀秀臉色一變,驚道:“他還在靈苑啊!”
阿咩拍著阮秀秀後背,像個小大人一樣安慰道:“放心放心,小石哥一身本事,不會有事的。”又看著貢楠說道:“你還記得上次稽考吧,那兩個惡人那麽厲害,人家小石哥上來就把他們給揍死了。”
貢楠趕緊點頭。
阮秀秀迴想著路小石救她們的那個場景,臉色漸漸緩和,點頭道:“是啊,不管是多大的火,他都一定沒事的!”
…………
“停!”
路小石沿著河邊走了十數步,突然竄到一棵大樹後,同時示意鞠敬神也躲藏起來。
鞠敬神向著樹林裏看了看,不解道:“小王爺,你發現了什麽?”
路小石像狼一樣盯著樹林深處,半晌道:“沒有發現什麽,但我感覺不太好,林子裏似乎有些東西。”
鞠敬神再細細看了幾眼,輕聲道:“這片林子我們來過,鬼哥也確定過,並沒有設置什麽機關陷阱。就算今夜臨時派有伏兵,那也應該瞞不過我們。”
路小石沒有說話,隻是側著耳朵看著地麵,片刻後突然說道:“神哥你真神。”
鞠敬神一怔。
路小石站直了身子,眼睛看著樹林,口中說道:“幸好你要送我出城,不然我還真出不了城。”
鞠敬神還是有些發怔,但緊跟著便明白了,也順著路小石的目光看去,見樹林裏悄無聲息地多出兩道黑乎乎的身影。
“要速戰速決。”
路小石軟刀在手,道:“你先拖住和你交過手的那人,等我斬了那個缺胳膊斷腿兒的家夥,再來幫你。”
鞠敬神嗯了一聲,拔出了柳刀。
兩道黑影慢慢前來,在路小石二人前方二十餘步的地方停下,正是卓偉和桂樹。
“卓大公子。”
路小石笑吟吟地說道:“我們的恩怨,今天可以作個了結了。”
卓偉陰森森一笑,道:“你搶了我的台詞。”
路小石笑容更加燦爛,道:“我還要搶你的命……”話沒說完,他手中軟刀便忽地飛出,直刺卓偉。
卓偉晉入初神境不久,更沒有路小石這樣的野戰經驗,完全沒料到對方在說話的時候就突然出招,倉促動神念控出長劍時,軟刀已到了他麵門前。
幸虧桂樹有所防備,口中輕喝一聲,長劍刺出,將軟刀格擋開去。
路小石當然知道不可能一招便偷襲成功,神念再動時,身子也如箭一樣射出,與軟刀一上一下同時攻向卓偉。
在精鋼籠中斬中那兩柄長劍後,他就十分確定,隻要鞠敬神拖住桂樹幾個唿吸的時間,自己便可將卓偉斬殺。
從他內心來講,卓偉和他早就不僅僅是一耳光的罅隙,而是不可共生的極仇,完全不能調和。
或許從卓偉偷殺李尚德後又嫁禍給他那次開始,他就認為卓偉該死;或許知道卓家私通西羌而讓飛仙關被破、邛州城被屠後,他便認為卓偉必死。
再加上卓偉今夜設計欲將他焚於蓮花寺,他實在沒有任何理由,再給自己留下一絲餘地和退路。
當然,他之所以能夠拋開十數年的江湖經驗和原則,采取這樣孤注一擲的打法,則是因為鞠敬神在身邊,他完全相信鞠敬神能成功拖住桂樹。
“鐺!”
軟刀瞬間斬中卓偉長劍,讓其飛墜入夜色中,幾乎是在同時,路小石的拳頭也來到了卓偉胸前。
卓偉長劍被斬,神念自然受到震蕩,反應也就慢了一瞬。而這一瞬對於路小石來說,足以完成所有的一切。
“唰!”
數步外的桂樹展臂而出,手中長劍直刺路小石手臂,想要將這一拳截攔下來。
路小石當然不會收拳——正如他安排的那樣,同在這一瞬,鞠敬神的柳刀已經憑空出現,風聲霍霍地斬向桂樹的長劍。
沒有人能夠清楚地知道,人的念頭到底有多快,但路小石感覺得異常清楚,自己的念頭在這極短的時間內又變了。
危險!
這是他最新的念頭。
不管是出於本能,還是得益於經驗,在尚不清楚到底是什麽危險的情況下,在看似不可能的一瞬中的一瞬,他突然強曲手腕、扭轉身體,急遽下墜,跌落在卓偉腳下。
“嗤!”“呯!”
桂樹的長劍沒有刺中路小石的手臂,卻刺中了他的腰肋,劍尖割破肌肉的聲音和他後背著地的聲音同時響起。
倒地仰麵,路小石終於明白了危險來自哪裏。
一把柳刀。
一把本該斬向桂樹長劍的柳刀,正向他胸口斬下。
從他像箭一樣射出,到他在卓偉身前強行下墜,再到仰身墜落在地,都不過是同一瞬的事情。
但這一瞬的時間,他腦中已有數個念頭閃過,明白了眼前的處境,明白了發生了什麽事情。
這一瞬的時間,他心中的意外、驚詫、憤怒等等情緒如泉噴湧,甚至湧堵得連神念也急劇震蕩,手中軟刀則隨著神念的震蕩而極速地顫動起來。
卓偉在這麽短的時間內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但桂樹的長劍已然再次向路小石咽喉刺來。
那柄讓路小石神念震蕩的柳刀,更是已斬落到距離他胸口不足五寸地方,勢可破石。
“嗡!”
顫動的軟刀突然發出一聲悶響,刀身上衝起一道如夕陽般的金黃光茫,那把柳刀和那柄長劍則如落葉遇狂風,忽地後揚蕩開,掌握刀劍的人也蹭蹭後退數步。
金黃光茫如閃電劃過,路小石的身子緊隨這道光茫彈起,像蝦一樣在空中屈體再彈,撲通一聲躍入紅河之中。
半晌,驚魂未定的卓偉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幾大步竄到桂樹身前,急道:“他沒死!讓他逃了!”
桂樹看著深邃的河水,皺眉不語。
卓偉氣急敗壞,又竄到鞠敬神麵前,大聲道:“你跟在他身邊這麽久,有多少機會可以殺他,為什麽要等到今天?又為什麽讓他逃了?”
鞠敬神冷冷看了卓偉一眼,道:“我的身份還有用,沒有軍師的命令,絕對不可以暴露。”
卓偉怒道:“現在不是一樣暴露了?”
鞠敬神輕哼一聲,道:“如果不是你的身手太差,哪裏需要我暴露?”
“不必說了。”
桂樹揚揚手讓卓偉安靜,道:“且不說被我刺中一劍,他到底能不能活,就算他命大能活下去,要迴到王朝也還需要時間,我們應該可以完成我們的計劃。”
鞠敬神點頭道:“我趁著這段時間還要迴晉王府,你們去做杜家和宋家的事。”他看著卓偉,道:“杜家的問題應該不大,但宋家就難了些,你得盡快想想辦法。”
卓偉終於冷靜下來,道:“宋且德的表現你們也看到了,他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宋家庶子,所以宋家的事也不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