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最嚴重的是,由於晉朝是禪讓來的,所以皇帝不得不對官僚世族做出讓步,那就是官員不需要交稅,不但如此,還有更多的福利,這些福利一品最高,之後層層往下遞減,一直到九品為止。


    而這些官員不但可以讓自己免稅,還可以讓自己的親人同族免稅,除了親屬之外,還可以包庇一定數量的佃農,也就是給自己打工的人。


    這樣,在法律上就把人分成了三等,一是官員,免稅加各種福利。二是官員的親屬,工人,他們也是免稅的,三就是普通人。


    而普通人會為了免稅,而給官員各種好處,之後變成第二階層…於是這種效應如此反複,官方本來就查不清楚人口和土地,現在就算查的清楚,也壓根就收不了多少稅,因為大家幾乎都是免稅的。


    國庫裏麵沒錢是一個最終目標,但是在之前是有一個過程的,在這個過程裏麵,沒有錢袋子在手的皇帝完完全全就是世家豪族推出來的一個傀儡,他們想要換掉就換掉。


    在這種情況下,還會出現一個情況,那就是沒錢就組織不起來軍隊啊…結果大家都知道嘍,於是晉朝滅亡。


    晉朝之後就是南北朝了嘛。


    南朝的開國皇帝還是很明事理的,沒有顧慮豪族太多,而是直接下狠手打擊了豪族,整頓吏治,讓經濟開始的時候還比較清明,後來的幾個皇帝也比較給力,但是一遇到一個奢靡一點的,比如說崇尚佛道那個,花錢一花多一點,國家就撐不住了。


    北魏的時候則是發起了一次不差於當初漢武帝一樣的經濟改革,就是當時他們也發現了收不上稅的這個問題,於是當初的一個人,李衝提出了建議,弄出來一個三長製,就是五家設一長鄰長,五個鄰長設一裏長,五裏設一黨長,讓他們負責查清人口和土地。


    而擔當這些的人必須是當地有威望的人,之後當了的話會有免稅等優惠。


    有了這個東西,他們就可以迅速的查清人口和土地了,這樣的話就可以擴大稅基。


    有錢就哈哈哈,對吧,所以他們過得還是比較順的,順帶的將這種製度傳承了下去。


    南北朝後就是隋朝。


    隋朝在剛建立不幾年的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尤為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倉庫裏麵的錢糧已經滿了,滿的根本裝不下,甚至需要再多建幾個倉庫。


    按理說,這樣的景象,怎麽說也要經曆十幾年才行吧?但是楊堅用幾年就做到了,史稱開皇之治。


    為什麽會這樣呢?主要是因為楊堅弄出了一套相當高效的抽稅係統,他為了查清楚人口和土地的數量,甚至親自去一個一個讓官員帶著數據來匯報,之後再審查。


    這樣自然財政就起來了,但是相應而來的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剛剛建國,百姓都比較窮,如果你查的太清楚的話,許多人其實是交不起稅的…再加上上麵的官員看到皇帝對查稅這麽熱衷,於是立馬投其所好,加大了書麵上的數據,有一次報土地一共有將近六百多億的耕田…而咱們現在的天朝才差不多這個數。


    這代表什麽呢?一定是造假啊!隻不過楊堅本人不知道,他還認為自己的統治很棒,甚至有的時候會下令免稅,然而這沒有什麽卵用…


    很明顯的,土地隻有一個,你卻說有兩個,那多一個的稅誰交?老百姓啊!所以隋朝時期的經濟繁榮,不是社會的,而是政府的。


    倘若就這麽下去也就罷了,然而後來的楊廣在看到自己有這麽多錢後,直接就要想著打仗…那結果可想而知,本來百姓們都已經被逼的快活不下去了,你這邊再一打仗,那就更完了啊。


    於是,這個虛假的繁榮頓時承受不住這樣的測試,直接崩塌了,隋朝也跟著覆滅。


    這時候就要說清一件事,那就是對於一個王朝來說,查清稅基是必須的,畢竟這是財政的根本,然而在收稅的基本上,卻也不要查的太清楚,那樣的話就會造成隋朝這樣的悲劇,保持一個模糊的界限才是最好的。


    隨後就是唐朝。


    唐朝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毛病,就是開國皇帝不懂經濟學,不但不懂,而且還特別天真和無知。


    他當時創立了一種,名為公廨製的東西,就是給官員發的錢不是讓他們直接花的,而是順帶的再給一個田地,讓他們自己拿這個田地賺錢,之後就不用發俸祿了。


    關鍵是吧,你不能指望那些天天讀四書五經的官員會理財…把田放他們手上自然是會虧的,而且隨著官員手裏麵的職位田越來越多的,自然還是要占據百姓的田…這些個情況越來越嚴重,到李世民哪裏的時候,就想要把這個改一下。


    隻不過這樣的話又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你把這個製度給撤銷了,那原本應該發給官員的那份錢誰出?


    在最開始的時候,唐太宗還找了全國比較富有的那些富戶,讓他們出這份錢,隻不過時間久了誰就都不願意了啊,最後因為民怨沸騰,他才把這個方法給撤銷了。


    他還弄了一個名為捉錢令史的東西,就是讓這幫人出去放貸,之後賺利息,但這個利息是有指標的,每年必須完成多少多少。


    但問題就來了,社會上哪有那麽多人借錢啊…久而久之的,官員為了完成指標,隻能強迫別人借錢,之後放高利貸。


    不用想的,這麽一個智障製度最後也被廢除了。


    到唐中期的時候,日漸龐大的官僚係統已經讓朝廷有點養不起了,再加上對外要打仗,於是就設立了節度使這麽一個東西。


    節度使掌握了軍權,經濟,監察權,各種權利集於一身,而且還能在自己的地盤收稅…最開始弄這個東西是為了讓節度使自己把養軍隊的費用解決了,朝廷就不管了,但沒想到最後卻養出了一頭兇獸。


    等到後來的時候那就是更沒錢了,於是各種被稱為“史”的人出現了,他們幫助政府斂財,一般是收鹽鐵,青苗,租庸等稅…這樣多而繁雜的稅自然讓老百姓頂不住。


    當然,雖然財政失調在唐朝很重要,但坑他們最恨的,還是藩鎮這個東西…最後甚至為了削弱藩鎮,連著自己一起打,把藩鎮的兵權分散削弱了,連帶著自己也被削弱…


    之後就死了唄。


    當然,這裏麵要插一句,那就是皇帝換地方住。


    很多唐朝皇帝都會動不動就去洛陽住…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長安已經窮了,必須要別的地方運輸糧食才能維持住,而運輸糧食這筆費用毫無疑問的,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所以皇帝到洛陽哪裏去住,可以減輕財政壓力。


    宋朝走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機內萬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離不開23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離不開233並收藏機內萬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