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方的數十萬大軍,在山東、河北的土地上,終究陷入了長久的對峙,任韃子奇計百出,明軍自巋然不動。


    鼇拜、希佛、蔡毓榮、趙良棟領等韃子將領,明明是進攻的一方,卻逐漸陷入了坐困愁城的窘境。


    不知不覺,在他們的痛苦煎熬之中,在雙方的無盡對峙中,日子便到了八月盛夏,炎熱的氣候,令建奴的日子愈發艱難。


    北京城中催促的旨意,也愈發密集起來,言前線大軍若不能盡早取勝,頂多再過兩三個月,物資便再也無法支撐了。


    時至今日,北京城中已經開始限量供應糧食了,八旗子民們幾乎要鬧騰起來了,就連包衣、漢人們也開始不安分了。


    鼇拜等人隻能頻頻商議,妄圖盡早找到破解困局的時機,一麵還提心吊膽的祈求漫天神佛保佑,明軍千萬不要在他處出招。


    韃子為了這一戰,已經幾乎抽幹了帝國的血液,無論是各處軍力還是糧草物資,都是幹涸的狀態了。


    此情此景,幾乎和當年的薩爾滸大戰一樣,若能一戰覆滅明軍主力,建奴自然能絕處逢生。


    華夏神佛自然不會保佑蠻夷,蠻夷的神佛也不敢踏入華夏大地,因而建奴的祈求,無法得到神佛的迴應。


    大明朝的擎天玉柱,晉王李定國掃平大西南後,正在大西北攻城掠地,要給建奴致命一擊了。


    李定國在西安城前,采用掘土突進的方法,將巨量的炸藥送到了城牆之下,一舉炸塌了近十丈長的城牆。


    他在城牆崩塌之後,並不急著令將士們立即衝鋒,反而擊中了火炮擊中轟擊匆匆趕來堵口子的清軍,令其死傷慘重。


    如此反複數次之後,縣城內再無一支軍隊敢露頭去堵缺口,李定國便指揮大軍一鼓而入,順利突進城內。


    清軍被逼入了絕境,竟爆發出不可置信的血性,依托街巷與明軍血戰,每個街巷都要犧牲不少將士。


    李定國當即判定,此處的人馬應當是建奴八旗和鐵杆漢奸組成了,絕無可能是當地新募綠營。


    他處理如此局勢,早已是駕輕就熟,當即調集更多兵力,尤其是火銃兵、擲彈兵,圍攻清軍。


    但凡遇見情況不明的街巷、房屋,先是喊話令其投降,當有不妥便排槍射擊,再來一陣手榴彈雨,問題於是解決。


    花了半日功夫,當其他幾個城門的明軍突入城內,各處綠營兵紛紛投降之後,這股負隅頑抗的清軍末日便到了。


    幾路明軍圍住這個區域,四麵八方的圍住了,排槍、手榴彈往死裏招唿,將其剿滅個幹幹淨淨。


    一番大戰,圍攻的明軍亦有不小傷亡,李定國便紅了眼睛,令大軍搶占了西安城各處城門,又在內應帶領下守死各處偏僻缺口。


    他下了死命令,西安城三日之內,不允許任何人出城,直至明軍徹底掃清城內所有建奴和漢奸勢力。


    第一件大事,便派兩萬餘人將西安滿城圍住,其後便一舉突入,不斬盡殺絕便絕不允許封刀。


    大軍花費了半日功夫,終於將滿城“打掃”幹淨,又發動百姓夷平隔絕滿漢的城牆,將其中屍體焚為灰燼。


    再往後,李定國便派出大軍,在城內步步推進,清查每個區域,將隱藏其中的建奴、漢奸及其他們的家眷,全部揪了出來,一體斬絕。


    這件大事,耗費了晉王李定國整整三天時間,方才在城內漢人百姓的檢舉幫助下,完成了清理。


    當最後一個區域“清理”幹淨後,李定國心情大悅,那個瞬間,他覺得就連陽光都明媚了不少,西安古城也為之一淨盡去腥膻。


    李定國掃清西安城之日,白文選和明安達禮兩人也合力攻破延安府,斬殺了三千頑固之徒後,收降了城中萬餘綠營兵。


    兩人略略將城中之事安排一番,令投降的官員繼續維持秩序,又留下千餘隊伍守城後,便領著六萬餘大軍,趕到西安與晉王合兵一處。


    九月八日,李定國處理好西安城內善後事宜後,便領著十五萬大軍出城,經由潼關進入山西境內,過運城到達平陽、彰德一帶。


    兀爾特、葉玄著所領的陸三軍八萬將士,將各路大軍和建奴打的熱火朝天,早就按捺不住了。


    但為了大局,一麵震懾山西建奴,一麵守禦山東明軍側翼,免得大軍被建奴側擊偷襲,這才憋至今日。


    如今晉王領十五萬大軍到來,自然可接過防禦任務,讓陸三軍可以猛虎出籠,趕去攻擊太原城博取潑天之功了。


    兀爾特想的很美好,他急急趕到李定國大戰中,恭敬向晉王致敬行禮後,便將想法和盤托出,急不可耐便要領軍出戰。


    李定國臉上笑容和煦,也不說反駁之語,而是聞言說道:“兀爾特將軍,你所說策略非常合理,本王是沒有異議的。”


    “不過呐,我近日收到一封密信,嗯,就是這個,你還是先看一看,然後再決定如何作戰,如何?”


    兀爾特一頭霧水,從李定國手中接過書信,和湊過來的葉玄著一起,細細看了起來。


    兩個人的臉色變化非常精彩,先是滿腹疑惑,緊接著便是驚喜萬分,其後便是一臉尷尬,令李定國等人莞爾不已。


    兩人看完之後,隻能無奈長歎,對視一眼後將信件奉還晉王殿下,心悅誠服的言稱願配合晉王大軍行事。


    這封信是山西提督王輔臣寫來的,其人是山西大同人,綽號“西路馬鷂子”,行軍打仗頗有武勇和能力。


    他在信中聲稱自己乃是華夏苗裔,心中仍懷有大義,願在此天下板蕩之際領軍反正,為大明的複興大業效死拚搏。


    王輔臣說,他和其子王吉貞兩人,已經牢牢控製了太原城中的四萬綠營兵馬,其餘萬餘綠營也不會為建奴效死。


    如此一來,城中四千餘建奴八旗兵,便完全失去了對這座雄城的掌控,完全仰王氏父子鼻息了。


    王輔臣許諾,隻要大明軍隊圍住太原城之日,便是他易幟舉義之時,將太原完好無損的獻給大明。


    他還在信中透露一個爆炸性的消息,之前銷聲匿跡的吳三桂一家,目前正藏匿在太原城中,謀劃著東山再起。


    這將是他王輔臣,獻給大明的另外一份厚禮,想來晉王和皇太子殿下,必然會十分感興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胖的很顯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胖的很顯眼並收藏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