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南方將平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 作者:胖的很顯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軍大軍入城,福州全城百姓歡聲雷動,更有不少人拿出鞭炮燃放,瘋狂慶祝擺脫異族統治重新為人。
大明將士們感受著人們的喜悅,也是滿麵喜悅,跟著百姓們一起歡唿與有榮焉。
百姓們自發的歡慶活動,一直持續到了深夜方才漸漸散去,眾人們才依依不舍的依次返家。
兀爾特、薑光軍等人派出了一支支隊伍,在城中維持治安保護百姓,並搜捕逃入民間的頑固漢奸。
這些人的根底早就被耿家交代清楚,又在全城父老的指認下,很快全部抓獲歸案。
對於這些人,兀爾特等人不再留情,在第二日午時全部斬首,把腦袋給掛在了城頭示眾,又令百姓們歡唿了一波。
不過花了數日,大軍便徹底安定了福州城及周邊,百姓們的生活及各種營生也恢複了常態。
投降的六萬餘綠營兵經過甄別,兩萬餘人是耿家從北方帶來,其中有四千餘人犯有血債,被兀爾特等人下令斬殺。
如此來自北方的綠營兵尚有近一萬六千人,則被兀爾特和薑光軍收編,令他們將功贖罪。
福建當地綠營四萬餘人,其中有三千餘名通水性懂大海的將士,也被挑選了出來,將被編入甘輝的海軍。
其餘的三萬七千福建綠營,則全部由鄭家收編,令他們實力大漲,甚至超出了被偷襲前的聲勢。
在這個過程中,袁禮親自領著隊伍,協同鄭家大將萬義,把各處府庫、糧倉及耿家大宅,給清理了出來。
耿半城果然名不虛傳,頗有些富可敵國的意思:金銀堆積如山,清理後有黃金十四萬兩、白銀三百四十餘萬兩,另有珠寶珍玩無數。
各處府庫中,鎧甲兵器亦留存不少,完全能夠彌補明軍在之前大戰中的損耗,算是意外之喜了。
糧草倒是不多了,畢竟被圍城了數月,不過也足夠供給大軍三四個月之用了。
數日之後,兀爾特、薑光軍派人押著耿家眾人及投降官員,搭乘甘輝派出的艦船去往南京,由皇太子決定他們的命運。
其後時日,陸路大軍在再度從福州城殺出,輕易橫掃了福建各處,不到一月時間,便光複了福建全境。
各處綠營駐軍毫不反抗盡皆投降,甚至不少城池在大軍未到之時,便早早改旗易幟,宣布歸屬了大明。
按照之前的約定,鄭家自然負責接手城池,擔負起治理地方保境安民的責任,各處綠營亦由鄭家整編,軍力更加壯大。
陸上大軍進展神速,如入無人之境,大明在海上的進展同樣不慢,仍然沒有任何阻礙。
甘輝接收了從南京送來的三艘二級戰列艦、八艘三級戰列艦和數十艘各類輔助戰船,艦隊實力大漲。
他所率領的南海艦隊,將士們經過大半年的水上鏖戰,早已今非昔比了,又接收了三千餘福建籍善水懂海水兵,完全能發揮艦隊戰力。
至於鄭家的海軍,鄭成功也是殫精竭慮的恢複實力,各處船塢拚命造艦,竟還從南洋那邊購買了數艘三、四級戰列艦。
經過這番操作之後,鄭家的艦隊勢力漸漸恢複了往日聲勢,在大海之上恢複了攻勢,再度統治了廣闊的海麵。
如此一來,廣東的建奴的日子可就更加難過了,他們的海上商路和物資通道被完全截斷,陸上也被福建來的大軍逼迫。
在這一年八月末之時,鄭成功、兀爾特、薑光軍等人接到太子旨意,令他們海陸合力,盡快光複南方各省。
大明陸三軍八千六千餘人和鄭家陸軍六萬人,從福建、江西兩省與廣東的交界處悍然殺入,向廣州方向狂飆突進。
大明南海艦隊和鄭家海軍,也在同一時刻加強了進攻,襲擾廣東沿海各地防守薄弱之處,甚至還不時登岸作戰攻城略地。
無論是陸路還是海路,都沒有遇到很大的抵抗,各處城池同樣紛紛投降,迴歸華夏的懷抱。
