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四處開花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 作者:胖的很顯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慈炯聽著兀爾特的慷慨陳詞,亦覺得是時候了,諸般手段都要運用起來提前布局,絕了韃子的後路才行。
他又看向了殷齊山,等待他的稟報,這個事情當然需要國安探子的參與,如此方能事半功倍。
殷齊山拱手行禮後,方才開口:“啟稟殿下,我等設想是,前往遼東的人馬從海路過去登岸,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韃子朝廷當下作戰不利,又麵對大明的軍事壓力,必然會調動關外的兵力,那時自然會有機會。”
“還有一點,建奴必然還會拚命壓榨野人女真、蒙古諸部,抽取青壯,搜刮財物!如此,諸部必生怨氣,那也是我等機會。”
甘輝也拱手行禮,緊跟著稟告:“前往遼東的海路,我等也打探清楚,必能將人馬悄然送過去,其後亦能不停運去各類所需物資。”
朱慈炯見諸事齊備,便當場下達旨意,正式同意了這個計劃,打算掏了韃子心腹,掘了他們的祖地。
當然了,此事不可能隻靠那百餘名所謂“鄂倫春”人,還要從葉赫部中調集兩百餘名人參加,國安也派來十數名密探,加入其中。
至於行動的領頭之人,則是兀爾特的兩位兄弟:門都海和對大拜,他們主動請纓,要去故鄉的草原,做一番大事。
朱慈炯定下此事後,反複思忖之後,喟然長歎:建奴的根基還是雄厚,當前大明還無法伸手去蒙古草原,甚為遺憾。
他之前領兵攻破荊州之時,留下的那個棋子,隻好繼續等待良機方能發揮作用了。
朱慈炯也不沮喪,征戰天下光複華夏,又豈是一朝一夕之事!
他再度看向宋應星和甘輝,詢問了另一件大事:“宋愛卿、甘將軍,孤王下令為晉王所部準備的兵器物資,能否按期備好並運去雲南。”
宋應星先開了口,沉聲稟報:“啟稟殿下,刀槍鎧甲、燧發火銃、手雷炸藥包等諸般兵器,均已準備完畢。”
“因雲貴一帶山勢連綿,沉重火炮不易運順,科學院已研製了一款新炮,僅八百餘斤,用開花彈!且是子母炮發射,射速極快。”
“其他各項物資,也已準備齊全,就等搬運上船了。”
甘輝隨後而起,揚聲稟報:“殿下,運輸船隊已做好準備,近日即可裝船出發,將從海路運去緬甸,再送去雲南晉王軍中。”
朱慈炯聽完他們的稟報,非常滿意!對於神將李定國的能力,他毫不擔憂,必不會令人失望。
隻要能夠保障他有足夠軍力,足夠的兵器物資,再確保無豬隊友掣肘牽製,對付吳三桂老漢奸,當時足夠了。
畢竟,老漢奸的主要技能點,大部分都點在了臨戰逃跑、出賣隊友上了,拚死作戰反而不是最擅長的。
西南戰場支援晉王之事,很快安排妥當,朱慈炯長長舒了一口氣,心中安穩了不少!
他又深深思忖,但又有所遺漏而壞了大局!不自覺的,把手伸向了煙盒,行雲流水般拿出、點上、吞雲吐霧,還吐了個完美的煙圈。
會場內瞬間安靜了下來,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無論是青壯將領,還是老人家宋應星、張履祥,都心中暗喜。
他們都是老煙槍啊,將領們苦思籌劃作戰計劃時,沒有那口老煙支撐,那可是非常痛苦的。
老人家宋應星和張履祥,在搞科技研發或糧食作物改良時,往往也是煙不離嘴的狀態。
朱慈炯連吸了三四口,片刻後才舒爽無比的從沉思中脫離出來,西南戰場之事,並無錯漏,好得很。
然後他就感覺氣氛有異,抬眼一看,便盯上了幾十雙眼巴巴的眼神,充滿了期盼、熱切、渴求......
他一愣,又尷尬萬分的看向手中卷煙,隻好無奈的揮揮手:“各位愛卿,此事是孤王思慮不周,抽抽抽,都抽吧!”
眾人大喜,趕緊紛紛行動,宋應星老院長行動最速,率先點燃深深吸了一口,複又吐出一串煙圈,老科學家戰力果然不凡。
片刻後,議事廳中便變得雲霧繚繞仙氣飄飄,搞得就像天宮一般,眾人自是神仙中人。
半刻之後,朱慈炯為首的大明“煙君子”們,總算是過了癮,這才心滿意足的繼續議事。
此時所議之事,確實有些麻煩,也有些敏感,但卻不得不以,事關大明南方和海疆的安定。
朱慈炯歎了口氣,兩大神將一陸一海,陸上的李定國總是令他稱心如意毫不擔憂,不斷給他傳來勝利的好消息。
海上的鄭成功,總是令他牽腸掛肚提心吊膽,就怕他突然間又給自己來點“驚喜”!
