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六六零年,康熙一年九月中旬,北京城的天氣不再炎熱,變得溫暖平和,令人舒適。


    滿清朝廷高層韃子們的心,卻如同寒冬臘月般冰寒徹骨,他們的天塌了,有種要亡國滅種的危機感。


    先是從湖北傳來消息,嶽樂所領的八萬大軍全軍覆沒,包括所有滿蒙將領,悉數戰死。


    沒隔多久,平西王吳三桂又傳來急報,言偽明永曆帝竟然死灰複燃,帶領三十萬國外之兵殺迴了雲南。


    一番鏖戰之後,竟也幾乎全滅了雲南的清軍,隻有吳三桂帶著四千多殘兵敗將逃迴了昆明。


    雖然吳三桂在奏折裏百般遮掩,但此時的韃子朝廷實力尚在,在雲南安插了不少細作,還是得知了真相。


    得知真相又能怎樣,兩場大戰的慘敗,八旗韃子被弄死兩萬八千人,綠營兵損失八萬餘人,就連威逼來的五千朝鮮兵,也化為齏粉。


    如此一來,不僅滿清的天塌了,朝鮮使節也覺得天塌了,趕緊火速將噩耗往朝鮮傳迴。


    朝鮮的天塌不塌,韃子們可顧不過來了,都是藩屬下國,可以予宇欲求的血包而已。


    這兩次慘重的失敗,喚醒了他們遠古傳下來的恐懼:野豬皮被他野爹李成梁支配的恐懼、成化犁廷差點亡族滅種的恐懼。


    他們深知漢人王朝如果強盛起來,以漢人自古以來的記仇習性,必然會讓身為蠻夷的他們徹底消失。


    君不見煌煌史書的記錄中,曾經興盛一時的匈奴、鮮卑、突厥、契丹等族,早就沒有了蹤跡。


    當然也有一些未曾對漢人犯下血仇的民族,多躲進了偏僻、荒涼之地,搏得了生存下去的機會,也在被漢人慢慢融合。


    但滿清不行啊,他們對漢人造成的殺孽,已經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漢人絕無可能放過本族的。


    如此重壓和危機之下,韃子們的高層暫時不再內鬥,難得的精誠團結起來,共謀應對之策。


    康熙小皇帝做那事消停下來,不再整天琢磨趁機在宮中弄死鼇拜!而鼇拜也是一心一意,謀劃著如何挽迴危局。


    他召集朝廷的文武重臣和各旗旗主,連續商議了數日,隻是爭議頗多,並未找出應對良策。


    就在此時,北京城的重要門戶天津城,驟然傳來了八百裏急報:明朝的水師驟然從海上出現,突襲了天津駐防水師。


    明人的船隊遮天蔽日,戰船巨大無比,戰力更是無可匹敵,將朝廷水師盡數殲滅,還轟擊了駐防岸上的軍營內。


    令人恐懼的是,明人的戰船上還能發射一種炮彈,在落地後能竟能轟然爆炸,殺傷力驚人。


    明人依仗著船堅炮利一番肆虐之後,龐大的艦隊就從海上飄然而去,徹底不見了蹤影。


    但天津文武可不敢放鬆,誰知道明人會不會在殺個迴馬槍,甚至運來更多明軍登岸作戰,那就壞事了。


    天津距離都城北京,可隻有兩百餘裏地啊,大軍狂飆突進的話,數日就能打倒北京城下,動搖大清的統治呐。


    於是他們火急火燎發出急報,哀求朝廷趕緊派出大軍前來天津,以防萬一明軍登岸襲擊。


    他們還乞求朝廷撥下海量物資,在沿岸各地建設堅固炮台,以抵抗強大無敵的明軍水師。


    他們還建議說,朝廷最好選拔能臣幹吏,早日為大清建設和訓練出一支無敵水師,如此方能徹底擊敗明人。


    鼇拜看著這個奏報,差點一拳把案台給捶碎了,這些人在教他辦事麽?這些應對策略他不知道麽?


    他都知道呐,可錢糧呢?錢糧呢?錢糧呢?他又不是無所不能的神仙佛祖,沒法憑空變出海量的錢糧來。


    自從那自稱大明皇太子的家夥出現,已經數次大敗清軍,生生將最富庶豐腴的江南之地搶走,斷了朝廷最大財稅來源。


    那賊廝還陰險無比,依仗著水師無敵,又斷了那要命的大運河,使得朝廷搶糧物資捉襟見肘。


    朝廷內部呢,近百萬的八旗大爺們,日日都消耗著無數錢糧!但凡有所短缺延遲,便抱團鬧騰不已,令人煩心。


    鼇拜還不敢撕破臉,絕不敢試圖降低滿蒙八旗的待遇以降低支出,就連漢八旗,他也的籠絡維持著。


    還有數十萬的八旗、綠營兵,每日人吃馬嚼的,也是個無底洞,不知道怎樣才能填滿。


    軍隊的待遇,自然是不敢輕易調整的,這可是對外作戰、對內爭權的命脈,也必須勉力保障。


    不然八旗、軍隊一旦倒向小皇帝,自己的下場可就不妙了,絕對是個身死族滅的淒慘下場。


    幸好自己籠絡的人才中,有那麽幾位絕世英才,方才幫助自己將將穩住了局麵,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其中最傑出的,就是班布爾善和李時茂兩人,俱都是不世出的天才,自己還是幸運的。


    班布爾善心思靈巧,幫助自己拉攏、收買八旗旗主和朝廷文武,牢牢控製了朝政,壓得小皇帝和皇太後難以反抗。


    至於李時茂,更是不得了!他提出的諸多建議,令鼇拜短期內聚集起無數錢糧,令鼇拜沒了後顧之憂。


    可是,此時的時局惡化到如此地步,自己還能順利應對,渡過這難解的內憂外患嗎?


    連續幾日的朝議,始終沒有良策,令鼇拜心力交瘁無比,心底也生出一絲無力感,以及深深的恐懼感。


    這一日朝議結束,仍然是一地雞毛毫無結果,他迴到府中之後,招來了班布爾善、鼇拜、穆裏瑪、訥謨等人,吐槽著朝臣文武的無能。


    班布爾善、穆裏瑪、訥謨等,先是跟著一起罵了罵,吹捧了大清全靠著鼇拜撐著,又好言安慰了鼇拜一番。


    他們都說當下形勢,隻是一時的困難罷了,大清終究是天命在身,不久就能徹底消滅偽明,坐穩這花花江山。


    鼇拜在他們的安慰和如潮馬屁下,心情、臉色好了很多,不像開始那麽煩躁和氣悶了。


    他掃視眾人,卻發現李時茂一言未發,此時正低頭沉思著,臉上的神色也滿是沉重和憂慮。


    心中一跳,鼇拜知道李時茂這人雖然骨頭軟,而且為人極其諂媚無恥,但對於經濟一道,還是非常擅長的。


    看當下這個情形,應當是心中有了一些想法,甚至於有了應對的策略,這才沒有跟著眾人一起拍馬屁。


    鼇拜見此,也沒有打擾李時茂,還擺手製止了眾人的喧囂,以免打擾到李時茂的思路。


    良久之後,鼇拜見到李時茂緊緊皺著的眉頭舒展開,自己的心情都跟著好了起來,並殷切的等待著對方的奏報。


    眾人的眼光,或是嫉妒或是期待,也都聚焦到了李時茂身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胖的很顯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胖的很顯眼並收藏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最新章節