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新的內閣製度,李察的工作量大大下降,因為其中五位大臣都是行政中心裏走出來的係統人物,無論是能力還是忠心都有保證,李察完全可以當一個甩手掌櫃。
這也是李察徹底放權,讓五位內閣大臣掌握了大明王朝九成權利的原因!
至於宋誌成擔任的治安大臣,尹立人擔任的工部大臣和夏侯玉成擔任的藩民司司長更多是一種對從龍功臣的安撫。
治安大臣看似掌握了巡捕房這一地方武裝力量,但要知道地方守備軍團都是歸陸軍大臣管,巡捕房那些隻能抓蟊賊的巡捕根本影響不了大局。
工部大臣更是一個笑話,基本上就是一個基礎建設監督員……
因為大明沒有什麽東西需要研發和大規模軍工生產,打仗基本上就靠係統開掛……
連軍隊的後勤保障也被劃分給了財政大臣那塊!
藩民司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衙門,一方麵壓榨色目人農奴,一方麵還要跟那些漢人地主長年打交道,試圖把色目人農奴賣個好價錢……
畢竟在法律上,整個西域的色目人農奴都是朝廷的財產,地主們隻有租賃權利,沒有贖買權利。
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地主士紳階級將色目人農奴變成自己的私奴,掌控大量人口。
除了內閣外,軍隊也進行了一番變革,
帝國時代麵板更新後,除了行政中心給出的5位內閣大臣外,韓立擔任野戰軍團第一軍團主將,龍立果擔任野戰軍團第二軍團主將,陶安邦擔任野戰軍天第三軍團主將。
這三個人是最早投靠李察的軍事將領,個人才能自然不用多說,即便原本才能不足,跟隨李察在西域南征北戰也曆練出來了。
而且因為投靠早,多次親眼目睹李察的可怕之處,忠誠度還是不錯的。
讓三人擔任三大軍團主將,也是為了彌補他們從內閣和被合並的陸軍總參謀部裏退下來的損失。
這一次改革變動最大的是大明王朝高層,對中下層的影響雖然很強,但官僚調動得並不多。
大明官員在意識到李察是鐵了心將軍政大權交給新上任的五位內閣大臣後,隻能無奈的接受現實。
反正這西域是李察自己的,他想怎麽玩就怎麽玩……
當官的隻是給李察打工的,既然老板不接收建議,他們總不能辭職不幹吧。
在這個時代裏,當官的人到處都是,辭職是不可能辭職的,無論如何都要坐穩自己的位置!
五位係統出品的曆史名人也沒有虧待他們在地球曆史上的名望,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將下麵的反對聲音壓製下去,這與李察的放權是密不可分的。
行政中心的確立隻是帝國麵板更新後的第一步,李察還獲得了西域軍營和西域馬場兩個係統建築。
對龜茲城內兵營和馬場的改建,就是為了滿足這兩個係統建築確認的前提條件。
坐在行政中心後麵私人府邸中的李察,拉開個人麵板旁邊新出現的帝國時代麵板。
這就是新解鎖的國王權限,額外開啟的帝國時代麵板!
帝國時代麵板是與原本個人麵板完全不同的外掛,不光提供了五大內閣大臣,還根據控製區域出現了一定兵額的軍隊。
隻要龜茲城不淪陷,係統建築在現實中的載體不被敵人占領,就可以隔上一段時間補充戰損,李察就相當於擁有了怎麽打也打不光的2萬名西域步兵和2000名西域輕騎兵!
即便這2萬名西域步兵和2000名西域輕騎兵在係統的評價中連3階的明軍士兵都不如,頂多算是2階半戰鬥力水準的係統士兵。
但這些軍隊卻不用李察額外花費一枚氣運幣!
實際上,氣運幣與帝國時代麵板完全是兩個體係,氣運幣可以從個人麵板裏兌換明朝兵種,但卻無法在帝國時代麵板裏使用。
而帝國時代麵板的軍隊隻取決於李察占領的地區。
在帝國時代麵板中,根據人口和地域大小資源豐富等因素,劃分出了數個地區。
在帝國時代麵板提供的地圖上,李察所在的西域地區瀕臨的區域已經被標記出來,除了北方的戈壁沙漠毫無占領價值外,東南西三個方向帝國時代麵板都給出了地區占領的邊界線。
南麵是吐番地區,東麵是東亞以北,西麵則是中亞地區。
三個地區隻有全部占領,才會在帝國時代麵板中激活新的統治區,獲得新的出兵點和該地區特有係統建築!
