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除了八萬多宋軍戰俘外,李察還繳獲了大量原屬於宋軍的輜重。


    這些物資相對於十萬宋軍而言用不了多長時間,但對於不足三萬人的明軍而言確實一個巨大收獲。


    原本單靠這些繳獲的物資,李察就無需任何後勤補給收複所有的失地,但多了八萬多張嘴之後,李察苦惱的發現他根本無法繼續快速突進式進攻……


    接下來的日子裏,李察所部的主要任務就是對八萬多戰俘進行甄別和安置。


    由於這八萬多戰俘都是漢人,屬於同一個文化民族,容易融合,所以李察沒有使用酷烈的手段。


    將那些宋軍戰俘中的武官剔除掉單獨關押起來後,對那些底層士兵和基層小頭目開始進行招攬。


    招攬的條件都擺在明麵上。


    願意繼續當兵吃糧的,換上明軍的軍服繼續跟著李察作戰,不願意的會遷入缺少人口的西域地區衝入蔥嶺以西的無人區進行開荒。


    到了西域地區想要再迴來可就不容易了……


    不過李察開出的開荒條件還是蠻優越的,隻要勤勤懇懇種上5年地,分配的土地就永久性歸屬於本人了,而且第一年耕種還會有減稅政策和無息租借各種農具。


    明國的財政狀況一直很糟糕,自然不可能無償贈送農具!


    哪怕這些農具都是之前席卷奧斯曼帝國遠征軍占領區時繳獲的……


    然而,即便李察開出的條件不錯,沒有特意壓榨這些戰俘的嫌疑,但由於西域地區對這些東亞大陸中南部的戰俘而言太過遙遠,這輩子聽都沒聽過,所以選擇去開荒種地的人非常少。


    最後去除宋軍戰俘中的武官,仍然留下了足足7萬多人願意當明軍!


    這一幕倒是李察沒有想到的情況!


    以往李察缺兵少將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大規模將戰俘變為自己的炮灰部隊,但現在有了全麵戰爭係統的精銳士兵,李察對炮灰部隊的需求已經沒有多少了。


    連後勤輜重的運輸都有地方民兵團之類的衛戍部隊負責,再不濟也可以派遣騎兵沿途護衛,所以並沒有擴軍的意願。


    當然,李察不想擴軍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沒錢……


    原本李察以為這些戰俘經曆了戰場的慘烈後,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去西域種地安安穩穩過日子,沒成想人數剛好顛倒了過來……


    多出7萬多自願當兵的炮灰自然是好事,這些人可是自己選擇當兵吃糧,遠比那些被強迫的壯丁要好用,而且這些人原本就是經曆過數場戰陣的老兵,武裝起來直接就能拉上戰場。


    但是!


    李察現在真的沒有多少餘糧可以供養他們了!


    李察為啥在招募係統軍隊時專門挑價格高的精銳?


    還不是為了在不影響戰力的情況下降低人員,減少糧食的消耗!


    不過事已至此,李察總不能將這些能打仗的兵強製送去西域吧,那樣的話這些心懷怨恨的老兵還需要一批軍隊看著防止引發暴動!


    如今明國的軍隊體係已經簡化為兩套,一類是地方衛戍部隊,其實就是民團性質的部隊和治安巡捕。


    另一類就是李察親率的係統主力了,這種軍隊體係最大程度的縮減了軍費開支。


    地方衛戍部隊開支由地方官府自行負擔,李察的係統軍隊根本不用發軍餉隻需要管飽。


    但同時也造成了明國軍事體係戰鬥力的兩極分化。


    地方官府撥出的那點軍費和軍田供養的地方衛戍部隊能有多大戰鬥力?


    屯田製度下,士兵們更關心的是軍田出產多寡,而不是軍事訓練,以往明國的常備軍都是三天一大操一天一小操,但地方衛戍部隊一個月能有一次集訓操練就算合格了……


    至於巡捕,更是跟軍事操練沒啥關係,畢竟他們本就是用來抓賊而不是打仗的!


    這種製度下,哪怕原本是一個老兵,當了衛戍部隊久了戰鬥力也會極度下滑,李察還真擔心會不會鎮壓住這大幾萬的宋軍老兵戰俘。


    要是在押送過程中出現什麽亂子,那才叫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因此,哪怕手裏沒錢沒糧,李察隻能咬牙將7萬多願意當兵的宋軍戰俘接納。


    至於宋軍武官,同樣進行了一係列的甄別,如果願意為明國效力,就會送入西域首都龜茲城,進入戚繼光主辦的軍事學院,然後進行思想改造教育和軍事理論的指導。


    隻要完成畢業考試,出來就是妥妥的大明武官。


    如果不願意,那不好意思,你的武官待遇就徹底沒了,uu看書 .uuashu 會跟那些自願去西域種地的戰俘一路西行。


    畢竟這些宋國武官都是中高層,人數不多,但在宋軍中威信極高,如果直接撒入戰俘軍隊,很容易引起反複兵變。


    由於這7萬多戰俘是在沙洲完成改編和換裝的,所以李察將其命名為沙洲軍。


    其中的中高級武官都是從明國軍事學院中畢業的紙上談兵高材生,這些畢業生實戰能力怎樣李察不知道,但他們的忠誠度卻讓李察非常放心。


    明國的軍事學院雖然掛著軍事的名號,實際上其中占據最大比重的是政治思想教育,所有的課程都免不了喊忠君愛國的口號,李察甚至在裏麵引入了一些傳銷中的洗腦知識!


    再加上軍事學院招收的都是身家清白的平民子弟,沒有官場那些烏七八糟的人脈串聯,更加純粹自然也更容易被植入忠君愛國的思想。


    實際上,明國的軍事學院就是李察的軍官儲備所,李察雖然放棄了對土著士兵的征召,但卻沒有放棄對軍官團的培訓,反倒是投入了更多的資源,擴大招收力度和審查力度!


    這些人就是李察對外征服中的中堅管理者。


    軍事學院裏不光有軍事教材,同樣也會講授一些管理民政的要點,讓他們不至於對民政事務一竅不通。


    填入軍事學院的畢業高材生充當沙洲軍的中高級軍官後,基層軍官仍然任用原本的宋軍小頭目。


    畢竟這些基層軍官手底下隻有5人、10人最多幾十人,權利很低,不用擔心他們會造反。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頂點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小兵到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吐槽是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吐槽是福並收藏從小兵到帝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