朱慈炯絕不是懷疑鄭成功的忠誠,他很有信心,鄭成功絕不可能投降滿清和西洋蠻夷的。
畢竟,鄭成功對大明的忠誠,對於民族的忠誠,是後世的諸般曆史,反複證明了的。
朱慈炯所擔憂的,是這個家夥的性格和行事風格,怕他又走上曆史的老路,年紀輕輕英年早逝。
他最近就得了殷齊山的密報,言說鄭氏內部有變,內部開始混亂、人心浮動,甚至影響了了韃子殘部的對峙作戰。
朱慈炯一邊苦惱的思索著,一麵看向了甘輝,索性攤開了談:“甘將軍,鄭家之事,你怎麽看?”
甘輝聞言,一張大臉苦惱的皺成了一團,心中更是百感交集,原老板真是太暴躁剛烈了,事情難弄啊。
但太子問話,他是必須應答的:“啟稟殿下,殿下反複提醒之事,還是發生了,末將實在無話可說啊。”
“不過以末將對延平王的了解,他恐怕是真的要斬殺世子鄭經和正室董氏!如果如此,鄭家內部恐有一番動亂了。”
“唉,末將實在不知,該當如何處理此事!”
甘輝稟報之後,無奈的沉默下來,他作為曾經的鄭氏部屬,自然希望延平王領著鄭氏安安穩穩的。
朱慈炯也非常無奈,猛吸一口煙後,看向了殷齊山!
殷齊山無奈起身,稟報道:“啟稟殿下,此事在鄭氏已鬧得沸沸揚揚,鄭經這狗東西與延平王四弟的乳母私通,還產下一子。”
“延平王得知後大怒,下令手下親信處死董氏和鄭經,結果眾人不敢奉命,令他暴怒而病倒。”
“延平王又讓族兄鄭泰去執行,結果鄭泰也不敢奉命,竟索性毫不理會,就當不知此事!結果,事情就僵住了,弄得內部人心動搖。”
“殿下呐,我等也不知該如何處理,請恕罪。”
朱慈炯聞言沉默,眾人吃了個大瓜,也都沉默下來,細細思索。
他又看向了殷齊山,等待他的稟報,這個事情當然需要國安探子的參與,如此方能事半功倍。
殷齊山拱手行禮後,方才開口:“啟稟殿下,我等設想是,前往遼東的人馬從海路過去登岸,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韃子朝廷當下作戰不利,又麵對大明的軍事壓力,必然會調動關外的兵力,那時自然會有機會。”
“還有一點,建奴必然還會拚命壓榨野人女真、蒙古諸部,抽取青壯,搜刮財物!如此,諸部必生怨氣,那也是我等機會。”
甘輝也拱手行禮,緊跟著稟告:“前往遼東的海路,我等也打探清楚,必能將人馬悄然送過去,其後亦能不停運去各類所需物資。”
朱慈炯見諸事齊備,便當場下達旨意,正式同意了這個計劃,打算掏了韃子心腹,掘了他們的祖地。
當然了,此事不可能隻靠那百餘名所謂“鄂倫春”人,還要從葉赫部中調集兩百餘名人參加,國安也派來十數名密探,加入其中。
至於行動的領頭之人,則是兀爾特的兩位兄弟:門都海和對大拜,他們主動請纓,要去故鄉的草原,做一番大事。
朱慈炯定下此事後,反複思忖之後,喟然長歎:建奴的根基還是雄厚,當前大明還無法伸手去蒙古草原,甚為遺憾。
他之前領兵攻破荊州之時,留下的那個棋子,隻好繼續等待良機方能發揮作用了。
朱慈炯也不沮喪,征戰天下光複華夏,又豈是一朝一夕之事!