偶有死不悔改的頑固漢奸,往往便會被綠營兵串聯後弄死,堅決不允許這些混蛋坑害了鄉親們。
不僅如此,名義上仍在建奴治下的各處,竟然冒出不少“反清義軍”,給了建奴在廣東的統治最後一擊。
百姓們早就受夠了異族的統治,早就對腦袋後的豬尾巴惡心透頂,早就恨透了左衽的醜陋衣袍,也早就反抗了很多年。
反抗了很多年,因而也犧牲了很多年,無數熱血男兒前赴後繼被建奴韃子和狗漢奸殺害,終於漸漸陷入了低潮。
但人們心中的那團火,卻一直沒有熄滅,老廣們心心念念的在心底牢記著:血債必須要討迴,異族必須要殺絕。
他們盼啊盼的,整整盼了十幾年,不少人老去死去,也沒有盼到萬分期望的好消息,反抗的火苗幾乎要熄滅了。
華夏先祖終究要保佑後人的,這幾年終於有些不同的消息了,先是海上有消息傳來,緊接著陸上亦有捷報,漢家王朝終於殺迴來了。
及至今日,百姓們得到了確切的消息,狗韃子和花毛蠻夷在海上被大明擊敗,韃子水師全滅,花毛蠻夷逃遁。
在陸地上,從福建和江西方向來的漢家大軍,一路勢不可擋的殺來,要找狗韃子和狗漢奸算算血債了。
老廣們也很怕,怕漢家大軍助力不夠遭遇波折、損傷,更怕漢家大軍失敗,那大家夥可就要徹底絕望了。
人們心底的那團火,便是不可抑製的熾熱燃燒起來,紛紛舉起了義旗,奮起反抗建奴統治,拚死也要給漢家大軍提供一絲助力.....
遍地烽煙處處義旗,李率泰、尚可喜等人隻能絕望的收縮兵力和防線,直至完全縮迴到廣州城內。
更令他們絕望的是,他們寄予厚望的堅固炮台,也在老廣綠營的串聯下起義,向大明海軍投誠。
大明海軍便長驅直入,亦毫無阻礙的占據了廣州港,並在義軍的接應下,很快占據了港口各處要地。
到了此刻,大明海陸兩路大軍,便將廣州城圍了個嚴嚴實實,斷絕了建奴韃子和漢奸的外逃之路。
廣州城內的漢家兒郎們,心底的喜悅和興奮溢於言表!建奴和漢奸們則如喪考妣,思考著是戰是和!
是戰是和,豈是韃子和漢奸能夠決定的,老廣們當然會絕不允許,血債還是親手討迴來更好。
大明將士們感受著人們的喜悅,也是滿麵喜悅,跟著百姓們一起歡唿與有榮焉。
百姓們自發的歡慶活動,一直持續到了深夜方才漸漸散去,眾人們才依依不舍的依次返家。
兀爾特、薑光軍等人派出了一支支隊伍,在城中維持治安保護百姓,並搜捕逃入民間的頑固漢奸。
這些人的根底早就被耿家交代清楚,又在全城父老的指認下,很快全部抓獲歸案。
對於這些人,兀爾特等人不再留情,在第二日午時全部斬首,把腦袋給掛在了城頭示眾,又令百姓們歡唿了一波。
不過花了數日,大軍便徹底安定了福州城及周邊,百姓們的生活及各種營生也恢複了常態。
投降的六萬餘綠營兵經過甄別,兩萬餘人是耿家從北方帶來,其中有四千餘人犯有血債,被兀爾特等人下令斬殺。
如此來自北方的綠營兵尚有近一萬六千人,則被兀爾特和薑光軍收編,令他們將功贖罪。
福建當地綠營四萬餘人,其中有三千餘名通水性懂大海的將士,也被挑選了出來,將被編入甘輝的海軍。
其餘的三萬七千福建綠營,則全部由鄭家收編,令他們實力大漲,甚至超出了被偷襲前的聲勢。
在這個過程中,袁禮親自領著隊伍,協同鄭家大將萬義,把各處府庫、糧倉及耿家大宅,給清理了出來。
耿半城果然名不虛傳,頗有些富可敵國的意思:金銀堆積如山,清理後有黃金十四萬兩、白銀三百四十餘萬兩,另有珠寶珍玩無數。
各處府庫中,鎧甲兵器亦留存不少,完全能夠彌補明軍在之前大戰中的損耗,算是意外之喜了。
糧草倒是不多了,畢竟被圍城了數月,不過也足夠供給大軍三四個月之用了。
數日之後,兀爾特、薑光軍派人押著耿家眾人及投降官員,搭乘甘輝派出的艦船去往南京,由皇太子決定他們的命運。
