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炯迴到宮裏,狠狠洗漱一番後,詢問宮女得知太子妃淩錦午間用膳後一直臥床靜養,並未活動。


    他立時有些緊張,趕緊追問是否是身體不適,宮女迴複這是遵照太醫囑咐靜養,太子妃並無不適。


    朱慈炯這才放下心來,轉身堆起笑臉,邁步進去了寢宮中,笑著開口說:


    “錦兒,孤不是和你說過麽,每日用膳之後等半個時辰,還是要起身略微走動走動的,這對你身子好。”


    他說著話時,人已經坐在了床頭,伸手抱過淩錦有些浮腫的腿腳,用手掌輕輕的推拿,讓她舒適一些。


    淩錦有些感動,淡然笑道:“堂堂大明皇太子,竟親手給我推拿,你也不怕傳出去讓全大明笑話。”


    “還有啊,太醫老人家反複交代,讓人家多臥床靜養才好,你可不要亂說。”


    朱慈炯嘿嘿一笑,又“惡狠狠”的威脅:“宮女們要敢把大明第一機密泄露出去,孤就把她許配給大明最醜的男子。”


    “膳後的活動,也是需要的,緩緩的略微走動,有利母子平安。你不聽話,小子出生後,孤王揍他屁股。”


    淩錦嫣然一笑,心情十分愉悅說道:


    “好好好,大明皇太子威武,妾身都聽你的。這些丫頭真被你許配給醜男子,豈不成了我的罪過。”


    兩人鬥嘴調笑著,朱慈炯小心翼翼的把淩錦給扶起身,親手給她穿上鞋襪,在宮中緩緩走動。


    偌大的皇宮,實際上是有些冷清的,隻因皇室人丁單薄,好吧,其實就朱慈炯一棵獨苗苗。


    加之朱慈炯不願多納嬪妃,宮中人口自然不會太多,冷清也就是必然了。


    淩錦獨享皇太子的寵愛於一身,心中幸福感爆棚,她是很滿意的。但她私下相處時,也主動出口,請朱慈炯多納嬪妃。


    又說這是為了大明、為了天下,要廣種薄收開枝散葉,為大明多多誕下龍子龍孫,穩固大明國本。


    封建社會的福利真美好,大老婆要為自己娶小老婆,想想就萬分刺激。


    朱慈炯卻嚴詞拒絕了淩錦的提議,他還振振有詞:“孤王走的是精耕細作的路子,可不是粗陋低端的廣種薄收。”


    淩錦知道自己夫君一旦認定的事,是絕難改變的,於是甜蜜蜜的接受了後果。


    朱慈炯如此選擇的真正原因,其實完全不複雜,他的最大興趣完全沉浸在死磕滿清建奴和西洋雜碎的爭霸大業中。


    對於生活上的享受,諸如酒池肉林、美女如雲之類的,實在沒有很大的興趣,那隻會影響拔刀的速度。


    大概這也是某種變形的賢者模式吧,美女們等同紅粉骷髏了都。


    朱慈炯扶著小妻子,在禦花園轉了一刻鍾左右,便返迴寢宮休息。


    此時,老太醫、隨侍女醫和穩婆也過來了,要請脈、問詢和檢查等。


    一番忙活結束,淩錦也有些疲累,朱慈炯便陪著她,並慢慢哄睡了她。


    朱慈炯在這個時刻,才覺得內心真正安寧了下來,那種被不停鞭策的焦慮感,才能略略消散一些,才是真正的放鬆。


    他仔細端詳著沉睡中的淩錦,小臉略有些浮腫,不過還是那麽好看,又伸手為她掖了掖被子,才放心躺好。


    閉著眼睛放鬆半晌,又睜開眼睛自言自語:“老爸、老媽,兒子這幾年幹的還不錯呢,沒給你們丟臉!”


    他吸了吸鼻子,淡淡繼續:“兒子想你們了,特別特別的想,你們過的還好吧!小楊過的也還好吧。”


    朱慈炯的語氣聽上去很平靜,似乎又很不平靜,煩擾自知罷了。


    伴隨著些許呢喃、遺憾,他還是慢慢陷入了夢鄉,夢裏當無煩惱。


    此後的一段時日,朱慈炯每日隻處理一些大事,或一些沒有定例的意外之事。


    他把大多數的時間,都用在了策劃幾個軍事行動之上,也把大量的時間,都用在了陪伴太子妃淩錦之上。


    這段日子,竟是他數年以來,最為愜意和輕鬆的狀態,甚至清晰的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尤其是精神,都得到了極大滋養恢複,愈發強健起來。


    時間匆匆而過,不知不覺間,這一年的春節便到來了。


    張煌言緊趕慢趕,也終於在年二十二這一天,迴到了南京城。


    湖北、江西兩省新占,治理地方和安定民心等諸事繁雜,他委派、互調官員,構建治理體係,教導治理方法,警告不要貪腐等。


    幾個月來,他夙興夜寐費盡心機,總算將兩省之事處理完畢,這才匆匆趕迴南京,這邊還有一堆子事情等他處理。


    張煌言返迴南京後,絲毫沒有機會放鬆,立即被無數的政務淹沒,連續忙碌了一周時間,方才將一些重要事務處理完畢。


    好在,朱慈炯今年早早就下達了旨意,令張煌言領各地官府,在年二十八這日,便閉衙封印正式放假。


    今天財政寬裕,朱慈炯和張煌言商議之後,還給各地官員、各級將領和全軍戰士,都多發了一到兩月的餉銀作為獎賞,豐厚異常。


    全國的文文臣武將、衙役吏員、城防綠營和三軍將士,盡皆大喜過望,人心士氣大大增長,賭咒發誓要報皇恩。


    為何兩人如此大方,隻因之前朱慈炯在李時茂的配合下,將造反得江南世家大族、海商地主連根拔起,消除王朝隱患,還得了天量財富。


    朱慈炯的想法,也和傳統的統治者有所不同,他不停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張煌言,讓他要敢於花錢。


    他覺得在朝廷財政允許的範圍內,提高官員、吏目、將領、士兵等人群的待遇,讓他們經濟富裕敢於消費。


    這些人所得的獎賞,再去社會上消費,又能促進各行各業的發展,朝廷又能收獲更多賦稅。


    這些大道理,朱慈炯也是半懂不懂的,反正總比這些銀子被朝廷堆在倉庫裏落灰,或被地主老財埋在地下發黴強。


    更何況,朝廷將當年的花費都支付,又將來年所有的預算都劃撥後,府庫中還有存銀近八百萬兩,各種糧食豆料兩千六百萬石......


    還有掃蕩來的巨量珠寶首飾,朱慈炯嫌處理麻煩,也都扔給張煌言入了國庫,讓他去慢慢處理吧,據說也價值七八百萬兩。


    朝廷的大金庫富足,朱慈炯的小金庫也不遑多讓,重新積累了天量財富:黃金四十五萬兩、白銀三百八十萬兩。他那數量驚人的珠寶首飾,也讓殷齊山悄悄出掉了三分之一,得銀八百餘萬兩。


    隻怪出貨速度太快,加之張煌言那邊也在悄悄出貨,生生把價格給高了下來,令人無奈。


    無論如何,國庫和內庫都有錢了,銀子也發下去了,人們都很開心興奮,朱慈炯也很開心,如此挺好。


    諸般瑣碎事項,令朱慈炯前所未有的寧靜、安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胖的很顯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胖的很顯眼並收藏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