在係統介紹中,東亞大陸被劃分為東亞北區、東亞東區、中原地區、東亞南區、吐番地區、東南亞地區、西域地區以及最北方的伯利亞地區。
這也是李察徹底放權,讓五位內閣大臣掌握了大明王朝九成權利的原因!
至於宋誌成擔任的治安大臣,尹立人擔任的工部大臣和夏侯玉成擔任的藩民司司長更多是一種對從龍功臣的安撫。
治安大臣看似掌握了巡捕房這一地方武裝力量,但要知道地方守備軍團都是歸陸軍大臣管,巡捕房那些隻能抓蟊賊的巡捕根本影響不了大局。
工部大臣更是一個笑話,基本上就是一個基礎建設監督員……
因為大明沒有什麽東西需要研發和大規模軍工生產,打仗基本上就靠係統開掛……
連軍隊的後勤保障也被劃分給了財政大臣那塊!
藩民司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衙門,一方麵壓榨色目人農奴,一方麵還要跟那些漢人地主長年打交道,試圖把色目人農奴賣個好價錢……
畢竟在法律上,整個西域的色目人農奴都是朝廷的財產,地主們隻有租賃權利,沒有贖買權利。
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地主士紳階級將色目人農奴變成自己的私奴,掌控大量人口。
除了內閣外,軍隊也進行了一番變革,
帝國時代麵板更新後,除了行政中心給出的5位內閣大臣外,韓立擔任野戰軍團第一軍團主將,龍立果擔任野戰軍團第二軍團主將,陶安邦擔任野戰軍天第三軍團主將。
這三個人是最早投靠李察的軍事將領,個人才能自然不用多說,即便原本才能不足,跟隨李察在西域南征北戰也曆練出來了。
而且因為投靠早,多次親眼目睹李察的可怕之處,忠誠度還是不錯的。
讓三人擔任三大軍團主將,也是為了彌補他們從內閣和被合並的陸軍總參謀部裏退下來的損失。
這一次改革變動最大的是大明王朝高層,對中下層的影響雖然很強,但官僚調動得並不多。
大明官員在意識到李察是鐵了心將軍政大權交給新上任的五位內閣大臣後,隻能無奈的接受現實。
反正這西域是李察自己的,他想怎麽玩就怎麽玩……
當官的隻是給李察打工的,既然老板不接收建議,他們總不能辭職不幹吧。
在這個時代裏,當官的人到處都是,辭職是不可能辭職的,無論如何都要坐穩自己的位置!
五位係統出品的曆史名人也沒有虧待他們在地球曆史上的名望,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將下麵的反對聲音壓製下去,這與李察的放權是密不可分的。
行政中心的確立隻是帝國麵板更新後的第一步,李察還獲得了西域軍營和西域馬場兩個係統建築。
對龜茲城內兵營和馬場的改建,就是為了滿足這兩個係統建築確認的前提條件。
坐在行政中心後麵私人府邸中的李察,拉開個人麵板旁邊新出現的帝國時代麵板。
這就是新解鎖的國王權限,額外開啟的帝國時代麵板!
帝國時代麵板是與原本個人麵板完全不同的外掛,不光提供了五大內閣大臣,還根據控製區域出現了一定兵額的軍隊。
隻要龜茲城不淪陷,係統建築在現實中的載體不被敵人占領,就可以隔上一段時間補充戰損,李察就相當於擁有了怎麽打也打不光的2萬名西域步兵和2000名西域輕騎兵!
即便這2萬名西域步兵和2000名西域輕騎兵在係統的評價中連3階的明軍士兵都不如,頂多算是2階半戰鬥力水準的係統士兵。
但這些軍隊卻不用李察額外花費一枚氣運幣!
實際上,氣運幣與帝國時代麵板完全是兩個體係,氣運幣可以從個人麵板裏兌換明朝兵種,但卻無法在帝國時代麵板裏使用。
而帝國時代麵板的軍隊隻取決於李察占領的地區。
在帝國時代麵板中,根據人口和地域大小資源豐富等因素,劃分出了數個地區。
在帝國時代麵板提供的地圖上,李察所在的西域地區瀕臨的區域已經被標記出來,除了北方的戈壁沙漠毫無占領價值外,東南西三個方向帝國時代麵板都給出了地區占領的邊界線。
南麵是吐番地區,東麵是東亞以北,西麵則是中亞地區。
三個地區隻有全部占領,才會在帝國時代麵板中激活新的統治區,獲得新的出兵點和該地區特有係統建築!
在係統介紹中,東亞大陸被劃分為東亞北區、東亞東區、中原地區、東亞南區、吐番地區、東南亞地區、西域地區以及最北方的伯利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