他再度看向宋應星和甘輝,詢問了另一件大事:“宋愛卿、甘將軍,孤王下令為晉王所部準備的兵器物資,能否按期備好並運去雲南。”
宋應星先開了口,沉聲稟報:“啟稟殿下,刀槍鎧甲、燧發火銃、手雷炸藥包等諸般兵器,均已準備完畢。”
“因雲貴一帶山勢連綿,沉重火炮不易運順,科學院已研製了一款新炮,僅八百餘斤,用開花彈!且是子母炮發射,射速極快。”
“其他各項物資,也已準備齊全,就等搬運上船了。”
甘輝隨後而起,揚聲稟報:“殿下,運輸船隊已做好準備,近日即可裝船出發,將從海路運去緬甸,再送去雲南晉王軍中。”
朱慈炯聽完他們的稟報,非常滿意!對於神將李定國的能力,他毫不擔憂,必不會令人失望。
隻要能夠保障他有足夠軍力,足夠的兵器物資,再確保無豬隊友掣肘牽製,對付吳三桂老漢奸,當時足夠了。
畢竟,老漢奸的主要技能點,大部分都點在了臨戰逃跑、出賣隊友上了,拚死作戰反而不是最擅長的。
西南戰場支援晉王之事,很快安排妥當,朱慈炯長長舒了一口氣,心中安穩了不少!
他又深深思忖,但又有所遺漏而壞了大局!不自覺的,把手伸向了煙盒,行雲流水般拿出、點上、吞雲吐霧,還吐了個完美的煙圈。
會場內瞬間安靜了下來,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無論是青壯將領,還是老人家宋應星、張履祥,都心中暗喜。
他們都是老煙槍啊,將領們苦思籌劃作戰計劃時,沒有那口老煙支撐,那可是非常痛苦的。
老人家宋應星和張履祥,在搞科技研發或糧食作物改良時,往往也是煙不離嘴的狀態。
朱慈炯連吸了三四口,片刻後才舒爽無比的從沉思中脫離出來,西南戰場之事,並無錯漏,好得很。
然後他就感覺氣氛有異,抬眼一看,便盯上了幾十雙眼巴巴的眼神,充滿了期盼、熱切、渴求......
他一愣,又尷尬萬分的看向手中卷煙,隻好無奈的揮揮手:“各位愛卿,此事是孤王思慮不周,抽抽抽,都抽吧!”
眾人大喜,趕緊紛紛行動,宋應星老院長行動最速,率先點燃深深吸了一口,複又吐出一串煙圈,老科學家戰力果然不凡。
片刻後,議事廳中便變得雲霧繚繞仙氣飄飄,搞得就像天宮一般,眾人自是神仙中人。
半刻之後,朱慈炯為首的大明“煙君子”們,總算是過了癮,這才心滿意足的繼續議事。
此時所議之事,確實有些麻煩,也有些敏感,但卻不得不以,事關大明南方和海疆的安定。
朱慈炯歎了口氣,兩大神將一陸一海,陸上的李定國總是令他稱心如意毫不擔憂,不斷給他傳來勝利的好消息。
海上的鄭成功,總是令他牽腸掛肚提心吊膽,就怕他突然間又給自己來點“驚喜”!
朱慈炯絕不是懷疑鄭成功的忠誠,他很有信心,鄭成功絕不可能投降滿清和西洋蠻夷的。
畢竟,鄭成功對大明的忠誠,對於民族的忠誠,是後世的諸般曆史,反複證明了的。
朱慈炯所擔憂的,是這個家夥的性格和行事風格,怕他又走上曆史的老路,年紀輕輕英年早逝。
他最近就得了殷齊山的密報,言說鄭氏內部有變,內部開始混亂、人心浮動,甚至影響了了韃子殘部的對峙作戰。
朱慈炯一邊苦惱的思索著,一麵看向了甘輝,索性攤開了談:“甘將軍,鄭家之事,你怎麽看?”
甘輝聞言,一張大臉苦惱的皺成了一團,心中更是百感交集,原老板真是太暴躁剛烈了,事情難弄啊。
但太子問話,他是必須應答的:“啟稟殿下,殿下反複提醒之事,還是發生了,末將實在無話可說啊。”
“不過以末將對延平王的了解,他恐怕是真的要斬殺世子鄭經和正室董氏!如果如此,鄭家內部恐有一番動亂了。”
“唉,末將實在不知,該當如何處理此事!”
甘輝稟報之後,無奈的沉默下來,他作為曾經的鄭氏部屬,自然希望延平王領著鄭氏安安穩穩的。
朱慈炯也非常無奈,猛吸一口煙後,看向了殷齊山!
殷齊山無奈起身,稟報道:“啟稟殿下,此事在鄭氏已鬧得沸沸揚揚,鄭經這狗東西與延平王四弟的乳母私通,還產下一子。”
“延平王得知後大怒,下令手下親信處死董氏和鄭經,結果眾人不敢奉命,令他暴怒而病倒。”
“延平王又讓族兄鄭泰去執行,結果鄭泰也不敢奉命,竟索性毫不理會,就當不知此事!結果,事情就僵住了,弄得內部人心動搖。”
“殿下呐,我等也不知該如何處理,請恕罪。”
朱慈炯聞言沉默,眾人吃了個大瓜,也都沉默下來,細細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