其後時日,陸路大軍在再度從福州城殺出,輕易橫掃了福建各處,不到一月時間,便光複了福建全境。
各處綠營駐軍毫不反抗盡皆投降,甚至不少城池在大軍未到之時,便早早改旗易幟,宣布歸屬了大明。
按照之前的約定,鄭家自然負責接手城池,擔負起治理地方保境安民的責任,各處綠營亦由鄭家整編,軍力更加壯大。
陸上大軍進展神速,如入無人之境,大明在海上的進展同樣不慢,仍然沒有任何阻礙。
甘輝接收了從南京送來的三艘二級戰列艦、八艘三級戰列艦和數十艘各類輔助戰船,艦隊實力大漲。
他所率領的南海艦隊,將士們經過大半年的水上鏖戰,早已今非昔比了,又接收了三千餘福建籍善水懂海水兵,完全能發揮艦隊戰力。
至於鄭家的海軍,鄭成功也是殫精竭慮的恢複實力,各處船塢拚命造艦,竟還從南洋那邊購買了數艘三、四級戰列艦。
經過這番操作之後,鄭家的艦隊勢力漸漸恢複了往日聲勢,在大海之上恢複了攻勢,再度統治了廣闊的海麵。
如此一來,廣東的建奴的日子可就更加難過了,他們的海上商路和物資通道被完全截斷,陸上也被福建來的大軍逼迫。
在這一年八月末之時,鄭成功、兀爾特、薑光軍等人接到太子旨意,令他們海陸合力,盡快光複南方各省。
大明陸三軍八千六千餘人和鄭家陸軍六萬人,從福建、江西兩省與廣東的交界處悍然殺入,向廣州方向狂飆突進。
大明南海艦隊和鄭家海軍,也在同一時刻加強了進攻,襲擾廣東沿海各地防守薄弱之處,甚至還不時登岸作戰攻城略地。
無論是陸路還是海路,都沒有遇到很大的抵抗,各處城池同樣紛紛投降,迴歸華夏的懷抱。
偶有死不悔改的頑固漢奸,往往便會被綠營兵串聯後弄死,堅決不允許這些混蛋坑害了鄉親們。
不僅如此,名義上仍在建奴治下的各處,竟然冒出不少“反清義軍”,給了建奴在廣東的統治最後一擊。
百姓們早就受夠了異族的統治,早就對腦袋後的豬尾巴惡心透頂,早就恨透了左衽的醜陋衣袍,也早就反抗了很多年。
反抗了很多年,因而也犧牲了很多年,無數熱血男兒前赴後繼被建奴韃子和狗漢奸殺害,終於漸漸陷入了低潮。
但人們心中的那團火,卻一直沒有熄滅,老廣們心心念念的在心底牢記著:血債必須要討迴,異族必須要殺絕。
他們盼啊盼的,整整盼了十幾年,不少人老去死去,也沒有盼到萬分期望的好消息,反抗的火苗幾乎要熄滅了。
華夏先祖終究要保佑後人的,這幾年終於有些不同的消息了,先是海上有消息傳來,緊接著陸上亦有捷報,漢家王朝終於殺迴來了。
及至今日,百姓們得到了確切的消息,狗韃子和花毛蠻夷在海上被大明擊敗,韃子水師全滅,花毛蠻夷逃遁。
在陸地上,從福建和江西方向來的漢家大軍,一路勢不可擋的殺來,要找狗韃子和狗漢奸算算血債了。
老廣們也很怕,怕漢家大軍助力不夠遭遇波折、損傷,更怕漢家大軍失敗,那大家夥可就要徹底絕望了。
人們心底的那團火,便是不可抑製的熾熱燃燒起來,紛紛舉起了義旗,奮起反抗建奴統治,拚死也要給漢家大軍提供一絲助力.....
遍地烽煙處處義旗,李率泰、尚可喜等人隻能絕望的收縮兵力和防線,直至完全縮迴到廣州城內。
更令他們絕望的是,他們寄予厚望的堅固炮台,也在老廣綠營的串聯下起義,向大明海軍投誠。
大明海軍便長驅直入,亦毫無阻礙的占據了廣州港,並在義軍的接應下,很快占據了港口各處要地。
到了此刻,大明海陸兩路大軍,便將廣州城圍了個嚴嚴實實,斷絕了建奴韃子和漢奸的外逃之路。
廣州城內的漢家兒郎們,心底的喜悅和興奮溢於言表!建奴和漢奸們則如喪考妣,思考著是戰是和!
是戰是和,豈是韃子和漢奸能夠決定的,老廣們當然會絕不允許,血債還是親手討迴來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